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滑模变结构

滑模控制(slidingmodecontrol,SMC)也叫变结构控制,本质上是一类特殊的非线性控制,且非线性表现为控制的不连续性。这种控制策略与其他控制的不同之处在于系统的“结构”并不固定,而是可以在动态过程中,根据系统当前的状态(如偏差及其各阶导数等)有目的地不断变化,迫使系统按照预定“滑动模态”的状态轨迹运动。由于滑动模态可以进行设计且与对象参数及扰动无关,这就使得滑模控制具有快速响应、对应参数变化及扰动不灵敏、无需系统在线辨识、物理实现简单等优点。
  • 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理论和技术的研究.rar

    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在电力机车牵引、汽车工业以及家用电器等工业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运动控制系统中,直接转矩控制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流调速技术,其控制思想新颖、控制结构简单、控制手段直接、转矩响应迅速,正在运动控制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虽然直接转矩控制的优势是矢量控制所不能实现的,但是直接转矩控制依然存在一系列不能忽视的问题。直接转矩控制采用两点式转矩和磁链滞环控制器,使转矩和磁链被控制在给定值的一定范围以内,这种控制方法不可避免地带来电机输出转矩脉动过大和逆变器开关频率不恒定等问题。直接转矩控制采用定子磁链定向,只用便于测量的定子电阻来估计定子磁链,这样在低速运行时会带来磁链估计的误差。虽然在全速范围内估计定子磁链运用低速时采用的电流-转速模型和高速时采用的电压-电流模型的合成模型,即电压-转速模型,然而两种模型的平滑切换又是一个新的问题。直接转矩控制在基频以下调速的理论和应用已经实现,在基频以上的弱磁调速范围内的理论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针对异步电动机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对传统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和两种改进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在传统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详细讨论了定子磁链估计的三种基本模型,设计了定子磁链估计的加权模型,使电机在全速运行的范围内都能够得到准确的定子磁链。针对转矩脉动过大和逆变器开关频率不恒定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两种改进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在基于占空比控制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通过对一个采样周期内非零电压矢量作用时间占采样周期的占空比的优化,解决了转矩脉动过大的问题;在一个采样周期内,从非零电压矢量到零电压矢量的转换只有一次,实现了开关频率的恒定。在基于滑模变结构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本文设计了转矩和磁链滑模变结构控制器代替传统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的转矩和磁链滞环控制器;运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实现了开关频率的恒定。本文把传统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和两种改进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扩展到基频以上的弱磁范围内的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中,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 为了验证上述各种控制系统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采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其进行了仿真验证。针对传统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对定子磁链估计的加权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定子磁链的加权模型能够在电机运行的全速范围内准确地估计定子磁链。针对基于占空比控制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和基于滑模变结构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本文分别对负载转矩有扰动和无扰动、给定转速为恒定值和不为恒定值四种情况进行了仿真验证,并分别和传统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改进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均能有效的减小转矩脉动和转速的稳态误差。针对电机运行在基频以上的弱磁调速情形,本文运用三种不同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法分别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改进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在弱磁调速范围内依然优于传统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依然能够减小转矩脉动和转速的稳态误差。

    标签: 异步电机 直接转矩 控制理论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253189838

  • 基于FPGA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的研究.rar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处理器技术、控制理论及永磁材料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永磁同步电机作为控制对象的传动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随着FPGA的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使得各种先进的控制算法得以实现,于是数字化、智能化的永磁交流控制器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和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的主要工作就是围绕数字化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研究来展开。首先深入研究了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建模方法及电机控制策略问题。在对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推导的基础上,在PSIM仿真软件中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机模型,提出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传统控制系统仿真建模的新方法。其次对常用的数字脉宽调制方法进行了数学推导,并对滑模控制理论和矢量控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将滑模变结构控制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调速系统中,改善了传统PI控制器参数整定繁琐、系统鲁棒性差的缺点,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系统设计方案的优越性。最后在永磁同步电机建模仿真的基础上,根据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的设计要求及FPGA的特点,提出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的的设计方案。按照FPGA模块化设计思想,将整个系统进行了合理的划分,分别对SVPWM、Park变换、SMC、反馈速度测量等重要模块的FPGA硬件实现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各模块在Modelsim平台上完成功能仿真后并下载到Spartan-3E开发板上完成硬件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永磁同步电机在低速和高速时都能稳定运行,从而证实了本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标签: FPGA 永磁同步 电机控制器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wff

  • 汽车ABS控制算法及基于ARM的控制器开发研究

    汽车防抱死制动控制系统(ABS)是改善汽车主动安全性的重要装置,在汽车日益普及的今天,它的应用更为广泛和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制动系统中的闭环控制装置,它能防止制动过程中的车轮抱死,以保持车辆的方向稳定性和减少轮胎磨损。ABS的主要部件有:液压调节器、轮速传感器和用于信号处理、触发报警灯和控制液压调节器的ECU。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ABS的发展历史和基本功能,整个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控制原理。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各部件的模型,包括单轮旋转动力学模型、1/2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7自由度整车模型、车辆制动器模型。 分析ABS控制方法,建立ABS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模型。将滑模变结构控制和传统逻辑门限控制进行比较。在高附着系数路面上可以看出滑模变结构控制较传统逻辑门限控制能进一步缩短制动距离。进一步地,利用相同制动力在不同附着系数路面上引起的车轮角减速度不同的特点,在线修正目标滑移率,仿真结果显示获得了更好的制动效果。 根据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以ARM单片机LPC2292为核心,完成了轮速信号调理电路、电磁阀和回液泵电机驱动电路等电路的设计,阐述了ABS各功能模块软件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完成了防抱死制动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 最后,自主设计的控制器在某车型上进行了替换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自主开发的ABS控制器满足了制动防抱死功能的需要,各项试验指标皆与原装ABS接近。

    标签: ABS ARM 汽车 控制算法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nairui21

  • 基于ARM微处理器的电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具有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输出功率大、信号处理灵活、易于实现各种参量反馈等优点,因此它已经遍及国民经济和军事工业的各个技术领域。近年来,对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快速性、稳定性、准确性等控制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核心的控制器,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 现阶段,嵌入式微处理器以其小型、专用、便携、高可靠的特点,已经在工业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工业过程、远程监控、智能仪器仪表、机器人控制、数控系统等,嵌入式微处理器嵌入实时操作系统,可以克服传统的基于单片机控制系统功能不足和基于PC的控制系统非实时性的缺点,其性能、可靠性等都能满足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控制的要求,在控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以实验室的电液位置伺服系统为研究对象,按照系统的控制要求,提出以ARM9(S3C2410)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控制器对电液位置伺服系统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案,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基于ARM9(S3C2410)微处理器的电液位置伺服控制器。本系统控制器的开发设计中,在以ARM9(S3C2410)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控制器基础上,通过外部扩展,使得系统控制器具有丰富的硬件资源,开发了A/D转换电路、D/A(PWM)转换电路、伺服放大电路、串行接口等电路,同时为了使得控制器的程序代码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使用了操作系统,通过比较选择了uC/OS-Ⅱ实时内核,并成功移植到ARM9(S3C2410)微处理器中,并编写了A/D、数字滤波、D/A(PWM)等软件程序,通过编译、调试、验证,程序运行正常。在对电液位置伺服系统进行控制策略的选择中,分别采用PID、滑模变结构、模糊自学习滑模三种控制策略进行仿真比较,得出采用模糊自学习滑模控制策略更有利于系统控制。

    标签: ARM 微处理器 伺服控制系统 电液位置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sssnaxie

  • 本文首先建立了航天器姿态动力学及运动学方程

    本文首先建立了航天器姿态动力学及运动学方程,该方程具有较强的非线性特性。通过将状态耦合部分作系统干扰项的处理,使原来的非线性模型转化为线性模型加非线性干扰的形式,从而得到了更加简单明了的姿态控制系统的表达式。 在应用滑模变结构原理对系统进行控制器设计时,首先通过二次型最优法求出了最优滑动面,在此基础上,利用自适应滑模控制原理,设计出了合适的系统控制律。 最后,运用所设计的姿态控制系统对某航天器进行数值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很好地体现出所设计的变结构控制器的优点,并成功地对该航天器姿态进行了控制。

    标签: 航天器 动力学 方程 运动学

    上传时间: 2014-01-06

    上传用户:一诺88

  • 续上一个程序的控制算法代码

    续上一个程序的控制算法代码,非线性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的程序,调试运行正确。

    标签: 程序 控制算法 代码

    上传时间: 2014-01-03

    上传用户:上善若水

  • VIP专区-单片机源代码精选合集系列(56)

    eeworm.com VIP专区 单片机源码系列 55资源包含以下内容:1. 初学单片机几个不易掌握的概念.pdf2. 单片机应用编程技巧(FAQ).pdf3. 单片机课程设计的项目选取与教学改革.pdf4. 采用XC164CS的CAN系统解决方案.pdf5. DS18B20中文手册.pdf6.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周美娟.pdf7. 采用TMS320F2812的CAN系统解决方案.pdf8. 基于ATmega8515L的舞蹈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pdf9.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李精华).pdf10. 基于AT89C2051单片机的防盗自动报警电子密码锁系统的设.pdf11. 基于80C196KC的直流电机PWM调速控制器的设计与应用.pdf12. 《单片机及可编程控制器》课程实验教学大纲.pdf13. 触摸屏的基本指令演示.pdf14. 单片机实现的LED点阵图文显示系统设计.pdf15. 普通单片机读写U盘使用指南.pdf16. 基于单片机高速高精度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pdf17. 单片机电话远程通信系统.pdf18. 单片机程序掩膜.pdf19. 多CPU单片机系统设计在社区安防系统中的应用.pdf20. MCS-51单片机的系统扩展技术(一).pdf21. 倚天版编程试验一体化自学8051单片机开发套件.pdf22. 基于PIC16F877单片机的空调车检测仪设计.pdf23. 交流伺服电机的单片机控制及其应用.pdf24. uC/GUI在单片机系统上的移植.pdf25. 应用PCI 9656的数据接收卡设计.pdf26. 特殊功能集成电路.pdf27. 基于MC8051软核的星载智能1394终端.pdf28. 单片机快速进阶-C8051F02X系列单片机基本应用指导系统.pdf29. 应用8098单片机实现直流伺服电机PWM调速控制.pdf30. 单片机演示实验.pdf31. 单片机在木材干燥中的应用.pdf32.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PPT33. LG-32K单片机仿真机使用说明.pdf34. 多功能51系列实验板.pdf35. USB全自动在线编程STC单片机实验板简介.pdf36. 单片机开发板使用手册.pdf37. SH69P8XX系列单片机定时/计数器使用指南.pdf38.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训教学大纲.pdf39. SUPER-08三星单片机学习板介绍.pdf40. Study 51单片机仿真机说明书.pdf41. 宏晶STC90C58AD系列单片机器件手册.pdf42. HT48RA0-3/HT48CA0-3遥控型八位单片机.pdf43. STC89C52芯片的编程.pdf44. 手把手教你学单片机的C语言程序设计--编译预算处理.pdf45. 基于MC9S12NE64型单片机的嵌入式以太网连接.pdf46. STC8051系列单片机器件手册.pdf47.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曾屹).pdf48. ISD1420/ISD1110高级语音合成编程拷贝机-QL1.pdf49. STC12C5A60AD/STC12C5201AD系列单片机.pdf50. SPCE061A单片机在USB通讯中的应用.pdf51. QL310多功能识别主人电话遥控报警芯片用户手册.pdf52. SPMC65P2404A在电动自行车中的应用.pdf53. 基于STM32微控制器的MP3播放器设计.pdf54. ISD系列语音录放芯片的内容复制.pdf55. 普通单片机读写U盘开发板.pdf56.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智能搬运机器人设计与开发.pdf57. 基于ispPAC和单片机的热电偶实验仪.pdf58. AVR高档性能低档价格的单片机ATmega8的开发与应用.pdf59. 用HC08GR8单片机实现的网络家电控制器.pdf60. 键盘显示驱动芯片HD7279A及其应用.pdf61. SL-AVRL AVR单片机下载线使用说明.pdf62. SUNPLUSIT编程工具Q-Writer使用说明书.pdf63. 无线收发模块nRF401在矿山中的应用.pdf64. SinoWealth 4-bit单片机基本介绍.pdf65. SPMC65系列单片机编程工具Q-Writer使用说明书.pdf66. ADS7852在双目测距中的应用.pdf67. QTH单片机仿真开发系统V2003.1概述.pdf68. 基于NRF9E5射频无线遥控系统的设计.pdf69. ATR2406在无线音频传输系统中的应用.pdf70. 来电解码器及其在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pdf71. 会议芯片M34116声音产生功能的应用.pdf72. 基于ADE7753的电力机车能耗监测终端设计.pdf73. V6155的原理和应用.pdf74. P87LPC762/P87LPC764 OTP单片机原理.pdf75. 基于DS18B20的自动调温光疗系统设计.pdf76. P87C51RA2/P87C51RB2/P87C51RC2/.pdf77. 基于SPCE061A的SPLC501液晶显示模块的应用设计.pdf78. 基于单片机多谱勒效应实验仪的设计.pdf79. 瑞萨QzROM单片机应用于家电及消费类电子的解决方案.pdf80. NS8C15步进电机驱动器.pdf81. PIC系列单片机简介.pdf82. 单片机通过CH375读写U盘时的注意事项.pdf83. Microchip PIC18家族指令集.doc84. MICROCONTROL MSP430系列单片机的指令系统.pdf85. P87LPC768 OTP单片机原理.pdf86. MPTZ100-24E1无线单片机标准模组.pdf87. PC机与多单片机之间串口通讯的设计方法.pdf88. MPTZ100-9E5无线单片机标准模组.pdf89. Mini Isp Box单片机下载盒产品使用说明书.pdf90. ME-3200单片机仿真器使用手册.pdf91. MDT20xx系列OTP单片机.pdf92. AGV及其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设计.pdf93. MDT10P21A OTP单片机.pdf94. 单片机的发展暨SPCE061A单片机的介绍.ppt95. 基于单片机的注塑机节能控制技术研究.pdf96. 单片机基础知识.ppt97. 凌阳单片机应用实验教学大纲.pdf98. ADuC831/MCS-51单片机实验--扩展存储器读写实验.pdf99. 单片机应用“做中学”--“单片机应用”课程教学方式探讨.pdf100. 单片机与PC机通信中的纠错编码.pdf

    标签: 软件工程 视频

    上传时间: 2013-04-15

    上传用户:eeworm

  • 滑模预测离散变结构控制

    研究了不确定离散时间系统的变结构控制设计问题,提出了基于滑模预测思想的离散变结构控制系统 设计新思路. 该方法综合考虑抖振、鲁棒性以及控制量约束等指标要求,利用当前及过去时刻的滑模信息预测未来 时刻的滑模动态,实现了滚动优化求解. 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消除抖振现象,并能够保证闭环系统的鲁棒 稳定性.

    标签: 滑模预测离散变结构控制

    上传时间: 2015-05-08

    上传用户:weifan

  • 基于滑模控制的三相双降压式并网逆变器

    对三相双降压式并网逆变器这一新型拓扑的滑模控制进行了研究,使系统获得良好的鲁棒性。首先,对三相双降压式并网逆变器进行了等效分析。然后,根据等效分析电路重点对其滑模控制进行了设计,并在控制律中采用了平滑函数来取代符号函数以削弱抖振。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滑模控制后的三相双降压式并网逆变器具有很好的动态和稳态性能,且输出的并网电流谐波含量低,波形质量好。

    标签: 滑模控制 三相 并网逆变器 降压

    上传时间: 2013-10-13

    上传用户:zycidjl

  • 本书介绍了 变结构系统的基本概念 滑动末态的存在条件与滑动模态方程

    本书介绍了 变结构系统的基本概念 滑动末态的存在条件与滑动模态方程

    标签: 结构系统 基本概念 模态 方程

    上传时间: 2013-12-13

    上传用户:bai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