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光伏并网发电以其独特的优越性成为太阳能开发利用的主流发展趋势。采用由直流电压外环和有功、无功电流内环组成的双闭环控制的方法,并对SPWM和SVPWM两种脉宽调制方式下的系统工作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依据所提的控制策略,研制一台17 kW的光伏逆变器样机。由得出的实验结果可见,所提控制方案能够有效控制逆变器输出电流波形。
上传时间: 2013-11-17
上传用户:凌云御清风
通信接入是坚强智能电网通信支撑的关键,而EPON能实现高宽带与新业务现代网络信息的发展需求,适用于电网的通信建设。在研究了EPON技术的原理以及相对于其他通信技术的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EPON设备实现电网智能抄表、电网智能营销所、配电自动化、电力智能大厦、电力智能小区的方案,具有适应性和可行性,配合保护策略构建统一坚强智能绿色电网。
上传时间: 2013-11-11
上传用户:15736969615
分析了高频整流电路输入电流的谐波特性,并在高频整流电路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分别加入了并联谐振电路和低通滤波器。利用Multisim构建了仿真模型,给出了仿真模型中电路的参数,得到了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高频整流电路的改进设计方法可有效地抑制电源模块输入电流的谐波
上传时间: 2013-11-09
上传用户:Artemis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是目前新兴的通信网络技术,它的应用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有线控制的弊端,使得系统更加智能化。此外,随着绿色照明与智能家居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也逐渐开始应用在相关领域。所以,针对于此,本文设计并完成了基于TI CC430 系列和UCC28810 的无线LED 照明系统,旨在提供一种新颖、高效以及智能化的无线LED 照明系统解决方案。
上传时间: 2013-11-08
上传用户:yyq123456789
环形供电网络在舰船上被广泛应用,为了准确计算环形网络的短路电流,本文采用发电机的等效处理来计算环形网络的短路电流,通过发电机与阻抗串联和与其他发电机进行并联从而将网络简化,并使用MATLAB中的Simpowersystems工具箱对实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精度,为复杂结构的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计算奠定了基础。
上传时间: 2013-11-22
上传用户:hewenzhi
计算机网络是高校计算机专业和大部分理工类非计算机专业必修课,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实验,让学生动手验证抽象的计算机网络原理,是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传统的构建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方法成本高,师生受时空限制。文中设计并实现了NS-2环境下的以太网络实验,给出了一般实验设计流程,克服了构建真实物理环境实验的成本高、灵活性差等缺点,同时对流程稍作修改,便可设计更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具有扩展性强、灵活性高的特点。
上传时间: 2013-12-21
上传用户:喵米米米
光伏发电阵列是一种随机的非线性、多变量对象,平稳且高效地进行最优光能捕获(MPPT)是光伏并网前级控制系统的关键。文中以光伏阵列仿真模型为基础,以模型输出的PV曲线作为调节光伏阵列工作电压的依据,提出了最大功率点曲线拟合+PID的控制模型。仿真实验表明,该控制模型能够有效提高光伏阵列的效率,较好的解决了传统恒压法效率低、扰动法稳定性不足等问题。
上传时间: 2013-11-02
上传用户:tianyi996
LED(发光二极管)作为一种新型光源,具有高效节能、绿色环保、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代表着未来照明技术的发展方向。为了体现西藏藏传佛教文化内涵,本文设计了以凌阳61 A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的具有藏语语音朗诵经文和转经筒自动旋转的LED台灯。本文主要介绍了台灯外观设计、主电路设计及诵经主程序设计。
上传时间: 2013-11-10
上传用户:tom_man2008
利用RC高通电路的思想,针对LDO提出了一种新的瞬态增强电路结构。该电路设计有效地加快了LDO的瞬态响应速度,而且瞬态增强电路工作的过程中,系统的功耗并没有增加。此LDO芯片设计采用SMIC公司的0.18 μm CMOS混合信号工艺。仿真结果表明:整个LDO是静态电流为3.2 μA;相位裕度保持在90.19°以上;在电源电压为1.8 V,输出电压为1.3 V的情况下,当负载电流在10 ns内由100 mA降到50 mA时,其建立时间由原来的和28 μs减少到8 μs;而在负载电流为100 mA的条件下,电源电压在10 ns内,由1.8 V跳变到2.3 V时,输出电压的建立时间由47 μs降低为15 μs。
上传时间: 2013-12-20
上传用户:niumeng16
各级Blumlein型脉冲形成网络充电电压的不一致是影响级联脉冲形成网络电压传输效率的因素之一,为了使级联网络的充电电压一致,设计了一种多路充电电源。每路电源由脉冲变压器,IGBT,初级储能电容组成,IGBT的同步触发使得每路电源同时对负载充电。实验结果表明各级网络的充电电压不一致性<0.1%。
上传时间: 2013-10-28
上传用户:13691535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