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大功率LED工作时所产生的大量热量,使得大功率LED照明系统中的热管理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文中分析了在大功率LED照明系统中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这3种热传递方式的应用,并分别提出了优化的方案。对于大功率LED照明系统的热管理设计,我们提出要系统考虑热通路的每个环节,通过分配温度梯度预算来选取适当的方案,以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上传时间: 2013-11-13
上传用户:weiwolkt
利用RC高通电路的思想,针对LDO提出了一种新的瞬态增强电路结构。该电路设计有效地加快了LDO的瞬态响应速度,而且瞬态增强电路工作的过程中,系统的功耗并没有增加。此LDO芯片设计采用SMIC公司的0.18 μm CMOS混合信号工艺。仿真结果表明:整个LDO是静态电流为3.2 μA;相位裕度保持在90.19°以上;在电源电压为1.8 V,输出电压为1.3 V的情况下,当负载电流在10 ns内由100 mA降到50 mA时,其建立时间由原来的和28 μs减少到8 μs;而在负载电流为100 mA的条件下,电源电压在10 ns内,由1.8 V跳变到2.3 V时,输出电压的建立时间由47 μs降低为15 μs。
上传时间: 2013-12-20
上传用户:niumeng16
各级Blumlein型脉冲形成网络充电电压的不一致是影响级联脉冲形成网络电压传输效率的因素之一,为了使级联网络的充电电压一致,设计了一种多路充电电源。每路电源由脉冲变压器,IGBT,初级储能电容组成,IGBT的同步触发使得每路电源同时对负载充电。实验结果表明各级网络的充电电压不一致性<0.1%。
上传时间: 2013-10-28
上传用户:13691535575
针对维修保障中需要对某型飞机电源系统进行快速检测这一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Labwindows/CVI的飞机电源检测系统,用来实现对该系统相关电气参数的准确测量。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运行稳定可靠、操作方便、维护简单的特点,检测结果准确可靠,能够满足该型飞机电源系统的维护保障需要。
标签: Labwindows_CVI 飞机 电源检测 系统设计
上传时间: 2013-10-31
上传用户:Divine
文中首先介绍了太阳能LED路灯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然后详细讨论了用STC90C52单片机实现的太阳能LED路灯控制器的设计,包括用并联式三端稳压管TL431芯片实现的蓄电池充电控制电路、用场效应管实现的负载输出控制电路、用光敏电阻实现的光控电路、用运算放大器实现的检测电路的硬件电路设计和系统软件的实现。
上传时间: 2013-11-18
上传用户:windgate
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OBD-II诊断协议框架,以Cortex-M3为内核,采用uc/os II操作系统实现了ISO15765协议,成功通过CAN总线读取了车辆的OBD-II系统数据,通过上位机监控窗口,能实时检查汽车故障码与汽车传感器数据。可在此基础上评价汽车健康状况,并可对故障及早预防,降低行车成本,提供行车安全性;本设计充分考虑中国汽车市场主流总线发展的情况,提供了在复杂的车载环境下远程车载诊断设备的解决方案。
上传时间: 2013-11-19
上传用户:爱死爱死
本文主要研究了一种比较简单的正弦输出的逆变器的设计。本设计采用全桥逆变电路和用推挽升压的方式获得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电压的设计方法来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和较高的功率因数.在直流升压过程中用PWM集成控制器输出相位相反具有一定占空比的两高频脉冲电压来控制开关管的导通与关断,进而控制推挽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直流电压,再利用SPWM调制信号控制逆变器开关管的导通与关断,再用LC滤波滤掉逆变器输出高频部分,得到正弦波形,最后利用保护控制电路使逆变输出一个稳定的满足要求的交流波形。
上传时间: 2013-10-20
上传用户:acwme
LED照明作为一种新型照明光源,具有环保、安全和可靠性高等诸多优点。为了使其在西藏地区得到广泛应用,考虑到藏族家庭装饰习惯以及对藏传拂教的信仰,基于藏式茶碗托及莲花外观,设计出了具有丰富民族特色的光控LED莲花灯。本文主要对光控LED莲花灯内部电路的设计进行介绍。
上传时间: 2013-11-24
上传用户:w50403
随着用电设备对高品质的电源和电能质量的需求日益增多,高性能逆变电源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首先介绍了逆变电源技术的发展现状,在介绍了TMS320F2812芯片的特性之后,详细分析了基于TMS320F2812逆变电源控制器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表明,该逆变电源能够得到稳定的正弦波输出。
上传时间: 2014-01-16
上传用户:ljt101007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精度与速度的需求,提出使用交替梯度算法改进径向基函数(RBF) 神经网络, 对天津市电网进行负荷预测。改进的算法与传统梯度下降算法相比,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高的预测精度。 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可行性。
上传时间: 2013-10-31
上传用户:waixing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