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扩展输出

  • orcad无法输出网表问题解决方法

    ORCAD在使用的时候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下这个问题比较奇怪…在ORCAD中无法输出网表…弹出下面的错误….这种问题很是奇怪…Netlist Format: tango.dllDesign Name: D:\EDA_PROJECT\PROTEL99SE\YK\SV3200\MAIN.DSNERROR [NET0021] Cannot get part.[FMT0024] Ref-des not found. Possible Logical/Physical annotation conflict.[FMT0018] Errors processing intermediate file找了一天没找到问题…终于在花了N多时间后发现问题所在…其实这个问题就是不要使用ORCAD PSPICE 库里面的元件来画电路图…实际中我是用了PSPICE里面和自己制作的二种电阻和电容混合在一起…就会出现这种问题…

    标签: orcad 无法输出 网表

    上传时间: 2013-11-02

    上传用户:sz_hjbf

  • Hyperlynx仿真应用:阻抗匹配

    Hyperlynx仿真应用:阻抗匹配.下面以一个电路设计为例,简单介绍一下PCB仿真软件在设计中的使用。下面是一个DSP硬件电路部分元件位置关系(原理图和PCB使用PROTEL99SE设计),其中DRAM作为DSP的扩展Memory(64位宽度,低8bit还经过3245接到FLASH和其它芯片),DRAM时钟频率133M。因为频率较高,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DRAM的数据、地址和控制线是否需加串阻。下面,我们以数据线D0仿真为例看是否需要加串阻。模型建立首先需要在元件公司网站下载各器件IBIS模型。然后打开Hyperlynx,新建LineSim File(线路仿真—主要用于PCB前仿真验证)新建好的线路仿真文件里可以看到一些虚线勾出的传输线、芯片脚、始端串阻和上下拉终端匹配电阻等。下面,我们开始导入主芯片DSP的数据线D0脚模型。左键点芯片管脚处的标志,出现未知管脚,然后再按下图的红线所示线路选取芯片IBIS模型中的对应管脚。 3http://bbs.elecfans.com/ 电子技术论坛 http://www.elecfans.com 电子发烧友点OK后退到“ASSIGN Models”界面。选管脚为“Output”类型。这样,一样管脚的配置就完成了。同样将DRAM的数据线对应管脚和3245的对应管脚IBIS模型加上(DSP输出,3245高阻,DRAM输入)。下面我们开始建立传输线模型。左键点DSP芯片脚相连的传输线,增添传输线,然后右键编辑属性。因为我们使用四层板,在表层走线,所以要选用“Microstrip”,然后点“Value”进行属性编辑。这里,我们要编辑一些PCB的属性,布线长度、宽度和层间距等,属性编辑界面如下:再将其它传输线也添加上。这就是没有加阻抗匹配的仿真模型(PCB最远直线间距1.4inch,对线长为1.7inch)。现在模型就建立好了。仿真及分析下面我们就要为各点加示波器探头了,按照下图红线所示路径为各测试点增加探头:为发现更多的信息,我们使用眼图观察。因为时钟是133M,数据单沿采样,数据翻转最高频率为66.7M,对应位宽为7.58ns。所以设置参数如下:之后按照芯片手册制作眼图模板。因为我们最关心的是接收端(DRAM)信号,所以模板也按照DRAM芯片HY57V283220手册的输入需求设计。芯片手册中要求输入高电平VIH高于2.0V,输入低电平VIL低于0.8V。DRAM芯片的一个NOTE里指出,芯片可以承受最高5.6V,最低-2.0V信号(不长于3ns):按下边红线路径配置眼图模板:低8位数据线没有串阻可以满足设计要求,而其他的56位都是一对一,经过仿真没有串阻也能通过。于是数据线不加串阻可以满足设计要求,但有一点需注意,就是写数据时因为存在回冲,DRAM接收高电平在位中间会回冲到2V。因此会导致电平判决裕量较小,抗干扰能力差一些,如果调试过程中发现写RAM会出错,还需要改版加串阻。

    标签: Hyperlynx 仿真 阻抗匹配

    上传时间: 2013-12-17

    上传用户:debuchangshi

  • 仿真系统中基于PCI1721的信号测试设计

    为提高训练效果,仿真训练系统中需进行信号波形测试。在介绍PCI1721板卡基本功能及主要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VB编程结合PCI1721总线扩展实现信号产生的方法,给出了信号产生软件实现的基本方法、PCI1721实现多通道输出的方法以及VRML和VB交互的实现方法,便于以后功能扩展。为保证输出波形满足要求,实现脉冲信号、视频信号、检波信号等模拟信号的选择输出,设计了整形电路。这样既可以实现虚拟测试又可以实现真正测试。

    标签: 1721 PCI 仿真系统 信号测试

    上传时间: 2013-11-04

    上传用户:shenlan

  • PLC输出接点故障及排除

    PLC输出接点故障及排除

    标签: PLC 输出

    上传时间: 2013-11-23

    上传用户:yuanwenjiao

  • 功率驱动输出技术

    功率驱动输出技术

    标签: 功率驱动 输出

    上传时间: 2013-12-25

    上传用户:yupw24

  • 继电器延时输出模块

    继电器延时输出模块

    标签: 继电器 延时 模块 输出

    上传时间: 2014-01-03

    上传用户:yoleeson

  • PLC输出触点保护器

    PLC输出触点保护器

    标签: PLC 输出 触点 保护器

    上传时间: 2013-11-13

    上传用户:雨出惊人love

  • 基于EKF的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

    为了提高直接转矩控制(DTC)系统定子磁链估计精度,降低电流、电压测量的随机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EKF)实现异步电机转子位置和速度估计的方法。扩展卡尔曼滤波器是建立在基于旋转坐标系下由定子电流、电压、转子转速和其它电机参量所构成的电机模型上,将定子电流、定子磁链、转速和转子角位置作为状态变量,定子电压为输入变量,定子电流为输出变量,通过对磁链和转速的闭环控制提高定子磁链的估计精度,实现了异步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策略,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提高了直接转矩的控制性能。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irect Torque Control(DTC) system of stator flux estimation accuracy and reduce the current, voltage measurement of random error, a novel method to estimate the speed and rotor position of asynchronous motor based on extended Kalman filter was introduced. EKF was based on d-p axis motor and other motor parameters (state vector: stator current, stator flux linkage, rotor angular speed and position; input: stator voltage; output: staror current). EKF was designed for stator flux and rotor speed estimation in close-loop control. It can improve the estimated accuracy of stator flux. It is possible to estimate the speed and rotor position and implement asynchronous motor drives without position and speed sensor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it is efficient and improves the control performance.

    标签: EKF 异步电机 直接转矩 控制系统

    上传时间: 2015-01-02

    上传用户:qingdou

  •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的移动机器人SLAM研究

    文中阐述一种移动机器人SLAM问题的解决方法,首先利用激光测距仪得到环境中障碍物的监测图表,然后增量的构建全局地图。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器(EKF)创建移动机器人定位计算的有界估量;最后通过仿真和物理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可为解决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下的地图创建与定位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具有实际意义。

    标签: SLAM 扩展 卡尔曼滤波器 移动机器人

    上传时间: 2013-10-28

    上传用户:jackandlee

  • 检测技术及仪表的地位与作用

    检测技术及仪表的地位与作用1.1. 1检测仪表的地位与作用一、 检测仪表  检测――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量和试验,取得定量信息和定性信息的过程。检测仪表――专门用于“测试”或“检测”的仪表。二、 地位与作用:1、 科学研究的手段 诺贝尔物理和化学奖中有1/4是属于测试方法和仪器创新。2、 促进生产的主流环节3、 国民经济的“倍增器”4、 军事上的战斗力5、 现代生活的好帮手6、 信息产业的源头1.1.2 检测技术是仪器仪表的技术基础一、非电量的电测法――把非电量转换为电量来测量  优越性:1)便于扩展测量的幅值范围(量程)      2)便于扩宽的测量的频率范围(频带)      3)便于实现远距离的自动测量            4) 便于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 实现测量的智能化和网络化二、现代检测技术的组成: 电量测量技术、传感器技术非电量电测技术。三、仪器仪表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实质就是“检测技术”。 “检测技术”+ “应用要求”=仪器仪表 1.2 传感器概述1.2. 1传感器的基本概念一、 传感器的定义国家标准定义――“能感受(或响应)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或装置。”(当今电信号最易于处理和便于传输)  通常定义――“能把外界非电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或装置”或“能把非电量转换成电量的器件或装置”。二、 敏感器的定义――把被测非电量转换为可用非电量的器件或装置1、当 即被测非电量X正是传感器所能接受和转换的非电量(即可用非电量)Z时,可直接用传感器将被测非电量X转换成电量Y。 2、当 即被测非电量X不是传感器所能接受和转换的非电量(即可用非电量)Z时,就需要在传感器前面增加一个敏感器,把被测非电量X转换为该传感器能够接受和转换的非电量(即可用非电量)Z。

    标签: 检测技术 仪表

    上传时间: 2013-10-08

    上传用户:272846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