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加法减法

  • 定点乘法器设计(中文)

       定点乘法器设计(中文)  运算符:   + 对其两边的数据作加法操作; A + B   - 从左边的数据中减去右边的数据; A - B   - 对跟在其后的数据作取补操作,即用0减去跟在其后的数据; - B   * 对其两边的数据作乘法操作; A * B   & 对其两边的数据按位作与操作; A & B   # 对其两边的数据按位作或操作; A # B   @ 对其两边的数据按位作异或操作; A @ B   ~ 对跟在其后的数据作按位取反操作; ~ B   << 以右边的数据为移位量将左边的数据左移; A << B   $ 将其两边的数据按从左至右顺序拼接; A $ B

    标签: 定点 乘法器设计

    上传时间: 2013-12-17

    上传用户:trepb001

  •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实验八 集成运算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学习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使用方法。2.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几种基本运算方法。二、预习内容及要求集成运算放大器是具有高开环放大倍数的多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在它外部接上负反馈支路和一定的外围元件便可组成不同运算形式的电路。本实验只对反相比例、同相比例、反相加法和积分运算进行应用研究。1.图1是反相比例运算原理图。反相比例运算输出电压 和输入电压 的关系为:

    标签: 集成运算放大器

    上传时间: 2013-11-10

    上传用户:zuozuo1215

  • 基于选择进位32位加法器的硬件电路实现

    为了缩短加法电路运行时间,提高FPGA运行效率,利用选择进位算法和差额分组算法用硬件电路实现32位加法器,差额分组中的加法单元是利用一种改进的超前进位算法实现,选择进位算法可使不同的分组单元并行运算,利用低位的运算结果选择高位的进位为1或者进位为零的运算结果,节省了进位选择等待的时间,最后利用XILINX进行时序仿真,在FPGA上进行验证,可稳定运行在高达50兆的频率,理论分析与计算机仿真表明该算法切实可行、有效并且易于实现。

    标签: 进位 加法器 硬件 电路实现

    上传时间: 2013-12-19

    上传用户:jshailingzzh

  • MCS-51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MCS-51单片机的结构、原理、接口技术、扩展应用等知识,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运算基础,计算机硬件电路基础,单片微型机的组成原理,MCS-51系列单片机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MCS-51单片机的扩展应用,MCS-51单片机接口技术,最新增强型51系列兼容单片机介绍,单片机指令一览表和常用芯片的引脚图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理工科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原理和单片机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计算机的分类与发展     第二节  计算机的应用     第三节  微型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第四节  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     思考题与习题   第二章  计算机运算基础     第一节  数制     第二节  数的表示方法     第三节  数的运算方法     第四节  二进制数加法电路     思考题与习题   第三章  计算机的硬件电路基础     第一节  触发器     第二节  寄存器     第三节  总线结构     第四节  存储器     第五节  模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思考题与习题   第四章  单片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原理     第一节  微型计算机的结构及指令执行过程     第二节  MCS-51单片计算机的组成原理     第三节  MCS-51存储器配置     第四节  时钟电路及时序     第五节  输入输出瑞口     第六节  复位电路     第七节  MCS-51单片机的引脚功能     思考题与习题   第五章  指令系统     第一节  指令系统概述     第二节  MCS-51单片机指令系统     思考题与习题   第六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第一节  汇编语言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简单程序设计     第三节  分支程序设计     第四节  循环程序设计     第五节  查表程序设计     第六节  散转程序设计     第七节  子程序设计     第八节  浮点数及其程序设计     思考题与习题   第七章  MCS-51单片机的扩展应用     第一节  程序存储器的扩展     第二节  外部数据存储器的扩展     第三节  输入/输出与中断     第四节  定时器/计数器     第五节  串行通信     思考题与习题   第八章  MCS-51单片机接口技术     第一节  MCS-51单片机的并行接口电路     第二节  键盘与数码管显示器接口电路     第三节  专用键盘显示器接口芯片8279与单片机的接口     第四节  MCS-51单片机串行口扩展     第五节  单片机与D/A和A/D转换器的接口     思考题与习题   第九章  增强51单片机     第一节  8XC52/54/58系列单片机硬件说明     第二节  8XC51FX硬件说明     第三节  87C51GB单片机     思考题与习题   附录Ⅰ  MCS-51系列单片机指令一览表   附录Ⅱ  MCS-51特殊功能寄存器一览表   附录Ⅲ  MCS-51特殊功能寄存器位地址分布   附录Ⅳ  MCS-51内部RAM的位地址分布   附录Ⅴ  本书选取的芯片的引脚图   附录Ⅵ  常用波特率与其它参数选取关系

    标签: MCS 51 单片机原理 接口技术

    上传时间: 2013-10-18

    上传用户:swz13842860183

  • 一种通用单片机数据采集电路的设计

    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有时需要采集大量的开关信号,由于信号多且接入方式不同,使得电路较复杂,占用了单片机大量资源,数据采集软件的开发量也较大。笔者用纯数字电路设计了一个特别适合于远程大数据量采集的电路(最大可采集1024个开关量,附图所示电路可采集192个开关量)。 电路由双二进制加法计数器CD4520、译码器74LS138、缓冲驱动器74LS244等组成。NE555产生的脉冲加到计数器D1的CP1端,由于D1的Q4同时也接D1的EN2,所以D1的双计数器构成级联计数电路,其输出Q2~Q7作为开关输入量的地址送D5的输入端。Q1作为片选信号接D5,Q5~Q7接D2输入端,为D3、D4等译码器提供片选信号,而Q2~Q4接D3、D4等译码器的输入端,译码器的输出作为D7、D8等的片选信号。D7、D8等的输入接采样的开关信号(图中开关接通表示输入为低位),其输出接D6输入端。当D6片选有效时(Q1为低电位),输出的数据地址线上为开关量信号。当D5片选有效时(Q1为高电位)输出的数据地址线上为开关量信号的地址。8条数据地址线可直接接单片机P1口或通过74LS245接单片机总线,1条数据地址选择线也可直接接单片机P2或P3口。

    标签: 用单片机 数据采集电路

    上传时间: 2013-10-14

    上传用户:tonyshao

  • 图像边缘检测高速数字滤波器设计与实现研究

    摘 要:简要介绍了图像边缘检测的基本概念,针对其硬件实现的基本模型进行探讨;分析其关键算术单元,采用了多种优化措施并引入了流水线的设计方法以满足高速应用的要求;提出了3种不同的FIR滤波器实现结构;最终完成FPGA和ASIC设计,对不同结构的实现数据进行比较并给出了结论,实现结果表明该设计可以满足高速系统应用场合。关键词:边缘检测;FIR滤波器;流水线设计;超前进位加法;FPGA

    标签: 图像边缘检测 高速数字 滤波器设计 实现研究

    上传时间: 2014-12-27

    上传用户:xingisme

  • I2C接囗芯片AD7416温度采样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论述了基于数字温度传感器的单片机温度测控系统。把PC机中实现减法运算的方法运用到MCU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中,从而完成了AD7416的温度采样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给出了温度测控系统简化电路原理图以及符合MCS—51汇编语言特点的温度采样子程序流程框图。

    标签: 7416 I2C AD 接囗芯片

    上传时间: 2014-12-27

    上传用户:aa7821634

  • 51单片机及其应用

    51单片机及其应用:1.1.1 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及其经典结构1946年2月15日,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问世,这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CALCULATOR)ENIAC(“埃尼阿克”)◆ENIAC是电子管计算机,时钟频率仅有100 KHz,但能在1秒钟的时间内完成5000次加法运算。◆与现代的计算机相比,有许多不足,但它的问世开创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新纪元,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匈牙利籍数学家冯·诺依曼在方案的设计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46年6月,他又提出了“程序存储”和“二进制运算”的思想,进一步构建了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这一计算机的经典结构。(EDVAC-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二、微型计算机的应用形态    从应用形态上,微机可以分成三种:

    标签: 51单片机

    上传时间: 2013-12-20

    上传用户:d815185728

  • 微型机算计发展概述

    微型机算计发展概述人类从原始社会学会使用工具以来到现代社会经历了三次大的产业革命: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而信息革命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代表的。人类已进入了高速发展的现代时期。其中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发展之快,是任何其他技术都无法相提并论的自从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到现在已50多年的历史。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代:第一代:电子管电路计算机,电子管数:18800个;继电器数量:5000个;耗电量:150KW;重量:30t;占地面积:150平方米;运算速度:5000次加法运算/s。第二代:晶体管电路计算机(60年代初)第三代: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大规模(LSI)和超大规模(VSLI)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计算机基本情况:运算速度为每秒几千亿次到几万亿次;从数值计算和数据处理到目前进行知识处理的人工智能阶段;计算机不仅可以处理文字、字符、图形图象信息,而且可以处理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计算机正朝着智能化和多媒体化方向发展。微型计算机的定义: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再配上半导体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系统总线及其它支持逻辑电路组成的计算机称微型计算机。在1971年美国Intel公司首先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块微处理器芯片4004以来,差不多每隔2~3年就推出一代新的微处理器产品;如今已推出了第五代微处理器。因为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微型计算机的性能,所以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是以微处理器的发展而更新换代的。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的发展:1.第一代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1971~1973年)——4位CPU和低档8位处理器,典型的产品有:Intel 4004、改进型的4040,是4位处理器,以它为核心构成的微机是MCS-4。Intel 8008是8位通用微处理器,以它为核心所构的微机是MCS-8。参数:芯片采用PMOS工艺;集成度为2000管/片;时钟频率1MHz;平均指令执行时间为20μs。2.第二代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1973~1978年)——成熟的8位CPU,典型的产品有:Intel 8080(1973年由Intel公司推出)MC6800 (1974年由美国Motorola推出。Z-80 (1975年由Zilog公司推出。Intel 8085 (1976年由Intel公司推出,是Intel 8080的改进型。MOS 6502,由MOS公司推出,它是IBM PC机问世之前世界上最流行的微型计算机Apple2(苹果机)的CPU。第二代微处理器的参数:芯片工艺采用NMOS工艺,集成度达到5000~9000管/片;时钟频率2~4MHz;平均指令执行时间为1~2μs;具有多种寻址方式,指令系统完善,基本指令100多条。特点:具有中断、DMA等控制功能;也考虑了兼容性、接口标准化和通用性、配套的外围电路功能和种类齐全。在软件方面:主要是汇编,还有一些简单的高级语言和操作系统。

    标签: 微型机 发展

    上传时间: 2013-11-24

    上传用户:蒋清华嗯

  • 跟我学单片机教程(实验与指令教程)

    :单片机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为此我们突破传统思路,全面围绕单片机试验,从简单的流水灯开始, 逐步的带领大家从这些简单的几行或者10几行的程序,来熟悉和理解单片机的指令。学指令 制作单片机教程之通过实验学指令...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通过实验学指令之1把所有端口的同时置高置低,不断闪烁通过实验学指令之2p1 口3 路流水灯理解2 进制数与端口的关系通过实验学指令之3 单片机的加法:把52h+0fch 结果送p1 口通过实验学指令之4 单片机的乘法:把ff*03h 结果送p1通过实验学指令之5 单片机的二进制加法 通过实验学指令之6 单片机的两位计数器通过实验学指令之7 学习单片机的逻辑运算 通过实验学指令之8 进一步学习单片机的逻辑运算通过实验学指令之9 循环移位指令的流水灯 通过实验学指令之10 理解熟悉散转结构的程序通过实验学指令之11 位操作指令的学习 通过实验学指令之12 比较指令的学习与cy 位通过实验学指令之13 该程序的功能是小喇叭1khz信号通过实验学指令之14按p3.510 次p1 口led 按照2进制加1通过实验学指令之15 使用定时器实现长时间的延时。通过实验学指令之16 中断的响应,p3.3 的小喇叭1khz 输出通过实验学指令之17p3.2的键盘数码管显示0 通过实验学指令之18 中断的响应,两级中断嵌套通过实验学指令之19顺序程序的结构通过实验学指令之20p1 口的led 闪烁10 次后停止子程序的嵌套

    标签: 单片机教程 实验 指令 教程

    上传时间: 2013-10-11

    上传用户:dragonhaix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