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信号处理是雷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雷达信号处理中也普遍使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在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广泛应用,使得FPGA在雷达信号处理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 针对脉压雷达信号处理的FPGA实现,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首先对几种主要的脉冲压缩信号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了各种信号的特点及其处理方式;并比较了各种方式的优缺点。 其次对几种基本的雷达信号处理如脉冲压缩、动目标检测(MTD)、恒虚警(CFAR)等详细地阐述了其原理;列举了各种信号处理经常采用的实现方法,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并针对线性调频信号在MATLAB环境中对雷达回波信号处理进行仿真。 接下来,在Xilinx ISE6.3i软件集成环境下,通过对Xilinx提供的免费IP核的调用,并与VHDL语言相结合,进行雷达信号处理的FPGA实现。
上传时间: 2013-06-24
上传用户:lingzhichao
本课题完成了基于FPGA的数据采集器以及IIC总线的模数转换器部分、通讯部分的电路设计。其中FPGA采用Xilinx公司Spartan-Ⅱ系列的XC2S100芯片,在芯片中嵌入32位软处理器MicroBlaze;ⅡC总线的模数转换采用Microchip公司的MCP3221芯片,通讯部分则在FPGA片内用VHDL语言实现。通过上述设计实现了“准单片化”的模拟量和数字量的数据采集和处理。 所设计的数据采集器可以和结构类似的上位机通讯,本课题完成了在上位机中用VHDL语言实现的通信电路模块。通过上述两部分工作,将微处理器、数据存储器、程序存储器等数字逻辑电路均集成在同一个FPGA内部,形成一个可编程的片上系统。FPGA片外仅为模拟器件和开关量驱动芯片。FPGA内部的硬件电路采用VHDL语言编写;MCU软核工作所需要的程序采用C语言编写。多台数据采集器与服务器构成数据采集系统。服务器端软件用VB开发,既可以将实时采集的数据以数字方式显示,也可以用更加直观的曲线方式显示。 由于数据采集器是所有自控类系统所必需的电路模块,所以一个通用的片上系统设计可以解决各类系统的应用问题,达到“设计复用”(DesignReuse)的目的。采用基于FPGA的SOPC设计的更加突出的优点是不必更换芯片就可以实现设计的改进和升级,同时也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可靠性。
上传时间: 2013-07-12
上传用户:a155166
Reed-Solomon码(简称RS码)是一种具有很强纠正突发和随机错误能力的信道编码方式,在深空通信、移动通信、磁盘阵列以及数字视频广播(DVB)等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简要介绍了有限域基本运算的算法和常用的RS编码算法,分析了改进后的Euclid算法和改进后的BM算法,针对改进后的BM算法提出了一种流水线结构的译码器实现方案并改进了该算法的实现结构,在译码器复杂度和译码延时上作了折衷,降低了译码器的复杂度并提高了译码器的最高工作频率。在Xilinx公司的Virtex-Ⅱ系列FPGA上设计实现了RS(255,239)编译码器,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上传时间: 2013-06-11
上传用户:奇奇奔奔
码分多址(CDMA)通信方式以其特有的抗干扰性、多址能力和多径分集能力,而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其中Rake接收技术是CDMA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Rake接收技术以其有效的抗衰落的能力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人们不断的对传统的Rake接收机进行改进,获得性能更佳的Rake接收机。FPGA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很大的改变了传统的数字系统设计的方法。FPGA以其庞大的规模、开发过程投资小、开发周期短、保密性好等优点,为人们对Rake接收机的研究提供了方便。 本文旨在设计一种功耗低、硬件实现相对简单的Rake接收机结构。首先,本文介绍了Rake接收的相关理论,对Rake技术的抗衰落性能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各种Rake接收机进行了比较,最终提出了一种灵活配置的Rake接收机的改进方案,该方案采用了不同的缓冲器结构,能够更多的节约硬件资源,整个接收机的功耗更低。最后利用VerilogHDL语言对其中的主要模块进行编程设计,并在Xilinx公司的集成开发工具ISE6.1中进行仿真,仿真平台为Spartan-3系列中的XC3S1000芯片。仿真结果表明了所设计模块的正确性。所设计模块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能够被相关的系统调用,本文所做工作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上传时间: 2013-06-21
上传用户:gaorxchina
近年来微光、红外、X光图像传感器在军事、科研、工农业生产、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为广泛,但由于这些成像器件自身的物理缺陷,视觉效果很不理想,往往需要对图像进行适当的处理,以得到适合人眼观察或机器识别的图像。因此,市场急需大量高效的实时图像处理器能够在传感器后端对这类图像进行处理。而FPGA的出现,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 近十年来,随着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技术的突飞猛进,FPGA也逐渐进入数字信号处理领域,尤其在实时图像处理方面。Xilinx的研究表明,在2000年主要用于DSP应用的FPGA的发货量,增长了50%;而常规的DSP大约增长了40%。由于FPGA可无比拟的并行处理能力,使得FPGA在图像处理领域的应用持续上升,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实时图像处理应用都转向了FPGA平台。与PDSP相比,FPGA将在未来统治更多前端(如传感器)应用,而PDSP将会侧重于复杂算法的应用领域。可以说,FPGA是数字信号处理的一次重大变革。 算法是图像处理应用的灵魂,是硬件得以发挥其强大功能的根本。”共轭变换”图像处理方法是一种新型的图像处理算法,由郑智捷博士上个世纪90年代初提出。这种算法使用基元形状(meta-shape)技术,而这种技术的特征正好具备几何与拓扑的双重特性,使得大量不同的基于形态的灰度图像处理滤波器可用这种方法实现。该种算法在空域进行图像处理,无需进行大量复杂的算术运算,算法简单、快速、高效,易于硬件实现。通过十多年来的实验与实践证明,在微光图像,红外图像,X光图像处理领域,”共轭变换”图像处理方法确实有其独特的优异性能。本篇论文就针对”共轭变换”图像处理方法在微光图像处理领域的应用,就如何在FPGA上实现”共轭变换”图像处理方法展开研究。首先在Matlab环境下,对常用的图像增强算法和”共轭变换”图像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并且在设计制作“FPGA视频处理开发平台”的基础上,用VHDL实现了”共轭变换”图像处理方法的基本内核并进行了算法的硬件实现与效果验证。此外,本文还详细地讨论了视频流的采集及其编码解码问题以及I2C总线的FPGA实现。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CHENKAI
数字式π/4-DQPSK是一种线性窄带调制技术,具有频谱利用率高、频谱特性好、抗衰落性能强、可用非相干解调等突出特点。在移动通信、卫星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介绍了π/4-DQPSK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和各个模块的设计实现;完成了调制解调算法的Matlab仿真设计;采用VHDL硬件描述语言在Xilinx公司的ISE5.2开发环境下设计实现各个模块,通过了时序仿真,实现了正确解调;分析了在实现过程中,采用1bit差分检测了误码率。文章由推出的误码率表达式得到静态高斯噪声下,信噪比为16dB时误码率可达10-8。用Protel99SE进行PCB板设计,完成程序下载进FPGA芯片以及电路调试,其输入符号速率200kbps,调制中频455kHz。测试结果验证了程序的正确,实现了π/4-DQPSK调制解调系统完成预定的目标。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June
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技术来实现传送流特殊信息的处理,其主要内容如下:1.介绍了MPEG-2传送流系统层的语法规范;2.描述了传送流特殊信息之间的结构关系;3.简要介绍了传送流复用的原理和实现方法;4.详细讨论了如何用FPGA技术来实现对特殊信息的处理;整个项目的设计采用VHDL作为程序设计语言,都是以Xilinx的FPGA芯片及其ISE5.2i作为开发系统进行的。
上传时间: 2013-06-11
上传用户:410805624
随着雷达、图像、通信等领域对信号高速处理的要求,研究人员正寻求高速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以满足这种高速地处理数据的需要。常用的高速实时数字信号处理的器件有ASIC、可编程的数字信号处理芯片、FPGA,等等。 本文研究了时域FPGA上实现高速高阶FIR数字滤波器结构,并实现了高压缩比的LFM脉冲信号的匹配滤波。文章根据FIR数字滤波器理论,分析比较实现了FIR滤波器的方法;使用并行分布式算法,在Xilinx的VirtexⅡFPGA系列芯片上设计了高速高阶FIR滤波器。并详细进行了分析;设计出了一个256阶的线性调频脉冲压缩信号的匹配滤波器设计实例,并用ModelSim软件进行了仿真。
上传时间: 2013-07-18
上传用户:yt1993410
本文主要研究基于FPGA的高速流水线工作方式的FFT实现。围绕这个目标利用Xilinx公司VIRTEX_Ⅱ系列FPGA,及其提供的ISE设计工具、modelsim仿真工具、Synplify综合工具及MATLAB,完成了流水线工作方式的FFT中基于每一阶运算单元的高效复数乘法器的设计、各阶控制单元的设计、数据存储器的设计,从而完成1024点流水线工作方式的FFT,达到工作在50MHZ时钟频率的设计要求。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KSLYZ
当前,在系统级互连设计中高速串行I/O技术迅速取代传统的并行I/O技术正成为业界趋势。人们已经意识到串行I/O“潮流”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在高于1Gbps的速度下,并行I/O方案已经达到了物理极限,不能再提供可靠和经济的信号同步方法。基于串行I/O的设计带来许多传统并行方法所无法提供的优点,包括:更少的器件引脚、更低的电路板空间要求、减少印刷电路板(PCB)层数、PCB布局布线更容易、接头更小、EMI更少,而且抵抗噪声的能力也更好。高速串行I/O技术正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系统设计中,包括PC、消费电子、海量存储、服务器、通信网络、工业计算和控制、测试设备等。迄今业界已经发展出了多种串行系统接口标准,如PCI Express、串行RapidIO、InfiniBand、千兆以太网、10G以太网XAUI、串行ATA等等。 Aurora协议是为私有上层协议或标准上层协议提供透明接口的串行互连协议,它允许任何数据分组通过Aurora协议封装并在芯片间、电路板间甚至机箱间传输。Aurora链路层协议在物理层采用千兆位串行技术,每物理通道的传输波特率可从622Mbps扩展到3.125Gbps。Aurora还可将1至16个物理通道绑定在一起形成一个虚拟链路。16个通道绑定而成的虚拟链路可提供50Gbps的传输波特率和最大40Gbps的全双工数据传输速率。Aurora可优化支持范围广泛的应用,如太位级路由器和交换机、远程接入交换机、HDTV广播系统、分布式服务器和存储子系统等需要极高数据传输速率的应用。 传统的标准背板如VME总线和CompactPCI总线都是采用并行总线方式。然而对带宽需求的不断增加使新兴的高速串行总线背板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并行总线背板。现在,高速串行背板速率普遍从622Mbps到3.125Gbps,甚至超过10Gbps。AdvancedTCA(先进电信计算架构)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作为新一代的标准背板平台被提出并得到快速的发展。它由PCI工业计算机制造商协会(PICMG)开发,其主要目的是定义一种开放的通信和计算架构,使它们能被方便而迅速地集成,满足高性能系统业务的要求。ATCA作为标准串行总线结构,支持高速互联、不同背板拓扑、高信号密度、标准机械与电气特性、足够步线长度等特性,满足当前和未来高系统带宽的要求。 采用FPGA设计高速串行接口将为设计带来巨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展能力。Xilinx Virtex-IIPro系列FPGA芯片内置了最多24个RocketIO收发器,提供从622Mbps到3.125Gbps的数据速率并支持所有新兴的高速串行I/O接口标准。结合其强大的逻辑处理能力、丰富的IP核心支持和内置PowerPC处理器,为企业从并行连接向串行连接的过渡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连接平台。 本文论述了采用Xilinx Virtex-IIPro FPGA设计传输速率为2.5Gbps的高速串行背板接口,该背板接口完全符合PICMG3.0规范。本文对串行高速通道技术的发展背景、现状及应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详细分析了所涉及到的主要技术包括线路编解码、控制字符、逗点检测、扰码、时钟校正、通道绑定、预加重等。同时对AdvancedTCA规范以及Aurora链路层协议进行了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FPGA的设计方法。最后介绍了基于Virtex-IIPro FPGA的ATCA接口板和MultiBERT设计工具,可在标准ATCA机框内完成单通道速率为2.5Gbps的全网格互联。
上传时间: 2013-05-29
上传用户:frank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