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网络时延

  • 动态可重构FPGA的布局布线算法研究

    可编程逻辑芯片特别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芯片的快速发展,使得新的芯片能够根据具体应用动态地调整结构以获得更好的性能,这类芯片称为动态可重构FPGA芯片(Dynamically ReconfigurableFPGA,DRFPGA)。然而,使用这类芯片构建的可重构系统在实际应用前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动态可重构FPGA芯片中的可重构功能单元(Reconfigurable Functional Unit,RFU)的模块布局问题和模块间的布线问题。 本文从基本的FPGA芯片结构和CAD算法谈起,介绍了可重构计算的概念,建立了可重构计算系统模型和动态可重构FPGA芯片模型,在此模型上提出一个基于划分和时延驱动的在线布局算法,和一个基于Pathfinder协商拥塞算法的布线算法,来解决动态可重构FPGA芯片的布局和布线问题。由硬件描述语言(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HDL)描述的电路首先被划分成有限数目的层,然后将这些电路层布局到芯片的每一层,同时确保关键路径的时延最小。实验结果表明,布局算法与传统的布局算法(或者文献[37]中的算法)相比,在时延上平均减少27%,在线长上平均减少34%(或者11%),在运行时间上平均减少42%(或者97%)。布线算法与传统的布线算法相比,能够将线长降低26%,将水平通道宽度降低27%,显示出较高的性能。

    标签: FPGA 动态可重构 布局布线 算法研究

    上传时间: 2013-05-24

    上传用户:Neoemily

  • 基于FPGA的Turbo码编译码器研究与实现

    本文以Turbo码编译码器的FPGA实现为目标,对Turbo码的编译码算法和用硬件语言将其实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首先,在理论上对Turbo码的编译码原理进行了介绍,确定了Max-log-MAF算法的译码算法,结合CCSDS标准,在实现编码器时,针对标准中给定的帧长、码率与交织算法,以及伪随机序列模块与帧同步模块,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而在相应的译码器设计中,采用了FPGA设计中“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权衡硬件实现复杂度与处理时延等因素,优先考虑面积因素,提高元件的重复利用率和降低电路复杂度,来实现Turbo码的Max-log-MAP算法译码。把整个系统分割成不同的功能模块,分别阐述了实现过程。 然后,基于Verilog HDL 设计出12位固点数据的Turbo编译码器以及仿真验证平台,与用Matlab语言设计的相同指标的浮点数据译码器进行性能比较,得到该设计的功能验证。 最后,研究了Tuxbo码译码器几项最新技术,如滑动窗译码,归一化处理,停止迭代技术结合流水线电路设计,将改进后的译码器与先前设计的译码器分别在ISE开发环境中针对目标器件xilinx Virtex-Ⅱ500进行电路综合,证实了这些改进技术能有效地提高译码器的吞吐量,减少译码时延和存储器面积从而降低功耗。

    标签: Turbo FPGA 编译码器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haohaoxuexi

  • 新型并行Turbo编译码器的FPGA实现

    可靠通信要求消息从信源到信宿尽量无误传输,这就要求通信系统具有很好的纠错能力,如使用差错控制编码。自仙农定理提出以来,先后有许多纠错编码被相继提出,例如汉明码,BCH码和RS码等,而C。Berrou等人于1993年提出的Turbo码以其优异的纠错性能成为通信界的一个里程碑。 然而,Turbo码迭代译码复杂度大,导致其译码延时大,故而在工程中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而并行Turbo译码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通过硬件实现一种基于帧分裂和归零处理的新型并行Turbo编译码算法。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端口存储器的并行子交织器解决方法,很好地解决了并行访问存储器冲突的问题。 本论文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平台上实现了一种基于帧分裂和篱笆图归零处理的并行Turbo编译码器。所实现的并行Turbo编译码器在时钟频率为33MHz,帧长为1024比特,并行子译码器数和最大迭代次数均为4时,可支持8.2Mbps的编译码数掘吞吐量,而译码时延小于124us。本文还使用EP2C35FPGA芯片设计了系统开发板。该开发板可提供高速以太网MAC/PHY和PCI接口,很好地满足了通信系统需求。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实现的并行Turbo编译码器及其开发板运行正确、有效且可靠。 本论文主要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Turbo码背景和硬件实现相关技术。第二章为基于帧分裂和归零的并行Turbo编码的设计与实现,分别介绍了编码器和译码器的RTL设计,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端口存储器的并行子交织器和解交织器设计。第三章讨论了使用NIOS处理器的SOC架构,使用SOC架构处理系统和基于NIOSII处理器和uC/0S一2操作系统的架构。第四章介绍了FPGA系统开发板设计与调试的一些工作。最后一章为本文总结及其展望。

    标签: Turbo FPGA 并行 编译码器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ziyu_job1234

  • 几种用于FPGA的新型有效混合布线算法

    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以快速实现数字电路,但是用于生成FPGA编程的比特流文件的CAD工具在编制大规模电路时常常需要数小时的时间,以至于许多设计者甚至通过在给定FPGA上采用更多的资源,或者以牺牲电路速度为代价来提高编制速度。电路编制过程中大部分时间花费在布线阶段,因此有效的布线算法能极大地减少布线时间。 许多布线算法已经被开发并获得应用,其中布尔可满足性(SAT)布线算法及几何查找布线算法是当前最为流行的两种。然而它们各有缺点:基于SAT的布线算法在可扩展性上有很大缺陷;几何查找布线算法虽然具有广泛的拆线重布线能力,但当实际问题具有严格的布线约束条件时,它在布线方案的收敛方面存在很大困难。基于此,本文致力于探索一种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的新型算法,具体研究工作和结果可归纳如下。 1、在全面调查FPGA结构的最新研究动态的基础上,确定了一种FPGA布线结构模型,即一个基于SRAM的对称阵列(岛状)FPGA结构作为研究对象,该模型仅需3个适合的参数即能表示布线结构。为使所有布线算法可在相同平台上运行,选择了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微电子中心的20个大规模电路作为基准,并在布线前采用VPR399对每个电路都生成30个布局,从而使所有的布线算法都能够直接在这些预制电路上运行。 2、详细研究了四种几何查找布线算法,即一种基本迷宫布线算法Lee,一种基于协商的性能驱动的布线算法PathFinder,一种快速的时延驱动的布线算法VPR430和一种协商A

    标签: FPGA 布线算法

    上传时间: 2013-05-18

    上传用户:ukuk

  • 基于FPGA的无线信道仿真器设计与实现

    随着人们对无线通信需求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无线通信设备的研发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系统测试在整个设备研发过程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为了能够尽快缩短研发周期,测试人员需要在实验室模拟出无线信道的各种传播特性,以便对所设计的系统进行调试与测试。无线信道仿真器是进行无线通信系统硬件调试与测试不可或缺的仪器之一。 本文设计的无线信道仿真器是以Clarke信道模型为参考,采用基于Jakes模型的改进算法,使用Altera公司的StratixⅡ EP2S180模拟实现了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信道仿真器实现了四根天线数据的上行接收,每根天线由八条可分辨路径,每条可分辨路径由64个反射体构成,每根天线可分辨路径和反射体的数目可以独立配置。通过对每个反射体初始角度和初始相位的设置,并且保证反射体的角度和相位是均匀分布的随机数,可以使得同一条路径不同反射体之间的非相关特性,得到的多径传播信道是一个离散的广义平稳非相关散射模型(WSSUS)。无线信道仿真器模拟了上行数据传输环境,上行数据由后台产生后储存在单板上的SDRAM中。启动测试之后,上行数据在CPU的控制下通过信道仿真器,然后送达基带处理板解调,最后测试数据的误码率和误块率,从而分析基站的上行接收性能。 首先,本文研究了3GPP TS 25.141协议中对通信设备测试的要求和无线信道自身的特点,完成了对无线信道仿真器系统设计方案的吸收和修改。 其次,针对FPGA内部资源结构,研究了信道仿真器FPGA实现过程中的困难和资源的消耗,进行了模块划分。主要完成了时延模块、瑞利衰落模块、背板接口模块等的RTL级代码的开发、仿真、综合和板上调试;完成了FPGA和后台软件的联合调试;完成了两天线到四天线的改版工作,使FPGA内部的工作频率翻了一倍,大幅降低了FPGA资源的消耗。 最后,在完成无线信道仿真器的硬件设计之后,对无线信道仿真器的测试根据3GPP TS 25.141 V6.13.0协议中的要求进行,即在数据误块率(BLER)一定的情况下,对不同信道传播环境和不同传输业务下的信噪比(Eb/No)进行测试,单天线和多天线的测试结果符合协议中规定的信噪比(Eb/No)的要求。

    标签: FPGA 无线信道 仿真器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小杨高1

  • FPGA布线算法的研究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是一种可实现多层次逻辑器件。基于SRAM的FPGA结构由逻辑单元阵列来实现所需要的逻辑函数。FPGA中,互连线资源是预先定制的,这些资源是由各种长度的可分割金属线,缓冲器和.MOS管实现的,所以相对于ASIC中互连线所占用的面积更大。为了节省芯片面积,一般都采用单个MOS晶体管来连接逻辑资源。MOS晶体管的导通电阻可以达到千欧量级,可分割金属线段的电阻相对于MOS管来说是可以忽略的,然而它和地之间的电容达到了0.1pf[1]。为了评估FPGA的性能,用HSPICE仿真模型虽可以获得非常精确的结果,但是基于此模型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这在基于时序驱动的工艺映射和布局布线以及静态时序分析中都是不可行的。于是,非常迫切地需要一种快速而精确的模型。 FPGA中连接盒、开关盒都是由MOS管组成的。FPGA中的时延很大部分取决于互连,而MOS传输晶体管在互连中又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对于MOS管的建模对FPGA时延估算有很大的影响意义。对于MOS管,Muhammad[15]采用导通电阻来代替MOS管,然后用。Elmore[3]时延和Rubinstein[4]时延模型估算互连时延。Elmore时延用电路的一阶矩来近似信号到达最大值50%时的时延,而Rubinstein也是通过计算电路的一阶矩估算时延的上下边界来估算电路的时延,然而他们都是用来计算RC互连时延。传输管是非线性器件,所以没有一个固定的电阻,这就造成了Elmore时延和Rubinstein时延模型的过于近似的估算,对整体评估FPGA的性能带来负面因素。 本论文提出快速而精确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中的互连资源MOS传输管时延模型。首先从阶跃信号推导出适合50%时延的等效电阻模型,然后在斜坡输入的时候,给出斜坡输入时的时延模型,并且给出等效电容的计算方法。结果验证了我们精确的时延模型在时间上的开销少的性能。 在岛型FPGA中,单个传输管能够被用来作为互连线和互连线之间的连接,或者互连线和管脚之间的连接,如VPR把互连线和管脚作为布线资源,管脚只能单独作为输入或者输出管脚,以致于它们不是一个线网的起点就是线网的终点。而这恰恰忽略了管脚实际在物理上可以作为互连线来使用的情况(VPR认为dogleg现象本身对性能提高不多)。本论文通过对dogleg现象进行了探索,并验证了在使用SUBSET开关盒的情况下,dogleg能提高FPGA的布通率。

    标签: FPGA 布线 法的研究

    上传时间: 2013-07-24

    上传用户:yezhihao

  • 卷积Turbo码编译码器FPGA实现

    卷积Turbo码因其优异的纠错性能越来越受人门的关注,而编码器和译码器是编码理论实际应用的重点和难点。论文根据IEEE802.16e标准,以低时延、高吞吐量、支持高时钟频率、参数可配置为目标,对卷积Turbo码编码器和译码器的FPG...

    标签: Turbo FPGA 卷积 编译码器

    上传时间: 2013-05-19

    上传用户:cuibaigao

  • G.723.1双速率语音编解码算法的DSP实现

    ·摘要:  在介绍了G.723.1双速率编解码算法标准,LSI Logicc公司的DSP芯片LSI403LP的特性以及对G.723.1标准的C源代码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标准中的双速率语音编解码算法进行了优化,并且在LSI403LP上进行了实现,结果表明可以得到较低的算法时延和极高的语音音质.  

    标签: 723.1 DSP 双速 语音编解码

    上传时间: 2013-05-27

    上传用户:qsbbear

  • 一种改进的基于时间戳的空间音视频同步方法

    空间多媒体通信过程中存在的不可预测的分组数据丢失、乱序,可变的链路传输及处理时延抖动以及收发端时钟不同步与漂移等问题,这可能导致接收端在对音视频数据进行显示播放时产生音视频不同步现象。为了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时间戳的空间音视频同步方法,该方法采用一种相对时间戳映射模型,结合接收端同步检测和缓冲设计,能够在无需全网时钟和反馈通道的情况下,实现空间通信中的音视频同步传输,并在接收端进行同步播放显示。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了设计的可行性。同步前的均方根误差SPD值平均在150 ms左右,最大能达到176.1 ms。文中方法能将SPD值控制在60 ms左右,不仅能实现音视频同步传输,并且开销很小,可应用在空间多媒体通信中。

    标签: 音视频

    上传时间: 2013-11-21

    上传用户:comer1123

  • 基于硅堆的猝发高压脉冲源初步实验研究

    为了产生驱动多幅闪光照相的高重频猝发高压电脉冲,开展了基于硅堆隔离的猝发高压脉冲发生装置的可行性研究。对普通整流硅堆脉冲条件的导通电流,反向关断时间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脉冲形成线产生矩形脉冲,利用不同长度传输线的传输时延产生多脉冲,以硅堆隔离的方式实现多脉冲在负载的输出。研究表明:硅堆在500 ns脉宽条件下,其电流过载至少736倍,关断时间约200 ns,硅堆的绝缘恢复时间决定产生脉冲的最高重复频率。

    标签: 实验 高压脉冲源

    上传时间: 2013-11-20

    上传用户:稀世之宝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