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平衡调整系统

  • 单片机模糊控制在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在冶金、化工,机械等各类工业控制中,电加热炉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器大多还停留在国际60年代水平,仍在使用继电一接触器控制或常规PID控制,自动化程度低,动态控制精度差,满足不了日益发展的工艺技术要求。电加热炉的温度是生产工艺的一项重要指标,温度控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电加热炉由电阻丝加热,温度控制具有非线性、大滞后、大惯性、时变性、升温尊向性等特点。而且,在实际应用和研究中,电加热炉温度控制遇到了很多困难:第一,很难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第二,不能很好地解决非线性、大滞后等问题。以精确数学模型为基础地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论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遇到了极大地困难,而以语言规则模型(IF—THEN)为基础的模糊控制理论却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国内现有的一些模糊设计方法大多存在不同缺点,而且真正把理论研究应用到实际系统的也较少。所以,深入研究在电加热炉系统控制中具体模糊控制设计理论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针对电加热炉这一控制对象,以Ts.94—1型号的箱形电加热炉为参考对象,分别采用工业控制中普遍使用的PID控制、经常见到的模糊控制策略,如基本模糊控制,对其进行仿真实验,比较,并进行了理论分析。针对上述电加热炉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设计了双模糊控制器。双模糊控制器在参数自整定模糊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对比例因子进行调整,克服原算法复杂丽不实用的特点,根据电加热炉不同的工作状态采用不同的模糊控制器,提高了控制精度,改善了控制效果。本文把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利用神经网络很强的学习能力和自适应能力,建立了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把不依赖精确数学模型的模糊控制系统与有价值的经验数据或参考模型相结合,弥补了模糊控制的不足,使模糊控制系统更能发挥其强大优势,控制效果理想。在实践应用方面,以电加热炉为控制对象,开发了89C51单片机模糊控制器,主要进行了硬件和软件的设计。

    标签: 单片机 中的应用 模糊控制 电加热炉

    上传时间: 2013-10-28

    上传用户:yuanwenjiao

  • 基于PIC30F的E-购系统设计

    第一部分:设计概述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深,数字城市化进一步推进,一方面,超市的规模越来越大,商品的种类日益繁多;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时间观念越来越强,对购物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从眼花缭乱的商品中快速选择所需物品,如何使购物环境更为舒适便利,让购物变成一种休闲享受,鉴于上述的需要,我们设计了这款E-购系统。人们在大商场中选购商品时,特别是游客到达一个新的旅游景点超市时,由于对商场的布局不太了解,导致很多的时间浪费在寻找自己所需要的商品上,甚至有时因为找不到商品而失去了购物的心情。有了这款E-购系统,顾客就可以轻松了解商场的布局和自己感兴趣商品的位置,购物的同时还可以享受美妙的音乐,增添了购物的乐趣,从而为商家吸引回头客奠定了基础。这款系统相较于以往传统具有类似功用的导购系统有了很大的改进,商品导购方面有同类商品和同厂商品查询功能,让顾客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购得最适合自己的商品;购物舒适度方面不仅增加了商场环境实时检测功能,让顾客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有理性的认识,同时E-购系统的随身音乐播放功能,让顾客从此远离传统超市环境的嘈杂,取而代之的是购物过程中轻松的音乐,这一点对于压力越来越大的城市人群来说,的确是件好事;在快速付账方面增加了所购商品总价结算模块,不仅给顾客以购物参考,也为将来的轻松结账铺平了道路。本系统可以应用于大中型商场或者超级市场。考虑到需要高系统性能、低系统成本、功能强大易用的开发环境,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整嵌入式系统的特性、性能以及成本,我们选用单片机PIC30F,再加上适合软件系统开发调试的集成开发环境,为开发提供了方便。第一部分:设计概述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深,数字城市化进一步推进,一方面,超市的规模越来越大,商品的种类日益繁多;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时间观念越来越强,对购物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从眼花缭乱的商品中快速选择所需物品,如何使购物环境更为舒适便利,让购物变成一种休闲享受,鉴于上述的需要,我们设计了这款E-购系统。人们在大商场中选购商品时,特别是游客到达一个新的旅游景点超市时,由于对商场的布局不太了解,导致很多的时间浪费在寻找自己所需要的商品上,甚至有时因为找不到商品而失去了购物的心情。有了这款E-购系统,顾客就可以轻松了解商场的布局和自己感兴趣商品的位置,购物的同时还可以享受美妙的音乐,增添了购物的乐趣,从而为商家吸引回头客奠定了基础。这款系统相较于以往传统具有类似功用的导购系统有了很大的改进,商品导购方面有同类商品和同厂商品查询功能,让顾客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购得最适合自己的商品;购物舒适度方面不仅增加了商场环境实时检测功能,让顾客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有理性的认识,同时E-购系统的随身音乐播放功能,让顾客从此远离传统超市环境的嘈杂,取而代之的是购物过程中轻松的音乐,这一点对于压力越来越大的城市人群来说,的确是件好事;在快速付账方面增加了所购商品总价结算模块,不仅给顾客以购物参考,也为将来的轻松结账铺平了道路。本系统可以应用于大中型商场或者超级市场。考虑到需要高系统性能、低系统成本、功能强大易用的开发环境,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整嵌入式系统的特性、性能以及成本,我们选用单片机PIC30F,再加上适合软件系统开发调试的集成开发环境,为开发提供了方便。

    标签: PIC 30F 30 系统设计

    上传时间: 2013-11-14

    上传用户:3294322651

  • 基于单片机的冬枣保鲜库温、湿度监控系统

    摘要:将8032单片机作为温湿度测控系统的控制中心,利用AN6701型集成温度传感器和HS1101型电容式湿度传感器对温度和湿度进行检测,采取变速积分PID控制算法,实现了对温度和湿度的自动控制。用户可通过键盘设置需要的温、湿度值以及报警的上下限值,并通过数码管即时显示。根据需要调整参数,系统还可应用于其他类型的温湿度控制。关键词:单片机;温度;湿度

    标签: 单片机 湿度监控系统

    上传时间: 2013-10-09

    上传用户:1421706030

  • 纺织设备中金属旋转体振动的单片机测试系统

    摘要:纺织机械中金属旋转体在旋转过程中由于自身的不平衡或安装不合理等原因引起振动,对设备的运行产生不良影响。本文提供一种用单片机测试系统测试金属旋转体振动的方法,并介绍其软件和硬件的设计及原理。关键词纺织机械 机构 金属旋转体 振动测试系统

    标签: 纺织 旋转体 振动 单片机

    上传时间: 2014-12-27

    上传用户:012345

  • 基于MSP430的连铸结晶器液位监控系统设计

    本文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基于MSP430单片机的高精度和高准确度的液位监控系统,从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系统抗干扰、开浇停浇电压补偿和参数线性化五个方面详细描述了整个系统。系统选用了高集成度、超低功耗的混合信号处理器MSP430F449,实现了信号的采集和处理,对液位进行实时的监控并且完成了与LTC1446、LTC1451的数据传输任务。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液位变化情况进行人工调整。系统解决了以往液位监控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达到了高准确度和高精度液位监控仪器的各项标准。

    标签: MSP 430 连铸 结晶器

    上传时间: 2013-11-10

    上传用户:Late_Li

  • 单片机指令系统

    单片机指令系统 3.1 MCS-51指令简介 3.2 指令系统 3.1  MCS-51指令简介 二、MCS-51系列单片机指令系统分类 按寻址方式分为以下七种:按功能分为以下四种: 1、立即立即寻址         1、数据传送指令位操 2、直接寻址             2、算术运算指令 3、寄存器寻址           3、逻辑运算指令 4、寄存器间接寻址指令   4、控制转移类指令 5、相对寻址             5、位操作指令 6、变址寻址 7、位寻址 三、寻址方式 3、寄存器间接寻址    MOV A, @R1        操作数是通过寄存器间接得到的。 4、立即寻址               MOV  A, #40H        操作数在指令中直接给出。 5、基址寄存器加变址寄存器寻址        以DPTR或PC为基址寄存器,以A为变址寄存器,        以两者相加形成的16位地址为操作数的地址。                   MOVC A, @A+DPTR                   MOVC A, @A+PC 四、指令中常用符号说明 Rn——当前寄存器区的8个工作寄存器R0~R7(n=0~7); Ri——当前寄存器区可作地址寄存器的2个工作寄存器R0和R1(i=0,1); direct——8位内部数据存储器单元的地址及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地址; #data——表示8位常数(立即数); #datal6——表示16位常数; add 16——表示16位地址; addrll——表示11位地址; rel——8位带符号的地址偏移量; bit——表示位地址; @——间接寻址寄存器或基址寄存器的前缀; ( )——表示括号中单元的内容 (( ))——表示间接寻址的内容; 五、MCS-51指令简介 1. 以累加器A为目的操作数的指令 2.  以Rn为目的操作数的指令 3.  以直接地址为目的操作数的指令 4.  以寄存器间接地址为目的操作数指令 应用举例1 8段数码管显示 应用举例2 3.2  指令系统 2、堆栈操作指令  3.  累加器A与外部数据传输指令 4.  查表指令    MOVC  A,   @A+PC  例子: 5.  字节交换指令 6.  半字节交换指令 二、算术操作类指令 PSW寄存器 2.  带进位加法指令 3.  加1指令 4.  十进制调整指令 5.  带借位减法指令(Subtraction) 6.  减1指令(Decrease) 7.   乘法指令(Multiplication) 8.  除法指令(Division)        三、逻辑运算指令 1.  简单逻辑操作指令 2.  循环指令 带进位左循环指令(Rotate  Accumulator Left   through  Carry  flag)      右循环指令(Rotate  Accumulator  Right) 带进位右循环指令(Rotate  A  Right  with  C) 3.   逻辑与指令 4.  逻辑或指令 5.  逻辑异或指令 四、控制转移类指令 1.  跳转指令 相对转移指令   SJMP   rel           PC←(PC)+2                                                                                                                            PC←(PC)+rel 程序中标号与地址之间的关系 2.  条件转移指令 3.  比较不相等转移指令 4.  减 1 不为 0 转移指令 5.  调用子程序指令 7.  中断返回指令 五、位操作指令 1.  数据位传送指令 2.  位变量逻辑指令 3.  条件转移类指令

    标签: 单片机 指令系统

    上传时间: 2013-10-27

    上传用户:xuanjie

  • 8086指令系统

    8086指令系统目录 概述 2.1节   目录 2.1.1--2.1.5(传送)     2.1.1 目录:1~3        2.1.1-1 mov类例1                   mov类例2                   mov类例3                   mov类例4(END)        2.1.1-2. xchg  --3.XLAT                 查表示意图(end)     2.1.2堆栈操作指令(1)            堆栈操作指令(2)            堆栈操作指令(3)            堆栈操作指令(4)            堆栈操作指令(5)(END)     2.1.3标志传送指令(1)            标志传送指令(2)(end)     2.1.4地址传送指令(1)            地址传送指令(2)            地址传送指令(3)(end)     2.1.5输入输出指令(1)            输入输出指令(2)            输入输出指令(3)(end) 2.2节   目录 2.2.1--2.2.6(算术)     2.2.1加法指令(1)            加法指令(2)            加法指令(3)            加法指令(4)            加法指令5 end     2.2.2减法指令(1)            减法指令(2)            减法指令(3)            减法指令(4)      减法指令(5)            减法指令(6)(end)     2.2.3乘法指令(1)            乘法指令(2)            乘法指令(3)(end)     2.2.4除法指令(1)            除法指令(2)(end)     2.2.5符号扩展指令(end) 符号扩展说明     2.2.6十进制调整指令(1)            十进制调整指令(2)            十进制调整指令(3)            十进制调整指令(4)            十进制调整指令(5)            十进制调整指令(6)            十进制调整指令(7)            十进制调整指令(8)            十进制调整指令(9)(end) 2.3节  目录 2.3.1--2. 3.3(位)     2.3.1 逻辑运算指令(1)             逻辑运算指令(2)             逻辑运算指令(3)             逻辑运算指令(4)             逻辑运算指令(END)     2.3.2 移位指令(1)             移位指令(2)             移位指令(3)             移位指令(4)(end)     2.3.3 循环移位指令(1)             循环移位指令(2)(end) 2.4节  目录     2.4.1 无条件转移指令(1) 短转移的转移范围             无条件转移指令(2)             无条件转移指令(3)             无条件转移指令(4)(end)     2.4.2 条件转移指令(1)             条件转移指令(2)             条件转移指令(3)             条件转移指令(4)             条件转移指令(5)(end)     2.4.3 循环控制指令(1)             循环控制指令(2)(end)  2.4.4 子程序调用及返回指令(1)        子程序调用及返回指令(2)        子程序调用及返回指令(3)        子程序调用及返回指令(4)        子程序调用及返回指令(5) 子程序调用及返回指令(6) (end)     2.4.5 中断控制指令(1)             中断控制指令(2)             中断控制指令(3)             中断控制指令(4)             中断控制指令(5)             中断控制指令(6)             中断控制指令(7)             中断控制指令(8)(end)     2.4.6 系统功能调用(1)             系统功能调用(2)             系统功能调用(3)(end) 2.5节 目录 1---6(串操作) 串操作(1)传送 串操作(2) 串操作(3) 串操作(4)存串 串操作(5)读串、比较 串操作(6)搜索、重复前缀 串操作(7)REP 串操作(8)REPZ/REPNZ 串操作(9)前缀注释 串操作(10)例题 串操作(11)注释(end) 2.6 处理机控制类指令(1)(end)

    标签: 8086 指令系统

    上传时间: 2013-10-30

    上传用户:大三三

  •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门进控制系统设计与制作(含源程序和原理图)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门进控制系统设计与制作:我们所做的创新实验项目“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门控系统”已基本完成,现将其工作原理简要说明。该系统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红外传感器部分。二是单片机计数显示控制部分。基本电路图如下:其中红外传感器部分我们采用红外对管实现,红外对管平行放置,平常处于接收状态,经比较器输出低电平,当有人经过时,红外线被挡住,接收管接收不到红外线,经比较器输出高电平。这样,当有人经过时便会产生一个电平的跳变。单片机控制部分主要是通过外部两个中断判断是否有人经过,如果有人经过,由于电平跳变的产生,进入中断服务程序,这里我们采用了两对红外传感器接到两个外部中断口,中断0作为入口,实现加1操作,中断1作为出口,实现减1操作。另外,我们通过P0口控制室内灯的亮暗,当寄存器计数值为0时,熄灯,不为0时,灯亮。显示部分,采用两位数码管动态显示,如有必要,可以很方便的扩展为四位计数。精益求精!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走了非常多的弯路,做出来的东西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我们本想做成室内只有一个门的进出计数,原理已清楚,即在门的两边放置两对红外对管,进出时,挡住两对对管的顺序不同,因此,可判断是进入还是出去,从而实现加减计数,编程时,可分别在两个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置标志位,根据标志位判断进出,详细内容在程序部分。理论如此,但在实际过程中,还是发现实现不了上述功能,我们初步判定认为是程序掌握得不够好,相信随着自己对单片机了解的深入,应该会做出更好的 (因为我们是临时学的单片机),程序的具体内容如下: $MOD52    ORG   0000H         LJMP  MAIN         ORG   0003H         LJMP  0100H         ORG   0013H         LJMP  0150H         ORG   0050HMAIN:    CLR   A         MOV   30H , A           ;初始化缓存区         MOV   31H , A         MOV   32H , A         MOV   33H , A         MOV   R6  , A         MOV   R7  , A  SETB  EA  SETB  EX0  SETB  EX1  SETB  IT0  SETB  IT1  SETB  PX1NEXT1:   ACALL HEXTOBCDD        ;调用数制转换子程序         ACALL DISPLAY          ;调用显示子程序         LJMP  NEXT1          ORG   0100H  ;中断0服务程序 LCALL  DELY mov 70h,#2 djnz 70h,next JBC  F0,NEXT         SETB F0        CLR P0.0 LCALL  DELY0 SETB   P0.0                  MOV   A , R7   ADD   A , #1   MOV   R7, A   MOV   A , R6         ADDC  A , #0  MOV   R6 , A  CJNE  R6 , #07H , NEXT  CLR   A  MOV   R6 , A  MOV   R7 , ANEXT:  RETI  ORG   0150H    ;中断1服务程序 LCALL  DELY mov 70h,#2 djnz 70h,next2 JBC  F0,NEXT2 SETB  F0 CLR P0.0 LCALL  DELY0 SETB   P0.0    CLR C                     MOV   A , R7   SUBB   A , #1  MOV   R7, A  MOV   A , R6   SUBB  A , #0  MOV   R6 , A  CJNE  R6 , #07H , NEXT2  CLR   A  MOV   R6 , A  MOV   R7 , ANEXT2:  RETI   ORG   0200HHEXTOBCDD:MOV  A , R6               ;由十六进制转化为十进制         PUSH  ACC         MOV   A , R7         PUSH  ACC  MOV   A , R2         PUSH  ACC  CLR   A         MOV   R3 , A  MOV   R4 , A  MOV   R5 , A  MOV   R2 , #10HHB3:     MOV   A  , R7              ;将十六进制中最高位移入进位位中         RLC   A  MOV   R7 , A  MOV   A  , R6  RLC   A  MOV   R6 , A  MOV   A  , R5              ;每位数加上本身相当于将这个数乘以2  ADDC  A  , R5  DA    A  MOV   R5 , A  MOV   A  , R4  ADDC  A  , R4  DA    A                   ;十进制调整  MOV   R4 , A  MOV   A  , R3  ADDC  A  , R3  DJNZ  R2 , HB3  POP   ACC   MOV   R2 , A  POP   ACC   MOV   R7 , A  POP   ACC  MOV   R6 , A  RET  ORG   0250HDISPLAY:  MOV   R0 , #30H         MOV   A  , R5  ANL   A  , #0FH  MOV   @R0 , A  MOV   A  , R5  SWAP  A  ANL   A  , #0FH  INC   R0  MOV   @R0 , A  MOV   A  , R4  ANL   A , #0FH  INC   R0  MOV   @R0 , A  MOV   A   , R4  SWAP  A  ANL   A  , #0FH  INC   R0  MOV   @R0 , A  MOV   R0 , #30H  MOV   R2 , #11111110BAGAIN:   MOV   A  , R2         MOV   P2 , A         MOV   A  , @R0  MOV   DPTR , #TAB  MOVC  A  , @A+DPTR  MOV   P1 , A  ACALL DELAY  INC   R0  MOV   A  , R2  RL    A  MOV   R2 , A  JB    ACC.4  , AGAIN   RETTAB:     DB    03FH , 06H , 5BH , 4FH , 66H , 6DH , 7DH , 07H , 7FH , 6FH   ;七段码表DELY:    MOV   R1,#80D1:        MOV    R2,#100             DJNZ   R2,$ DJNZ    R1,D1 RET DELAY:   MOV   TMOD , #01H           ;延时子程序         MOV   TL0  , #0FEH         MOV   TH0  , #0FEH  SETB  TR0WAIT:    JNB   TF0  , WAIT         CLR   TF0  CLR   TR0  RETDELY0:   MOV  R1,  #200D3:  MOV  R2,#250          DJNZ  R2,$  DJNZ  R1,D3    RET          END       该系统实际应用广泛。可用在生产线上产品数量统计、公交车智能计数问候(需添加语音芯片)、超市内人数统计等公共场合。另外,添加串口通信部分便可实现与PC数据交换的功能。   由于,实验简化了,剩下不少零件和资金,所以我们又做了两项其他的实验。

    标签: 单片机 红外 控制系统设计 原理图

    上传时间: 2013-12-22

    上传用户:tangsiyun

  • 单片机应用系统抗干扰技术

    单片机应用系统抗干扰技术:第1章 电磁干扰控制基础. 1.1 电磁干扰的基本概念1 1.1.1 噪声与干扰1 1.1.2 电磁干扰的形成因素2 1.1.3 干扰的分类2 1.2 电磁兼容性3 1.2.1 电磁兼容性定义3 1.2.2 电磁兼容性设计3 1.2.3 电磁兼容性常用术语4 1.2.4 电磁兼容性标准6 1.3 差模干扰和共模干扰8 1.3.1 差模干扰8 1.3.2 共模干扰9 1.4 电磁耦合的等效模型9 1.4.1 集中参数模型9 1.4.2 分布参数模型10 1.4.3 电磁波辐射模型11 1.5 电磁干扰的耦合途径14 1.5.1 传导耦合14 1.5.2 感应耦合(近场耦合)15 .1.5.3 电磁辐射耦合(远场耦合)15 1.6 单片机应用系统电磁干扰控制的一般方法16 第2章 数字信号耦合与传输机理 2.1 数字信号与电磁干扰18 2.1.1 数字信号的开关速度与频谱18 2.1.2 开关暂态电源尖峰电流噪声22 2.1.3 开关暂态接地反冲噪声24 2.1.4 高速数字电路的EMI特点25 2.2 导线阻抗与线间耦合27 2.2.1 导体交直流电阻的计算27 2.2.2 导体电感量的计算29 2.2.3 导体电容量的计算31 2.2.4 电感耦合分析32 2.2.5 电容耦合分析35 2.3 信号的长线传输36 2.3.1 长线传输过程的数学描述36 2.3.2 均匀传输线特性40 2.3.3 传输线特性阻抗计算42 2.3.4 传输线特性阻抗的重复性与阻抗匹配44 2.4 数字信号传输过程中的畸变45 2.4.1 信号传输的入射畸变45 2.4.2 信号传输的反射畸变46 2.5 信号传输畸变的抑制措施49 2.5.1 最大传输线长度的计算49 2.5.2 端点的阻抗匹配50 2.6 数字信号的辐射52 2.6.1 差模辐射52 2.6.2 共模辐射55 2.6.3 差模和共模辐射比较57 第3章 常用元件的可靠性能与选择 3.1 元件的选择与降额设计59 3.1.1 元件的选择准则59 3.1.2 元件的降额设计59 3.2 电阻器60 3.2.1 电阻器的等效电路60 3.2.2 电阻器的内部噪声60 3.2.3 电阻器的温度特性61 3.2.4 电阻器的分类与主要参数62 3.2.5 电阻器的正确选用66 3.3 电容器67 3.3.1 电容器的等效电路67 3.3.2 电容器的种类与型号68 3.3.3 电容器的标志方法70 3.3.4 电容器引脚的电感量71 3.3.5 电容器的正确选用71 3.3.6 电容器使用注意事项73 3.4 电感器73 3.4.1 电感器的等效电路74 3.4.2 电感器使用的注意事项74 3.5 数字集成电路的抗干扰性能75 3.5.1 噪声容限与抗干扰能力75 3.5.2 施密特集成电路的噪声容限77 3.5.3 TTL数字集成电路的抗干扰性能78 3.5.4 CMOS数字集成电路的抗干扰性能79 3.5.5 CMOS电路使用中注意事项80 3.5.6 集成门电路系列型号81 3.6 高速CMOS 54/74HC系列接口设计83 3.6.1 54/74HC 系列芯片特点83 3.6.2 74HC与TTL接口85 3.6.3 74HC与单片机接口85 3.7 元器件的装配工艺对可靠性的影响86 第4章 电磁干扰硬件控制技术 4.1 屏蔽技术88 4.1.1 电场屏蔽88 4.1.2 磁场屏蔽89 4.1.3 电磁场屏蔽91 4.1.4 屏蔽损耗的计算92 4.1.5 屏蔽体屏蔽效能的计算99 4.1.6 屏蔽箱的设计100 4.1.7 电磁泄漏的抑制措施102 4.1.8 电缆屏蔽层的屏蔽原理108 4.1.9 屏蔽与接地113 4.1.10 屏蔽设计要点113 4.2 接地技术114 4.2.1 概述114 4.2.2 安全接地115 4.2.3 工作接地117 4.2.4 接地系统的布局119 4.2.5 接地装置和接地电阻120 4.2.6 地环路问题121 4.2.7 浮地方式122 4.2.8 电缆屏蔽层接地123 4.3 滤波技术126 4.3.1 滤波器概述127 4.3.2 无源滤波器130 4.3.3 有源滤波器138 4.3.4 铁氧体抗干扰磁珠143 4.3.5 贯通滤波器146 4.3.6 电缆线滤波连接器149 4.3.7 PCB板滤波器件154 4.4 隔离技术155 4.4.1 光电隔离156 4.4.2 继电器隔离160 4.4.3 变压器隔离 161 4.4.4 布线隔离161 4.4.5 共模扼流圈162 4.5 电路平衡结构164 4.5.1 双绞线在平衡电路中的使用164 4.5.2 同轴电缆的平衡结构165 4.5.3 差分放大器165 4.6 双绞线的抗干扰原理及应用166 4.6.1 双绞线的抗干扰原理166 4.6.2 双绞线的应用168 4.7 信号线间的串扰及抑制169 4.7.1 线间串扰分析169 4.7.2 线间串扰的抑制173 4.8 信号线的选择与敷设174 4.8.1 信号线型式的选择174 4.8.2 信号线截面的选择175 4.8.3 单股导线的阻抗分析175 4.8.4 信号线的敷设176 4.9 漏电干扰的防止措施177 4.10 抑制数字信号噪声常用硬件措施177 4.10.1 数字信号负传输方式178 4.10.2 提高数字信号的电压等级178 4.10.3 数字输入信号的RC阻容滤波179 4.10.4 提高输入端的门限电压181 4.10.5 输入开关触点抖动干扰的抑制方法181 4.10.6 提高器件的驱动能力184 4.11 静电放电干扰及其抑制184 第5章 主机单元配置与抗干扰设计 5.1 单片机主机单元组成特点186 5.1.1 80C51最小应用系统186 5.1.2 低功耗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187 5.2 总线的可靠性设计191 5.2.1 总线驱动器191 5.2.2 总线的负载平衡192 5.2.3 总线上拉电阻的配置192 5.3 芯片配置与抗干扰193 5.3.1去耦电容配置194 5.3.2 数字输入端的噪声抑制194 5.3.3 数字电路不用端的处理195 5.3.4 存储器的布线196 5.4 译码电路的可靠性分析197 5.4.1 过渡干扰与译码选通197 5.4.2 译码方式与抗干扰200 5.5 时钟电路配置200 5.6 复位电路设计201 5.6.1 复位电路RC参数的选择201 5.6.2 复位电路的可靠性与抗干扰分析202 5.6.3 I/O接口芯片的延时复位205 5.7 单片机系统的中断保护问题205 5.7.1 80C51单片机的中断机构205 5.7.2 常用的几种中断保护措施205 5.8 RAM数据掉电保护207 5.8.1 片内RAM数据保护207 5.8.2 利用双片选的外RAM数据保护207 5.8.3 利用DS1210实现外RAM数据保护208 5.8.4 2 KB非易失性随机存储器DS1220AB/AD211 5.9 看门狗技术215 5.9.1 由单稳态电路实现看门狗电路216 5.9.2 利用单片机片内定时器实现软件看门狗217 5.9.3 软硬件结合的看门狗技术219 5.9.4 单片机内配置看门狗电路221 5.10 微处理器监控器223 5.10.1 微处理器监控器MAX703~709/813L223 5.10.2 微处理器监控器MAX791227 5.10.3 微处理器监控器MAX807231 5.10.4 微处理器监控器MAX690A/MAX692A234 5.10.5 微处理器监控器MAX691A/MAX693A238 5.10.6 带备份电池的微处理器监控器MAX1691242 5.11 串行E2PROM X25045245 第6章 测量单元配置与抗干扰设计 6.1 概述255 6.2 模拟信号放大器256 6.2.1 集成运算放大器256 6.2.2 测量放大器组成原理260 6.2.3 单片集成测量放大器AD521263 6.2.4 单片集成测量放大器AD522265 6.2.5 单片集成测量放大器AD526266 6.2.6 单片集成测量放大器AD620270 6.2.7 单片集成测量放大器AD623274 6.2.8 单片集成测量放大器AD624276 6.2.9 单片集成测量放大器AD625278 6.2.10 单片集成测量放大器AD626281 6.3 电压/电流变换器(V/I)283 6.3.1 V/I变换电路..283 6.3.2 集成V/I变换器XTR101284 6.3.3 集成V/I变换器XTR110289 6.3.4 集成V/I变换器AD693292 6.3.5 集成V/I变换器AD694299 6.4 电流/电压变换器(I/V)302 6.4.1 I/V变换电路302 6.4.2 RCV420型I/V变换器303 6.5 具有放大、滤波、激励功能的模块2B30/2B31305 6.6 模拟信号隔离放大器313 6.6.1 隔离放大器ISO100313 6.6.2 隔离放大器ISO120316 6.6.3 隔离放大器ISO122319 6.6.4 隔离放大器ISO130323 6.6.5 隔离放大器ISO212P326 6.6.6 由两片VFC320组成的隔离放大器329 6.6.7 由两光耦组成的实用线性隔离放大器333 6.7 数字电位器及其应用336 6.7.1 非易失性数字电位器x9221336 6.7.2 非易失性数字电位器x9241343 6.8 传感器供电电源的配置及抗干扰346 6.8.1 传感器供电电源的扰动补偿347 6.8.2 单片集成精密电压芯片349 6.8.3 A/D转换器芯片提供基准电压350 6.9 测量单元噪声抑制措施351 6.9.1 外部噪声源的干扰及其抑制351 6.9.2 输入信号串模干扰的抑制352 6.9.3 输入信号共模干扰的抑制353 6.9.4 仪器仪表的接地噪声355 第7章 D/A、A/D单元配置与抗干扰设计 7.1 D/A、A/D转换器的干扰源357 7.2 D/A转换原理及抗干扰分析358 7.2.1 T型电阻D/A转换器359 7.2.2 基准电源精度要求361 7.2.3 D/A转换器的尖峰干扰362 7.3 典型D/A转换器与单片机接口363 7.3.1 并行12位D/A转换器AD667363 7.3.2 串行12位D/A转换器MAX5154370 7.4 D/A转换器与单片机的光电接口电路377 7.5 A/D转换器原理与抗干扰性能378 7.5.1 逐次比较式ADC原理378 7.5.2 余数反馈比较式ADC原理378 7.5.3 双积分ADC原理380 7.5.4 V/F ADC原理382 7.5.5 ∑Δ式ADC原理384 7.6 典型A/D转换器与单片机接口387 7.6.18 位并行逐次比较式MAX 118387 7.6.28 通道12位A/D转换器MAX 197394 7.6.3 双积分式A/D转换器5G14433399 7.6.4 V/F转换器AD 652在A/D转换器中的应用403 7.7 采样保持电路与抗干扰措施408 7.8 多路模拟开关与抗干扰措施412 7.8.1 CD4051412 7.8.2 AD7501413 7.8.3 多路开关配置与抗干扰技术413 7.9 D/A、A/D转换器的电源、接地与布线416 7.10 精密基准电压电路与噪声抑制416 7.10.1 基准电压电路原理417 7.10.2 引脚可编程精密基准电压源AD584418 7.10.3 埋入式齐纳二极管基准AD588420 7.10.4 低漂移电压基准MAX676/MAX677/MAX678422 7.10.5 低功率低漂移电压基准MAX873/MAX875/MAX876424 7.10.6 MC1403/MC1403A、MC1503精密电压基准电路430 第8章 功率接口与抗干扰设计 8.1 功率驱动元件432 8.1.1 74系列功率集成电路432 8.1.2 75系列功率集成电路433 8.1.3 MOC系列光耦合过零触发双向晶闸管驱动器435 8.2 输出控制功率接口电路438 8.2.1 继电器输出驱动接口438 8.2.2 继电器—接触器输出驱动电路439 8.2.3 光电耦合器—晶闸管输出驱动电路439 8.2.4 脉冲变压器—晶闸管输出电路440 8.2.5 单片机与大功率单相负载的接口电路441 8.2.6 单片机与大功率三相负载间的接口电路442 8.3 感性负载电路噪声的抑制442 8.3.1 交直流感性负载瞬变噪声的抑制方法442 8.3.2 晶闸管过零触发的几种形式445 8.3.3 利用晶闸管抑制感性负载的瞬变噪声447 8.4 晶闸管变流装置的干扰和抑制措施448 8.4.1 晶闸管变流装置电气干扰分析448 8.4.2 晶闸管变流装置的抗干扰措施449 8.5 固态继电器451 8.5.1 固态继电器的原理和结构451 8.5.2 主要参数与选用452 8.5.3 交流固态继电器的使用454 第9章 人机对话单元配置与抗干扰设计 9.1 键盘接口抗干扰问题456 9.2 LED显示器的构造与特点458 9.3 LED的驱动方式459 9.3.1 采用限流电阻的驱动方式459 9.3.2 采用LM317的驱动方式460 9.3.3 串联二极管压降驱动方式462 9.4 典型键盘/显示器接口芯片与单片机接口463 9.4.1 8位LED驱动器ICM 7218B463 9.4.2 串行LED显示驱动器MAX 7219468 9.4.3 并行键盘/显示器专用芯片8279482 9.4.4 串行键盘/显示器专用芯片HD 7279A492 9.5 LED显示接口的抗干扰措施502 9.5.1 LED静态显示接口的抗干扰502 9.5.2 LED动态显示接口的抗干扰506 9.6 打印机接口与抗干扰技术508 9.6.1 并行打印机标准接口信号508 9.6.2 打印机与单片机接口电路509 9.6.3 打印机电磁干扰的防护设计510 9.6.4 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的措施512 第10章 供电电源的配置与抗干扰设计 10.1 电源干扰问题概述513 10.1.1 电源干扰的类型513 10.1.2 电源干扰的耦合途径514 10.1.3 电源的共模和差模干扰515 10.1.4 电源抗干扰的基本方法516 10.2 EMI电源滤波器517 10.2.1 实用低通电容滤波器518 10.2.2 双绕组扼流圈的应用518 10.3 EMI滤波器模块519 10.3.1 滤波器模块基础知识519 10.3.2 电源滤波器模块521 10.3.3 防雷滤波器模块531 10.3.4 脉冲群抑制模块532 10.4 瞬变干扰吸收器件532 10.4.1 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533 10.4.2 瞬变电压抑制器(TVS)537 10.5 电源变压器的屏蔽与隔离552 10.6 交流电源的供电抗干扰方案553 10.6.1 交流电源配电方式553 10.6.2 交流电源抗干扰综合方案555 10.7 供电直流侧抑制干扰措施555 10.7.1 整流电路的高频滤波555 10.7.2 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配置与抗干扰556 10.7.3 集成稳压器使用中的保护557 10.8 开关电源干扰的抑制措施559 10.8.1 开关噪声的分类559 10.8.2 开关电源噪声的抑制措施560 10.9 微机用不间断电源UPS561 10.10 采用晶闸管无触点开关消除瞬态干扰设计方案564 第11章 印制电路板的抗干扰设计 11.1 印制电路板用覆铜板566 11.1.1 覆铜板材料566 11.1.2 覆铜板分类568 11.1.3 覆铜板的标准与电性能571 11.1.4 覆铜板的主要特点和应用583 11.2 印制板布线设计基础585 11.2.1 印制板导线的阻抗计算585 11.2.2 PCB布线结构和特性阻抗计算587 11.2.3 信号在印制板上的传播速度589 11.3 地线和电源线的布线设计590 11.3.1 降低接地阻抗的设计590 11.3.2 减小电源线阻抗的方法591 11.4 信号线的布线原则592 11.4.1 信号传输线的尺寸控制592 11.4.2 线间串扰控制592 11.4.3 辐射干扰的抑制593 11.4.4 反射干扰的抑制594 11.4.5 微机自动布线注意问题594 11.5 配置去耦电容的方法594 11.5.1 电源去耦595 11.5.2 集成芯片去耦595 11.6 芯片的选用与器件布局596 11.6.1 芯片选用指南596 11.6.2 器件的布局597 11.6.3 时钟电路的布置598 11.7 多层印制电路板599 11.7.1 多层印制板的结构与特点599 11.7.2 多层印制板的布局方案600 11.7.3 20H原则605 11.8 印制电路板的安装和板间配线606 第12章 软件抗干扰原理与方法 12.1 概述607 12.1.1 测控系统软件的基本要求607 12.1.2 软件抗干扰一般方法607 12.2 指令冗余技术608 12.2.1 NOP的使用609 12.2.2 重要指令冗余609 12.3 软件陷阱技术609 12.3.1 软件陷阱609 12.3.2 软件陷阱的安排610 12.4 故障自动恢复处理程序613 12.4.1 上电标志设定614 12.4.2 RAM中数据冗余保护与纠错616 12.4.3 软件复位与中断激活标志617 12.4.4 程序失控后恢复运行的方法618 12.5 数字滤波619 12.5.1 程序判断滤波法620 12.5.2 中位值滤波法620 12.5.3 算术平均滤波法621 12.5.4 递推平均滤波法623 12.5.5 防脉冲干扰平均值滤波法624 12.5.6 一阶滞后滤波法626 12.6 干扰避开法627 12.7 开关量输入/输出软件抗干扰设计629 12.7.1 开关量输入软件抗干扰措施629 12.7.2 开关量输出软件抗干扰措施629 12.8 编写软件的其他注意事项630 附录 电磁兼容器件选购信息632

    标签: 单片机 应用系统 抗干扰技术

    上传时间: 2013-10-20

    上传用户:xdqm

  • 移动式修焊机器人双DSP嵌入式视觉反馈控制系统

    摘 要: 针对三峡水轮机叶片坑内移动式修焊机器人的作业过程测控问题, 研制了一种基于双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嵌入式视觉反馈控制系统。 采用功能单元模块化设计思想和叠层积木式装配结构, 该系统将基于TM S320DM 642 的图像采集与处理、 基于TM S320L F2812 的运动控制与参数调整、 数字视频输入、 模拟视频输入、 模拟视频输出、 数字视频输出、 电源变换等功能模块集成在170mm×57mm×40mm 的空间尺寸内。该系统可以安装在移动式修复机器人上、 脱离工控机独立工作, 适用于M IG、T IG、CO 2 等多种焊接工艺方法的过程监控、 焊缝跟踪和焊缝成形实时控制。 关键词: 移动式修焊机器人; 双数字信号处理器嵌入式系统; 视觉反馈控制

    标签: DSP 移动 机器人

    上传时间: 2013-10-08

    上传用户:xinhaoshan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