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了vxworks环境下,任务调度机制,在多任务环境下,可借鉴此偏文章的技术知识
上传时间: 2013-11-28
上传用户:ZJX5201314
这是一个仿真qpsk信号通过不同信道模型(包括单径,多径,莱斯,瑞利平坦等信道)的性能的matlab程序。
上传时间: 2014-01-10
上传用户:wxhwjf
1、Rayleigh_Doppler_singlePath.m 产生单径Rayleigh衰落,采用了6种方法并进行了比较,推荐使用第6种方法; 2、Rayleigh_Doppler_multiPath.m 根据多条径的延时和强度,产生频率选择性衰落; 在单径和多径两个程序中,均提供了其功率谱的输出代码;
标签: Rayleigh_Doppler_singlePath Rayleigh
上传时间: 2013-12-21
上传用户:sdq_123
matlab实现的多个基础程序和报告并有流程图(1) 绘出正弦信号波形及频谱。 (2) 单极性归零(RZ)波形及其功率谱,占空比为50%。 (3) 升余弦滚降波形的眼图及其功率谱。滚降系数为0.5。发送码元取值为0、2。 (4) 最佳基带系统的Pe~Eb\No曲线,升余弦滚降系数a=0.5,取样值的偏差是Ts/4。 (5) Pe~Eb\No,升余弦滚降系数a=0.5,取样时间无偏差,但信道是多径信道,C(f)=abs(1-0.5*exp(-j*2*pi*f*dt)),dt=Ts/2。 (6) 仿真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包括输入、输出信号波形及其功率谱,眼图(升余弦滚降系数a=0.5),Pe~Eb\No曲线,取样时间无偏差。
上传时间: 2014-01-22
上传用户:aix008
摘要:基于通信技术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BTC)是铁路信号的发展方向,交频分复用 OFDM)是一种无线环境下的高速传输技术,它对高速列车控制信息传输中卞要受到的由于多 径传播引起的快衰落所产生的影响有很强的抵抗能力.本文首先介绍了OFDM技术的发展和 基本原理,然后在计算机上用M atlal〕对其性能进行了仿真,仿真中将OFDM与传统的单载波 调制方式—i1,交振幅调制( 1frQAM)对抗多径十扰的性能进行了比较,最后分析了一者的仿真结果.
上传时间: 2013-12-16
上传用户:netwolf
正交频分复用是一种多载波宽带数字调制技术。相比一般的数字通信系统, 它具有频带利用率高和抗多径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因而适合于高速率的无线通信系统。
上传时间: 2014-11-30
上传用户:jcljkh
超宽带通信具有高速率、低干扰、抗多径衰落等优点,是当前短距离高速无线通信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而相关接收技术是实现超宽带通信的难点,文中以 MATLAB 环境为开发平台设计一个具有加性高斯噪声的超宽带发射和接收系 统,经仿真测试,系统能正确完成发射和接收,满足设计要求。
标签: UWB的matlab仿真
上传时间: 2015-04-19
上传用户:hyc77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由于具有频谱利用率高、抗多径能力强等突出优点,因此在高速无线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OFDM信号具有较高的峰平比(PAPR),受功率放大器(简称功放)非线性效应的影响,产生信号带内失真和带外频谱扩展,从而导致系统性能下降。因此,功放线性化技术,对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数字预失真技术以其准确性、复杂度、自适应性等方面良好的综合性能,已经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功放线性化技术。本文深入研究了适用于无线通信OFDM系统的数字预失真技术,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功率放大器预失真模型构造、预失真模型参数辨识、OFDM系统预失真方案设计等方面。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与创新点总结如下: 1.针对现有无记忆多项式预失真器在输出回退(OBO)减小时的性能受限问题,基于分段非线性补偿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动态系数多项式预失真方法。动态系数多项式具有多组系数,随着输入信号幅度的变化,多项式选取不同的系数组合,从而降低非线性补偿的误差;文中讨论了动态系数多项式模型的构造方法,并且给出了基于直接学习结构的简化递归系数估计算法。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sa123456
近几年来,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根据这项新技术,很多相关协议被提出来。其中WiMax(Wireless MetropolitanArea Networks)代表空中接口满足IEEE 802.16标准的宽带无线通信系统,IEEE标准在2004年定义了空中接口的物理层(PHY),即802.16d协议。该协议规定数据传输采用突发模式,调制方式采用OFDM技术,传输速率较高且实现方便、成本低廉,已经成为首先推广应用的商业化标准。 本文主要对IEEE802.16d OFDM系统物理层进行研究,并在XILINX公司的Virtexpro II芯片上实现了基带算法。 首先讨论了OFDM基本原理及其关键技术。根据IEEE802.16d OFDM系统的物理层发送端流程搭建了基带仿真链路,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了OFDM系统在有无循环前缀(CP)、多径数目不同等情况下的性能变化。由于同步算法和信道估计算法计算量都很大,为了找到适合采用FPGA实现的算法,分析了同步误差和不同信道估计算法对接收信号的影响,并结合计算量的大小提出了一种新的联合同步算法,以及得出了LS信道估计算法最适合802.16d系统的结论。 其次,完成了基带发射机和接收机的FPGA硬件电路实现。为了使系统的时钟频率更高,采用了流水线的结构。设计中采用编写Verilog程序和使用IP核相结合的办法,实现了新的联合同步算法,并且通过简化结构,避免了信道估计算法中的繁琐除法。利用ISE9. 2i和Modelsim6.Oc软件平台对程序进行设计、综合和仿真,并将仿真结果和MATLAB软件计算结果相对比。结果表明,采用16位数据总线可达到理想的精度。 最后,采用串口通信的方式对基带系统进行了验证。通过串口通信从功能上表明该系统确实可行。 关键词:IEEE802. 16d; OFDM; 同步;信道估计;基带系统
上传时间: 2013-07-31
上传用户:1757122702
随着中国二代导航系统的建设,卫星导航的应用将普及到各个行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接收机的研究与设计是该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在接收机的设计中,对于成熟技术将利用ASIC芯片进行批量生产,该芯片是专用芯片,一旦制造成型不能改变。但是对于正在研究的接收机技术,特别是在需要利用接收机平台进行提高接收机性能研究时,利用FPGA通用可编程门阵列芯片是非常方便的。在FPGA上的研究成果,一旦成熟可以很方便的移植到ASIC芯片,进行批量生产。本课题就是基于FPGA研究GPS并行捕获技术的硬件电路,着重进行了其中一个捕获通道的设计和实现。 GPS信号捕获时间是影响GPS接收机性能的一个关键因素,尤其是在高动态和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中或者对弱GPS信号的捕获方面。因此,本文在滑动相关法基础上引出了基于FFT的并行快速捕获方法,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对系统进行总体功能划分和结构设计,并采用自底向上的方法对系统进行功能实现和验证。 本课题以Xilinx公司的Spartan3E开发板为硬件开发平台,以ISE9.2i为软件开发平台,采用Verilog HDL编程实现该系统。并利用Nemerix公司的GPS射频芯片NJ1006A设计制作了GPS中频信号产生平台。该平台可实时地输出采样频率为16.367MHz的GPS数字中频信号。 本课题主要是基于采样率变换和FFT实现对GPS C/A码的捕获。该算法利用平均采样的方法,将信号的采样率降低到1.024 MHz,在低采样率下利用成熟的1024点FFT IP核对C/A码进行粗捕,给出GPS信号的码相位(精度大约为1/4码片)和载波的多普勒频率,符合GPS后续跟踪的要求。 同时,由于FFT算法是以资源换取时间的方法来提高GPS捕获速度的,所以在设计时,合理地采用FPGA设计思想与技巧优化系统。基于实用性的要求,详细的给出了基于FFT的GPS并行捕获各个模块的实现原理、实现结构以及仿真结果。并达到降低系统硬件资源,能够快速、高效地实现对GPS C/A码捕获的要求。 本研究是导航研究所承担的国家863课题“利用多径信号提高GNSS接收机性能的新技术研究”中关于接收机信号捕获算法的一部分,对接收机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上传时间: 2013-07-22
上传用户:user08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