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混沌的对初值和参数敏感、伪随机以及遍历等特性设计的加密方案,相对传统加密方案而言,表现出许多优越性能,尤其在快速置乱和扩散数据方面.目前,大多数混沌密码倾向于软件实现,这些实现方案中数据串行处理且吞吐量有限,因而不适合硬件实现.该论文分别介绍了适合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并行实现的序列密码和分组密码方案.序列密码方案,对传统LFSR(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进行改进,采用非线性的混沌方程代替LFSR中的线性反馈方程,进而构造出基于混沌伪随机数发生器的加密算法.分组密码方案,从图像置乱的快速性考虑,将两维混沌映射扩展到三维空间;同时,引入另一种混沌映射对图像数据进行扩散操作,以有效地抵抗统计和差分攻击.对于这两种方案,文中给出了VHDL(硬件描述语言)编程、FPGA片内功能模块设计、加密效果以及硬件性能分析等.其中,序列密码硬件实现方案,在不考虑通信延时的情况下,可以达到每秒61.622兆字节的加密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加密算法的FPGA实现方案是可行的,并且能够得到较高的安全性和较快的加密速度.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yx007699
在基本Sprott-B混沌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一个控制参数进行系统改造,构建出一个恒定Lyapunov指数谱鲁棒混沌系统。通过相轨图、Lyapunov指数谱和分岔图等动力学工具对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对唯一的控制参数保持恒定的Lyapunov指数谱,从而工作于鲁棒混沌状态,理论分析则揭示出控制参数对于系统的混沌振荡具有线性或非线性调幅作用。此外,在以改进的Euler算法进行离散化后,采用微控制器MSP430F249进行了实验验证,证明了系统的可实现性。
上传时间: 2014-01-06
上传用户:Shaikh
混沌科学得到广泛研究应该得益于20世纪60年代洛伦兹(Lorenz)的“蝴蝶效应”。混沌信号具有初值敏感性、内随机性、遍历性和有界性等特点,近几年得到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并开始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保密通信、生物医学等领域,特别是在医疗器械的应用,有着重大的突破。科学研究表明:生物体是一个高度的非线性系统,而非线性系统的运动通常表现出混沌现象,人体的生理活动呈现众多的混沌现象。所以,研究混沌信号源的产生对生物医学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上传时间: 2013-11-10
上传用户:xdqm
随着混沌理论应用于产生伪随机序列的发展,用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实现了基于TD—ERCS混沌的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为了便于硬件实现并减少硬件占用资源.对原算法(即基于TD—ERCS构造伪随机序列发生器的算法)进行了适当改进,密钥空间缩减到2⋯.设计采用双精度浮点运算,选用Cyclone系列的EPIC20F400芯片。完成了CPRSG的系统仿真实验.系统的硬件电路占用17716个逻辑单元,占芯片资源88%,工作频率50 MHz,EPRS产生速率10 Mbps.
上传时间: 2013-10-28
上传用户:crazyer
系统发射部分由Lorenz混沌电路和调频电路产生混沌调频载波信号,经采样后在FPGA中实现差分延时和调制;接收部分基于非相干相关法,位同步模块采用相关值与能量比值作为定时测度,通过设置门限和滑动搜索窗口寻找初始同步,而后引入数字锁相环进行相关峰值跟踪和位同步调整。
上传时间: 2013-10-27
上传用户:wkxiian
随着混沌理论应用于产生伪随机序列的发展,用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实现了基于TD—ERCS混沌的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为了便于硬件实现并减少硬件占用资源.对原算法(即基于TD—ERCS构造伪随机序列发生器的算法)进行了适当改进,密钥空间缩减到2⋯.设计采用双精度浮点运算,选用Cyclone系列的EPIC20F400芯片。完成了CPRSG的系统仿真实验.系统的硬件电路占用17716个逻辑单元,占芯片资源88%,工作频率50 MHz,EPRS产生速率10 Mbps.
上传时间: 2013-11-21
上传用户:许小华
混沌遗传算法
标签: 混沌遗传算法
上传时间: 2015-01-12
上传用户:362279997
牛顿法解方程之混沌情况
上传时间: 2013-12-06
上传用户:vodssv
这个是基于混沌的AES加密算法
上传时间: 2015-02-12
上传用户:huangld
这个是基于混沌的DES算法
上传时间: 2013-12-04
上传用户:水口鸿胜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