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围接口)是Motorola公司提出的外围接口协议,它采用一个串行、同步、全双工的通信方式,解决了微处理器和外设之间的串行通信问题,并且可以和多个外设直接通信,具有配置灵活,结构简单等优点。根据全功能SPI总线的特点,设计的SPI接口可以最大发送和接收16位数据;在主模式和从模式下SPI模块的时钟频率最大可以达到系统时钟的1/4,并且在主模式下可以提供具有四种不同相位和极性的时钟供从模块选择;可以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操作,拥有中断标志位和溢出中断标志位。
上传时间: 2013-11-11
上传用户:himbly
FLASH短接图
上传时间: 2013-10-11
上传用户:shus521
以SPI总线技术为基础,用微控制器S3C2450X和电平转换芯片MAX3088设计了一个RS-422接口电路,将SPI单端非平衡传输信号转换为RS-422差分信号。在保证SPI同步传输的高效性和高速性的同时,还增强了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主要使用9 个信号主机输入G从机输出C 主机输出从机输入 串行时钟C 或外设片选或从机选择信号由从机在主机的控制下产生信号用于禁止或使能外设的收发功能为高电平时\" 禁止外设接收和发送数据为低电平时\" 允许外设接收和发送数据! 图1 所示是微处理器通过与外设连接的示意图!
上传时间: 2014-03-21
上传用户:lizhen9880
由VLSI自主研发的 1M spi 静态存储器
上传时间: 2013-10-11
上传用户:yqs138168
NAND FLASH在储存测试系统中的应用
上传时间: 2013-11-19
上传用户:star_in_rain
引导装载程序(boot loader)控制复位后的初始化操作,并提供对Flash存储器进行编程的方法。这可以对空片进行初始编程、对事先已编程的芯片进行擦除和再编程或者是在系统运行时通过系统中的应用程序对Flash存储器进行编程。19.3特性在系统编程:在系统编程(ISP)是通过使用引导装载程序软件和UART0串口对片内Falsh存储器进行编程/再编程的方法。这种方法也可以在芯片位于终端用户板时使用;在应用编程:在应用编程(IAP)是通过终端用户的应用代码对片内Flash存储器进行擦除/写操作的方法;只有LPC134x系列Cortex-M3微控制器支持从USB端口引导,通过将其枚举为大容量存储器等级(MSC)设备来连接到USB主机接口(仅适用于Windows操作系统);Flash访问时间可通过Flash控制器模块中的寄存器来配置;每个扇区的擦除时间为100ms±5%;而每个256字节的模块,其编程时间为1ms±5%。
上传时间: 2013-11-04
上传用户:weixiao99
NOR和NAND是现在市场上两种主要的非易失闪存技术。Intel于1988年首先开发出NOR flash技术,彻底改变了原先由EPROM和EEPROM一统天下的局面。紧接着,1989年,东芝公司发表了NAND flash结构,强调降低每比特的成本,更高的性能,并且象磁盘一样可以通过接口轻松升级。但是经过了十多年之后,仍然有相当多的硬件工程师分不清NOR和NAND闪存。
上传时间: 2013-10-09
上传用户:haojiajt
C51编写对SST 之FLASH操作源代码,用單片機實現對SST39VF040的操作
上传时间: 2015-01-04
上传用户:84425894
对am29f040的flash的操作
上传时间: 2013-12-17
上传用户:1051290259
很多Flash MX源码
上传时间: 2015-01-06
上传用户:784533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