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自动找平控制系统来说,数字式控制系统的研制是目前的一个方向。介绍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数字式自动找平控制系统。该系统以CAN总线作为通信方式,PWM控制信号通过C8051F040单片机内部PCA可编程计数器阵列产生,并具有结构简单、信号稳定、实时性强、易扩展的特点。通过硬件实现和系统运行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控制效果,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 Abstract: A digital auto-leveling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CAN Bus is introduced.It uses CAN Bus as the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and creates PWM signals by programmable counter array in C8051F040 microcontroller. The system is simple, stable, real-time and expansive.
上传时间: 2013-10-09
上传用户:ligi201200
要搞清楚单片机与PLC的异同,首先得明确什幺是单片机,什幺是PLC。对此,我们简要回顾一下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也许有帮助,按计算机专家的原始定义,计算机系统由五大部分--即控制单元(CU)、算术运算单元(ALU)、存储器(Memory)、输入设备(Input)、输出设备(Output)组成。早期计算机(晶体管的或集成电路的,不包括电子管的)的CU或ALU由一块甚至多块电路板组成,CU和ALU是分离的,随着集成度的提高,CU和ALU合在一块就组成了中央处理单元(CPU),接着将CPU集成到单块集成电路中就产生MPU或MCU,出现了如Intel4004、8008、8080,8085、8086、8088、Z80等MPU。此后,MPU的发展产生了两条分支,一支往高性能、高速度、大容量方向发展,典型芯片如:Intel80186、286、386、486、586、P2、P3、P4等,速度从4.7MHz到现在的3.2GHz。另一支则往多功能方向发展,将存储器(ROM、PROM、EPROM、EEPROM、FLASHROM、SRAM等)、输入/出接口(Timer/Counter、PWM、ADC/DAC、UART、IIC、SPI、RTC、PCA、FPGA等)全部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中而成为SOC。依愚之见,这就是当今广泛应用的单片计算机,简称单片机。这一分支可谓品种繁多,位宽从8位到32位,引脚数从6个到几百个,工作频率从几十KHz到几百MHz,体系结构既有CISC也有RISC,数不胜数。常用的有MCS-51系列、MCS-96系列、PIC系列、AVR系列、ARM7/9系列、TMS320系列、MSP430系列、MOTOROLA众多的单片机等等。
上传时间: 2013-10-16
上传用户:jjj0202
本系统针对设计制作简易多功能计数器能接收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信号,实现周期测量、频率测量和时间间隔测量的功能的要求。通过分频和整形,利用C8051F020 [1] 的可编程计数器阵列(PCA)的边沿捕捉模式对信号的上升沿捕捉并计时,从而达到对频率、周期和时间间隔测量的目的,并能使测量的范围和测量精度达到预期的要求,还能实现显示温度、时间和记忆10 个测量过的历史数据、显示峰值等扩展需求。
上传时间: 2013-10-21
上传用户:13788529953
可编程计数器陈列PCA原理及应用设计P89C51Rx2的可编程计数器陈列是由5个相同的、以计数器为主的模块组成。每个模块除为主的计数器外,还辅之以比较器/沿捕捉器。
上传时间: 2013-10-12
上传用户:youke111
17-1. PWM调速基本原理17-2. P89V51RD2的PWM功能模块结构与应用17-3. 智能小车电机调速案例分析 17-4. 课后思考和实验准备PWM脉冲驱动电路直流电机的速度控制中,需要对控制信号进行功率驱动或电气隔离,以下为典型应用电路(负载为直流电机M1)。 P89V51RD2的几个重要寄存器CMOD-PCA计数器方式寄存器CCON-PCON计数器控制寄存器CCAPMn-PCA模块比较/捕获寄存器(n=1、2、3、4、5)
上传时间: 2014-01-03
上传用户:tianyi996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定义了简单的数学模型和轴向确定方法等来实现配准。大量实验证明,算法能够快速实现任意形状、大小及位置的两片点云配准。
标签: 自动配准
上传时间: 2013-10-12
上传用户:13215175592
针对人脸识别中的特征提取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Gabor的特征提取算法,利用Gabor小波变换良好的提取区分能力和LDA所具有的判别性优势来进行特征提取。首先利用Gabor小波变换来提取人脸特征。然后对得到的高维特征采用PCA进行初次降维,再利用LDA实现再次降维,得到最终的特征向量。在ORL和YALE人脸库上的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上传时间: 2013-12-14
上传用户:alex wang
一个利用Matlab实现PCA(主成分分析),k_means图像分割很好的例子。
上传时间: 2014-07-27
上传用户:LIKE
这次上传的代码是关于特征提取的主要算法之一:ica,其比pca要好
上传时间: 2013-12-10
上传用户:BIBI
用EM算法估计PCA参数,效果比传统的PCA要好,原文发表于神经计算杂志上,有兴趣者可以先看论文。
上传时间: 2014-01-26
上传用户: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