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Zoran第九代单芯片DVD方案ZR36966原理图;<b>Zoran</b>方案ZR36966原理图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授课教案

    第1章 单片微型计算机慨述 1.1微型计算机与单片计算机 1.1.1一般的微型计算机 1.12单片微型计算机 1.2单片机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单片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4--1976年):初级单片机。 ®第二阶段(1976--1978年):低性能单片机。 ®第三阶段(1978--现在):高性能单片机。 ®第四阶段(1982--现在):8位单片机巩固发展及16位、32位单片机推出。

    标签: 单片机原理 教案

    上传时间: 2013-11-20

    上传用户:1214209695

  • MC9S12X系列单片机开发工具包

    这里描述的是配合本书设计的一套MC9S12XD/E系列单片机开发工具包。 开发包的主要硬件是一块MC9S12XDP512(或MC9S12XE100)开发板,是MC9S12XD/E系列单片机的基本系统,和一个具有USB接口的BDM调试器。 HCS12X系列单片机 HCS12X系列单片机是Freescale新推出的带协处理器的双核高性能16位微控制器。HCS12X单片机系列提供128KB~1MB的第三代快闪嵌入式存储器。HCS12X单片机D系列总线速度40MHz,E系列可达50MHz。协处理器XGATE的运行时钟是S12XCPU的2倍,可达80或100MHz。E系列单片机还具备片上纠错能力,并与MC68HC11、MC68HC12和HCS12等CPU结构及代码向下兼容。 D系列单片机的基本系统使用112引脚封装的MC9S12XDP52单片机,E系列系统的单片机采用MC9S12XEP100,封装为144引脚的扩展系统。 带有USB接口的单片机BDM开发工具采用CodeWarrior支持的TBDML驱动程序,可直接通过PC机的USB口,接入CodeWarrior集成开发环境。

    标签: 12X MC9 S12 MC

    上传时间: 2013-10-17

    上传用户:com1com2

  • 51单片机教程精练习题集

    第一章 单片机基础知识第二章 MCS-51单片机的结构和原理分析第三章 指令系统第四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五章 定时/计数器/计数器第六章 串行接口第七章 中断系统第八章 MSC-51单片机系统扩展及接口技术第九章 MCS-51单片机应用系统 单片机应用系统

    标签: 51单片机 教程

    上传时间: 2013-10-10

    上传用户:jiangfire

  • NEC芯片780208单片机的FIP应用

    摘要:介绍了日本NEC公司8位单片机产品μPD780208中的FIP显示控制器及显示与键盘扫描的应用方案,给出了该设计方案的原理电路和程序流程。解决了显示和键盘输入独立控制时所造成的CPU资源占用较多的问题。关键词:单片机 μPD780208 微控制器 FIP 显示控制器

    标签: 780208 NEC FIP 芯片

    上传时间: 2013-10-19

    上传用户:gxm2052

  • 单片机原理及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设计

    第一章  单片机概述(2学时)第二章  MCS-51单片机的结构和原理(6学时)第三章  MCS-51指令系统(4学时)第四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4学时)第五章  MCS-51单片机中断系统(4学时)第六章  定时器与计数器(4学时)第七章  串行接口通信(4学时)第八章  并行I/O接口扩展及其应用(2学时)第九章  嵌入式系统概述(2学时)第十章  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接口设计(4学时)

    标签: 单片机原理 单片机 嵌入式系统设计

    上传时间: 2013-11-07

    上传用户:zzbbqq99n

  • 单片机教学--单片机概述

    何谓单片机一台能够工作的计算机要有这样几个部份构成:CPU(进行运算、控制)、RAM(数据存储)、ROM(程序存储)、输入/输出设备(例如:串行口、并行输出口等)。在个人计算机上这些部份被分成若干块芯片,安装一个称之为主板的印刷线路板上。而在单片机中,这些部份,全部被做到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中了,所以就称为单片(单芯片)机,而且有一些单片机中除了上述部份外,还集成了其它部份如A/D,D/A等。

    标签: 单片机 单片机概述

    上传时间: 2013-10-23

    上传用户:xsnjzljj

  • 法宝级的EMC单片机编程技巧集锦

    EM78系列单芯片-提升软件效率的小程序笔者闲暇时总喜欢一个人窝在房里拿烙铁,焊电路板,在网络上游走,看到喜欢的DIY也一定仔细端详,即使按图施工也可以得到不少的乐趣,相信酷爱此道的人应该也不少,除了喜欢看看别人的作品,也可以互相比较一下看谁用的零件少,谁提供的功能强,谁的速度最快,所以经常很容易就搜集到一些不错的电路,日子久了就像堆积木一样,可以一个方块一个方块的拿来用,吾人戏称为积木设计法。将许多有用的电路组合在一起,又是一个新的东西。这种方式的确又快又经济,符合现代人快餐的观念。不仅是硬件可以像堆积木一样的收集起来,软件当然也可以适用于积木法则,于是在不少有心人的努力之下,笔者也收集了EM78系列单芯片一些很好的链接库,所以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因为这些链接库极具参考价值,笔者不忍独享,故决定将紊乱的笔记重新整理后。

    标签: EMC 单片机 编程技巧 集锦

    上传时间: 2013-11-21

    上传用户:kristycreasy

  • 基于单片机烟感报警器的设计

    第1章 烟感报警器设计方案 …..3第2章 烟感报警器的硬件设计 42.1 系统总体电路设计 …52.2 传感器检测电路设计 62.3 烟感报警器显示及按键电路设计 82.4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8第3章 烟感报警器的软件设计 103.1系统程序流图 103.2系统程序 101第4章 烟感报警器课程设计总结 15参考文献 16

    标签: 单片机 报警

    上传时间: 2013-11-05

    上传用户:r5100

  • 单片机串行通信发射机

    单片机串行通信发射机 我所做的单片机串行通信发射机主要在实验室完成,参考有关的书籍和资料,个人完成电路的设计、焊接、检查、调试,再根据自己的硬件和通信协议用汇编语言编写发射和显示程序,然后加电调试,最终达到准确无误的发射和显示。在这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当的元件,合理的电路图扎实的焊接技术,基本的故障排除和纠正能力,会使用基本的仪器对硬件进行调试,会熟练的运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会用相关的软件对自己的程序进行翻译,并烧进芯片中,要与对方接收机统一通信协议,要耐心的反复检查、修改和调试,直到达到预期目的。单片机串行通信发射机采用串行工作方式,发射并显示两位数字信息,既显示00-99,使数据能够在不同地方传递。硬件部分主要分两大块,由AT89C51和多个按键组成的控制模块,包括时钟电路、控制信号电路,时钟采用6MHZ晶振和30pF的电容来组成内部时钟方式,控制信号用手动开关来控制,P1口来控制,P2、P3口产生信号并通过共阳极数码管来显示,软件采用汇编语言来编写,发射程序在通信协议一致的情况下完成数据的发射,同时显示程序对发射的数据加以显示。毕业设计的目的是了解基本电路设计的流程,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理论,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从而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我做得的毕业设计注重于对单片机串行发射的理论的理解,明白发射机的工作原理,以便以后单片机领域的开发和研制打下基础,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丰富自己的知识理论,做到理论和实际结合。本课题的重要意义还在于能在进一步层次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和工作状态。理解单片机的接口技术,中断技术,存储方式,时钟方式和控制方式,这样才能更好的利用单片机来做有效的设计。我的毕业设计分为两个部分,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硬件部分介绍:单片机串行通信发射机电路的设计,单片机AT89C51的功能和其在电路的作用。介绍了AT89C51的管脚结构和每个管脚的作用及各自的连接方法。AT89C51 与MCS-51 兼容,4K字节可编程闪烁存储器,寿命:1000次可擦,数据保存10年,全静态工作:0HZ-24HZ,三级程序存储器锁定,128*8 位内部RAM,32 跟可编程I/O 线,两个16 位定时/计数器,5 个中断源,5 个可编程串行通道,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片内震荡和时钟电路,P0和P1 可作为串行输入口,P3口因为其管脚有特殊功能,可连接其他电路。例如P3.0RXD 作为串行输出口,其中时钟电路采用内时钟工作方式,控制信号采用手动控制。数据的传输方式分为单工、半双工、全双工和多工工作方式;串行通信有两种形式,异步和同步通信。介绍了串行串行口控制寄存器,电源管理寄存器PCON,中断允许寄存器IE,还介绍了数码显示管的工作方式、组成,共阳极和共阴极数码显示管的电路组成,有动态和静态显示两种方式,说明了不同显示方法与单片机的连接。再后来还介绍了硬件的焊接过程,及在焊接时遇到的问题和应该注意的方面。硬件焊接好后的检查电路、不装芯片上电检查及上电装芯片检查。软件部分:在了解电路设计原理后,根据原理和目的画出电路流程图,列出数码显示的断码表,计算波特率,设置串行口,在与接受机设置相同的通信协议的基础上编写显示和发射程序。编写完程序还要进行编译,这就必须会使用编译软件。介绍了编译软件的使用和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在编译后烧入芯片使用的软件PLDA,后来的加电调试,及遇到的问题,在没问题后与接受机连接,发射数据,直到对方准确接收到。在软件调试过程中将详细介绍调试遇到的问题,例如:通信协议是否相同,数码管是否与芯片连接对应,计数器是否开始计数等。

    标签: 单片机 串行通信 发射机

    上传时间: 2013-10-19

    上传用户:uuuuuuu

  • Quartus II 中文教程

    Quartus II 中文教程 您现在阅读的是 Quartus II 简介手册。 Altera® Quartus® II 设计软件是适合单芯片可编程系统 (SOPC) 的最全面的设计环境。 如果您以前用过MAX+PLUS® II 软件、其它设计软件或 ASIC 设计软件,并且准备改用Quartus II 软件,或如果您对 Quartus II 软件有了一些了解但想进一步了解它的功能,那么本手册非常适合您。本手册针对的读者是 Quartus II 软件的初学者,它概述了可编程逻辑设计中Quartus II 软件的功能。 不过,本手册并不是 Quartus II 软件的详尽参考手册。 相反,本手册只是一本指导书,它解释软件的功能以及显示这些功能如何帮助您进行 FPGA 和 CPLD 设计。 本手册按一系列特定的可编程逻辑设计任务来组织内容。 无论是使用 Quartus II 图形用户界面、其它 EDA 工具还是 Quartus II 命令行界面,本手册都将为您介绍最适合设计流程的功能。第一章概述了主要图形用户界面、EDA 工具和命令行界面设计流程。 接下来的每一章开头都介绍了该章的具体用途,并对每个任务流加以概述。 它显示了如何将 Quartus II 软件与现有的 EDA 工具和命令行设计流程集成在一起。另外,手册还向您推荐了有效使用 Quartus II 软件的其它可用资源,例如Quartus II 联机帮助和 Quartus II 联机教程、应用程序说明、白皮书以及Altera 网站提供的其它文档和资源。跟随本手册学习 Quartus II 软件,了解此软件如何帮助您提高效率并缩短设计周期,如何与现有可编程逻辑设计流程集成以及如何快速有效地达到设计、性能和时间要求。

    标签: Quartus II 教程

    上传时间: 2013-12-22

    上传用户:panpan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