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章 概述 3 第一节 硬件开发过程简介 3 §1.1.1 硬件开发的基本过程 4 §1.1.2 硬件开发的规范化 4 第二节 硬件工程师职责与基本技能 4 §1.2.1 硬件工程师职责 4 §1.2.1 硬件工程师基本素质与技术 5 第二章 硬件开发规范化管理 5 第一节 硬件开发流程 5 §3.1.1 硬件开发流程文件介绍 5 §3.2.2 硬件开发流程详解 6 第二节 硬件开发文档规范 9 §2.2.1 硬件开发文档规范文件介绍 9 §2.2.2 硬件开发文档编制规范详解 10 第三节 与硬件开发相关的流程文件介绍 11 §3.3.1 项目立项流程: 11 §3.3.2 项目实施管理流程: 12 §3.3.3 软件开发流程: 12 §3.3.4 系统测试工作流程: 12 §3.3.5 中试接口流程 12 §3.3.6 内部验收流程 13 第三章 硬件EMC设计规范 13 第一节 CAD辅助设计 14 第二节 可编程器件的使用 19 §3.2.1 FPGA产品性能和技术参数 19 §3.2.2 FPGA的开发工具的使用: 22 §3.2.3 EPLD产品性能和技术参数 23 §3.2.4 MAX + PLUS II开发工具 26 §3.2.5 VHDL语音 33 第三节 常用的接口及总线设计 42 §3.3.1 接口标准: 42 §3.3.2 串口设计: 43 §3.3.3 并口设计及总线设计: 44 §3.3.4 RS-232接口总线 44 §3.3.5 RS-422和RS-423标准接口联接方法 45 §3.3.6 RS-485标准接口与联接方法 45 §3.3.7 20mA电流环路串行接口与联接方法 47 第四节 单板硬件设计指南 48 §3.4.1 电源滤波: 48 §3.4.2 带电插拔座: 48 §3.4.3 上下拉电阻: 49 §3.4.4 ID的标准电路 49 §3.4.5 高速时钟线设计 50 §3.4.6 接口驱动及支持芯片 51 §3.4.7 复位电路 51 §3.4.8 Watchdog电路 52 §3.4.9 单板调试端口设计及常用仪器 53 第五节 逻辑电平设计与转换 54 §3.5.1 TTL、ECL、PECL、CMOS标准 54 §3.5.2 TTL、ECL、MOS互连与电平转换 66 第六节 母板设计指南 67 §3.6.1 公司常用母板简介 67 §3.6.2 高速传线理论与设计 70 §3.6.3 总线阻抗匹配、总线驱动与端接 76 §3.6.4 布线策略与电磁干扰 79 第七节 单板软件开发 81 §3.7.1 常用CPU介绍 81 §3.7.2 开发环境 82 §3.7.3 单板软件调试 82 §3.7.4 编程规范 82 第八节 硬件整体设计 88 §3.8.1 接地设计 88 §3.8.2 电源设计 91 第九节 时钟、同步与时钟分配 95 §3.9.1 时钟信号的作用 95 §3.9.2 时钟原理、性能指标、测试 102 第十节 DSP技术 108 §3.10.1 DSP概述 108 §3.10.2 DSP的特点与应用 109 §3.10.3 TMS320 C54X DSP硬件结构 110 §3.10.4 TMS320C54X的软件编程 114 第四章 常用通信协议及标准 120 第一节 国际标准化组织 120 §4.1.1 ISO 120 §4.1.2 CCITT及ITU-T 121 §4.1.3 IEEE 121 §4.1.4 ETSI 121 §4.1.5 ANSI 122 §4.1.6 TIA/EIA 122 §4.1.7 Bellcore 122 第二节 硬件开发常用通信标准 122 §4.2.1 ISO开放系统互联模型 122 §4.2.2 CCITT G系列建议 123 §4.2.3 I系列标准 125 §4.2.4 V系列标准 125 §4.2.5 TIA/EIA 系列接口标准 128 §4.2.5 CCITT X系列建议 130 参考文献 132 第五章 物料选型与申购 132 第一节 物料选型的基本原则 132 第二节 IC的选型 134 第三节 阻容器件的选型 137 第四节 光器件的选用 141 第五节 物料申购流程 144 第六节 接触供应商须知 145 第七节 MRPII及BOM基础和使用 146
标签: 硬件工程师
上传时间: 2013-05-28
上传用户:pscsmon
基本信息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页码:360 页 ·出版日期:2005年10月 ·ISBN:7302115095 ·条形码:978730211509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 内容简介 《电子设计从零开始》全书分为三大部分,共17章。第1章至第8章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模拟电路的相关知识;第9章至第11章是数字电路部分,介绍了一些基本概念和系统开发过程中经常使用的器件;从第12章到结束是以51单片机为例的单片机应用技术介绍,其中有大量的实例和完整的程序。 电子设计涉及的知识面广、难度大,初学者往往不知从何入手。《电子设计从零开始》结合了作者多年的学习与辅导经验,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进行电子设计与制作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包括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单片机应用基础,并结合Multisim仿真软件对大部分实例进行了演示。 -------------------------------------------------------------------------------- 编辑推荐 《电子设计从零开始》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将这三部分内容逐步展开,并结合电路仿真软Multisim 2001对一些实例进行了演示和验证。着眼技术的应用,并不苛求计算和深刻的理论理解正是《电子设计从零开始》编写时的目的;讲求通俗易懂,在阅读时应当注意提取知识点和实例中蕴含的技巧。书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插图丰富,这对理解所讲内容是很有帮助的。 《电子设计从零开始》适合电类本、专科学生作为全面掌握电子设计基础知识的参考书;也可作为无线电爱好者的实例参考用书;对于学有余力的非电类工科学生以及对电子设计感兴趣的中学生朋友来说,也是一本很好的全面了解电子设计基础知识的入门读物。 -------------------------------------------------------------------------------- 目录 第一章 走进电子技术 第二章 收音机里蕴含知识 第三章 制作第一件电子作品 第四章 从扩音机中学放大器 第五章 制作一台多媒体音箱 第六章 振荡器丰富多彩 第七章 集成电路ABC 第八章 传感器及其他器件 第九章 数字启航 第十章 逻辑门应用 第十一章 翻转与计数 第十二章 单片机就在我们身边 第十三章 单片机和LED 第十四章 单片机下命令 第十五章 跑马灯 第十六章 马表与时钟 第十七章 采集我们的声音 附录A Multisim2001的安装 附录B Multisim2001的菜单栏 附录C Multisim2001中的虚拟仪表 附录D 数字电路综合设计——数字钟 附录E ASCⅡ码表 参考文献 ……
上传时间: 2013-06-05
上传用户:HGH77P99
·Blackfin系列DSP原理与系统设计(PDF格式)内容提要Blackfin DSP是ADI与Intel联合开发的体现高性能体系结构的首款第四代定点DSP产品。在其系列产品中,最高时钟频率为600 MHz,峰值处理能力为1.2 GMIPS。本书共分8章,主要介绍了Blackfin系列芯片的结构、特点、接口功能、软件编程等内容,并以视频应用为实例介绍了一些使用方法,同时给出了几个用于MPEG-4算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cooran
电路分析基础电路分析基础Fundamentals of Electric CircuitsFundamentals of Electric Circuits多媒体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课件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目录•第一章集总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第二章运用独立电流、电压变量的分析方法•第四章分解法及单口网络•第三章叠加方法与网络函数•第六章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第七章一阶电路•第八章二阶电路•第十章正弦稳态功率和能量三相电路•第九章阻抗与导纳•第十一章电路的频率响应•第十二章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
标签: 电路分析基础
上传时间: 2013-11-10
上传用户:asdstation
内容提要: MCS51单片机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发展的结果,是微型计算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开支。 MCS51-单片机组成与原理 MCS51指令系统 8098单片机的结构原理,应用与实践。 第一章 单片微型计算机概述 第二章 MCS-51单片机组成和原理 第三章 MCS-51指令系统 第四章 MCS-51终端系统与定时器/计数器 第五章 8098单片机的结构原理 第六章 8098指令系统 第七章 8098中断 定时器与I/0寄存器 第八章 8098高速输入输出单元HSIO 第九章 8098 A/D和PWM原理及应用 第十章 单片机串行通信 第十一章 单片机扩展储存器的设计 第十二章 单片机I/0及定时器扩展 第十三章 单片机与D/A及A/D转换器接口 第十四章 单片机的显示器和键盘接口
上传时间: 2013-11-25
上传用户:wuchunwu
XLISP 系列单片机综合仿真试验仪(以下简称 XLISP 系列)是深圳市学林电子有限公司综合多年经验开发出的多功能 8051 单片机平台(兼容 AVR/PIC 单片机的部 份烧写实验功能)。本系列目前包含 XL600 单片机试验仪和 XL1000 USB 型单片机实验仪,集成常用的单片机 外围硬件,ISP 下载线,单片机仿真器, 单片机试验板,编程器功能于一身,特别适合新手学习使用! 第一章:XLISP 系列 单片机综合仿真试验仪系统简介 1.1 系统简介……………………………………………………………2 1. 2 各个模块接口的定义……………………………………………3 第二章: 快速入门篇- 跟我来用 XLISP 系列作跑马灯实验 2.1 软件安装介绍………………………………………………………5 2.2 软件操作……………………………………………………………6 第三章 USB 接口安装指南(仅限 XL1000) 3.1 USB 驱动程序安装…………………………………………………8 3.2 特别情况下的 usb安装……………………………………………10 第四章 ISP 下载部份的应用 4.1 ISP 下载部份介绍…………………………………………11 4.2 XLISP 系列下载头之插头定义………………………………12 4.3 常用芯片的 ISP 相关引脚连接方法……………………………13 第五章 XLISP 系列 仿真操作指南 5.1 仿真概述…………………………………………………………14 5.2 KEIL UV2 软件操作指南…………………………………………15 第六章:XLISP 系列单片机系统实验 MCS-51 单片机引脚说明………………………………………………17 实验 1 最简单的八路跑马灯………………………………………18 实验 2 用 XLISP 系列试验仪做一个 8 路彩灯控制器…………20 实验 3 8 路指示灯读出 8 路拨动开关的状态……………………21 实验 4 数码管静态扫描 …………………………………………22 实验 5 数码管动态扫描显示 01234567……………………………23 实验 6 端口按键判断技术(按键显示数字)………………………26 实验 7 矩阵按键识别技术……………………………………………27 实验 8 74LS14 反向器实验………………………………………………29 实验 9 74LS138 38 译码器部分实验………………………………30 实验 10 74LS164 串入并出实验 ……………………………………31 实验 11 74LS165 并入串出实验 ………………………………………32 实验 12 DA 转换 dac0832 的原理与应用………………………………34 实验 13 模拟/数字转换器 ADC0804………………………………………36 实验 14 小喇叭警报器试验………………………………………………38 实验 15 红外线遥控试验…………………………………………………39 实验 16 汉字显示屏显示倚天一出宝刀屠龙(仅限 XL1000)…………42 实验 17 1602 液晶显示屏显示 A……………………………………44 实验 18 8155 试验(仅限 XL1000)…………………………………46 实验 19 24C02 储存开机次数实验 ……………………………………48 实验 20 步进电机实验…………………………………………………50 实验 21 93c46 演示程序 …………………………………………………………51 实验 22 串行双向通信实验 ……………………………………………53 实验 23 综合实验 18B20 数字温度显示系统…………………………55 第七章 怎样产生 hex 文件? Dais 集成开发环境使用………………58 第八章 常见问题解答 60 第九章 系统配置和售后服务指南…………………………………61 部分配套的例子程序说明………………………………………………62
上传时间: 2013-11-13
上传用户:lanjisu111
来自日本东京,韩国首尔,美国德克萨斯普莱诺,2009年12月10日—MICROTUNE,INC.今日发布一款基于最新高集成硅技术的标准射频-基带芯片,此款芯片以极具吸引力的价格提供出色的电视接收性能。MT3141单芯片为全球电视制造商在下一代数字电视设计中引入高性能、低成本、超小型的接收器,从而使他们能够提供所有品牌、型号、价格和屏幕尺寸的超薄超轻的高性能数字电视产品。
上传时间: 2013-10-23
上传用户:xitai
WTS701是华邦公司推出的内建喇叭驱动功能的“文字转发音”单芯片集成电路。该芯片将连续运算法与华邦专有的多层次储存技术相结合,从而实现了真正将“文字转发音”的完整功能。文中介绍了该芯片的原理及典型应用,给出了Cygnal F120 MPU与WTS701 的接口电路,并根据相应的芯片指令给出了其控制软件的代码程序。 Abstract: WTS701 is really a single chip on “text-to-speech” produced by Winbond company building-in algorithm with the company's patented multi-level storageMLS technology熏 different from other chips that “text-to-speech” on the market at present. The principle and typical application of this chip are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 the interface circuit of Cygnal F120 MPU and WTS701 is presente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software is provided.
上传时间: 2013-10-08
上传用户:旗鱼旗鱼
□基于来电显示技术,识别主人,利用手机或固定电话实现免接通,免费用的绝密遥控关及撤防。□单芯片多功能可编程设计,MCU内核,有着十分灵活广泛的应用(可定制特殊功能)。自动拨号的电话报警器方面:室内手动延时布防,手机或固定电话免接通遥控撤防;拨号报警+现场报警(可选)。电话遥控开关方面:用于开启电控门锁,保险柜电控锁,车库电动门,电器开关...等。更多应用......。□单芯片最多可存入6组电话号码(6个主人)不重码,最后一组号码可刷新,掉电不丢失,可保100年。□非主人拨入无效,主人需20秒内连续拨通两次遥控才有效(撤防或开关),操纵成功后会自动回拨遥控者电话一次,以表示遥控成功。绝不影响电话的正常使用。□循环拨打1-6组主人电话号码报警15次,接听报警时警声提示,可同时选择现场报警。无注册用户时,触发报警将自动转入连续现场报警1分钟。□接警处理功能,接听报警期间,手机或固定电话按"#"键退出报警。未接警的号码继续打报警。□仅设计两按钮实现用户注册、信息删除、室那手动布防撤防、输出开关控制、报警模式设定,报警期间无法手动撤防。□两种反复可编程报警模式。掉电不丢失。模式1:报警完毕自动撤防;模式2:报警完毕保持布防。□两种自适应电路模式:DTMF解码器接入模式和DTMF解码器不接入模式。自动实现不同的电路设计实现不同的输出控制功能。同一电路设计,通过增减硬部件即可实现不同的输出功能,QL310上电时自动识别DTMF解码器是否存在。□两路警声输出:其中一路输出用于操作音提示及报警时加载到电话线路中供监听用。另一路为现场报警使用(可根据需要选用,这路只有在报警时才有输出,设计时可通过加大功率提高警声)。□状态记忆功能:布撤防状态都有记忆功能(掉电不丢失)。可避免布撤防期间的偶然的停电再上电是状态发生变化。比如,当前为布防状态,掉电再上电后还是保持布防状态。□手动布撤防提示音,布撤防LED指示灯。□上电开机报警模式提示音,模式1发一声提示音;模式2发两声提示音。□触发端的信号智能检测,因此可适应任何触发信号:或高电平,或低电平,或高/低脉冲信号;无源的开关信号,如继电器,干簧管或门磁开关等(由于触发端内部有上拉电阻)。标准的TTL电平,通过外接简单的限幅电路可实现更高电平或脉冲的输入(红外探头,防火探头等)。特强抗干扰处理,长距离布线可抗强电磁干扰。□20脚PDIP封装及20脚SOP封装。□5V低功耗。使用3.58M晶振。□工业级设计,工作温度:-40℃~+85℃
上传时间: 2013-11-13
上传用户:lacsx
MCS-51系列单片机芯片结构:2.1 MCS—51系列单片机的结构原理2.1.1 MCS-51单片机逻辑结构 MCS-51单片机的系统结构框图如图2.1所示。 图2.1 MCS-51单片机的系统结构框图由图2.1可以看出,单片机内部主要包含下列几个部件:u 一个8位CPU;u 一个时钟电路;u 4Kbyte程序存储器;u 128byte数据存储器;u 两个16位定时/计数器;u 64Kbyte扩展总线控制电路;u 四个8-bit并行I/O端口;u 一个可编程串行接口;五个中断源,其中包括两个优先级嵌套中断 1. CPU CPU即中央处理器的简称,是单片机的核心部件,它完成各种运算和控制操作,CPU由运算器和控制器两部分电路组成。(1)运算器电路 运算器电路包括ALU(算术逻辑单元)、ACC(累加器)、B寄存器、状态寄存器、暂存器1和暂存器2等部件,运算器的功能是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2)控制器电路 控制器电路包括程序计数器PC、PC加1寄存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数据指针DPTR、堆栈指针SP、缓冲器以及定时与控制电路等。控制电路完成指挥控制工作,协调单片机各部分正常工作。
上传时间: 2013-10-27
上传用户:tianyi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