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程设计的目的开发一个专用于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即时通讯的软件,以方便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计算机之间信息的交流。,在连接并通信时,尤其是近程的即时通讯,彻底的脱离了远程的服务器,避免了和远程服务器连接时过多的浪费网络资源。并且避免了服务器忙或与服务器无法连接时,浪费过多时间用于和服务器建立连接!因此,这个软件是极具适应性和实用性的即时通讯软件!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学习基于UDP协议实现网络聊天程序,已达到学会面向无连接方式的程序设计方法,并理解网络编程中面向无连接的概念。1.2课程设计内容1,实现一个基于UDP协议的简单的聊天程序,包括服务器和客户端。2.支持多人聊天。3,客户端具有图形化用户界面。UDP协议的全称是用户数据报协议,在网络中它与TCP协议一样用于处理数据包,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在OS1模型中,在第四层-传输层,处于IP协议的上一层。UDP有不提供数据包分组、组装和不能对数据包进行排序的缺点,也就是说,当报文发送之后,是无法得知其是否安全完整到达的。UDP用来支持那些需要在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的网络应用。包括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在内的众多的客户/服务器模式的网络应用都需要使用UDP协议。UDP协议从问世至今已经被使用了很多年,虽然其最初的光彩已经被一些类似协议所掩盖,但是即使是在今天UDP仍然不失为一项非常实用和可行的网络传输层协议。UDP是OS1参考模型中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它主要用于不要求分组顺序到达的传输中,分组传输顺序的检查与排序由应用层完成,提供面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UDP协议基本上是IP协议与上层协议的接口。UDP协议适用端口分别运行在同一台设备上的多个应用程序。与所熟知的TCP(传输控制协议)协议一样,UDP协议直接位于IP(网际协议)协议的顶层。根据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UDP和TCP都属于传输层协议。
上传时间: 2022-06-19
上传用户:
一,走进UDP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协议就是“用户数据报协议”,它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无连接主要是和TCP协议相比较的。我们知道当利用TCP协议传送数据的时候,首先必须先建立连接(也就是所谓的握手)才可以传输数据。而当计算机利用UD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时候,发送方只需要知道对方的IP地址和端口号就可以发送数据,而并不需要进行连接。当然如果你非要进行连接,通过Visual C#也是可以实现的,但前提是要确定连接的远程主机的端口号处于监听状态,否则程序会出现不必要的错误,但这是种画蛇添足的做法,不仅丢失了UDP协议的无连接传送数据的特点和优点,而且还给程序运行带来了不安定的因素。所以这种方法并不值得提倡。
上传时间: 2022-06-23
上传用户:
Internet-“冷战”的产物-1957年10月和11月,前苏联先后有两颗“Sputnik”卫星上天-1958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向美国国会提出建立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即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简称ARPA-1968年6月DARPA提出“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Resource Sharing Computer Networks),目的在于让DARPA的所有电脑互连起来,这个网络就叫做ARPAnet,即“阿帕网”,是Interne的最早雏形早期的ARPAnet使用网络控制协议(Network Control Protocol,NCP),不能互联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和不同类型的操作系统,没有纠错功能1973年由Kahn和Vinton Cerf两人合作为ARPAnet开发了新的互联协议。1974年12月两人正式发表第一份TCP协议详细说明,但此协议有信包丢失时不能得到有效的纠正TCP协议分成了两个不同的协议:-用来检测网络传输中差错的传输控制协议TCP-专门负责对不同网络进行互联的互联网协议IP从此TCP/IP协议诞生1983年ARPAnet上停止使用NCP,互联网上的主机全部使用TCP/IP协议,TCP/IP协议成为Internet中的“世界语”
标签: TCP-IP
上传时间: 2022-06-23
上传用户:
在过去的近十年的时间里,互联网技术被证明拥有足够的灵活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环境。从原始的ARPNET一类的低速网络发展起来的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在带宽和误码率方面拥有巨大差异的光纤连接技术已经使互联网实现了巨大的跨越。相当多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应用技术被开发出来。因此,未来的无线网络—使用已经存在的互联网技术成为人们的首选。同样,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连通性也成为了人们选择它的动机之一。一些轻便设备,比如在身体上使用的传感器,体积小而且便宜,内部的运算及存储资源有限,因此就必须在资源受限的情况下实现及处理lnternet协议。本文讲述的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如何占用尽量少的资源实现一个轻型的TCP/IP协议栈,我们把该协议栈叫做LwlP。本文的章节安排是这样的:第2、3、4节对LwIP做一个总体上的描述,第5节是关于操作系统模拟层的内容,第6节是内存和缓冲区管理,第7节介绍LwlP网络接口抽象层,第8、9、10介绍IP、UDP、TCP协议的实现,第11、12节介绍如何与LwIP协议栈接口及LwlP提供的API,第13、14节将分析协议栈的实现,第15、16节提供LwlPAPI的参考手册,17、18节提供例子代码。
标签: lwip协议栈
上传时间: 2022-07-18
上传用户:d1997wayne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我国应用发展十多年来,为保障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也多少存在着二次接线复杂,自动化功能独立、堆砌,缺少集成应用和协同操作,数据缺乏有效利用等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是由变电站整体数字化水平不高、缺乏能够完备实现信息标准化和设备之间互操作的变电站通信标准造成的。 电力工业发展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对供电质量和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要求不断提高,作为输配电系统的信息源和执行终端,变电站数字化、信息化的要求越发迫切,数字化变电站成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方向。电子式电流/电压互感器、智能开关等智能化一次设备的诞生使建设数字化变电站成为可能,高速、可靠和开放的通信网络以及完备的通信系统标准是数字化变电站实现的保障,特别是最新颁布的变电站通信网络与系统的国际标准-IEC 61850为建设数字化变电站提供了全面规范。本文以IEC 61850和基于IEC 61850的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为研究对象,结合新架构的全网络化数字保护平台与试验系统研制的具体实践,展开专门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 IEC 61850的理论分析①揭示了IEC 61850与数字化变电站的内在关联。 ②总结了IEC 61850的内涵,通过分析说明IEC 61850不再是简单的通信协议,更多意味的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建模方法。 ③归纳了IEC 61850的主要技术特征,包括功能分层的变电站、面向对象的信息模型、功能与通信的解耦、变电站配置语言和面向对象的数据自描述等。 ④从“类”的角度入手分析了IEC 61850信息模型,指出信息模型具备了类的共性和特性。以合并单元为例,对信息模型的属性和服务进行了具体分析。 ◇ IEC 61850的应用研究①从系统和设备两个层面总结了实践IEC 61850的一般步骤。 ②分析了采样值传输(SVC)和通用变电站事件(GSE)2类重要的通信服务。 ③研究了核心ACSI、GOOSE、SMV、GSE管理、GSSE,时间及时间同步等通信模型的特殊通信服务映射。 ④讨论了信息模型实体的构建方法,即如何让设备的实际功能、运行机制和数据能够准确和完备的实现设备对应信息模型的所有细节。IEC 61850没有对实现标准的具体方法作出规定,这给各厂商在技术实现上留出了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但同时我们注意到若仅在“形态”层面上实践IEC 61850,而不顾及IEC 61850的内涵和应用价值,则可能无法实现IEC 61850的预定目标或使IEC 61850的有益效果大打折扣。出于如此考虑,在提出3种可能的构建方案的基础上,经过分析从中选择出作者认为最优的方案,并给出了示例。 ◇基于IEC 61850的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CNDS)的研究①在分析以太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标准以太网存在延时不确定的问题,总结了提高以太网实时性能的主要措施,并从中选择出适用于CNDS的措施。 ②分析了CNDS的特征,特别是与同样基于以太网的一般局域网的区别,针对CNDS在网络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特殊要求,提出了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 ③提出了过程子网和全站惟一网络2种组网方案。通过分析各自的特点与实现难度,指出过程子网目前较易实现,而全站惟一网络将凭借信息高度共享等优势成为CNDS的最终形态。阐述了VLAN、由交换机实现网络冗余等组网技术在SAS中的应用方法及IED自身通信冗余的实现方法。 ④归纳了CNDS数据流的类型和到达时间规律:建立了简单数据流模型为表征数据流、研究数据流业务特征和分析CNDS性能提供了有用工具;分析了TCP协议及其运行机制,提出了TcP应用于CNDS的优化方法。 ⑤利用OPNET网络仿真技术,建立了EMAC和TCP/IP仿真节点模型,对以太网、TCP和交换式以太网的基本特征等进行了仿真研究;依据CNDS实际承载的功能,建立了过程子网和站级网络的动态仿真模型,围绕网络延时和端到端延时等网络性能指标,对不同组网方式和应用功能下的网络性能进行了考察,得出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结论和建议,为分析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通用方法。 ◇可接入CNDS的全网络化数字保护平台与试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①阐述了一种新架构的、能够无缝接入CNDS并具有多种运行方式的全网络化数字保护平台与试验系统的软硬设计和实现方法。提出了适用于数字保护的RTOS多任务划分方法。 ②以馈线保护测控装置为例,建立了平台的IEC 61850信息模型。以此为基础,在平台内部实现了利用SMV和GOOSE报文传输采样值和开入/开出信息,即实现了遵循IEC 61850的过程层通信,为平台接入IEC 61850系统和数字化变电站做好了准备。 ③进行了保护测量功能和过程层通信试验,验证了平台的可用性和过程层通信的可靠性,为类似设计方法在间隔层IED上的应用提供了可信依据。
上传时间: 2013-05-28
上传用户:lyy1234
本文是免费的uTCP/IP栈uIP的中文说明。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爱顺不顺
文中将嵌入式控制技术与网络控制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基于单片机通过因特网的控制实现温控系统的设计,文中所采用的是MSP430F149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MSP430F149微控制器控制以太网控制器CS8900A实现本地局域网的功能,通过TCP协议提供与因特网进行连接,可以实现对温箱的温度进行实时有效地控制。系统体积小巧,具备温度采集和远程控制功能和良好的可扩展性。
上传时间: 2014-01-17
上传用户:GHF
网络编程,uc/os下用的IP/TCP协议,嵌入式开发必备
标签: 网络编程
上传时间: 2013-12-24
上传用户:金宜
基于以太网的嵌入式Internet接入方案 ,在嵌入式系统中, 部分具有 8位处理器 其存 储空间对tcp等协议又远远不够,因此 如何让这些处理速度、机器位数、容量等指标稍差的mcu加载到TCP协议 上,则是实 现嵌入式上网面临的技术难题之一。
上传时间: 2013-12-25
上传用户:15071087253
java聊天室服务器,使用TCP协议接受客户端连接,使用UDP向服务器发送消息 使用swing开发界面
上传时间: 2015-06-02
上传用户:ls530720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