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ICCAVR过渡

  • WCDMA数字直放站数字上下变频

    随着3G网络建设的展开,移动用户数量逐渐增加,用户和运营商对网络的质量和覆盖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在实际工作中,基站成本在网络投资中占有很大比例,并且基站选址是建网的主要难题之一。同基站相比,直放站以其性价比高、建设周期短等优点在我国移动网络上有着大量的应用。目前,直放站已成为提高运营商网络质量、解决网络盲区或弱区问题、增强网络覆盖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由于传统的模拟直放站受周边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抗干扰能力较差、传输距离受限、功放效率低,同时设备间没有统一的协议规范,无法满足系统厂商与直放站厂商的兼容,所以移动通信市场迫切需要通过数字化来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正是以设计新型数字化直放站为目标,以实现数字中频系统为研究重心,围绕数字中频的相关技术而展开研究。 文章介绍了数字直放站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数字直放站系统的设计思想及总体实现框图,并对数字直放站数字中频部分进行了详细的模块划分。针对其中的数字上下变频模块设计所涉及到的相关技术作详细介绍,涉及到的理论主要有信号采样理论、整数倍内插和抽取理论等,在理论基础上阐述了一些具体模块的高效实现方案,最终利用FPGA实现了数字变频模块的设计。 在数字直放站系统中,降低峰均比是提高功放工作效率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首先概述了降低峰均比的三类算法,然后针对目前常用的几种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在综合考虑降低峰均比效果与实现复杂度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二次限幅算法。通过仿真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后,针对其中的噪声整形滤波器提出了“先分解,再合成”的架构实现方式,并指出其中间级窄带滤波器采用内插级联的方式实现,最后整个算法在FPGA上实现。 在软件无线电思想的指导下,本文利用系统级的设计方法完成了WCDMA数字直放站中频系统设计。遵照3GPP等相关标准,完成了系统的仿真测试和实物测试。最后得出结论:该系统实现了WCDMA数字直放站数字中频的基本功能,并可保证在现有硬件不变的基础上实现不同载波间平滑过渡、不同制式间轻松升级。

    标签: WCDMA 数字 下变频 直放站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赵安qw

  • TS流复用器及其接口

    在数字电视系统中,MPEG-2编码复用器是系统传输的核心环节,所有的节目、数据以及各种增值服务都是通过复用打包成传输流传输出去。目前,只有少数公司掌握复用器的核心算法技术,能够采用MPEG-2可变码率统计复用方法提高带宽利用率,保证高质量图像传输。由于目前正处广播电视全面向数字化过渡期间,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对复用器的研究开发非常重要。本文针对复用器及其接口技术进行研究并设计出成形产品。 文中首先对MPEG-2标准及NIOS Ⅱ软核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复用器中的部分关键技术:PSI信息提取及重构算法、PID映射方法、PCR校正及CRC校验算法,给出了实现方法,并通过了硬件验证。然后对复用器中主要用到的AsI接口和DS3接口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给出了设计方法,并通过了硬件验证。 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首先对复用器整体功能进行详细分析,并划分软硬件各自需要完成的功能。给出复用器的整体方案以及ASI接口和DS3接口设计方案。 ●在FPGA上采用c语言实现了PSI信息提取与重构算法。 ●给出了实现快速的PID映射方法,并根据FPGA特点给出一种新的PID映射方法,减少了逻辑资源的使用,提高了稳定性。 ●采用Verilog设计了SI信息提取与重构的硬件平台,并用c语言实现了SDT表的提取与重构算法,在FPGA中成功实现了动态分配内存空间。 ●在FPGA上实现了.ASI接口,主要分析了位同步的实现过程,实现了一种新的快速实现字节同步的设计。 ●在FPGA上实现了DS3接口,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兼容式DS3接口设计。并对帧同步设计进行改进。 ●完成部分PCB版图设计,并进行调试监测。 本复用器设计最大特点是将软件设计和硬件设计进行合理划分,硬件平台及接口采用Verilog语言实现,PSI信息算法主要采用c语言实现。这种软硬件的划分使系统设计更加灵活,且软件设计与硬件设计可同时进行,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整个项目设计采用verilog和c两种语言完成,采用Altera公司的FPGA芯片EP1C20,在Quartus和NIOS IDE两种设计平台下设计实现。根据此方案已经开发出两台带有ASI和DS3接口的数字电视TS流复用器,经测试达到了预期的性能和技术指标。

    标签: TS流 复用器 接口

    上传时间: 2013-06-10

    上传用户:01010101

  • 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程序

    这是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程序,使用AVR单片机,实现了速度PID和很多保护功能。代码采用C编写,在ICCAVR环境下编译和调试过,性能良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标签: 无刷直流电机 控制 程序

    上传时间: 2013-05-25

    上传用户:奇奇奔奔

  • Verilog HDL数字设计与综合(第二版)

    ·本书从用户的角度全面阐述了Verilog HDL语言的重要细节和基本设计方法,并详细介绍了Verilog 2001版的主要改进部分。本书重点关注如何应用Verilog语言进行数字电路和系统的设计和验证,而不仅仅讲解语法。全书从基本概念讲起,并逐渐过渡到编程语言接口以及逻辑综合等高级主题。书中的内容全部符合Verilog HDL IEEE 1364-2001标准。本书适合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等专业

    标签: Verilog nbsp HDL 数字设计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gyq

  • AVR单片机实现的MP3机(包括了所有的制做资料和代码)

    ·AVR单片机实现的MP3机(包括了所有的制做资料和代码) 文件列表:   PCB.rar   主机ICCAVR源码.zip   主机线路图.pdf   红外线接收器线路图.pdf   通过USB的BOOTLOADER的ICCAVR格式源码.zip   遥控器ICCAVR源码.zip   遥控器线路图.pdf

    标签: AVR MP3 单片机 代码

    上传时间: 2013-06-20

    上传用户:18274401755

  • ICCAVR

    AVR编程

    标签: ICCAVR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yolo_cc

  • 用两片AVR(ATmega16)单片机

    用两片AVR(ATmega16)单片机 实现双机通信(双向,并带反馈)。开发环境为ICCAVR。文件中不但有完整的源代码,还有用PROTEUS作的仿真图。

    标签: ATmega AVR 16 单片机

    上传时间: 2013-09-27

    上传用户:m62383408

  • PCB设计要求简介

    PCB设计要点 一.PCB工艺限制 1)线  一般情况下,线与线之间和线与焊盘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13mil,实际应用中,条件允许时应考虑加大距离;布线密度较高时,可考虑但不建议采用IC脚间走两根线,线的宽度为10mil,线间距不小于10mil。特殊情况下,当器件管脚较密,宽度较窄时,可按适当减小线宽和线间距。  2)焊盘 焊盘与过渡孔的基本要求是:盘的直径比孔的直径要大于0.6mm;例如,通用插脚式电阻、电容和集成电路等,采用盘/孔尺寸 1.6mm/0.8mm(63mil/32mil),插座、插针和二极管1N4007等,采用1.8mm/1.0mm(71mil/39mil)。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实际元件的尺寸来定,有条件时,可适当加大焊盘尺寸;PCB板上设计的元件安装孔径应比元件管脚的实际尺寸大0.2~0.4mm左右。  3)过孔 一般为1.27mm/0.7mm(50mil/28mil);当布线密度较高时,过孔尺寸可适当减小,但不宜过小,可考虑采用1.0mm/0.6mm(40mil/24mil)。  二.网表的作用     网表是连接电气原理图和PCB板的桥梁。是对电气原理图中各元件之间电气连接的定义,是从图形化的原理图中提炼出来的元件连接网络的文字表达形式。在PCB制作中加载网络表,可以自动得到与原理图中完全相

    标签: PCB

    上传时间: 2014-12-03

    上传用户:LP06

  • AutoCAD工程制图各版本实训教程介绍

    本教程主要是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专门课程基本要求》和《高职高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以及中、高级《制图员国家职业标准》,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特点出发,同时按照制图员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对计算机绘图技能的要求,并结合编者多年来对AutoCAD 教学实践的经验和体会而编写的。本教程通过绘图实例,介绍AutoCAD 的常用功能及使用方法。实例从简单的平面图形绘制,逐步过渡到画零件图及装配图。附录中摘录了两套中、高级制图员《计算机绘图》测试考题,读者可对考试的题型及其难易程度有所了解,以便于有目的地进行练习。

    标签: AutoCAD 工程制图 版本 教程

    上传时间: 2013-11-14

    上传用户:吾学吾舞

  • 输电线路几种比率差动保护性能仿真

    针对输电线路纵联差动保护中常用的常规比率差动保护、复式比率差动保护、故障分量复式比率差动保护的不同特点,采用ATP-EMTP仿真软件模拟的方法,结合这3种判据经高阻发生故障的试验,得出各判据的抗过渡电阻的能力的结论,以便解决差动保护的可靠性和灵敏度问题。

    标签: 输电线路 比率 差动保护 性能仿真

    上传时间: 2014-12-24

    上传用户:com1co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