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HM最近推出了SiCMOSFET的新系列产品“SCT3xxxxR系列”。SCT3xxxxR系列采用最新的沟槽栅极结构,进一步降低了导通电阻;同时通过采用单独设置栅极驱动器用源极引脚的4引脚封装,改善了开关特性,使开关损耗可以降低35%左右。此次,针对SiCMOSFET采用4引脚封装的原因及其效果等议题,我们采访了ROHM株式会社的应用工程师。关于SiCMOSFET的SCT3xxxxR系列,除了导通电阻很低,还通过采用4引脚封装使开关损耗降低了35%,对此我们非常感兴趣。此次,想请您以4引脚封装为重点介绍一下该产品。首先,请您大致讲一下4引脚封装具体是怎样的封装,采用这种封装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首先,采用4引脚封装是为了改善SiCMOSFET的开关损耗。包括SiCMOSFET在内的电源开关用MOSFET和IGBT,被作为开关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源应用和电源线路中。必须尽可能地降低这种开关元件产生的开关损耗和传导损耗,但不同的应用,其降低损耗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作为其中的一种手法,近年来发布了一种4引脚的新型封装,即在MOSFET的源极、漏极、栅极三个引脚之外,另外设置了驱动器源极引脚。此次的SCT3xxxxR系列,旨在通过采用最新的沟槽栅极结构,实现更低的导通电阻和传导损耗;通过采用4引脚封装,进一步发挥出SiC本身具有的高速开关性能,并降低开关损耗。那么,我想详细了解一下刚刚您的概述中出现的几个要点。首先,什么是“驱动器源极引脚”?驱动器源极引脚是应用了开尔文连接原理的源极引脚。开尔文连接是通过电阻测量中的4个引脚或四线检测方式,在电流路径基础上加上两条测量电压的线路,以极力消除微小电阻测量或大电流条件下测量时不可忽略的线缆电阻和接触电阻的影响的方法,是一种广为人知的方法。这种4引脚封装仅限源极,通过使连接栅极驱动电路返回线的源极电压引脚与流过大电流的电源源极引脚独立,来消除ID对栅极驱动电路的影响。
上传时间: 2021-11-07
上传用户:
DAC0832引脚功能电路应用原理图,有需要的可以参考!
标签: dac0832
上传时间: 2022-04-15
上传用户:d1997wayne
元件引脚电气类型作用,有需要的可以参考!
标签: 元件引脚
上传时间: 2022-04-17
上传用户:
文档为TMS320C6748-OMAPL138核心板连接器引脚分布讲解文档,是一份不错的参考资料,感兴趣的可以下载看看
标签: 连接器
上传时间: 2022-07-08
上传用户:
这篇论文在系统分析国内外雷达伺服控制系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选定以ARM为内核的基于ARM+FPGA的雷达伺服控制器为研究对象。 首先,根据雷达伺服控制系统功能要求与性能指标,进行系统的硬件设计:选择基于ARM920T的S3C2410和Altera公司的FPGA芯片EP1C12Q240作为主控芯片,ARM与FPGA的连接形式采用中断+存储器的形式;将ARM与FPGA上多余的引脚引出作为将来升级的需要;还画出ARM+FPGA的雷达伺服控制器的系统图并制作了PCB板。 其次,选用PID对伺服系统进行控制,模糊神经网络综合了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的优点,并利用模糊神经网络算法对PID参数进行在线调整。用Matlab7.1进行仿真,其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对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性能较常规PID得到较大改善。 最后,根据FPGA在伺服系统主要任务,用VHDL语言和原理图在FPGA芯片中分别编制实现DAC0832接口控制功能、光电编码器与脉冲发生电路的程序代码;并在Quartus II6.0环境下通过仿真,且得到仿真的波形符合系统功能要求。采用C语言编写在ARM中实现模糊神经网络PID控制算法的代码,通过CodeWarrior for ARM的编译无误后,生成可执行文件.axf,,调用AXD进行在线仿真调试。仿真结果表明:模糊神经网络PID算法对伺服系统能够进行有效控制。 结果表明:ARM作为伺服控制器的内核,其性价比与集成度高:用FPGA芯片实现接口电路使伺服控制器的可靠性高、速度快、可配置及连接方式灵活。因此采用基于ARM+FPGA的雷达伺服控制器,提高了系统的开放性、实时性、可靠性,降低了系统功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上传时间: 2013-06-30
上传用户:Ruzzcoy
MAX813L:低成本的微处理器保护电路芯片:1、MAX813L 的引脚配置(如图一和图二所示):2、MAX813L 的应用电路:⑴MAXIM 公司推荐的原始应用图例 ⑵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shenlan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数字集成电路被广泛应用。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是计算机与外围设备互连的标准接口之一,是一种点对点的通信接口,可同时支持多个外围设备。USB2.0规范的通信速率非常高,其峰值可达480Mbit/s,使得它已经成为目前最流行的外设接口标准。FPGA芯片是今后电子产品发展的趋势,带有USB接口的FPGA系统将有很好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 论文主要从研究FPGA的结构、Xilinx公司Spartan3F系列中的XC3S400的引脚功能、了解FPGA开发流程、熟悉USB2.0的通信协议以及驱动的一些基本知识入手,目的是完成带有USB接口的FPGA的PCB板的制作和FPGA内部程序的编写以及USB固件的开发。结合了Cypress公司的上位机,开发了基于USB接口的FPGA和PC机通信系统,能够进行数据传输。论文研究了Xilinx的3S400芯片的内部结构和各个引脚的功能,设计了关于Xilinx的3S400最小系统电路图,在Xilinx的FPGA的开发环境,编写了FPGA的代码。由于FPGA内嵌的USB2.0的内核价格昂贵,需要向生产FPGA的芯片厂商购买,因此论文选择了外接USB芯片,虽然增加了PCB板的面积,但其开发成本较低,且技术成熟,大多数USB通信研究者进行广泛研究。论文在详细介绍了USB2.0的通信协议,Cypress公司生产的CY7C68013芯片的结构,以及其固件的开发基础上,开发了基于FPGA的USB与PC机的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以和上位机进行点对点的数据传输,为大批量的数据通信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研究和生产的基础。
上传时间: 2013-07-26
上传用户:xz85592677
有关FPGA芯片的管脚的封装的一些资料。
上传时间: 2013-08-18
上传用户:dljwq
可以快速地判别三极管的管脚
上传时间: 2014-04-01
上传用户:kxyw404582151
模数转换器ADC0809引脚及内部框图
上传时间: 2013-11-19
上传用户:ling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