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个人学习ATmega8单片机应用及其仿真总结30例资料
标签:
上传时间: 2014-04-09
上传用户:Loogle
0440、ATmega8-ATMEGA16(贴片)DXP资料
标签:
上传时间: 2014-04-09
上传用户:meng4778054
0582、ATmega8原理与应用手册
标签:
上传时间: 2014-04-09
上传用户:yuanyuan123
ATmega8单片机开源电压表 没有测试过
标签: ATmega8单片机开源电压表
上传时间: 2015-08-19
上传用户:gogo10
atmaga8数据手册,官方数据手册,详细介绍了ATmega8芯片的用法。
标签: ATmega8
上传时间: 2015-11-20
上传用户:ccaakkee
ATmega8封装
标签: ATmega8
上传时间: 2018-03-13
上传用户:zyh2591
个人学习ATmega8单片机应用及其proteus仿真总结30例资料,001、闪烁灯设计002、位定义闪烁灯设计003、跑马灯设计004、流水灯设计005、四位数码管静态显示程序006、四位数码管动态显示程序007、数码管加减计数显示设计008、基于T_CO的计数器设计009、基于T_C0的时钟设计009、基于T_CO的时钟设计010、基于T_C1的频率计设计010、数码管频率计设计011、TCA230颜色识别011、基于TC1的波形发生器设计012、IO口基本输出012、基于TC1的脉宽调制器设计013、1~20HZ方波013、基于TC2的实时时钟电路设计014、Eeprom的c语言编程015、AD转换的c语言编程016、模拟比较器的设计应用017、异步串行接口UART的C语言编程018、同步串行接口SPI的C语言编程-无仿真018、看门狗的c语言编程019、4×4 矩阵式键盘识别019、看门狗的c语言编程020、4×4 矩阵式键盘识别021、128X64液晶显示应用022、IO口基本输出023、0~999999——百万计数器024、IO口基本输出025、数码管T0计数器设计026、数码管T1计数器设计027、数码管频率计设计028、数码管时钟设计029、数码管显示程序030、模拟采集串口发送程序相关芯片资料
上传时间: 2021-11-04
上传用户:d1997wayne
ATmega8控制LM317的数控电源0-20V输出(原理图+PCB+程序源码)
上传时间: 2022-07-28
上传用户:qdxqdxqdxqdx
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自20 世纪80 年代新兴的自动识别技术。它是利用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相对于普遍应用的13.56MHz 射频识别系统,本设计中的868MHz 射频识别系统有着更多的优点:读写距离远,阅读速度快等,是目前国际上RFID产品发展的热点。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包括研究符合ISO18000-6 标准的超高频RFID 电子标签的主要特点、结构、工作原理及读写方法, 重点在于与其相应读卡器的设计方案, 包括读卡器的硬件电路设计、软件程序流程以及与上位机通信的实现。 在硬件设计中,选用ATMEL 公司的AVR 单片机ATmega8 作为主控制器,设计了主控、复位、串行通信等电路。并以RFM 公司开发的TRC101 为射频收发芯片进行了射频收发模块的设计。 软件设计采用模块化编程和结构化编程的思想,单片机编程语言为汇编语言,与上位机串行通信采用Visual Basic 编程。经过测试,误码率较低,编制的防冲突程序实现了基于随机二进制算法的防冲突功能。 本设计具有可靠性高,模块化设计等特点,通过验证,满足标准要求,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并证明了本设计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shenlan
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自20 世纪80 年代新兴的自动识别技术。它是利用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相对于普遍应用的13.56MHz 射频识别系统,本设计中的868MHz 射频识别系统有着更多的优点:读写距离远,阅读速度快等,是目前国际上RFID产品发展的热点。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包括研究符合ISO18000-6 标准的超高频RFID 电子标签的主要特点、结构、工作原理及读写方法, 重点在于与其相应读卡器的设计方案, 包括读卡器的硬件电路设计、软件程序流程以及与上位机通信的实现。 在硬件设计中,选用ATMEL 公司的AVR 单片机ATmega8 作为主控制器,设计了主控、复位、串行通信等电路。并以RFM 公司开发的TRC101 为射频收发芯片进行了射频收发模块的设计。 软件设计采用模块化编程和结构化编程的思想,单片机编程语言为汇编语言,与上位机串行通信采用Visual Basic 编程。经过测试,误码率较低,编制的防冲突程序实现了基于随机二进制算法的防冲突功能。 本设计具有可靠性高,模块化设计等特点,通过验证,满足标准要求,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并证明了本设计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lili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