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AM-fm-Modulation

  • FM收音机原理与测试说明

    FM收音机原理与测试说明                 

    标签: fm收音机

    上传时间: 2022-07-10

    上传用户:canderile

  • Dhwani - 具有WiFi连接功能ESP8266模块的FM收音机原理图+源码

    Dhwani - 具有WiFi连接功能ESP8266模块的FM收音机原理图+源码

    标签: wifi esp8266 fm收音机 原理图

    上传时间: 2022-07-22

    上传用户:

  • VIP专区-单片机源代码精选合集系列(62)

    eeworm.com VIP专区 单片机源码系列 61资源包含以下内容:1. LLCR Pin Socket Testing with t.pdf2. 单片机开发中应掌握的几个基本技巧.rar3. PIC16F877 学习指南.pdf4. MPLAB 6.XX及PICC18安装使用简介.rar5. KS-0825用户接口电路模块.pdf6. TEC6213 AM/SW/FM收音机频率显示MCU接口电路.pdf7. 单片机音乐程序教程.rar8. 51单片机汇编语言教程.pdf9. 8SH702&703用户接口电路.pdf10. dsPIC30F产品手册.rar11. dsPIC30F数字信号控制器单片机和DSP领域的最佳选择.rar12. 基于模糊PID算法的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pdf13. 基于TMS320F2812的数字频率计.pdf14. 单片机开发仿真环境+keil初学者教程.rar15. 数字频度计设计.pdf16. 单片机论文资料 (包含62篇论文).rar17. 综合运动机器人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实施.ppt18. SMS模块TC351及其外围电路设计.pdf19.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玩具电动车设计.doc20. 从51初学入门到单片机电子工程师.pdf21. 采用纳瓦技术的8/14引脚闪存8位CMOS单片机 PIC12.pdf22. Keil uVision3Keil uVision3.rar23. 6引脚8位闪存单片机 PIC10F200/202/204/2.pdf24. 单片机测控系统综合实验指导书.doc25. MSP430与ARM7系列比较.pdf26. MPLAB C30用户指南(英文).pdf27. 单片机的电路仿真.pdf28. 嵌入式CAN转UART模块 CSM100系列产品手册.pdf29. Proteus中文入门基础教程.rar30. PICkit™ 2 Microcontrolle.pdf31. 微控制器末来发展分析.pdf32. 单片机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pdf33. PICKIT™ 2 PROGRAMMER-TO-.pdf34. MCU市场最新技术与市场发展趋势.pdf35. 单片机实验教程大纲.pdf36. PICkit™ 2 单片机编程器用户指南.pdf37. 用单片机设计电子音乐门铃.rar38. 单片机课程设计指导教材.pdf39. 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pdf40. 单片机小精灵工具下载.rar41. AVR 单片机和C语言的集成开发环境.pdf42. C8051F330低成本智能单相交流电压表方案(取代传统动圈.pdf43. Proteus 6.9 SP4.rar44. 8098 单片机和伺服电机PWM 调速控制.pdf45. 单片机设计资料集.rar46. MCS—51系列单片机结构及原理.pdf47. 常用三星单片机烧写电压设置参考表.pdf48. 单片机开发工具全集.rar49. 学习单片机总结宝典.pdf50. P87LPC767 OTP 单片机原理.pdf51. 单片机经典教程.rar52. 单片机原理和应用实验电子教材.pdf53. 看门狗电路的分析.pdf54. 单片机与可编程器件教程.pdf55. 单片机原理及综合设计.pdf56. 在串口/并口基础上实现51内核单片机的在线编程.doc57. 单片机系统组成原理(PPT篇).ppt58. 精通MCS-51单片机绝世秘笈.rar59. 单片机的结构原理解析.pdf60. AVR单片机技术原理.pdf61. ISP 型单片机实验板.pdf62. PIC 单片机的组成习题解答.pdf63. 各系列I/O型单片机使用手册.pdf64. A/D 型单片机使用说明书/手册.pdf65. HT49R30A-1八位单片机.pdf66. 单片机之PPT篇.pdf67. 51单片机C语言快速上手.pdf68. MCS-51单片机讲义资料(汇编).pdf69. MCS-51单片机的系统扩展技术.pdf70. STC89系列单片机选型指南.pdf71. MPLAB C18使用指南.pdf72. 最强万年历源码(支持24节气、支持所有单片机、ARM).rar73. 单片机大虾是怎么样炼成的.pdf74. 基于AT89S52的红外遥控电子密码锁设计.rar75. 基于AT89C51的红外遥控电子密码锁的设计.rar76. 单片机控制红外线防盗报警器的制作及应用.rar77. Stellaris(群星)单片机的片上FLASH编程(英).pdf78. 高速SOC单片机C8051F.pdf79. LM3S系列代码加密.rar80. 单片机/ISP综合设计实验.pdf81. 使用Stellaris(群星)单片机驱动直流无刷电机.rar82.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pdf83. MCS-51单片机实验指导书.pdf84. 使用Stellaris(群星)单片机制作自动小车.rar85. Luminary的ADC过采样应用笔记.rar86. 单片机反汇编工具包.zip87. 单片机原理和接口技术简介.pdf88. Stellaris(群星)单片机加上32KB串行SRAM(英.pdf89. MCS-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原理.pdf90. PIC16F877 单片机的键盘和LED 数码显示接口.pdf91. LM3S系列微控制器I2C应用文档.rar92. PWM语音播放器——基于Luminary单片机.rar93. C8051F单片机.pdf94. LM3S系列单片机IrDA应用笔记.rar95. LM3S系列单片机以太网升级方案解决.rar96. STC12C5410AD 系列单片机器件手册.pdf97. Stellaris(群星)单片机的时钟选择.pdf98. LM3S系列单片机串行(UART)升级方案解决.rar99. 单片机应用开发实验指导书.pdf100. LM3S系列单片机睡眠与深度睡眠应用笔记.pdf

    标签: 电路分析基础

    上传时间: 2013-04-15

    上传用户:eeworm

  • 能馈式交流电子模拟负载的研究.rar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类电力电子装置应运而生,这些产品在出厂前需要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相应的测试和校验。传统的负载测试存在着能耗大、灵活性差等诸多缺点,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各种测试场合的要求,特别是一些要求用动态变化的负载、非线性负载、具有负阻特性的负载以及有源负载等测试场合。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利用电力电子技术结合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设计了一种通用的交流电子负载模拟装置,以满足各种测试场合的要求。 @@ 交流电子负载是一种可以模拟真实负载的电力电子装置,它不但可以模拟传统的线性负载,也可以模拟各种非线性负载、有源负载等其他形式的负载。目前国内外对电子负载的研究还不成熟,有些是使交流电源按照一定的功率放电,但是输出电流却与真实负载测试下的电流有较大的差别;而有些虽然能够准确控制电源的放电电流取得和真实负载一样的效果,但试验电能完全被消耗掉,造成很大的浪费。本文研究的新型交流电子负载克服了以上电子负载方案的缺点,可以满足各种试验场合的测试需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能量浪费,丰富试验样式且节约试验成本。 @@ 本文分析了能馈式交流电子负载的模拟原理,确定了采用中间直流环节的交-直-交主电路结构,其一端接待测交流电源,另一端接低压交流电网。前级负载模拟环节和后级能量回馈环节均采用可四象限运行的电压型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变换器。负载模拟环节直接与待测电源连接,采用电流滞环瞬时值比较方式,使电源输出的实际电流信号准确、快速的跟踪其指令电流信号值,使得电子负载对待测电源呈现设定的负载形式,完成电子负载的模拟功能;能量回馈环节与电网连接,通过控制输出电流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位,实现试验电能的单位功率因数回馈电网的目的,变换器的控制采用常规的双闭环控制方式,电流内环控制实际电流跟踪指令值的变化,电压外环通过控制输出电流的大小使直流侧母线电压稳定为设定指令值。 @@ 电子负载系统在负载模拟部分通过人机接口设定具体负载形式和负载属性,为了更加准确快速的得到电流指令信号值,文中采用更加直接的数值计算方 法,由数字信号处理器实时计算出该给定负载模式下的指令电流值。使用交流小信号分析法得到了系统的频域方块图,并对主电路元件参数以及调节器进行了优化设计。针对大功率开关管开关频率存在的限制,本文提出了几种提高电流跟踪精度的改进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整个系统在PSIM平台上进行了不同工作模式下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方案切实可行。最后依据仿真方案设计基于TMS320F2812的控制系统和功率电路,使用PROTEL软件进行了原理图的绘制。@@关键词:电子负载;能量回馈;电压型变换器;滞环PWM电流控制;双闭环;PWM整流器

    标签: 能馈式 交流电子 模拟负载

    上传时间: 2013-05-26

    上传用户:saharawalker

  • 基于FPGA 的QPSK 调制解调电路设计与实现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QPSK Modulation andDemodulation Circuit Based on F

    数字调制解调技术在数字通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数字通信技术与FPGA的结合是现代通信系统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文中介绍了QPSK调制解调的原理,并基于FPGA实现了QPSK调制解调电路。

    标签: QPSK andDemodulation Realization Modulation

    上传时间: 2013-07-03

    上传用户:1142895891

  • 基于ARMLinux的嵌入式多媒体系统设计与开发

    多媒体正在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报纸,相片,CD机,电视,电影已经被PC机很好地整合到了一起,而互联网又使得多媒体资源的交流成为可能。跨越网络时代、信息时代、多媒体时代,后PC时代的到来,呼唤新一代的多媒体系统,它体积更小,功能更全,界面更友好。本系统就是面向这一需求而设计的。 嵌入式多媒体系统除了具有播放音乐,视频,浏览图片,电子书的基本功能外,一些方案还集成了视频录制、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FM收音机、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掌上游戏机和移动电视等等各种附加功能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本课题开发一套具有音频、视频、图片和电子书等功能的嵌入式多媒体系统解决方案,硬件部分以ARM处理器S3C241O为核心,软件部分以Linux操作系统为核心进行开发,系统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等特点。 本论文按照硬件、固件、软件三个层面分析了基于ARM Linux的嵌入式多媒体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硬件部分分处理器和外围电路两部分进行介绍。固件部分包括引导加载程序vivi的移植,Linux 2.6内核的移植,配置Cramfs根文件系统,Linux设备驱动程序开发。软件部分对Linux应用开发作出了讨论,包括系统的功能模块和软件构架,重点是基于MiniGUI的图形界面设计。在论文的最后,分析了系统的优缺点,以及单片解决方案和多处理器方案的比较,并展望了嵌入式多媒体系统的发展方向。

    标签: ARMLinux 嵌入式多媒体 系统设计

    上传时间: 2013-06-03

    上传用户:xfbs821

  • 基于ARM架构的嵌入式人脸识别技术研究

    嵌入式人脸识别系统建立在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嵌入式硬件系统平台之上,具有起点高、概念新、实用性强等特点。它涉及嵌入式硬件设计、嵌入式操作系统应用开发、人脸识别算法等领域的研究;嵌入式人脸识别系统携带方便、安装快捷、机动性强,可广泛应用于各类门禁系统、户外机动布控的实时监测等特殊场合,因此对嵌入式人脸识别的研究工作具有突出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是上海市经委创新研究项目《射频识别RFID系统-自动识别和记录人群的身份》(编号:04-11-2)与上海市科委AM基金项目《基于ARM和RFID芯片的自组织安全监控系统的研制》(编号:0512)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论文从构建自动人脸识别系统所需解决的若干关键问题入手,重点探讨了基于嵌入式ARM微处理器的实时人脸检测、关键特征定位、高效的人脸特征描述、鲁棒的人脸识别分类器及自动人脸识别系统设计等问题的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实现了结合肤色校验的Haar特征级联分类器嵌入式实时人脸检测,提出了基于人脸约束的人眼Haar特征RSVM级联分类器人眼检测算法和基于遮罩掩磨与椭圆拟合的瞳孔定位算法。 复杂背景中的人脸检测是自动人脸识别系统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对基于肤色模型和基于Haar特征级联强分类器的人脸检测算法的分析研究,综合两个算法的优点,提出了基于肤色模型校验和Haar特征级联强分类器的嵌入式实时人脸检测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解决了复杂背景中的类肤色和类人脸结构问题,而且具有较高的检测率和较快的检测速度,同时对光照、尺度等变化条件下的人脸检测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人眼检测与瞳孔定位在人脸归一化和有效人脸特征抽取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快速检测人眼并精确定位人眼瞳孔中心,论文提出了基于人脸约束的人眼Haar特征RSVM级联分类器人眼检测算法和基于遮罩掩磨与椭圆拟合的瞳孔定位算法,首先利用人眼检测分类器在人脸区域内完成对人眼位置的检测,然后通过对检测到的人眼进行遮罩掩磨、简单图像形态学变换及椭圆拟合实现瞳孔中心的精确定位。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只需几百毫秒便能完成人眼检测与瞳孔中心定位整个过程,在保证检测速度较快的同时,还能确保较高的定位精度。 2 针对传统线性判别分析法存在的小样本问题(sss),通过调整Fisher判别准则,实现了自适应线性判别分析算法及相应的人脸识别方法人脸识别中的小样本问题使线性判别分析算法的类内散布矩阵发生严重退化,导致问题无法求解。本文在人脸识别小样本问题的基础上,通过调整Fisher判别准则,利用类间散布矩阵的补空间巧妙地避开类内散布矩阵的求逆运算,通过训练集每类样本的样本数信息自适应改变调整参数,实现了自适应线性判别分析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解决人脸识别中的小样本问题。 3 提出了基于有效人脸区域的Gabor特征抽取算法,有效地解决了Gabor特征抽取维数过高的问题。 Gabor小波对图像的光照、尺度变化具有较强鲁棒性,是一种良好的人脸特征表征方法。但维数过高的Gabor特征造成应用系统的维数灾难,为解决Gabor特征的维数灾难问题,论文第四章提出了基于有效人脸区域的Gabor特征抽取算法,该算法不仅有效地降低了人脸特征向量维数,缩小了人脸特征库的规模,同时降低了核心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而且具有与传统Gabor特征抽取算法同样的鲁棒性。 4 结合有效人脸区域的Gabor特征抽取、自适应线性判别分析算法和基于支持向量机分类策略,提出并实现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嵌入式人脸识别和嵌入式人像比对系统支持向量机通过引入核技巧对训练样本进行学习构造最小化错分风险的最优分类超平面,不仅具有强大的非线性和高维处理能力,而且具有更强的泛化能力。本文研究了支持向量机的多类分类策略和训练方法,并结合论文中提出的基于有效人脸区域的Gabor特征提取算法、自适应线性判别分析算法,首次在基于Windows CE操作系统的嵌入式ARM平台中实现了具有较强鲁棒性的嵌入式自动人脸识别系统和嵌入式人像比对系统。 5 提出并初步实现了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结构无线网络模型的远距离人脸识别方案为解决嵌入式人脸识别系统在海量人脸库中进行识别的难题,论文提出并初步实现了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结构无线网络模型的嵌入式远距离人脸识别方案。 客户机(嵌入式平台)完成对人脸图像的检测、归一化处理和人脸特征提取,然后通过无线网络将提取后的人脸特征数据传输到服务器端,由服务器在海量人脸库中完成人脸识别,并将识别后的结果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客户机显示输出,从而实现基于客户机/服务器无线网络模型的嵌入式远距离人脸识别方案。 6 结合我们开发的基于ARM的嵌入式自动人脸识别系统和嵌入式人像比对系统,从系统设计的角度探讨了在嵌入式系统中进行人脸识别应用设计的思路及应该注意的问题虽然嵌入式人脸识别系统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效的人脸特征描述和鲁棒的人脸识别核心算法。但是,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思想对嵌入式人脸识别系统的性能影响同样值得重视。本文第六章重点阐述了嵌入式自动人脸识别应用系统的设计思路,并结合我们自主开发的嵌入式自动人脸识别系统和嵌入式人像比对系统从系统设计的角度探讨了嵌入式人脸识别应用系统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关键技术问题。 结合本文提出的算法我们在PC上完成对人脸识别分类器的训练,然后在嵌入式ARM开发平台上实现了嵌入式自动人脸识别、嵌入式人像比对两个便携式人员身份认证系统,经测试运行效果良好。所提出的人脸识别算法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而且对于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AFR应用系统开发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标签: ARM 架构 嵌入式 人脸识别

    上传时间: 2013-05-18

    上传用户:我们的船长

  • NE564,SE564锁相环演示板在FM和FSK和BPSK解调器上的应用

    The new demoboard set for the NE/SE564 provides the capabilityfor demonstrating three different

    标签: 564 BPSK FSK NE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long14578

  • 基于FPGA的高频数字DCDC变换器研究

    在传统的电力电子电路中,DC/DC变换器通常采用模拟电路实现电压或电流的控制。数字控制与模拟控制相比,有着显著的优点,数字控制可以实现复杂的控制策略,同时大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并易于实现系统的智能化。但目前数字控制基本上限于电力传动领域,DC/DC变换器由于其开关频率较高,一般其外围功能由DSP或微处理器完成,而控制的核心,如PWM发生等大多采用专用控制芯片实现。FPGA由于其快速性、灵活性及保密性等优点,近年来在数字控制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FPGA的DC/DC变换器是电力电子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研究了同步Buck变换器的建模、设计及仿真,采用Xinlix的VIRTEX-Ⅱ PRO FPGA开发板实现了Buck变换器的全数字控制。 论文首先从Buck变换器的理论分析入手,根据它的物理特性,研究了该变换器的状态空间平均模型和小信号分析。为了获得高性能的开关电源,提出并分析了混杂模型设计方案,然后进行了控制器设计。并采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同步Buck电路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浮点仿真的运算精度与溢出问题,影响了仿真的精度。为了克服这些不足,作者采用了定点仿真方法,得到了满意的仿真结果。论文还着重论述了开关电源的数字控制器部分,数字控制器一般由三个主要功能模块组成:模数转换器、数字脉宽调制器(Digital PulseWidth Modulation:DPWM)和数字补偿器。文中重点研究了DPWM和数字补偿器,阐述了目前高频数字控制变换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高频状态下DPWM分辨率较低,影响控制精度,甚至引起极限环(Limit Cycling)现象,对DPWM分辨率的提高与系统硬件工作频率之间的矛盾、DPWM分辨率与A/D分辨率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提高DPWM分辨率的方法,该方法在不提高系统硬件频率的前提下,采用软件使DPWM的分辨率大大提高。作者还设计了两种数字补偿器,并进行了分析比较,选择了合适的补偿算法,达到了改善系统性能的目的。 设计完成后,作者使用ISE 9.1i软件进行了FPGA实现的前、后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理论及控制算法的正确性。作者完成了Buck电路的硬件制作及基于FPGA的软件设计,采用32MHz的硬件晶振实现了11-bit的DPWM分辨率,开关频率达到1MHz,得到了满意的系统性能,论文最后给出了仿真和实验结果。

    标签: FPGA DCDC 高频 数字

    上传时间: 2013-07-23

    上传用户:kristycreasy

  • 基于FPGA的图像处理算法及压缩编码

    本文以“机车车辆轮对动态检测装置”为研究背景,以改进提升装置性能为目标,研究在Altera公司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芯片Cyclone上实现图像采集控制、图像处理算法、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 Group)压缩编码标准的基本系统。本文使用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以RedLogic的RVDK开发板作为硬件平台,在开发工具OUARTUS2 6.0和MODELSIM SE 6.1B环境中完成软核的设计与仿真验证。 数据采集部分完成的功能是将由模拟摄像机拍摄到的图像信号进行数字化,然后从数据流中提取有效数据,加以适当裁剪,最后将奇偶场图像数据合并成帧,存储到存储器中。数字化及码流产生的功能由SAA7113芯片完成,由FPGA对SAA7113芯片初始化设置、控制,并对数字化后的数据进行操作。 图像处理算法部分考虑到实时性与算法复杂度等因素,从装置的图像处理流程中有选择性地实现了直方图均衡化、中值滤波与边缘检测三种图像处理算法。 压缩编码部分依据JPEG标准基本系统顺序编码模式,在FPGA上实现了DCT(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变换、量化、Zig-Zag扫描、直流系数DPCM(Differential Pulse Code Modulation)编码、交流系数RLC(Run Length code)编码、霍夫曼编码等主要步骤,最后用实际的图像数据块对系统进行了验证。

    标签: FPGA 图像处理 压缩编码 算法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qazw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