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介绍了L ED 显示屏常规型驱动电路的设计方式及其存在的缺陷, 提出了简单的L ED 显示屏恒流驱动方式及电路的实现。关键词:L ED 显示屏 动态扫描 驱动电路中图分类号: TN 873+ . 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 9490(2001) 03- 0252- 051 引 言 L ED 显示屏是80 年代后期在全球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信息显示媒体, 它利用发光二极管构成的点阵模块或像素单元, 组成大面积显示屏幕, 以其可靠性高、使用寿命、环境适应能力强、性能价格比高、使用成本低等特点, 在信息显示领域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1 ]。L ED 显示屏主要包括发光二极管构成的阵列、驱动电路、控制系统及传输接口和相应的应用软件等, 其中驱动电路设计的好坏, 对L ED 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制作成本及系统的运行性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 设计一种既能满足控制驱动的要求, 同时使用器件少、成本低的控制驱动电路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就常规型驱动电路的设计作些分析并提出恒流驱动电路的设计方式。2 L ED 显示屏常规驱动电路的设计 L ED 显示屏驱动电路的设计, 与所用控制系统相配合, 通常分为动态扫描型驱动及静态锁存型驱动二大类。以下就动态扫描型驱动电路的设计为例为进行分析:动态扫描型驱动方式是指显示屏上的4 行、8 行、16 行等n 行发光二极管共用一组列驱动寄存器, 通过行驱动管的分时工作, 使得每行L ED 的点亮时间占总时间的1ön , 只要每行的刷新速率大于50 Hz, 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 人们就可以看到一幅完整的文字或画面[ 2 ]。常规型驱动电路的设计一般是用串入并出的通用集成电路芯片如74HC595 或MC14094 等作为列数据锁存, 以8050 等小功率N PN 三极管为列驱动, 而以达林顿三极管如T IP127 等作为行扫描管, 其电路如图1 所示。
上传时间: 2014-02-19
上传用户:lingzhichao
数字三相锁相环中含有大量乘法运算和三角函数运算,占用大量的硬件逻辑资源。为此,提出一种数字三相锁相环的优化实现方案,利用乘法模块复用和CORDIC算法实现三角函数运算,并用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对优化前后的算法进行了编码实现。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数字三相锁相环大大节省了FPGA的资源,并能快速、准确地锁定相位,具有良好的性能。
上传时间: 2013-11-15
上传用户:yjj631
介绍了应用VHDL技术设计嵌入式全数字锁相环路的方法。详细描述了其工作原理和设计思想,并用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加以实面。
上传时间: 2014-12-28
上传用户:ruixue198909
ADI锁相环
上传时间: 2013-10-27
上传用户:zaizaibang
多入多出(MIMO)传输技术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而小尺寸间隔下天线阵元间的互耦效应则是有可能影响MIMO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文中首先研究分析了一种接近实际电波传输环境的、收发端皆存在散射体的双散射MIMO信道传输模型,然后将天线互耦效应引入此MIMO传输系统;接下来通过建立多天线系统等效互耦效应网络模型,推导了互耦效应影响下空间相关系数和信道容量表达式;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研究了双散射环境下天线阵元互耦对MIMO系统信道容量的影响。仿真实验表明:双散射环境下,互耦效应将降低MIMO系统信道容量。
上传时间: 2014-12-29
上传用户:leyesome
文中设计了一种可编程的FM锁相发射机。利用Atmega8实现与计算机的串口通信,实现对锁相环芯片和数字电位器的配置,达到改变输出频率和调制频偏的目的。发射机输出频率覆盖2 200~2 300 MHz,调制响应100 Hz~3.5 MHz,能够满足大部分FM体制遥测系统的需要。
上传时间: 2013-10-23
上传用户:181992417
关于蓝牙锁系统架构的详细介绍。
标签: 蓝牙锁
上传时间: 2013-11-24
上传用户:wentianyou
友联电子总结的Kinetis 芯片解锁方法
上传时间: 2013-10-31
上传用户:372825274
给出一种实时互锁式无线抢答手柄的设计应用实例,使无线抢答器的死区时间由通常的40 ms锐减为40 μs。其基本思路是:在每只抢答手柄中增加一片射频接收模块和一个电子开关、配以相应的附属电路,使该电子开关受控于接收模块输出信号的有无,并决定手柄中的射频发射模块是否通电工作,从而实现各抢答手柄之间的实时互锁。只有首先被按下抢答按键的手柄,才有可能向外发送编码射频。持有该手柄的选手即为抢答成功者。
上传时间: 2013-11-10
上传用户:JGR2013
随着系统设计复杂性和集成度的大规模提高,电子系统设计师们正在从事100MHZ以上的电路设计,总线的工作频率也已经达到或者超过50MHZ,有一大部分甚至超过100MHZ。目前约80% 的设计的时钟频率超过50MHz,将近50% 以上的设计主频超过120MHz,有20%甚至超过500M。当系统工作在50MHz时,将产生传输线效应和信号的完整性问题;而当系统时钟达到120MHz时,除非使用高速电路设计知识,否则基于传统方法设计的PCB将无法工作。因此,高速电路信号质量仿真已经成为电子系统设计师必须采取的设计手段。只有通过高速电路仿真和先进的物理设计软件,才能实现设计过程的可控性。传输线效应基于上述定义的传输线模型,归纳起来,传输线会对整个电路设计带来以下效应。 · 反射信号Reflected signals · 延时和时序错误Delay & Timing errors · 过冲(上冲/下冲)Overshoot/Undershoot · 串扰Induced Noise (or crosstalk) · 电磁辐射EMI radiation
上传时间: 2013-11-05
上传用户:tzrdcaa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