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总线作为现场总线的一种,在汽车、船舶、航天、工业测控与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CAN总线开发流程中,需要对所开发的CAN总线系统进行节点以及总线系统的验证与确认,本文主要介绍了网络测试验证的内容,实现测试的工具与测试技术。
上传时间: 2016-08-28
上传用户:woshini123456
摘要: 智能机器人仿真系统,由于智能机器人受到自身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和控制多样性等因素的影响,仿真系统设计主要都 是以数学建模的形式化仿真为主,无法实现数学建模与场景实现协调仿真。为此,首先分析两轮移动机器人数学运动模型, 然后设计与机器人控制系统相关的传感器数据采集分析、机器人智能自动控制和人工控制等模块,以实现机器人控制的真 实场景。仿真系统利用 LabVIEW 设计控制界面,并结合 Robotics 工具包的建模、计算和控制功能。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平 台更适合教学和实验室研究,并可为实际的物理过程提供数据参考和决策建议。 关键词: 机器人; 虚拟; 系统仿真 中图分类号: TP242 文献标识码: B1 引言 随着测控技术的发展,虚拟仪器技术已成为工业控制和 自动化测试等领域的新生力量[1]。而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型 的生产工具,应用范围已经越来越广泛,几乎渗透到各个领 域,是一项多学科理论与技术集成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目前 机器人仿真系统主要集中在复杂的机器人数学模型构建与 形式化仿真,无法实现分析机器人运动控制的静态和动态特 性,更加无法实现控制的真实场景[2]。为了改善专业控制软 件在硬件开发周期较长的缺点,本文拟建立一个基于通用软 件的实时仿真和控制平台,以更适合教学和实验室研究。本 文以通用仿真软件 LabVIEW 和 Robotics [3]为实时仿真与控 制平台,采用 LabVIEW 搭建控制界面,利用 Robotics 在后台 进行系统模型和优化控制算法计算,使其完成机器人控制系 统应有的静态和动态性能分析,不同环境下传感器变化模拟 显示以及目标路径形成等功能。 2 系统构成 仿真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了仿真界面、主控制界面、障 碍检测、智能控制和人工控制模块。其中主要对人工控制和 智能控制进行程序设计。仿真运行时,障碍检测一直存在, 主要是为了在智能控制模式下的智能决策提供原始数据。 在人工控制模式下,障碍检测依然存在,只不过对机器人行 动不产生影响,目的是把环境信息直观
标签: 智能机器人
上传时间: 2022-03-11
上传用户:
蔬菜大棚温度湿度自动控制系统由主控制器AT89C51单片机、并行口扩展芯片255,74LS373,AD转换器0809、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DS1820、固态继电器、RAM6264、掉电保护和LED显示器和报警电路等构成,实现对蔬菜大棚温湿度的检测与控制,从而有效提高蔬菜的产量。文中提出了具体设计方案,讨论了蔬菜大棚温湿度巡回检测与控制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可行性论证。给出了电路图和程序流程图并附有源星序。由于利用了单片机及数字控制系统的优点,系统的各方面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关键词:温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快速检测;A/D转换器:LED显示器;报警电路;固态继电器;温室环境测控,即根据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自动调节温室内环境条件的总称。现代化温室,通过传感器技术、微型计算机及单片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能自动测控温室的环境,其中包括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等,使作物在不适宜生长发育的反季节中,获得比室外生长更优的环境条件,达到早熟、优质、高产的目的。在农业种植问题中,温室环境与生物的生长、发育、能量交换密切相关,进行环境测控是实现温室生产管理自动化、科学化的基本保证,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结合作物生长发育规律,控制环境条件,达到作物优质、高产、高效盼栽培目的。传统的环境测控管理采用模拟控制仪表和人工管理方法,工作效率低。随着微机技术的发展,逐步采用配置灵活、开放式结构、运算能力较强、高可靠性、完善的开发手段及具有数据处理、统计分析、打印报表等功能的测控系统所代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现代农业得到长足发展,受控农业的研究和应用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温室工程已成为工厂化高效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支持温室工程的相关技术,如温室环境复杂系统的建模技术与专家决策支持系统、温室环境智能测控技术研究与系统开发、温室环境调配工程技术与设施研究等已成为当前该领域的关键技术和研究热点问题。研究温室环境信息进行模拟、分析、预测,研究开发基于作物成长栽培环境的温室环境多因子智能化综合测控系统,研究高效生产的温室环境综合测控模式与配套设施等将是今后主要研究内容。
上传时间: 2022-05-30
上传用户:jiabin
在传统的数据传输及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有成千上万的数据采集、通信和自动控制设备都是利用Meter Bus总线、CAN总线等进行数据通信、数据交换和数据管理的。虽然Meter Bus总线、CAN总线都具有一些先天性的优势。诸如低功耗、造价低廉、设计简单、应用广泛等特点。但是,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稳定、大流量、长距离、高速度、高集成度、交互性强和资源共享的系统成为必然,从而使得单纯的Meter bus总线通信或者CAN总线通信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支持TCP/IP协议的以太网的功能得到了极大的完善,并且已经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与Meter Bus总线通信和CAN总线通信相比较,TCP/IP网络是基于复杂环境设计的,具有自动纠错功能,通信质量稳定。目前100M已经是TCP/IP网络的标准配置,1000M也在快速的普及当中,这么快的传输速度是Meter Bus总线通信和CAN总线通信所无法达到的。而且,TCP/IP网络的开放性非常强,只要接入互联网,通信距离就可以无限延长,从而可以实现最大限度的信息和资源共享。基于此,充分利用Meter Bus总线通信和CAN总线通信的优势,同时与开放的TCP/IP网络衔接,正是目前国内外测控技术研究的重点,我们把它称为网络化的测控技术。本文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设计并实现了Meter Bus总线和CAN总线与TCP/IP网络的通信转换网关,完成了Meter Bus总线和CAN总线与TCP/IP网络的数通,V1
标签: 嵌入式 linux 以太网 can mbus 现场总线 通信网关
上传时间: 2022-06-21
上传用户:
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工学硕士) 基于FPGA的PCIE数据采集卡设计数据采集处理技术与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PC机技术共同构成检测 技术的基础,其中数据采集处理技术作为实现自动化检测的前提,在整个数字化 系统中处于尤为重要的地位。对于核磁共振这样复杂的系统设备,实现自动化测 试显得尤为必要,又因为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特殊性,对数据的采集有特殊要求, 需要根据各种脉冲序列的不同要求设置采样点数和采样间隔,根据待采信号的不 同带宽来设置采样率,将系统成像的数据采集下来进行处理,最后重建图像和显 示。因此本文基于现有的采集技术开发专门应用于核磁共振成像的数据采集卡。 该采集卡从软件与硬件两个方面对基于FPGA的PCIE数据采集卡进行了研 究,并完成了实物设计。软件方面以FPGA为核心芯片完成数据采集卡的接口控 制以及数据处理。通过Altera的GXB IP核对数据进行捕捉,同时根据实际需要 设计了传输协议,由数据处理模块将捕捉到的数据通过CIC滤波器进行抽取滤 波,然后将信号存入DDR2 SDRAM存储芯片中。在传输接口设计上采用PCIE 总线接口的数据传输模式,并利用FPGA的IP核资源完成接口的逻辑控制。 硬件部分分为FPGA外围配置电路、DDR2接口电路、PCIE接口电路等模 块。该采集卡硬件系统由Flash对FPGA进行初始化,通过FPGA配置PCIE总 线,根据FPGA中PCIE通道引脚的要求进行布局布线。DDR2接口电路模块依 据DDR2芯片驱动和接收端的电平标准、端接方式确定DDR2与FPGA之间通 信的各信号走线。针对各个模块接口电路的特点分别进行眼图测试,分析了板卡 的通信质量,对整个原理图布局进行了设计优化。 通过测试,该数据采集卡实现了通过CPLD对FPGA进行加载,并在FPGA 内部实现了抽取滤波等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各种接IsI和控制逻辑以及通过大容量 的DDR2 SDRAM缓存各种数据处理结果正确。经系统成像,该采集卡采集下来 的数字信息可通过图像重建准确成像,为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工程实现打下了良 好的成像基础。
上传时间: 2022-06-21
上传用户:fliang
全书共分三篇17章。第一篇着重介绍工程测试基础和传感器技术基础,内容包括:测试的基础知识、信号分析基础、测试系统的特性及传感器技术概论;第二篇着重从应用的角度,介绍常用传感器的原理、结构及应用,内容包括: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磁敏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和数字式传感器,以典型示例的形式给出各种传感器在工程测试中的具体应用,详细论述常见物理量的测试方法;第三篇主要介绍新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内容包括:光纤传感器、固态图像传感器、辐射式传感器、微型传感器等新型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基本特性和应用实例;本书最后还介绍了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的组成、设计以及虚拟测试仪器,并以综合应用示例的形式分析了其应用特点。全书内容信息量大,突出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各章均附有习题或思考题。本书可作为机械工程、测控技术及仪器、自动化等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上传时间: 2022-07-18
上传用户:zhaiyawei
VIP专区-嵌入式/单片机编程源码精选合集系列(51)资源包含以下内容:1. 上传一个带源代码的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CMX.2. 数字钟可以说明的具体功能都在文件家中,请仔细参阅,希望大家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3. i2c主模块的底层驱动,使用方便简单,可以用任何才c开发工具开发.4. Altare公司训练新人的练习题下载 FPGA/CPLD.5. 该系统是一个温度测控系统,传感器采用tlc549,内付有proteus的仿真图形,可以模拟外围电路,程序采用c,开发环境是keil c..6. 该程序是iic程序的测试程序.7. 该程序是了解51,想深入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很好的实例!本程序对us/os ii实现了成功的移植.8. 智能电动小车.9. 本人写的51开发板的串口通信程序.10. cypress的an2131开发板原理图.11. 嵌入式软件模拟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技术.12. 基于ARM和μCOS_II的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设计.13. VxWorks操作系统在S3C4510B上的移植.14. 基于Linux的嵌入式LCD设计.15. s3c44b0下外部中断测试程序。带有按键及串口显示。.16. ATMEL公司的AT91M55800芯片的开发板原理图.17. 用PIC16F877实现的基于Hoarder board的C源程序.18. 基于RM9200主芯片.19. 这是非常好的vhdl例子.20. 嵌式系统设计与实例开发实验教材1(清华大学出版社).魏洪兴、周亦敏编著 基于S3C44B0的键盘扫描以及LED显示实验代码.21. wince下drve驱动测试程序大家学习使用.22. 用在COM和嵌入系统开发的示例性程序源码有详细的开发说明..23. 新闻发布系统.24. 这是基于altera的片上处理器nios 的一个IP电话终端的设计,来源altera的电子设计文章大赛..25. 一个使用Mscomm控件编写的串口通信软件.26. nRF24L01 software driver running on AT89C5131A micrcontroller..27. 关于电力自动化远动产品谣信、遥控的电路原理图.28. 电力自动化通讯通道中电话MODEM的原理图.29. 用c语言编写MP3 源程序.30. uc/os2.83最新源代码.31. 基于I2C的RTC(实时时钟)的小程序,用c编写的,实现的是年历功能.32. xml解析器(在niosII环境下用C语言开发的).33. 基于CPLD的FSK信号发生器的设计.PDF.34. 基于CPLD的多功能信号发生器设计.PDF.35. CPU是S3C44B0X,是学习时可用来参考,很好的原理图.36. vte 是linux下的一款控制终端程序.37. 通过一个实例.38. wisgo7007的开发方案的原理图文件.39. 一款ccd摄像头的原理图设计.40. 这是单机测试串口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程序,很简单啊!完成基本的串口工作.
上传时间: 2013-06-02
上传用户:eeworm
该论文提出了基于网络化虚拟仪器技术的自动测试系统的技术概念,将网络化虚拟仪器技术应用到测试领域,使传统的自动测试系统实现了网络化并兼有了虚拟仪器的优点.该论文是具有交叉性和新颖性特点的前沿课题,涉及到自动测试领域、微机技术、网络技术、远程控制等多个学科的理论知识,并需要综合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实现网络化自动测试、数据实时传输、数据库管理等功能.论文主体部分详细论述了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思想和实现要点,主要包括网络互连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库接口模块、基于Web技术的交互式图形显示模块.该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对网络化自动测试系统平台在科研开发、计检、测控等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具有直接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上传时间: 2013-08-03
上传用户:dongbaobao
超声波电机(Ultrasonic Motor)是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原理电机,其原理不同于传统的电磁型电机,它是利用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激发超声振动,借助弹性体谐振放大,通过摩擦耦合产生旋转运动或直线运动.其显著特点是低转速、大力矩、可用于直接驱动、结构简单、电磁兼容性好并具有断电自锁等功能,在某些特殊领域内已取得了一席之地.超声波电机形式多样,其中纵扭复合型超声波电机的输出力矩最高能达到行波型超声波电机的十几倍,且控制性能更好,因此纵扭复合型超声波电机的研究可以便超声波电机的应用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前几年,输出力矩大于1Nm的超声波电机研究主要集中在日本几家研究机构,国内对于大力矩高精度电机的研究几乎是空白.近几年,国内纷纷对具有大力矩输出特性的纵扭复合型超声波电机展开了研究,浙江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清华大学等.该文以具有大力矩输出的纵扭复合型超声波电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摩擦驱动模型、振动模态、摩擦材料的选择、电机结构设计及优化和测控系统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两套样机,每套样机的最大力矩在10Nm以上,且定位精度达到0.025度,形成了大力矩高精度纵扭复合型超声波电机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上传时间: 2013-05-21
上传用户:zzbin_2000
本文针对我国当今大型仓库、大型粮库的监测与控制现状,进行研究开发,采用较为实用和先进的单片微型机控制系统,运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对温度、湿度的敏感性设计了一种基于多级通讯总线的粮库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主要包括通讯控制总站以及下位机的设计。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向通讯控制总站发送命令,提取下位机温、湿度数据,下位机实现温、湿度检测;同时可以查看历史检测数据,进行粮情分析和粮库管理等一系列操作。 温湿度的测量和控制系统通常被认为是一项较为简单的控制技术,但是由于湿敏元件的稳定性差,寿命短等问题,实际应用系统中能正常运行的不多,除非建立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而且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达到一定的要求。所以,本文重点分析了湿敏传感测量的机制,选型和技术措施。在研究了多种湿度传感器性能的基础上选用了合适的湿度传感器,这是本设计的一个重点。本设计还有一个重点,用CPLD设计了一个模拟开关和显示部分。 本设计研制的上位机采用PC机,通过RS-232接口与转换器相连,转换器通过RS-485总线连接下位机,实现监控室与现场的数据通信。每台下位机位于各粮仓内,需要监测256路的温、湿度信号,为了能实现共256路温湿度的数据采集工作,本设计中用CPLD设计了一个模拟开关,每次只采集一路数据送入到单片机中去;另外,本设计的显示部分也独特的选用了CPLD来实现。正常情况下上位机每4小时向下位机发布一次检测信号(同时在任何时刻也可监控某个粮仓的温湿度情况),下位机利用PICl6F877单片机来实现粮仓中128路温度和128路湿度的测控。 该粮仓温、湿度测控系统实用性强,成本低,数据传输效率高,可靠性好。它不仪可以应用于粮库的监控管理,而且也可推广到其他监控领域,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上传时间: 2013-05-23
上传用户:liuwei6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