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yM0是广州致远电子有限公司为企业用户和高校师生设计的一款开发工具,核心微控制器采用的NXP公司最新推出的LPC1100系列Cortex-M0内核芯片。LPC1100微控制介绍:LPC1100系列微控制器采用了ARM公司最新发布的Cortex-M0内核,工作频率高达50MHz,功耗低至150μA/MHz,性能卓越、应用简单,更突出的是,它能够显著降低所有8/16位应用的代码长度,并且具有极低的市场定价,其价值和易用性比现有的8/16位微控制器更胜一筹,为追求ARM架构的8/16位用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32位解决方案。
上传时间: 2013-11-18
上传用户:laomv123
使用的是API编程,可格式化、校验和读写特殊扇区。可用作Windows下的磁盘加密。本函数还有以下两个缺点以待改进: 1.本函数还只能读能读 A: 和 B:,即只能对软盘操作 2.不能改变磁盘扇区大小,只能是标准的 512 个字节。 参数说明: command 操作: 0 重置磁盘 2 读扇区 3 写扇区 4 校验磁道 5 格式化磁道 8 得到设备参数 (int 1EH) drive 驱动器 A:=0 B:=1 head 磁头号,范围 0 - 1 track 磁道号,范围 0 - 84 ( 80 - 84 为特殊磁道,通常用来加密 ) sector 扇区号,范围 0 - 255 ( 19 - 255 为非标准扇区编号,通常用来加密) nsectors 每次读或写的扇区数,不能超出每磁道的最大扇区数 buffer 数据写入或读出的缓冲区,大小为 512 个字节 返回值 ( 同 Int 13H ): 0x0 成功 0x1 无效的命令 0x3 磁盘被写保护 0x4 扇区没有找到 0xa 发现坏扇区 0x80 磁盘没有准备好
上传时间: 2013-12-05
上传用户:moerwang
Java I/O API之性能分析 IO API的可伸缩性对Web应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Java 1.4版以前的API中,阻塞I/O令许多人失望。从J2SE 1.4版本开始,Java终于有了可伸缩的I/O API。本文分析并计算了新旧I/O API在可伸缩性方面的差异。
上传时间: 2014-09-04
上传用户:zxc23456789
系统聚类算法K-means 属于聚类分析中一种基本的划分方法,常采用误差平方和准则函数作为聚类准则,该算法在处理大数据集时是相对可伸缩且高效率的,同时具有潜在的数据并行性。但是这种算法依赖于初始值的选择以及数据的输入顺序;此外,当运用误差平方和准则函数测度聚类效果时,如果各簇的形状和大小差别很大,为使误差平方和 Jc 值达到最小有可能出现将大的聚类簇分割的现象。
上传时间: 2015-03-25
上传用户:zhuoying119
时钟日历芯片PCF8584的C51源程序,转载自于磁动力电子网
上传时间: 2015-04-03
上传用户:源码3
完全公开源代码,并无任何许可限制 特别基于大型电子商务网站的系统开发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后台数据库,充分应用了存储过程的巨大功效 基于类模块的扩展数据访问能力支持任何类型的大型数据库 加密用户登录信息(cookie) 易于安装的系统和应用功能 100%的asp.net的代码,没有COM,java或者其他的格式 完全基于MS建议的系统安全设计 最佳的应用程序,数据库和安全设定 MS建议的最佳用户密码管理设定 极强的系统性能与伸缩性 大量应用缓存以提升系统的性能和浏览速度 方便的功能可伸缩设计
上传时间: 2015-04-15
上传用户:许小华
本书所主要关注者,并不是科学告之于我们的知识。当然,如果我的大部分生涯不曾专门致力于经济学的研究,而且在晚近也不曾努力研习其他社会科学门类业已获致的种种成果,本书的撰写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是尽管如此,我在这里所关注的也不只是事实,而且亦不局限于对因果关系的陈述。我的目的在于构画一种理想,指出实现这一理想的可能途径,并解释这一理想的实现所具有的实际意义。
标签:
上传时间: 2015-04-30
上传用户:13188549192
日历时钟 按AN3,依次进入闹钟功能,闹钟时间,年,月,日和时,分,秒模式,直致退出设置状态 按AN4,调整是否起用闹钟和调节闹钟时,分,秒,年,月,日,时间的时,分,秒的数字 闹钟响时,按AN4即可停止闹钟的声响 正常状态,上排最前面显示一自定义字符,下排最前面闪动"willar" 设置状态,LCD上排最前面显示"P",下排最前面设置闹钟时显示"alarm:",其他显示"time:" 闹钟启用时,在LCD下排中间显示一小喇叭,闹钟禁用时,无此小喇叭 年代变化2000--2099,星期自动转换
上传时间: 2014-01-10
上传用户:wendy15
格子Boltzmann方法 格子Boltzmann方法是为了保留格子气自动机方法的优点,克服其缺点而发展起来的方法。 特别是1992年,钱跃弘、陈十一等的开创性工作(提出LBGK模型方法),使该方法广泛地应用到计算流体力学(单相流、多相流、多孔介质流、热对流、磁流体、反应-扩散等)。
上传时间: 2013-12-18
上传用户:hustfanenze
格子Boltzmann方法 格子Boltzmann方法是为了保留格子气自动机方法的优点,克服其缺点而发展起来的方法。 特别是1992年,钱跃弘、陈十一等的开创性工作(提出LBGK模型方法),使该方法广泛地应用到计算流体力学(单相流、多相流、多孔介质流、热对流、磁流体、反应-扩散等)。 这是“格子模型”的并行处理,在LINUX下调试通过
上传时间: 2013-12-25
上传用户:懒龙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