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电流计算

计算电流是计算负荷在额定电压下的正常工作电流。它是选择导体、电器、计算电压偏差、功率损耗等的重要依据。
  • 基于三维磁场计算的永磁音圈电机结构优化设计

    音圈电机(VoiceCoilMotor,简称VCM)是特种直线电机,其工作原理与扬声器的音圈类似。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动作速度快,可以达到很高的定位精度,推力均匀。自从问世以来,广泛的应用在计算机存储设备、航天仪器(例如航天制冷机)、精密测距仪器(例如霍尔位移测量装置)、精密车床以及移动电话中。目前,生产出的VCM电机广泛应用于消费类和生产类市场,特别是高档家用电器和计算机中。 针对目前我国VCM结构设计的不足及工艺的落后,本文结合现有的加工工艺,研究永磁VCM的设计及结构优化,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介绍VCM工作原理,以及内磁式与外磁式、长音圈与短音圈、动圈式与动铁式、直线式与摇臂式等不同结构VCM及相应特点,阐述了力矩常数的意义及其对电机性能的影响,并详细介绍了VCM在光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以及在电刷试验台(提供静压力)中的典型应用。 其次,从电机电磁场的基本理论出发,介绍有限元及其在电磁场仿真计算中的应用,并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结合实际算例,对VCM进行建模和仿真。 再次,文中详细介绍了永磁VCM的设计过程,提出了设计方法以供参考,其中包含了定量计算,包括了永磁体材料的选择、体积的计算,音圈的设计(匝数计算及选型),以及电机整体的机械结构设计。 最后,结合设计VCM应当遵循的原则,提出了若干结构优化设计方案。在理论推导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仿真软件ANSYS,对几种结构分别进行了电机电磁场以及电机性能的仿真分析,其中包括:采用钕铁硼永磁的单励磁结构VCM与传统铁氧体VCM的性能差异;增加极靴对VCM性能影响;增加短路环及变换结构对VCM动态响应速度的影响等。

    标签: 磁场 优化设计 计算 音圈电机

    上传时间: 2013-06-10

    上传用户:wanghui2438

  • 空冷及蒸发冷却条件下电机定子温度场研究

    该文针对汽轮发电机定子在空冷及蒸发冷却条件下的温度分布进行了仿真计算和实验研究.在仿真方面,对仿真的数值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三维热传导模型,分析讨论了温度场计算过程中边界条件的计算和设置.对三种不同绝缘结构的定子试件,在不同的工况下,进行了温度场仿真计算.在空冷条件下,进行了三维温度场仿真,得到了多组曲线,获得了不同电流密度、不同绝缘结构、不同风速情况下,定子铁芯和绕组绝缘表面的温度分布.在蒸发冷却条件下,对定子进行了二维温度场的仿真计算,并分析了冷却介质F-113的不同液位高度对定子温度分布的影响.在实验方面,建立了不锈钢套筒模型,在空冷条件下,测得了不同风速时定子表面的温升数据,分析了风速、绝缘厚度、以及电流密度对定子温度场的影响.在蒸发冷却条件下,测得了定子的温度分布,并与空冷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可以看出在大电流密度条件下,蒸发冷却技术冷却效果的优势非常明显.通过该文的研究,更直接地了解了在空冷和蒸发冷却两种冷却方式下,定子的温度分布情况.在工程应用中,可作为选择电机冷却方式的参考.

    标签: 冷却 条件下 电机定子 温度场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3233

  • 利用霍尔传感器设计直流电流检测电路

    利用集成UGN—3501M 霍尔传感器和集成AD522 型双端差动输入测量放大器设计出了直流电流检测电路,该电路具有良好的线性度(绝对线性度为1.4﹪)和高精度(最大相对误差为0.53﹪);电

    标签: 霍尔 传感器设计 直流电流 检测电路

    上传时间: 2013-07-07

    上传用户:KIM66

  • 基于ARM和μCOS-Ⅱ的智能直流校验表的研制

    目前国内的大多数通用直流电参数测量设备,精度等级一般为0.5级或0,2级,精度更高的测量仪表(校表)一般为0.1~0.05级。而数字仪表使用的CPU大多数仍采用8位或16位单片机,由于其处理速度慢,不易实现更多的功能。软件上还是采用汇编语言编程,流程上沿用传统的线性程序,不便于软件的升级和维护。而国外高精度的测量设备往往价格很高。为了更好地满足计算过程中准确性、精确性、快速性以及日后客户对仪表功能上的升级要求,克服目前国内现行的直流电参数测量仪器存在的局限,同时获得更高的性价比,本文在充分分析和吸收当前国内外数字仪表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后,研制了一种基于32位ARM和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的智能直流校验表,精度已达到了0.05级,该仪器是目前国内直流电参数测量的最高性能仪器之一,可广泛用于实验室、计量院所、电力系统等部门作为0.1级、0.05级直流电压、电流测量标准或现场检测。 本文首先对直流表的各种测量功能和精度要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仪器的总体框架和满足测量精度要求的措施。本装置硬件上采用ARM结构,以恩智浦公司的ARM微控制器(LPC2134)为控制核心,实现测量、校准、通信和显示功能。软件上则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进行了仪表的总体程序设计。 在介绍了对直流表硬件电路的设计及驱动程序的编写后,再简单阐述了μC/OS-Ⅱ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在ARM微控制器(LPC2134)上的移植,并详细介绍了基于μC/OS-Ⅱ平台应用程序的任务划分,在设计了全部程序后,探讨了误差的分类和产生原因,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标签: ARM COS 直流

    上传时间: 2013-06-25

    上传用户:元宵汉堡包

  • 高频变压器计算自动表格

    高频变压器计算自动表格,填入适当的参数自动计算需要的电感等

    标签: 高频变压器 计算 自动 表格

    上传时间: 2013-05-18

    上传用户:曹云鹏

  • 常用计算小工具

    全都是网络上搜集来的, 包含: RC振荡电路计算、电感阻抗计算、电容阻抗计算、电容或电感值计算、单片机小精灵、PCB报价计算、FLASH芯片型号查询。

    标签: 计算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Avoid98

  • 基于ARM-Linux的嵌入式Scilab-EMB计算平台设计研究与实现

    嵌入式系统在众多工业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因嵌入式系统的资源受限缘故,导致在嵌入式系统上很难实现复杂计算算法。此外,当前嵌入式系统设计阶段和实现阶段的分离现状,致使嵌入式系统开发耗时且昂贵。为解决这些问题,本书提出了一种低成本、可重复使用且可重构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现集成开发环境。为了减少成本,该集成环境全部是采用自由和开放源代码软件,如Linux操作系统和Scilab计算平台等。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构建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及移植相关软件包到嵌入式ARM平台,首先详细的描述了如何使用Buildroot工具包制作交叉编译器,并描述Minicom、TFTP和NFS等嵌入式开发相关工具,最后详细的描述了如何移植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TinyX和嵌入式窗口管理器JWM。 2、构建Scilab-EMB嵌入式计算平台,首先介绍了数值计算软件Scilab,然后详细的描述了如何在ARM系统上实现Scilab-EMB嵌入式计算平台。 3、开发Scilab数据采集工具包,实现Scilab与底层设备通讯,该工具包PC版和ARM版均支持串口和以太网接口,且均支持Modbus现场总线。PC版额外支持OPC协议。 4、基于Scilab构建虚拟控制实验室,验证该平台的可行性及性能。 本文创新点: 1、国内外率先提出了一种新的以Scilab为核心的嵌入式计算平台方案,并在国内外首次实现了Scilab到ARM平台的移植; 2、开发了Scilab-DAQ数据采集工具包,有效的实现了Scilab与底层设备的通讯。 通过虚拟实验室的建立,验证了该嵌入式控制平台能够胜任多种复杂算法。 该嵌入式计算平台解决方案和Scilab-DAQ数据采集工具包已经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并被多家科研机构、学校和公司所采纳和使用。

    标签: Scilab-EMB ARM-Linux 嵌入式 计算

    上传时间: 2013-05-30

    上传用户:acon

  • 基于ARM的电动机综合保护装置设计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电动机保护的发展,针对当前电动机保护的现状,介绍了一种嵌入式综合电动机保护装置。该保护装置设计基于ARM嵌入式微处理器,相比于传统的保护装置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性能高、实时性好等优点,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保护装置可以实时采集电动机的三相输入电压、电流信号,对采样数据进行保护算法计算,监视电动机的工作状态,一旦有故障发生,则进行相应保护动作,及时切断电动机电源。课题完成了基本的硬件系统设计和软件开发。 硬件设计采用S3C2410作为处理器组成电动机综合保护装置,使用S3C2410自带的A/D转换器采集电动机的三相输入电流、电压信号,并通过键盘和LCD显示器完成人机交互。 软件的开发分为开发环境的建立和应用软件设计两个部分。开发环境的建立包含ARM平台的BootLoader和嵌入式Linux的移植,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应用软件方面包含驱动程序,Qt界面程序,智能保护程序等几个部分。 论文的最后对系统设计所完成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改进方法。

    标签: ARM 电动机 保护装置

    上传时间: 2013-06-16

    上传用户:ryb

  • 基于单片机SPCE061A 数控直流电流源的设计

    采用单片机SPCE061A 为控制核心, 实现0 到2A 数控可调直流恒流源. 电流测量采用康锰铜电阻丝作为精 密取样电阻, 利用A/ D 输入口进行电流检测和监控. 输出电流控制采用单片机的D/ A 口输出模拟量; 恒流部分的 控制端采用闭环反馈控制形式, 受控部分采用达林顿管进行扩流、采用LCD 点阵图液晶显示屏实时显示. 该电流源 可用于污水泵站的仪表中采用单片机SPCE061A 为控制核心, 实现0 到2A 数控可调直流恒流源. 电流测量采用康锰铜电阻丝作为精 密取样电阻, 利用A/ D 输入口进行电流检测和监控. 输出电流控制采用单片机的D/ A 口输出模拟量; 恒流部分的 控制端采用闭环反馈控制形式, 受控部分采用达林顿管进行扩流、采用LCD 点阵图液晶显示屏实时显示. 该电流源 可用于污水泵站的仪表中

    标签: SPCE 061A 061 单片机

    上传时间: 2013-07-22

    上传用户:ccclll

  • 基于DSP的高性能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设计.pdf

    作为交流异步电机控制的一种方式,矢量控制技术已成为高性能变频调速系统的首选方案。矢量控制系统中,磁链的观测精度直接影响到系统控制性能的好坏。在转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系统中,转矩电流和励磁电流能得到完全解耦[1]。一般而言,转子磁链观测有两种方法:电流模型法和电压模型法。磁链的电流模型观测法中需要电机转子时间常数,而转子时间常数易受温度和磁饱和影响。为克服这些缺点,需要对电机的转子参数进行实时观测,但这样将使得系统更加的复杂。磁链的电压模型观测法中不含转子参数,受电机参数变化的影响较小。矢量控制计算量大,要求具有一定的实时性,从而对控制芯片的运算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介绍了一种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采用了电压模型观测器[2]对转子磁链进行估计,针对积分环节的误差积累和直流漂移问题,采用了一种带饱和反馈环节的积分器[3]来代替电压模型观测器中的纯积分环节。整个算法在tms320f2812 dsp芯片上实现,运算速度快,保证了系统具有很好的实时性。

    标签: DSP 性能 异步电机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jhksyg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