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DC-AC逆变技术及其应用

    本书在论述了电力电子及其逆变技术现状与发展的基础上,按电气隔离、功率流向、电源性质、相数、模块数、电平数、能量去向、功率变换量、相关流向、电源性质、相数、模块数、电平数、能量去向、功率变换量、相关技术等类型,系统,深入并有创新地论述了方波、多重移相叠加阶梯波合成、脉宽调制、单向电压源高频环节、高频脉冲直流环节、双向电压源高频环节、谐振式双向电压源高频环节、电流源高频环节、直流变换器型高频环节、三相、并联、多电平、可再生能源并网、Delta等逆变技术和控制、驱动、缓冲、滤波等相关技术及其在逆变器中的应用。

    标签: DC-AC 逆变技术

    上传时间: 2018-08-10

    上传用户:wj4219

  • 电气工程师手册

    电气工程师手册,第1章 电工常用数据与资料,第2章 晶体管与集成电路,第3章 晶闸管及其触发电路

    标签: 电气工程师 手册

    上传时间: 2020-02-29

    上传用户:suea

  • TwinCAT 3 入门教程 Version 4.13

    TwinCAT 3  入门教程Version 4.13毕孚自动化设备贸易(上海)有限公司2020 年 10 月前言TwinCAT3 是基于 PC 的控制软件并且它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是倍福公司历史上又一个里程碑。特别是在高效的工程领域中 TwinCAT3 将模块化思想以及其灵活的软件架构,融入到整个平台。几乎每一种控制应用程序都能在 TwinCAT3 中实现。从印刷设备、木工设备、塑料机械或门窗设备、风力发电机和实验台,亦或是楼宇,诸如剧院,以及运动场,一切都可以通过 TwinCAT3 实现自动化。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编程语言来实现这些应用。除了经典的 PLC 编程语言的IEC 61131-3,用户现在也可以用高级语言 C 或 C++,以及 MATLAB®/ Simulink®。整合了运动功能从而简化了工程项目,以及全新的安全应用编辑更加人性化。这些以及更多的特性都证明了为什么 TwinCAT3 也名为扩展的自动化。本书针对任何想要学习倍福 TwinCAT3 软件如何实现基于 PC 控制编程的读者,阅读本书需要预先具备 IEC61131-3,C/C++或 MATLAB®/ Simulink®中至少一种编程语言的知识。本书内容的架构安排如下:第一章介绍 TwinCAT3 软件架构,如何选择合适的 Visual Studio,以及如何安装帮助系统。第二章介绍了 TwinCAT3 试用版授权以及完整版授权激活方式,同时介绍了两种全新硬件授权设备的介绍和使用。第三章介绍了 TwinCAT3 中如何扫描硬件,以及虚拟层和物理层直接的连接如何实现。第四章围绕 IEC61131-3 的概念展开了说明,讲述了 IEC61131-3 标准的核心概念,语法以及 IEC61131-3 新标准扩充的部分。第五章介绍如何创建一个 TwinCAT3 项目,并且选择 ST(结构文本)语言进行简单编程,调用功能块,在线检测与调试的过程。第六章介绍如何选择 PLC 中自带的 HMI 功能编辑一个完整的界面,并且实现全屏显示,用户管理,网页浏览等功能。第七章全面介绍 TwinCAT3 中 Measurement 功能的使用,包括如何创建一个

    标签: twincat

    上传时间: 2021-12-17

    上传用户:shjgzh

  • 接收机的设计

    本论文是依托“985”工程超宽带全中频比幅比相测向系统研制项目,在原有经典雷达接收机系统设计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测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测向要求,采用四通道一次变频超外差设计方案,基于MC和MMC器件分模块设计了一个雷达接收机,并对该接收机的频率源进行了研制论文首先针对该接收机系统的指标要求,进行了系统的变频分析以及链路的指标分配和核算,对接收机进行了系统级设计和功能模块规划。下变频电路是整个接收机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论文选用双平衡混频器,并对下变频电路中各个功能模块,包括耦合电路、低噪声放大电路、混频电路、中频放大电路和中频滤波电路以及其本振信号功分电路和测试信号功分电路进行了设计和测试。在此基础上,还完成了下变频电路的结构布局和电磁兼容设计。频率源已成为雷达接收机系统的乃至整个雷达系统十分关键的技术。论文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和锁相环(PLL)相结合的频率合成方案,完成了频率合成器,包括DDS、PLL以及其基于ARM的控制电路的设计和测试对接收机及其频率源的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工作状态正常,基本满足设计要求。21世纪进入高技术兵器时代,武器装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是其发展的主要趋势。智能化武器中最为突出的是精确制导和无人机,其精确的探测技术是由一个建立在一定体制上的测向系统完成,因而现代电子战对测向系统的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在众多的测向体制中,比幅比桕测向具有系统设备少、易实现、通道的致性好及抗干扰性高等优点,被广泛使用于电子侦察设备。在这样一个测向系统中,雷达接收机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雷达(RADAR)词源于美国海军在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一个保密代号,它是无线电探测和测距(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英文缩写,即用无线电方法发现目标并测定它们在空间的位置,因此雷达也称为“无线电定位”。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雷达的基本任务不仅仅是从探测目标中提取诸如目标距离,角坐标(方位角和俯仰角),而且还包括测量目标的速度,以及从目标回波中获取更多目标反射特性等方面的信息。

    标签: 接收机

    上传时间: 2022-03-29

    上传用户:slq1234567890

  • 基于ARM+CORTEX-M3的STM32系列嵌入式微控制器的应用实践_1

    资源较大,分为两个部分,已全部上传:第一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arm-429326.html   第二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arm-429325.html  本书介绍了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ST)公司的32位基于 ARM Cortex-M3内核的STM32单片机应用与实践。通过“学中做、做中学”,即DIY(Do It yourself)和LBD(Learning By Doing)的方式,按照工作导向的思路展开教学与实践学习,循序渐进地介绍和构建若干典型STM32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硬件和软件,以及相关传感器电路,将STM32单片机的外围引脚特性、内部结构原理、片上外设资源、开发设计方法和应用软件编程等知识传授给学生,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进行创新,力求解决嵌入式系统课程抽象与难学的问题全书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可作为高等本科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电子信息、自动化、电力电气电子技术及机电一体化等相关专业的“32位高级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基于 ARM Cortex内核的单片机系统开发”等课程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作为工程实训、电子制作与竞赛的实践教材和实验配套教材,同时还可以供广大从事自动控制、智能仪器仪表、电力电子、机电一体化等系统开发和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教师者个人参考自学使用,并可作为ARM相关应用与培训课程的参考书。

    标签: arm stm32 嵌入式 微控制器

    上传时间: 2022-04-02

    上传用户:

  • 基于ARM+CORTEX-M3的STM32系列嵌入式微控制器的应用实践_2

    资源较大,分为两个部分,已全部上传:第一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arm-429326.html 第二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arm-429325.html 本书介绍了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ST)公司的32位基于 ARM Cortex-M3内核的STM32单片机应用与实践。通过“学中做、做中学”,即DIY(Do It yourself)和LBD(Learning By Doing)的方式,按照工作导向的思路展开教学与实践学习,循序渐进地介绍和构建若干典型STM32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硬件和软件,以及相关传感器电路,将STM32单片机的外围引脚特性、内部结构原理、片上外设资源、开发设计方法和应用软件编程等知识传授给学生,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进行创新,力求解决嵌入式系统课程抽象与难学的问题全书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可作为高等本科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电子信息、自动化、电力电气电子技术及机电一体化等相关专业的“32位高级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基于 ARM Cortex内核的单片机系统开发”等课程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作为工程实训、电子制作与竞赛的实践教材和实验配套教材,同时还可以供广大从事自动控制、智能仪器仪表、电力电子、机电一体化等系统开发和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教师者个人参考自学使用,并可作为ARM相关应用与培训课程的参考书。

    标签: arm stm32 嵌入式 微控制器

    上传时间: 2022-04-02

    上传用户:kent

  • 雷达系统及其信息处理

    本书定位为高等院校信息类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其特色是:不是单纯地讲授雷达原理或雷达基本理论,而是根据现代雷达系统的特点,站在雷达系统及其同目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信号获取与信息处理的角度,阐述雷达系统及其信息处理中的相关问题。在内容编排上,本书强调雷达信号基本理论、雷达系统同目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先进雷达系统中的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技术。为此,本书按照4个模块编写。第1章和第2章介绍雷达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和趋势及预备知识;第3、4、5章阐述雷达系统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包括雷达发射与接收、雷达方程与目标检测、雷达波形与处理;第6章和第7章着重分析雷达系统同目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包括雷达目标、大气传播和背景散射等;第8、9、10章讨论先进雷达系统及其处理技术,包括雷达测量与跟踪、脉冲多普勒和动目标指示雷达及高分辨率雷达成像。本次修订重点增加了波形分集等前沿技术、雷达目标高分辨率图像理解、环境杂波模型等方面的论述。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相关课程的教材,又可作为从事雷达系统、微波遥感、电磁散射、信号与信息处理等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及雷达部队官兵的参考书。

    标签: 雷达 信息处理

    上传时间: 2022-04-07

    上传用户:

  • 机器人技术及其应用_3

    资源较大,分为3个部分,已全部上传:第一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1-418892.html 第二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2-418893.html 第三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3-418894.html 全书共分8章。第1章,概论。是本书的总纲,主要介绍了机器人的由来与发展、定义、分类及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内容等。第2章,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原理。主要讲述工业机器人的组成,主要技术参数,人手臂作用机能初步分析及工业机器人的手部、手腕、手臂、机身、行走机构等原理结构和特点。第3章,机器人运动学与动力学。先后介绍了齐次坐标与动系位姿矩阵、齐次变换等基本概念,在对机器人的位姿分析的基础上,较为深入地介绍了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建立的方法与步骤。第4章,机器人传感器技术。首先介绍了机器人常用传感器的分类、要求及选择,然后较为深入地介绍了机器人内部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原理等。第5章,机器人驱动技术。先后介绍了机器人液压驱动、气压驱动、电气驱动和新型驱动技术原理及结构。第6章,机器人控制技术。主要讲述工业机器人控制方式分类、机器人位置控制、运动轨迹规划、力(力矩)控制、智能控制技术及其应用等内容。第7章,机器人系统设计方法与实例。首先介绍了机器人系统设计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昆山1号6轴机器人系统设计”和“MT-R智能型移动机器人设计”过程的方法与步骤。第8章,机器人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工业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军用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空间机器人、微型机器人和仿人机器人等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本书适合理工类专业本科生教学之用。如作为大专生教材可适当删减;作为研究生用书时,部分章节应适当加深。书中有关*号的内容可作为拓展学生知识面内容。

    标签: 机器人

    上传时间: 2022-04-07

    上传用户:

  • 机器人技术及其应用_2

    资源较大,分为3个部分,已全部上传:第一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1-418892.html 第二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2-418893.html 第三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3-418894.html 全书共分8章。第1章,概论。是本书的总纲,主要介绍了机器人的由来与发展、定义、分类及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内容等。第2章,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原理。主要讲述工业机器人的组成,主要技术参数,人手臂作用机能初步分析及工业机器人的手部、手腕、手臂、机身、行走机构等原理结构和特点。第3章,机器人运动学与动力学。先后介绍了齐次坐标与动系位姿矩阵、齐次变换等基本概念,在对机器人的位姿分析的基础上,较为深入地介绍了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建立的方法与步骤。第4章,机器人传感器技术。首先介绍了机器人常用传感器的分类、要求及选择,然后较为深入地介绍了机器人内部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原理等。第5章,机器人驱动技术。先后介绍了机器人液压驱动、气压驱动、电气驱动和新型驱动技术原理及结构。第6章,机器人控制技术。主要讲述工业机器人控制方式分类、机器人位置控制、运动轨迹规划、力(力矩)控制、智能控制技术及其应用等内容。第7章,机器人系统设计方法与实例。首先介绍了机器人系统设计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昆山1号6轴机器人系统设计”和“MT-R智能型移动机器人设计”过程的方法与步骤。第8章,机器人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工业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军用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空间机器人、微型机器人和仿人机器人等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本书适合理工类专业本科生教学之用。如作为大专生教材可适当删减;作为研究生用书时,部分章节应适当加深。书中有关*号的内容可作为拓展学生知识面内容。

    标签: 机器人

    上传时间: 2022-04-07

    上传用户:ttalli

  • 机器人技术及其应用_1

    资源较大,分为3个部分,已全部上传:第一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1-418892.html 第二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2-418893.html 第三部分:https://dl.21ic.com/download/_3-418894.html 全书共分8章。第1章,概论。是本书的总纲,主要介绍了机器人的由来与发展、定义、分类及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内容等。第2章,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原理。主要讲述工业机器人的组成,主要技术参数,人手臂作用机能初步分析及工业机器人的手部、手腕、手臂、机身、行走机构等原理结构和特点。第3章,机器人运动学与动力学。先后介绍了齐次坐标与动系位姿矩阵、齐次变换等基本概念,在对机器人的位姿分析的基础上,较为深入地介绍了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建立的方法与步骤。第4章,机器人传感器技术。首先介绍了机器人常用传感器的分类、要求及选择,然后较为深入地介绍了机器人内部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原理等。第5章,机器人驱动技术。先后介绍了机器人液压驱动、气压驱动、电气驱动和新型驱动技术原理及结构。第6章,机器人控制技术。主要讲述工业机器人控制方式分类、机器人位置控制、运动轨迹规划、力(力矩)控制、智能控制技术及其应用等内容。第7章,机器人系统设计方法与实例。首先介绍了机器人系统设计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昆山1号6轴机器人系统设计”和“MT-R智能型移动机器人设计”过程的方法与步骤。第8章,机器人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工业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军用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空间机器人、微型机器人和仿人机器人等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本书适合理工类专业本科生教学之用。如作为大专生教材可适当删减;作为研究生用书时,部分章节应适当加深。书中有关*号的内容可作为拓展学生知识面内容。

    标签: 机器人

    上传时间: 2022-04-07

    上传用户:king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