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电压无功控制器

  • pq法潮流计算

    本程序的功能是用P-Q分解法进行潮流计算 ,包括个节点电压、个支路电流及输送的有功无功,希望大家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对大家有帮助!

    标签: 流计算;c语言

    上传时间: 2017-06-09

    上传用户:东北小妞

  •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包括个节点电压、个支路电流及输送的有功无功,希望大家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对大家有帮助!

    标签: 电力系统 流计算;c语言

    上传时间: 2017-06-09

    上传用户:东北小妞

  • 三相电子电能表检定装置

    基本误差 在相关国标、规程规定的参比条件下,输出电流为50mA~120A装置的最大允许误差(含标准表)小于0.01%,输出电流为1mA~50mA装置的最大允许误差(含标准表)小于0.015%。 可实现三只三相电能表的三相四线及三相三线的误差测量;可测试无功电能基本误差。 1.2.3.2 测量重复性 装置的测量重复性用实验标准差表征,在进行不少于10次的重复测量,其测量结果的标准偏差估计值s不超过0.001%。 1.2.3.3  输出电量 1.2.3.3.1 电压电流量程 输出电压范围:3×(57.7V~380V); 每档电压输出瞬间及相位切换时不允许有尖峰。每档电压输出上限达120%Un。  输出电流范围:3×(0.001A~100A); 输出电流范围上限要求达到120A。每档电流输出瞬间及相位切换时不允许有尖峰。每档电流输出上限达120%In。 1.2.3.3.2 输出负载容量 三表位:电压输出:每相≥150VA         电流输出:   每相≥300VA 1.2.3.3.3 输出电量调节 (1)  电压、电流调节: 调节范围:0%~120%                   调节细度:优于0.005%。 (2)  相位调节: 调节范围:0°~360°                 调节细度:优于0.01°。 (3) 频率调节: 调节范围:45Hz~65Hz                 调节细度:优于0.001Hz。 1.2.3.3.4 输出功率稳定度:<0.005% / 3min . 稳定度按JJG597的5.2.3.13方法计算。 1.2.3.3.5 输出电压电流失真度 装置输出电压电流失真度范围:小于0.1%。 1.2.3.3.6起动电流:装置具有起动电流调整、测量功能,能输出0.5mA的起动电流。 起动电流的测量误差≤ 5%,起动功率的测量误差 ≤ 10%。 1.2.3.3.7三相电量对称性 任一相(或线)电压和相(或线)电压平均值之差不大于±0.1%;各相电流与其平均值之差不大于±0.2%;任一相电压与对应相电流间的相位角之差不大于0.5°;任一相电压(电流)与另一相电压(电流)间相位角与120°之差不大于0.5°。 1.2.3.4 多路隔离输出的装置各路输出负载影响应符合JJG597—2005中 3.8条的规定。 1.2.3.5 确定同名端钮间电位差应符合JJG597—2005中3.9条的规定。 1.2.3.6 多路输出的一致性应符合JJG597—2005中3.7条的规定。 1.2.3.7 监视示值的误差 监视仪表应有足够的测量范围,电压示值误差限为±0.2%,电流、功率示值误差限为±0.2%,相位示值误差限为±0.3°,频率示值误差限为±0.1%,启动电流和启动功率的监视示值误差不超过5%(启动电流为1mA时的监视示值误差也不应超过5%)。各监视示值的分辨力应不超过其对应误差限的1/5。 1.2.3.8 具有消除自激的功能。可自动消除开机或关机时产生的尖脉冲。 1.2.3.9 装置的磁场 由装置产生的在被检表位置的磁感应强度不大于下列数值: I≤10A时,B≤0.0025mT; I=200A时,B≤0.05mT;10A到200A之间的磁感应强度极限值可按内插法求得。 1.2.3.10  电磁兼容性  (1)电磁骚扰的抗扰度 装置的设计能保证在传导和辐射的电磁骚扰以及静电放电的影响下不损坏或不受实质性影响(如元器件损毁、控制系统死机、精度出现变化等影响正常检定工作的现象),骚扰量为静电放电、射频电磁场。 (2)无线电干扰抑制 装置不发生能干扰其他设备的传导和辐射噪声。 1.2.3.11 稳定性变差 (1)短期稳定性变差 装置基本误差合格的同时,在15min内的基本误差最大变化值(连续测量7h),不大于装置对应最大允许误差的20%。 (2)检定周期内变差 检定周期内装置基本误差合格的同时,其最大变化值,不大于0.01%。 1.2.3.12 安全 装置的绝缘强度试验要求和与安全有关的结构要求符合GB 4793.1的规定。 1.2.3.13 脉冲输出 同时检测三路被检脉冲:显示当前误差平均误差和标准偏差;同时检测的被检脉冲的常数、工作方式和脉冲个数,可完全不同;误差测量所需要的输入参数的位数,应能覆盖目前各种标准表和的检测需要。对每一表位应有高频、低频脉冲信号的BNC接收端口,能接收≤600kHz的有/无源脉冲(5-30V脉冲幅值)。 1.2.3.14供电电源 供电电源在3×220V/380V10,50Hz2Hz装置正常工作。

    标签: 三相 电子电能表 检定装置

    上传时间: 2021-06-15

    上传用户:li091122

  •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变频电源设计

    电源正朝着高效率,高稳定度,高功率密度,低污染,模块化发展。为了满足输出电压和频率可变的逆变电源的基本指标,调制方式上各种新颖的调制技术不断涌现,控制上各种适合于不同要求的逆变器的控制方案被提了出来。本设计是基于SPWM逆变技术,将由单片机产生的SPWM波输出作为绝缘栅双极晶闸管的驱动信号,最后通过低通滤波,从而在输出端得到一个无失真的正弦信号波形。本文设计了一种交流电力频率转换器(AFC),提高交直流转换器与无功功率控制,其超前相位补偿原理是导致减少当前控制回路的给定线频率带宽的要求。由于这些特性,可使用相对减缓转换功率等设备,因此它可以用于高电平交流线频率。

    标签: 单片机 电源

    上传时间: 2022-03-28

    上传用户:shjgzh

  • 移相全桥的原理及设计

    本文对PWM全桥软开关直流变换器进行了研究。具体阐述了PWM全桥ZS软开关直流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软开关的实现条件,就基本的移相控制FB ZVS PWM变换器存在的问题给予分析并对两种改进方案进行了研究:1、能在全部工作范围内实现零电压开关的改进型全桥移相zvs-PWM DCDC变换器,文中通过对其开关过程的分析,得出实现全负载范围内零电压开关的条件。采用改进方案设计了一台48V~6 VDC/DC变换器,实验结果证明其比基本的 ZVS-PWM变换器具有更好的软开关性能。2、采用辅助网络的全桥移相 ZVZCS-PWM DCDC变换器,文中具体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及变换器特性,并进行实验研究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功率变换器在开关电源、不间断电源、CPU电源照明、电机驱动控制、感应加热、电网的无功补偿和谐波治理等众多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电力电子技术高频化的发展趋势使功率变换器的重量大大减轻体积大大减小,提高了产品的性能价格比,但采用传统的硬开关技术,开关损耗将随着开关频率的提高而成正比地增加,限制了开关的高频化提高功率开关器件本身的开关性能,可以减少开关损耗,另一方面,从变换器结构和控制上改善功率开关器件的开关性能,可以减少开关损耗。如缓冲技术、无损缓冲技术、软开关技术等软开关技术在减少功率开关器件的开关损耗方面效果比较好,理论上可使开关损耗减少为零。12软开关技术的原理和类型功率变换器通常采用PwM技术来实现能量的转换。硬开关技术在每次开关通断期间功率器件突然通断全部的负载电流,或者功率器件两端电压在开通时通过开关释放能量,这种方式的工作状况下必将造成比较大的开关损耗和开关应力,使开关频率不能做得很高。软开关技术是利用感性和容性元件的谐振原理,在导通前使功率开关器件两端的电压降为零,而关断时先使功率开关器件中电流下降到零,实现功率开关器件的零损耗开通和关断,并且减少开关应力。

    标签: 移相全桥

    上传时间: 2022-03-29

    上传用户:jason_vip1

  • PFC技术详解

    PFC基础知识-PF的定义1功率因数(Power Factor)的定义是指输入有功功率(p)和视在功率(S)的比值;线性电路功率因数可用Cos表示,为正弦电流与正弦电压的相位差;但是由于整流电路中二极管的非线性,导致输入电流为严重的非正弦波形,用cosp已不能表示整流电路的功率因数;常规直接整流电路的滤波电容使输出电压平滑,但却使输入电流变为尖脉冲,并产生高次谐波分量。输入电流波形变,导致功率因数下降,污染电网,甚至造成电子设备损坏。引入功率因数校正是必要的利用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可A/全跟踪交流输入电压波形,流输入电流波形完使输入电流波形皇纯正弦波,并且与输入电压波形相位,,此时整流器的货载可等效为纯电阻。根据常用功率因数校正方法可分为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技术与无源功率因数校正(PPFC)技术。它置于桥式整流器与滤波用电解电容器之间,实际上是一种DC-DC变换器。无源功率因数校正是利用电感和电容组成滤波器,对输入电容进行移相和整形。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Activ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在负载即电力电子装置本身的整流器和滤波电容之间增加一个功率变换电路,将整流器的输入电流校正成为与电网电压同相位的正弦波,消除了谐波和无功电流,因而将电网功率因数提高到近似为1.APFC电路常用拓扑:升压式(Boost)降压式(Buck)升/降压式(Buck/Boost)反激式(Fly back)APFC电路形式:单极式 双极式单相PFC 三相PFCBoost变换电路是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主回路拓扑的极好选择。优点:输入电流连续,因而产生低的传导噪声和最好的输入电流波形;缺点:需要比输入峰值电压还要高的输出电压。

    标签: pfc

    上传时间: 2022-05-28

    上传用户:

  • 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技术 第二版

    为了满足全国联网和两电东送的国家战略决策以及我国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和运行的需要,考虑到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新发展并吸取国内外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科研、设计、安装和运行的实际经验,结合葛洲坝—南桥、天生桥—广州、三峡—常州、三峡—广东、贵州—广东、三峡—上海、灵宝背靠背、高岭背靠背等大型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特组织修编了《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技术(第二版)》一书。该书理论结合工程应用、全西系统、实用性较强,对我国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书共十六章,主要内容有:直流输电概论、直流输电换流技术、直流输电稳态特性、直流输电控制系统与控制保护装置、直流输电系统故障分析与保护、换流站无功补偿与交流侧滤波、换流站直流侧滤波、直流输电系统过电压保护与换流站绝缘配合、直流输电外绝缘、直流输电线路环境影响、直流输电换流站主接线与主要设备、直流输电线路、直流输电接地极、背靠背直流输电工程、多端直流输电工程、直流输电工程可靠性分析及可用率等。 本书可供从事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和检修,直流输电设备制造,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与运行管理以及大功率换流技术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工程专家、管理干部等使用,也可以作为有关专业的研究生和大学生的参考书。

    标签: 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上传时间: 2022-06-07

    上传用户:

  • 基于PSSE的电力系统仿真计算及分析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研究电力系统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能够计算出各个节点的电压和功率分布,检查节点电压和潮流分布是否符合要求;同时,能够分析出合理的潮流分布,从而降低全网络的网损;除此之外,在正常检修及特殊运行方式下,还能通过潮流计算得知电厂开机方式,为预想事故、设备退出等情况作出理想的调整方案。为了完成本次设计,需要学习电力系统仿真软件PSS/E了解其各个功能,学会软件中数据卡的填写,以及各个元件的模型。并通过对电力系统稳态书中的简单例题进行仿真,了解自己学习该软件的程度。接着通过仿真软件PSS/E对IEEE39节点系统进行潮流计算,在仿真成功的基础上,分析改变系统无功功率对系统电压的影响,改变有功功率对系统电压相角的影响以及改变变压器的变比对系统电压的影响,同时对IEEE39节点系统进行经济调度,分析如何合理分配发电机的有功出力,降低网损,以达到经济运行的效果。在分析中,多次用到举例和对比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最后通过上述仿真,得到的实验结论如下:通过调节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能够改善系统节点的电压;得到了负荷的有功功率与系统电压的相角的变化关系;得到了变压器变比与电压的关系;还得到了不同煤耗率的发电机与其所承担的负荷的关系,具体参见论文正文。

    标签: psse 电力系统

    上传时间: 2022-06-30

    上传用户:

  • RN8302B用户手册_v3.2

    1.1芯片特性◆计量√提供全波、基波有功电能,5000.1动态范围内,非线性误差<0.1%,满足0.58和0.28级有功电能表精度要求√提供全波、基波无功电能,5000.1动态范围内,非线性误差<0.1%√提供全波、基波视在电能√提供有功、无功功率方向,支持无功四象限判断√具有潜动启动功能,启动阀值可调√电表常数可调√提供有功、无功、视在的快速脉冲计数√提供全波、基波,有功、无功和视在脉冲输出◆测量√提供全波和基波有功、无功、视在功率√提供全波、基波和谐波三相电压电流有效值√提供全波、基波功率因数√提供电压线频率,测量误差<0.02%√提供各相电压电流相角,测量误差<0.02°√提供七路过零检测,过零阈值可设置√提供电压相序错检测√提供失压指示,失压阈值可设置√提供灵活的电压、电流波形缓存数据√提供电压暂降检测√提供过压、过流检测

    标签: rn8302b

    上传时间: 2022-07-27

    上传用户:

  • VIP专区-单片机源代码精选合集系列(53)

    eeworm.com VIP专区 单片机源码系列 52资源包含以下内容:1. C8051F单片机教学实验机简介.pdf2. 基于ADUC812单片机的LonWorks智能节点设计.pdf3. KFB130单片机开发板简介.pdf4. 单片机教材习题.pdf5. 基于89C52单片机的电子点歌系统设计.pdf6. 利用80C31单片机串行口实现多个LED显示的一种简单方法.pdf7.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小车平衡系统设计.pdf8. 单片机在电力系统安全统计上的应用.pdf9. MCS-51单片机系统扩展技术.pdf10. 基于单片机的家用电器远程电话控制系统的实现.pdf11.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pdf12. 日电电子16位单片机--78K0R.pdf13. 基于STC12C系列单片机的DS18B20编程.pdf14.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教学大纲--淮阴师范.pdf15. MCS-51单片机基础班培训教材.pdf16. 基于Proteus的单片机实时时钟的仿真设计.pdf17.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ATMEGA16的C语言开发及应用.pdf18. 单片机串行口的工作方式.pdf19. 基于PIC单片机的冷库温度测控系统的研制.pdf20.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教学大纲.pdf21. 基于PIC单片机的焊接防触电装置的开发.pdf22.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pdf23.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机床位移检测系统.pdf24. 单片机技术应用教程.pdf25. 基于Avalon总线的8051MCU IP核的设计.pdf26. 基于AT89S51的数控机床光栅尺位移测量系统.pdf27. 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pdf28. 基于单片机的CF卡复制系统.pdf29. 一种新的基于瞳孔--角膜反射技术的视线追踪方法.pdf30. 用C51实现无功补偿中电容组循环投切的算法.pdf31. Z8E000单片机在暖风机中的应用.pdf32. 80X86微处理器.ppt33. 网上学单片机(入门篇).pdf34. 《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实验指导书.pdf35. 单片机仿真机使用说明.pdf36. 单片机培训、电子公共实验室.pdf37. 单片机实践培训实习班.pdf38. 单片机实验课案例简介.pdf39. 加速器控制技术.pdf40. 单片机控制系统中一种新颖温度"数字化"的.pdf41. 单片机在高压测试仪中的应用.pdf42. 单片机IO口的使用.pdf43. STL215单片机技术规格书.pdf44. 单片机快速入门——按键、继电器、蜂鸣器篇.pdf45. SONIX 8位OTP型单片机烧录器用户手册.pdf46. PLH-312型单片机开发板简介.pdf47. 基于单片机的真空冷冻干燥试验仪温度控制器设计.pdf48. 数字逻辑电路、单片机及EDA综合实验箱简介.pdf49. MSP430F2系列16位超低功耗单片机模块原理--CPU.pdf50. 串口与单片机通讯问题.pdf51. PIC 8位单片机的特点.pdf52. DS18B20在ME300B单片机开发系统的应用实例.pdf53. 模拟试题:单片机技术试题.pdf54. PHILIPS单片机ISP功能快速入门.pdf55. SST89E564RD单片机介绍.pdf56. SN65LBC170,SN75LBC170,pdf(TRIP.pdf57. PHILIPS公司80C51系列单片机与众不同的4大特点是什.pdf58. SST89系列单片机介绍.pdf59. MC9S12X系列单片机开发工具包.pdf60. PC机与MCS51单片机串行通信接口电路的设计.pdf61. MCS-51单片机在直流电机闭环调速系统中的应用.pdf62. HT48RA0-2,HT48RA0-1,HT48RA1,HT.pdf63. P89LPC932A1 Flash单片机使用指南.pdf64. 8位OTP单片机芯片MC10P23XXY管脚与三星9454完.pdf65. PROG430专业MSP430单片机编程器(USB型)使用说.pdf66. 8-bit 80C51 Flash系列单片机--P89C66.pdf67. MCS-51单片机汇编语言中的伪指令.pdf68. PowerWise技术推动新世代便携式装置.pdf69. P87LPC768 OTP单片机数据手册.pdf70. 8031单片机较小系统的制作与应用.pdf71. MSP430F2系列16位超低功耗单片机模块原理--FLAS.pdf72. ISD1700-51单片机C语言示例程序.pdf73. 基于VB与单片机串行通信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pdf74. HT48R10A-1/HT48R30A-1/HT48R50A.pdf75. 单片机项目教学改革总结和规划.pdf76. EM78系列单片机仿真系统使用说明.pdf77. 基于单片机的语音数字联网火灾报警器设计.pdf78. 基于ADS8364和ARM7单片机的导航姿态角采集系统设计.pdf79. 基于SX单片机的嵌入式远程温度控制系统.pdf80.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开发学习板》项目计划书.pdf81. 如何防止AVR单片机假死.pdf82. HT4/48C/49C系列MASK单片机选型指南.pdf83.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结构与维修(A)试题.pdf84. HHD1A系列数显智能型电动机监控器使用说明书.pdf85. 基于单片机的串行通信.pdf86. AVR单片机及嵌入式系统--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pdf87. 单片机在线仿真器的使用.pdf88. 用51单片机控制RTL8029实现以太网通信.pdf89. 《单片机应用技术》笔试试题样卷.pdf90. HCS08系列单片机的低功耗特性.pdf91. AD2S1200YSTZ资料.pdf92.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参考答案.pdf93. 基于带PWM模块单片机的步进电机细分驱动技术.pdf94.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教学大纲.pdf95. 《单片机应用设计》实验教学大纲.pdf96. 基于STM32的脉冲变极性弧焊控制系统设计.pdf97. 基于温度梯度驱动的液滴传输行为研究.pdf98. 基于S12X的直流无刷电机反电势控制方法.pdf99. Wang1jin带您从零学单片机--定时器部分.pdf100. 8位OTP单片机芯片CM5001产品规格书.pdf

    标签: 电力电子技术

    上传时间: 2013-04-15

    上传用户:eew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