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波导传输检波装置

  • 三相全控桥式整流和有源逆变电路的设计

    1,更近一步了解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研究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分别工作在电阻负载、电阻-电感负载下Ud,ld及Uvt的波形,初步认识整流电路在实际中的应用。2,研究三相全控桥式整流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并且验证全控桥式电路在有源逆变时的工作条件,了解逆变电路的用途。=.设计理念与思路晶闸管是一种三结四层的可控整流元件,要使晶闸管导通,除了要在阳极-阴极间加正向电压外,还必须在控制级加正向电压,它一旦导通后,控制级就失去控制作用,当阴极电流下降到小于维持电流,晶闸管回复阻断。因此,晶闸管的这一性能可以充分的应用到许多的可控变流技术中。在实际生产中,直流电机的调速、同步电动机的励磁、电镀、电焊等往往需要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利用晶闸管的单向可控导电性能,可以很方便的实现各种可控整流电路。当整流负载容量较大时,或要求直流电压脉冲较小时,应采用三相整流电路,其交流侧由三相电源提供。三相可控整流电路中,最基本的是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应用最广泛的是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三相半波可控电路只用三只晶闸管,接线简单,但晶闸管承受的正反向峰值电压较高,变压器二次绕组的导电角仅120",变压器绕组利用率较低,并且电流是单向的,会导致变压器铁心直流磁化。而采用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流过变压器绕组的电流是反向电流,避免了变压器铁芯的直流磁化,同时变压器绕组在一个周期的导电时间增加了一倍,利用率得到了提高。逆变是把直流电变为交流电,它是整流的逆过程,而有源逆变是把直流电经过直-交变换,逆变成与交流电源同频率的交流电反送到电网上去。逆变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办公自动化等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最多的是交流电机的变频调速。另外在感应加热电源、航空电源等方面也不乏逆变电路的身影。在很多情况下,整流和逆变是有着密切的联系,同一套晶闸管电路即可做整流,有能做逆变,常称这一装置为"变流器2

    标签: 整流电路

    上传时间: 2022-05-31

    上传用户:zhaiyawei

  • 量程自动切换数字电压表proteus仿真和程序资料

     74HC4066是一款硅栅COMS四路模拟开关,被设计用于处理模拟和数字信号。74HC4066的各开关允许振幅高达6V(峰值)的信号进行双向传输。  74HC4066的各个开关单元拥有各自的使能输入控制(C)。在C端输入高电平将会导通其对应的开关单元。  74HC4066的应用包括信号选通、斩波、调制解调(modem)、以及用于模数转换/数模转换的信号复用系统。

    标签: 数字电压表 proteus

    上传时间: 2022-06-10

    上传用户:

  • IGBT直流斩波电路的设计

    IGBT直流斩波电路的设计1设计原理分析1.1总体结构分析直流斩波电路的功能是将直流电变为另一固定电压或可调电压的直流电。它在电源的设计上有很重要的应用。一般来说,斩波电路的实现都要依靠全控型器件。在这里,我所设计的是基于IGBT的降压斩波短路。直流降压斩波电路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主电路模块,控制电路模块和驱动电路模块。电路的结构框图如下图(图1)所示。除了上述主要结构之外,还必须考虑电路中电力电子器件的保护,以及控制电路与主电路的电器隔离。1.2主电路的设计主电路是整个斩波电路的核心,降压过程就由此模块完成。其原理图如图2所示。如图,IGBT在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开通与关断。开通时,二极管截止,电流io流过大电感L,电源给电感充电,同时为负载供电。而IGBT截止时,电感L开始放电为负载供电,二极管VD导通,形成回路。IGBT以这种方式不断重复开通和关断,而电感L足够大,使得负载电流连续,而电压断续。从总体上看,输出电压的平均值减小了。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比a由控制信号的占空比来决定。这也就是降压斩波电路的工作原理。降压斩波的典型波形如下图所示。

    标签: igbt 直流斩波电路

    上传时间: 2022-06-20

    上传用户:

  • 脉冲激光测距雷达回波信号统计特性研究

    激光探测技术是激光技术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激光由于具有高亮度和方向性、单色性好等特点,因此在国防和民用领域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的作用。脉冲激光探测技术作为激光探测技术的一种方式,正在成为世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激光雷达为研究背景,在通过增大接收系统口径提高回波信号信噪比的前提下,从理论和实验上研究了脉冲激光回波信号特性对探测性能的影响。在理论和设计方面,本文首先对几种激光探测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对脉冲激光测距中回波信号进行分析,并建立信噪比测距方程,在此基础上,推导回波信号功率和系统噪声公式。定量分析了接收系统三种主要的噪声,并从接收系统出发,研究接收口径和接收视场对探测信噪比的影响,在设计上,采用大口径物镜以提高回波信号强度,采用雪崩光电二极管(APD)作为光电探测器件,通过干涉滤光片和视场光阑降低系统背景噪声以提高回波信号信噪比。前置放大电路采用跨导放大电路结构,有效地对APD所输出的微弱电流信号进行放大。在实验方面,通过大量的实验和实验数据,研究了回波信号幅值和测距误差以及测距不确定度的关系,发现回波信号幅值越大,系统的测距误差和测距不确定度越小。研究了脉冲激光回波信号的幅值和上升时间的统计分布。分析了测距系统带宽对于系统探测概率和漏测率的影响,发现过小的系统带宽会使系统探测特性发生恶化。最后,对信噪比和探测概率的关系做了实验研究。本文的研究对脉冲激光探测理论有一定的完善作用,对后续系统的研制和探测指标的改善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标签: 脉冲 激光测距 雷达

    上传时间: 2022-06-20

    上传用户:得之我幸78

  • 全波精密整流电路

    当山>0时,必然使集成运放的输出uo<0,从而导致二极管D2导通,D1截止,电路实现反相比例运算,输出电压当u<0时,必然使集成运放的输出uo>0,从而导致二极管D1导通D2截止,R+中电流为零,因此输出电压uo=0。u和uo的波形如图(b)所小如果设二极管的导通电压为0.7V,集成运放的开环差模放大倍数为50万倍,那么为使二极管D1导通,集成运放的净输入电压0.7v=014×10-=145×10同理可估算出为使D2导通集成运放所需的净输入电压,也是同数量级。可见,只要输入电压u使集成运放的净输入电压产生非常微小的变化,就可以改变D1和D2工作状态,从而达到精密整流的目的在半波精密整流电路中,当u>0时,U=Ku(K>0),当u<0时,U=0若利用反相求和电路将-Ku与山负半周波形相加,就可实现全波整流。分析由A所组成的反相求和运算电路可知,输出电压当u>0时,U=2u,u∞=-(-2u+u)=u;当u<0时,uo=0、想想?)uc-u;所以故此图也称为绝对值电路。当输入电压为正弦波和三角波时,电路输出波形分别如图所示。

    标签: 精密整流电路

    上传时间: 2022-06-26

    上传用户:

  • 示波法的电子血压计设计与实现

    针对传统电子血压计硬件电路复杂、易受外部因素和噪声影响、精度和一致性较差的缺点,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示波法的电子血压计。该电子血压计的硬件由 STM32控制器配合少量的外部电路构成;信号处理主要由数字滤波器等软件实现;血压分析采用了两阶高斯拟合和变幅度系数法结合的计算模型。设计的样机在 10名志愿者的血压测量实验中测得:收缩压平均误差为 2.6mmHg,标准差为 2.2mmHg,舒张压平均误差为 2.0mmHg,标准差为 1.6mmHg,精度高于美国 ANSI/AAMISP10—1992血压测量标准。已有血压测量装置中测量方法主要包括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属于有创方法,多用于危重病人血压监测[4]。间接法中的袖带测量主要包括柯氏音法[5]和示波法[6]。柯氏音法是目前临床血压测量的“金标准”,但是该方法主要依靠听诊血液冲击血管壁产生的声音变化判断血压值,不容易被没有医学背景和经验的人掌握。示波法与柯氏音法不同,它通过分析袖带压上调制的动脉搏动信号构造脉搏波[7]包络,并根据包络与动脉血压之间的关系(如幅度系数法、波形特征法、机器学习方法等[8-10])得到血压值。由于不易受主观因素和外界声音干扰,示波法是目前电子血压计中最常采用的方法[11-13]。但是,该方法依然存在测量精度和一致性不高的问题,在硬件设计和测量方法上还有改进空间。

    标签: 电子血压计

    上传时间: 2022-07-23

    上传用户:

  • VIP专区-单片机源代码精选合集系列(22)

    eeworm.com VIP专区 单片机源码系列 22资源包含以下内容:1. 电子骰子源程序清单.doc2. AVR之ATMega16.rar3. 手把手教你学单片机的C语言程序设计_六_编译预处理.pdf4. 手把手教你学单片机的C语言程序设计_五.pdf5. 单片机模糊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实例.rar6. 电子湿度计论文.doc7. 具有PWM功能的8位定时器.doc8. 毕业设计之基于AT89C52的数字电压表.pdf9. db120刷机详解.wps10. STC89C51RC-RD系列MCU手册.pdf11. 51版小车使用Ser2net+自主开发上位机软件成功.wps12. Proteus仿真设计基于单片机AT89C51的电子万年历.pdf13. 手把手教你单片机.rar14. STM8最小系统原理图.pdf15. AVR单片机C语言编程入门指导.pdf16. Proteus 7 Professional 51单片机 入门教程.pdf17. 单片机 门铃--电子琴.doc18. 单片机实验指导书.pdf19. 讲讲51单片机的中断以及应用.doc20. 校内赛培训板原理图.pdf21. AVR单片机C语言实战练习.pdf22. ATmega8运用手册.pdf23. HC-SR04超声波_原理图.pdf24. 矩阵的键盘设计.pdf25. 基于ATMEGA8的简易皮肤湿度测量仪.rar26. 单片机应用技术选编8.pdf27. 单片机新型数字电压表设计.pdf28. YL-G001智能物料搬运装置实训_包括程序.doc29. 单片机实现数字电压表的软硬件设计.pdf30. DS18b20测温程序.zip31. 单片机设计知识精华.doc32. 硬件看门狗设计.docx33. can总线程序.docx34. 从机模块使用说明.doc35. CAN总线协议解析.pdf36. 51单片机与蓝牙模块的串口通信.doc37. 51单片机与GSM模块通信.doc38. 串行通信电路.pdf39. 实时时钟模块 时钟芯片DS1302.pdf40. MODBUS协议程序C.doc41. STM32F系列32位高性能微控制器手册.pdf42. MODBUS通讯协议及编程.doc43. 基于at89c51的线束检测仪设计.rar44. 自己做的电子密码锁.rar45. 汇编指令的英文释义.wps46. 摇摆LED时钟.doc47. 电磁组直立行车参考设计方案.pdf48. BX430-MINI原理图.pdf49. 蓝牙模块与单片机连接.doc50. 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及C语言编程视频教程.doc51. OXPCIe952/840开发板原理图.pdf52. 430波特率计算器.rar53. MSP430晶体布局要领.pdf54. 基于STM32的LF RFID阅读器研究.zip55. MSP430系列单片机接口技术及系统设计实例_魏小龙.pdf56. 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红外遥控温度报警器的设计.zip57. 基于单片机的花式流水灯的设计.pdf58. MSP430 FLASH型超低功耗16位单片机_胡大可.pdf59. CPLD和MSP430单片机在导波雷达物位计中的应用.zip60. 单片机Keil、proteus软件的安装和破解.zip61. 8位2进制对照表.doc62. 周立功单片机.pdf63. DIY自己的51开发板电子发烧友比赛DXP.rar64. 12864万年历资料.rar65. 车距模拟与控制.zip66. 51单片机电子万年历.zip67. 串口检测.doc68. pc机与单片机串口通信源代码.doc69. Protues详细教程.pdf70. 位移法控制流水灯.wps71. 工程项目-速度显示器制作标准.pdf72. ADC0804工作原理及其在单片机中的应用(基于Proteus仿真).wps73. 矩阵点亮方式.doc74. TortoiseSVN使用教程[多图超详细].doc75. c51 24X8点阵1302时钟c程序.rar76. 单片机按一个显示一个图形.wps77. proteus7.5软件下载地址和安装指导.doc78. 虚拟电子秤.rar79. 端口驱动.exe80. LCD1602动态显示.rar81. 51单片机英文缩写.doc82. 定时打铃控制器.rar83. 在keil中添加STC型号的3种方法.pdf84. 51单片机外部中断软件编程.doc85. keil_uVision4使用.doc86. 9s12xs128中文资料完整版.pdf87. msp430g2553串口通信.doc88. 单片机高级教程:应用与设计.pdf89. MSP430 ADC12模块.docx90. LED显示屏的计算机远程控制系统.pdf91. 智能车资料下载.pdf92. 集电极开路,漏极开路.docx93. 单片机频率计.pdf94. STC12C5A60S2系列单片机器件手册.pdf95. PIC通用手册.pdf96. 240128液晶使用说明.pdf97. PIC16F877_C语言仿真12例.pdf98. LAB6000仿真实验.pdf99. 数字钟实验电路的设计与仿真.zip100. 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doc

    标签: 汇编程序 设计实例

    上传时间: 2013-07-24

    上传用户:eeworm

  • 强激光的传输与控制

    强激光的传输与控制

    标签: 强激光 传输 控制

    上传时间: 2013-04-15

    上传用户:eeworm

  • 红外无线传输歌曲方案介绍 PDF版

    红外无线传输歌曲方案介绍 PDF版

    标签: 红外无线 传输 方案

    上传时间: 2013-04-15

    上传用户:eeworm

  • 新编电信传输理论

    新编电信传输理论

    标签: 电信 传输理论

    上传时间: 2013-04-15

    上传用户:eew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