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电子装置如变频设备、变流设备等容量日益扩大,数量日益增多。由于非线性器件的广泛使用,使得电网中的谐波污染日益严重,给电力系统和各类用电设备带来危害,轻则增加能耗,缩短设备使用寿命,重则造成用电事故,影响安全生产,电力谐波已经成为电力系统的公害。除了传统的滤波方法,例如,无源滤波、改变系统的拓补结构来抑制谐波外,人们已广泛应用有源滤波器(APF)来消除注入电网的谐波,而实现有源滤波策略的前提就是能够实时、精确地检测出谐波电流。谐波检测是谐波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是解决其他相关谐波问题的基础,因此进行谐波检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设计一种精度高、实时性好且适用范围宽的谐波电流检测方法是国内外众多学者致力研究的目标。 本文主要从谐波检测理论和实现方法上探讨了高精度、高实时性谐波检测数字系统的相关问题。论文中阐述了电力系统谐波的相关概念和产生原理,并分析了电力谐波的特点,对国内外各种谐波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检测理论上,本文采用FFT理论来计算谐波含量,研究了Radix-2 FFT在谐波检测中的应用,综述了可编程元器件的发展过程、工艺发展及目前的应用情况,并介绍了一种主流硬件描述语言VHDL。最后以FPGA芯片XC2S200为硬件平台,以ISE6.0为软件平台,利用VHDL语言描述的方式实现了512点16Bit的快速傅立叶变换系统,并进行了仿真、综合等工作。仿真结果表明其计算结果达到了一定的精度,运行速度可以满足一般实时信号处理的要求。
上传时间: 2013-06-02
上传用户:moshushi0009
基于目前电动汽车大功率充电装置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IGBT器件的直流充电机充电装置设计方案,并完成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该系统的硬件部分架构设计主要是主回路部分以及控制系统部分,软件部分采用C语言进行编程,能够完成对其输出电压电流等信号的检测。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达到了设计要求。
上传时间: 2013-10-10
上传用户:王者A
AL-XHBZ系列智能型消弧接地补偿装置 保定市奥兰电气设备有限公司针对电力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开发出AL- XHBZ智能型消弧限压接地补偿装置,主要用于6kV、10kV、35kV电网中,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自动跟踪补偿电网电容电流,使之保持于设定参数范围内,消除电网系统内部过电压及谐振过电压,电网发生接地故障时自动报警,具有远动输出口,以便与上位机通讯。本装置的特点是响应速度快、精度高、解决死机等优点,是广大中压配电网络优选的接地电器设备。 三、装置特点 1、多路径实时采样输入信号 2、实时测量的高度准确性 3、实时跟踪的高可靠性。 4、实时补偿的宽范围、高精度。 5、实时跟踪的高速度 6、抗干扰能力强 7、装置功能齐全,运行方式灵活。 8、阻尼电阻。 9、装置实验检测手段完备。 10、整套装置中使用的主要设备均为本公司生产。 11、微机控制器的特点
上传时间: 2013-11-05
上传用户:黄蛋的蛋黄
由于目前直流电源设备缺乏现场检测技术手段,对安全运行构成威胁。文章分析了直流电源现场检测的必要性,介绍一种移动式直流电源微机检测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关键词:直流电源;现场检测;开发应用 直流电源设备现场检测工作现状在DL/T 724-2000《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第5.3条中,对充电装置的稳压精度、稳流精度、纹波系数3项技术指标(以下简称3项指标)的现场交接试验有明确的规定及技术要求。试验内容主要是通过调压装置(如变压器)将充电机交流输入电压在额定电压±10%内变化,通过负载调整装置(如放电电阻),使充电机的直流输出电压及输出电流在规定范围内变化(电压调整范围为额定值的90%~145%,电流调整范围为额定值的0~100%),在调整范围内测量电压、电流及纹波值,通过计算,得到充电机的稳压精度、稳流精度及纹波系数3个参数(以下简称3个参数)。
上传时间: 2013-11-11
上传用户:wuchunzhong
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应用在我国10~35kV电网中,普遍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这两种方式统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是电网最常见的故障之一,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虽然在高压侧发生了故障相电压降低和非故障相电压升高,引起中性点位移,但线电压仍然是对称的且故障电流小,对供电设备不致造成危害,用户仍可继续工作。但单相接地故障有可能发展成为两相接地短路故障或其他形式的故障,为保证设备及人员安全,应及时找出接地故障线路以便迅速处理。对于单相接地故障的检测,传统的方法是采用副二次绕组接成开口三角形的三相电压互感进行检测。为了寻找故障线路,值班员通常采取轮流拉闸的办法来确定具体的故障线路。这种方法,会给安全运行及用户的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降低了用户的供电可靠性。随着微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微机型的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这种装置可以在不对线路拉闸停电的情况下找到故障线路,因此与传统检测方案相比有很大的优越性。
上传时间: 2013-12-18
上传用户:dddddd55
摘要: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PLC(即可编程控制器)在工业控制领域内得到十分广泛地应用。PLC是一种基于数字计算机技术、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电子控制装置,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存储用户指令,通过数字或模拟的输入/输出,完成一系列逻辑、顺序、定时、记数、运算等确定的功能,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和生产过程。本文介绍了利用可编程控制器编写的一个五层电梯的控制系统,检验电梯PLC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实践证明,PLC可遍程控制器和MCGS组态软件结合有利于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检测,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电梯是随着高层建筑的兴建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垂直运输工具。多层厂房和多层仓库需要有货梯;高层住宅需要有住宅梯;百货大楼和宾馆需要有客梯,自动扶梯等。在现代社会,电梯已像汽车、轮船一样,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据统计,美国每天乘电梯的人次多于乘载其它交通工具的人数。当今世界,电梯的使用量已成为衡量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追溯电梯这种升降设备的历史,据说它起源于公元前236年的古希腊。当时有个叫阿基米德的人设计出--人力驱动的卷筒式卷扬机。1858年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客梯,在美国出现,继而有在英国出现水压梯。1889年美国的奥梯斯电梯公司首先使用电动机作为电梯动力,这才出现名副其实的电梯,并使电梯趋于实用化。1900年还出现了第一台自动扶梯。1949年出现了群控电梯,首批4~6台群控电梯在纽约的联合国大厦被使用。1955年出现了小型计算机(真空管)控制电梯。1962年美国出现了速度达8米/秒的超高速电梯。1963年一些先进工业国只成了无触点半导体逻辑控制电梯。1967年可控硅应用于电梯,使电梯的拖动系统筒化,性能提高。1971年集成电路被应用于电梯。第二年又出现了数控电梯。1976年微处理机开始用于电梯,使电梯的电气控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电梯简介 1.1电梯的基本分类 1.1.1按用途分类 ⑴ 乘客电梯:为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主用与宾馆,饭店,办公楼,大型商店等客流量大的场合。这类电梯为了提高运送效率,其运行速度比较快,自动化程度比较高。轿厢的尺寸和结构形式多为宽度大于深度,使乘客能畅通地进出。而且安全设施齐全,装潢美观。
上传时间: 2013-11-18
上传用户:yuanyuan123
为了实现对矿井温、湿度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矿井温、湿度检测系统,并完成了系统的软硬件测试。硬件包括由分布在矿井中的测量节点组成的无线传感网络,由基站节点和监控终端设备相连接形成的监控装置,软件采用MSP430进行编程,并实现了温湿度信号检测。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体积小,部署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上传时间: 2013-10-27
上传用户:阿四AIR
基于STM32的用于老年人跌倒防护的装置,由控制模块,传感器模块,防护挽救模块组成。控制模块以STM32为核心,控制模块接收传感器模块检测的加速度、角速度信号,使用阈值判断法进行分析,并能够在老年人发生跌倒但未完全着地前为后面开启防护措施提供信号,从而避免老年人受伤害。实验显示,本系统采用的跌倒判断算法准确度高,系统可靠性高、结构简单。
上传时间: 2013-10-16
上传用户:清山绿水
为了使人们能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工作、学习,设计了一种CO2气体检测报警及自动排除装置。目的是当室内空气中CO2气体浓度超标至危及人体健康和安全时,此装置将报警并自动启动通风机排出CO2气体,保持室内空气品质的良好。装置采用了非分散红外吸收型CO2传感器,以LPC2478为硬件核心,用TFT型液晶显示器显示CO2气体浓度,用直流风机作为排气装置。结果表明该电路灵敏度高、响应时间快、抗干扰能力强,价格低廉,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上传时间: 2013-10-08
上传用户:mengmeng444425
摘要: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PLC(即可编程控制器)在工业控制领域内得到十分广泛地应用。PLC是一种基于数字计算机技术、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电子控制装置,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存储用户指令,通过数字或模拟的输入/输出,完成一系列逻辑、顺序、定时、记数、运算等确定的功能,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和生产过程。本文介绍了利用可编程控制器编写的一个五层电梯的控制系统,检验电梯PLC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实践证明,PLC可遍程控制器和MCGS组态软件结合有利于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检测,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电梯是随着高层建筑的兴建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垂直运输工具。多层厂房和多层仓库需要有货梯;高层住宅需要有住宅梯;百货大楼和宾馆需要有客梯,自动扶梯等。在现代社会,电梯已像汽车、轮船一样,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据统计,美国每天乘电梯的人次多于乘载其它交通工具的人数。当今世界,电梯的使用量已成为衡量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追溯电梯这种升降设备的历史,据说它起源于公元前236年的古希腊。当时有个叫阿基米德的人设计出--人力驱动的卷筒式卷扬机。1858年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客梯,在美国出现,继而有在英国出现水压梯。1889年美国的奥梯斯电梯公司首先使用电动机作为电梯动力,这才出现名副其实的电梯,并使电梯趋于实用化。1900年还出现了第一台自动扶梯。1949年出现了群控电梯,首批4~6台群控电梯在纽约的联合国大厦被使用。1955年出现了小型计算机(真空管)控制电梯。1962年美国出现了速度达8米/秒的超高速电梯。1963年一些先进工业国只成了无触点半导体逻辑控制电梯。1967年可控硅应用于电梯,使电梯的拖动系统筒化,性能提高。1971年集成电路被应用于电梯。第二年又出现了数控电梯。1976年微处理机开始用于电梯,使电梯的电气控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电梯简介 1.1电梯的基本分类 1.1.1按用途分类 ⑴ 乘客电梯:为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主用与宾馆,饭店,办公楼,大型商店等客流量大的场合。这类电梯为了提高运送效率,其运行速度比较快,自动化程度比较高。轿厢的尺寸和结构形式多为宽度大于深度,使乘客能畅通地进出。而且安全设施齐全,装潢美观。
上传时间: 2013-10-16
上传用户:lili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