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嵌入式手持终端系统的功耗低、体积小、性能稳定的需求,以TI公司的MSP430F449的16位低功耗微控制器为中央处理单元,Semtech公司的SX1233为射频收发单元,设计了一种能广泛应用于餐饮、物流、无线抄表等领域的低成本、超低功耗的无线手持终端设备。分析了系统的功耗和编程特点,给出了系统软件的设计方案。实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无线手持终端设备性能稳定、灵活可调,达到了设计要求。
上传时间: 2013-10-18
上传用户:SimonQQ
为满足无线网络技术具有低功耗、节点体积小、网络容量大、网络传输可靠等技术要求,设计了一种以MSP430单片机和CC2420射频收发器组成的无线传感节点。通过分析其节点组成,提出了ZigBee技术中的几种网络拓扑形式,并研究了ZigBee路由算法。针对不同的传输要求形式选用不同的网络拓扑形式可以尽大可能地减少系统成本。同时针对不同网络选用正确的ZigBee路由算法有效地减少了网络能量消耗,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应用试验表明,采用ZigBee方式通信可以提高传输速率且覆盖范围大,与传统的有线通信方式相比可以节约40%左右的成本。 Abstract: To improve the propose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such as low-ower, small nodes, large capacity and reliable network transmission, wireless sensor nodes based on MSP430 MCU and CC2420 RF transceiver were designed. This paper provided network topology of ZigBee technology by analysing the component of the nodes and researched ZigBee routing algorithm. Aiming at different requirements of transmission mode to choose the different network topologies form can most likely reduce the system cost. And aiming at different network to choose the correct ZigBee routing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reduced the network energy consumption and improve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munication which used ZigBee mode can improve the transmission rate, cover more area and reduce 40% cost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wired communications mode.
上传时间: 2013-10-09
上传用户:robter
一、RFID概述 ... 3 二.射频识别技术原理分析 3 三、安捷伦科技 RFID测试解决方案. 5 (一)RFID Tag 测试参考连接... 5 (二)RFID Reader测试参考连接. 5 (三)Agilent RFID 设计验证系统... 6 四.附录:系统中Agilent主要 RF测试仪器介绍... 9 (一)E4438C 矢量信号发生器... 9 (二)PSA系列高性能频谱仪10 (三)EPM 系列和 EPM-P 系列功率计11 (四)66300 系列无线通信电源13
上传时间: 2013-10-28
上传用户:超凡大师
针对大型工程机械各类信号与驾驶操控室仪表异地显示的通信问题,提出了基于射频收发器nRF2401实现无线数据通信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射频芯片nRF2401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并给出了无线通信平台硬件结构、接口电路及相应程序框图。经过测试,该通信平台上通信速率高、质量好,空旷处的传输距离可达100 m。
上传时间: 2013-12-27
上传用户:love_stanford
关于射频(RF) 关于射频集成电路 无线通信与射频集成电路设计 课程相关信息 RFIC相关IEEE/IEE期刊和会议• 是什么推动了RFIC 的发展?• Why RFIC?– Why IC?– 体积更小,功耗更低,更便宜→ 移动性、个人化、低成本– 功能更强,适合于复杂的现代通信网络– 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如生物芯片、RFID 等• Quiz: why not fully integrated?• 射频集成电路设计最具挑战性之处在于,设计者向上必须懂得无线系统的知识,向下必须具备集成电路物理和工艺基础,既要掌握模拟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技巧,又要熟悉射频和微波的理论与技术。(当然,高技术应该带来高收益:)
上传时间: 2014-05-08
上传用户:liuchee
新一代宽带无线接入产品¯¯W812 工作在2.4GHz 频段, 符合IEEE 802.11g 标准, 采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具有速率高、覆盖距离远等特点,为基础电信运营商、ISP 及行业用户提供了有力的解决方案。W812 可外接不同增益的天线,以达到不同距离的覆盖。支持POE供电。
上传时间: 2013-11-22
上传用户:xyipie
调幅式红外无线耳机,以红外线作为通信载体,通过红外光在空中的传播来传输信号.它由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完成。在发射端,发送的音频信号经过幅度调制后,送入电光变换电路,经红外发射管转变为红外光信号发射到空中;在接收端,红外接收器对接收到的红外光信号进行光电变换,幅度解调后恢复出原信号。
上传时间: 2013-11-05
上传用户:shanxiliuxu
影响无线通讯可靠性和距离的几个因素无线通信距离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四个:一是发射机的射频输出功率;二是接收机的接收灵敏度;三是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四是发射/接收天线的类型及增益。而在这四个主要指标中,各国电磁兼容性标准(如北美的FCC、欧洲的EN 规范)均只限制发射功率,只要对接收灵敏度及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两项指标进行优化,即可在符合FCC或CE 标准的前提下扩大系统的通信距离。一影响无线通信距离的因素1、地理环境通信距离最远的是海平面及陆地无障碍的平直开阔地, 这也是通常用来评估无线通信设备的通信距离时使用的地理条件。其次是郊区农村、丘陵、河床等半障碍、半开阔环境,通信距离最近的是城市楼群中或群山中,总之,障碍物越密集,对无线通信距离的影响就越大,特别是金属物体的影响最大。一些常见的环境对无线信号的损耗见下表根据路径损耗公式:Ld=32.4+20logf +20logd f=MHZ d=Km 可知信号每损耗6dB,通讯距离就会减少一半!另一个因素就是多路径影响, 所以如果无线模块附近的障碍物较多时也会影响通讯的距离和可靠性。2、电磁环境直流电机、高压电网、开关电源、电焊机、高频电子设备、电脑、单片机等设备对无线通信设备的通信距离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3、气侯条件空气干燥时通信距离较远,空气潮湿(特别是雨、雪天气)通信距离较近,在产品容许的环境工作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会导致发射功率减小及接收灵敏度降低,从而减小了通信距离。
上传时间: 2013-11-13
上传用户:bvdragon
DAC34H84 是一款由德州仪器(TI)推出的四通道、16 比特、采样1.25GSPS、功耗1.4W 高性能的数模转换器。支持625MSPS 的数据率,可用于宽带与多通道系统的基站收发信机。由于无线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各设备商基站射频拉远单元(RRU/RRH)多种制式平台化的要求,目前收发信机单板支持的发射信号频谱越来越宽,而中频频率一般没有相应提高,所以中频发射DAC 发出中频(IF)信号的二次谐波(HD2)或中频与采样频率Fs 混叠产生的信号(Fs-2*IF)离主信号也越来越近,因此这些非线性杂散越来越难被外部模拟滤波器滤除。这些子进行pcb设计布局,能取得较好的信号完整性效果,可以在pcb打样后,更放心。这些杂散信号会降低发射机的SFDR 性能,优化DAC 输出的二次谐波性能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上传时间: 2013-12-28
上传用户:tsfh
CDMA技术是当前无线电通信,尤其是移动通信的主要技术,不论是在中国已经建立的IS-95规范的中国联通CDMA网、各大移动通信运营商正准备实验及建立第三代(3G)系统还是大设备研发商已经在开发的三代以后(也称为4G)更宽带宽的移动通信系统,CDMA都是主要的选择。CDMA概念可以简单地解释为基于扩频通信的调制和多址接入方案。其反向链路有接入信道和反向业务信道组成。接入信道用于短信令消息交换、能提供呼叫来源、寻呼响应、指令和注册。 本设计选取CDMA通信系统中的接入信道部分进行仿真与分析。首先,通过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熟悉接入信道实现的过程,对每一步的原理有了较深的理解,同时,也对MATALB软件进行熟悉和了解,对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部分及其内部的CDMA模块用法和参数设置进行熟悉,然后运用MATLAB软件对接入信道部分进行设计,并逐步地对各个模块进行分析、仿真与验证。目的是通过毕业设计工作熟悉现代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与基本工作原理,重点掌握卷积编码、块交织和码扩展等相关编码技术,并能将这些技术应用实际系统设计,提高自己对CDMA通信系统知识的认识。 关键字:CRC;卷积编码;块重复;交织;长码;沃尔什;PN序列
上传时间: 2013-11-02
上传用户:taozhihua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