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指令集(2) 1.跳转指令 在ARM中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程序的跳转:一种是刀‘转指令;另一种是直接向PC寄存器(R15)中写入目标地址值。 通过直接向PC寄存器中写入目标地址值可以实现在46B地址空间中任意跳转,这种跳转指令又称为长跳转。如果在长跳转指令之前使用MOV LR,PC等指令,则可以保存将来返回的地址值,这样就实现了在46B地址空间中的子程序调用。 在ARM版本5及以上的体系中,实现了ARM指令集和Thumb指令集的混合使用。指令使用目标地址值的bit[0]来确定目标程序的类型。bit[0]的值为1时,目标程序为Thumb指令;bit[0]值为0时,目标程序为ARM指令。 在ARM版本5以前的体系中,传送到PC寄存器中的目标地址值的低两位bits[1∶0]被忽略,跳转指令只能在ARM指令集中执行,即程序不能从ARM状态切换到Thumb状态。非T系列ARM版本5体系不含Thumb指令,当程序试图切换到Thumb状态时,将产生未定义指令异常中断。 ARM跳转指令可以从当前指令向前或向后的32MB地址空间跳转。这类跳转指令有以下4种。
上传时间: 2013-11-20
上传用户:妄想演绎师
arm指令集(1) ARM跳转指令可以从当前指令向前或向后的32MB地址空间跳转。这类跳转指令有以下4种。 (1)B 跳4专指令 B〔条件) (地址) B指令属于ARM指令集,是最简单的分支指令。一旦遇到一个B指令,ARM处理器将立即跳转到给定的地址,从那里继续执行。注意:存储在分支指令中的实际值是相对当前R15的值的一个偏移量,而不是一个绝对地址。它的值由汇编器来计算,是24位有符号数,左移两位后有符号扩展为32位,表示的有效偏移位为26位(+/- 32 MB)。 (2)BL 带返回的跳转指令 BI,〔条件) (地址) BL指令也属于ARM指令集,是另一个分支指令。就在分支之前,在寄存器R14中装载上R15的内容,因此可以重新装载R14到R15中来返回到这个分支之后的那个指令处执行,它是子例程的一个基本但强力的实现。 (3)BLX 带返回和状态切换的跳转指令 BLX <地址> BLX指令有两种格式,第1种格式的BLX指令记作BLX(1)。BLX(1)从ARM指令集跳转到指令中指定的目标地址,并将程序状态切换到Thumb状态,该指令同时将PC寄存器的内容复制到LR寄存器中。 BLX(1)指令属于无条件执行的指令。 第2种格式的BLX指令记作BLX(2)。BLX(2)指令从ARM指令集跳转到指令中指定的目标地址,目标地址的指令可以是ARM指令,也可以是Thumb指令。目标地址放在指令中的寄存器<dest>中,该地址的bit[0]值为0,目标地址处的指令类型由CPSR中的T位决定。该指令同时将PC寄存器的内容复制到LR寄存器中。 (4)BX 带状态切换的跳转指令 BX(条件) (dest) BX指令跳转到指令中指定的目标地址,目标地址处的指令可以是ARM指令,也可以是Thumb指令。目标地址值为指令的值和0xFl·FFFFFF做“与”操作的结果,目标地址处的指令类型由寄存器决定。
上传时间: 2014-12-27
上传用户:laomv123
计算机的指令系统是表征计算机性能的重要指标,每种计算机都有自己的指令系统。MCS—51单片机的指令系统是一个具有255种代码的集合,绝大多数指令包含两个基本部分:操作码和操作数。操作码表明指令要执行的操作的性质;操作数说明参与操作的数据或数据所存放的地址。MCS—51指令系统中所有程序指令是以机器语言形式表示,可分为单字节、双字节、三字节3种格式。用二进制编码表示的机器语言由于阅读困难,且难以记忆。因此在微机控制系统中采用汇编语言指令来编写程序。本章介绍MCS—51指令系统就是以汇编语言来描述的。 一条汇编语言指令中最多包含4个区段,如下所示: 标号: 操作码目的操作数,源源操作数;注释 标号与操作码之间“:”隔开; 操作码与操作数之间用“空格”隔开; 目的操作数和源源操作数之间有“,”分隔; 操作数与注释之间用“;”隔开。 标号是由用户定义的符号组成,必须用英文大写字母开始。标号可有可无,若一条指令中有标号,标号代表该指令所存放的第一个字节存储单元的地址,故标号又称为符号地址,在汇编时,把该地址赋值给标号。 操作码是指令的功能部分,不能缺省。MCS—51指令系统中共有42种助记符,代表了33种不同的功能。例如MOV是数据传送的助记符。 操作数是指令要操作的数据信息。根据指令的不同功能,操作数的个数有3、2、1或没有操作数。例如MOV A,#20H,包含了两个操作数A和#20H,它们之间用“,”隔开。注释可有可无,加入注释主要为了便于阅读,程序设计者对指令或程序段作简要的功能说明,在阅读程序或调试程序时将会带来很多方便。
上传时间: 2013-11-04
上传用户:kr770906
单片机指令系统 3.1 MCS-51指令简介 3.2 指令系统 3.1 MCS-51指令简介 二、MCS-51系列单片机指令系统分类 按寻址方式分为以下七种:按功能分为以下四种: 1、立即立即寻址 1、数据传送指令位操 2、直接寻址 2、算术运算指令 3、寄存器寻址 3、逻辑运算指令 4、寄存器间接寻址指令 4、控制转移类指令 5、相对寻址 5、位操作指令 6、变址寻址 7、位寻址 三、寻址方式 3、寄存器间接寻址 MOV A, @R1 操作数是通过寄存器间接得到的。 4、立即寻址 MOV A, #40H 操作数在指令中直接给出。 5、基址寄存器加变址寄存器寻址 以DPTR或PC为基址寄存器,以A为变址寄存器, 以两者相加形成的16位地址为操作数的地址。 MOVC A, @A+DPTR MOVC A, @A+PC 四、指令中常用符号说明 Rn——当前寄存器区的8个工作寄存器R0~R7(n=0~7); Ri——当前寄存器区可作地址寄存器的2个工作寄存器R0和R1(i=0,1); direct——8位内部数据存储器单元的地址及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地址; #data——表示8位常数(立即数); #datal6——表示16位常数; add 16——表示16位地址; addrll——表示11位地址; rel——8位带符号的地址偏移量; bit——表示位地址; @——间接寻址寄存器或基址寄存器的前缀; ( )——表示括号中单元的内容 (( ))——表示间接寻址的内容; 五、MCS-51指令简介 1. 以累加器A为目的操作数的指令 2. 以Rn为目的操作数的指令 3. 以直接地址为目的操作数的指令 4. 以寄存器间接地址为目的操作数指令 应用举例1 8段数码管显示 应用举例2 3.2 指令系统 2、堆栈操作指令 3. 累加器A与外部数据传输指令 4. 查表指令 MOVC A, @A+PC 例子: 5. 字节交换指令 6. 半字节交换指令 二、算术操作类指令 PSW寄存器 2. 带进位加法指令 3. 加1指令 4. 十进制调整指令 5. 带借位减法指令(Subtraction) 6. 减1指令(Decrease) 7. 乘法指令(Multiplication) 8. 除法指令(Division) 三、逻辑运算指令 1. 简单逻辑操作指令 2. 循环指令 带进位左循环指令(Rotate Accumulator Left through Carry flag) 右循环指令(Rotate Accumulator Right) 带进位右循环指令(Rotate A Right with C) 3. 逻辑与指令 4. 逻辑或指令 5. 逻辑异或指令 四、控制转移类指令 1. 跳转指令 相对转移指令 SJMP rel PC←(PC)+2 PC←(PC)+rel 程序中标号与地址之间的关系 2. 条件转移指令 3. 比较不相等转移指令 4. 减 1 不为 0 转移指令 5. 调用子程序指令 7. 中断返回指令 五、位操作指令 1. 数据位传送指令 2. 位变量逻辑指令 3. 条件转移类指令
上传时间: 2013-10-27
上传用户:xuanjie
8086指令系统目录 概述 2.1节 目录 2.1.1--2.1.5(传送) 2.1.1 目录:1~3 2.1.1-1 mov类例1 mov类例2 mov类例3 mov类例4(END) 2.1.1-2. xchg --3.XLAT 查表示意图(end) 2.1.2堆栈操作指令(1) 堆栈操作指令(2) 堆栈操作指令(3) 堆栈操作指令(4) 堆栈操作指令(5)(END) 2.1.3标志传送指令(1) 标志传送指令(2)(end) 2.1.4地址传送指令(1) 地址传送指令(2) 地址传送指令(3)(end) 2.1.5输入输出指令(1) 输入输出指令(2) 输入输出指令(3)(end) 2.2节 目录 2.2.1--2.2.6(算术) 2.2.1加法指令(1) 加法指令(2) 加法指令(3) 加法指令(4) 加法指令5 end 2.2.2减法指令(1) 减法指令(2) 减法指令(3) 减法指令(4) 减法指令(5) 减法指令(6)(end) 2.2.3乘法指令(1) 乘法指令(2) 乘法指令(3)(end) 2.2.4除法指令(1) 除法指令(2)(end) 2.2.5符号扩展指令(end) 符号扩展说明 2.2.6十进制调整指令(1) 十进制调整指令(2) 十进制调整指令(3) 十进制调整指令(4) 十进制调整指令(5) 十进制调整指令(6) 十进制调整指令(7) 十进制调整指令(8) 十进制调整指令(9)(end) 2.3节 目录 2.3.1--2. 3.3(位) 2.3.1 逻辑运算指令(1) 逻辑运算指令(2) 逻辑运算指令(3) 逻辑运算指令(4) 逻辑运算指令(END) 2.3.2 移位指令(1) 移位指令(2) 移位指令(3) 移位指令(4)(end) 2.3.3 循环移位指令(1) 循环移位指令(2)(end) 2.4节 目录 2.4.1 无条件转移指令(1) 短转移的转移范围 无条件转移指令(2) 无条件转移指令(3) 无条件转移指令(4)(end) 2.4.2 条件转移指令(1) 条件转移指令(2) 条件转移指令(3) 条件转移指令(4) 条件转移指令(5)(end) 2.4.3 循环控制指令(1) 循环控制指令(2)(end) 2.4.4 子程序调用及返回指令(1) 子程序调用及返回指令(2) 子程序调用及返回指令(3) 子程序调用及返回指令(4) 子程序调用及返回指令(5) 子程序调用及返回指令(6) (end) 2.4.5 中断控制指令(1) 中断控制指令(2) 中断控制指令(3) 中断控制指令(4) 中断控制指令(5) 中断控制指令(6) 中断控制指令(7) 中断控制指令(8)(end) 2.4.6 系统功能调用(1) 系统功能调用(2) 系统功能调用(3)(end) 2.5节 目录 1---6(串操作) 串操作(1)传送 串操作(2) 串操作(3) 串操作(4)存串 串操作(5)读串、比较 串操作(6)搜索、重复前缀 串操作(7)REP 串操作(8)REPZ/REPNZ 串操作(9)前缀注释 串操作(10)例题 串操作(11)注释(end) 2.6 处理机控制类指令(1)(end)
上传时间: 2013-10-30
上传用户:大三三
SAM88RCRI 指令集支持寄存器卷操作,它可完成8 位算术操作和逻辑操作,共有41条指令集。由于采用了存贮器影射方式,所以没有具体的I/O 口操作指令。指令支持位操作,循环、移位等数据操作。为访问个别寄存器,应指定寄存器卷中0--255 的8 位地址或工作寄存器中的4 位地址。工作寄存器中,寄存器对可以访问13 位程序存贮空间和数据存贮空间。SAM88CRI 支持6种地址访问方法,方便了编程操作。
上传时间: 2013-12-02
上传用户:heart_2007
设计指令系统,并分析指令格式。 (5)设计微程序及其实现的方法(包括微指令格式的设计,后续微地址的产生方法以及微程序入口地址的形成)。 (6)模型机当中时序的设计安排。 (7)设计指令执行流程。 (8)给出编制的源程序,写出程序的指令代码及微程序。 (9)说明在使用软件HKCPT的联机方式与脱机方式的实现过程(包括编制程序中每指条令的时序分析,累加器A和有关寄存器、存储器的数据变化以及数据流程)。
标签: 指令系统
上传时间: 2016-05-01
上传用户:epson850
2 分类指令 在介绍各条分类指令之前,将指令中的操作数及注释中的符号说明如下。 Rn:当前指定的工作寄存器组中的Ro-R7(其中n=0,1,2,…,7)。 Ri:当前指定的工作寄存器组中的RO,R1(其中i=0,1)。 (Ri):Ri间址寻址指定的地址单元。 ((Ri)):Ri间址寻址指定地址单元中的内容。 dir:8位直接字节地址(在片内RAM和SFR存储空间中)。 #data8:8位立即数。 #datal6:16位立即数。 addrl6:16位地址值。 addrll:11位地址值。
上传时间: 2013-12-22
上传用户:1079836864
MCU为LPC2220,FLASH为39FV1601(地址0x80000000),外部一个SRAM(地址0x81000000),程序用ADS编译, 用分散加载,程序0x80000000开始引导,FLASH操作在LPC2220内部RAM运行。 实现的作用为开机等待2秒左右若PC发来连接指令将进入BOOT部分,若超时则COPY应用程序到外部RAM开始运行。 抛砖引玉,可以认识到分散加载,BOOT的基本原理及方法,该程序已可完成所有功能,但可能仍然需要补足一些 如FLASH坏区检查等,不足之处,敬请自己修改过来拉。 用于串口方式下载,波特率38400。
标签: 0x80000000 0x81000000 FLASH 2220
上传时间: 2014-01-26
上传用户:zhuyibin
本实验的程序设计基本上按照实验内容进行。即首先用srand()和rand()函数定义和产 生指令序列,然后将指令序列变换成相应的页地址流,并针对不同的算法计算出相应的命中 率
上传时间: 2017-01-13
上传用户:youke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