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式永磁同步电动机是一种性能优越、但结构特殊的电动机。作为一种理想的驱动装置,其应用范围遍及航天、国防、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本文利用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的高矫顽力,提出了一种省却了铁心的双转子、单定子结构盘式无铁心永磁同步电机,进一步减轻了电机的质量并消除转矩脉动。 对电机的设计、性能预测都离不开电机电磁场的计算。不同于传统的圆柱式径向磁通电机,盘式无铁心电机是轴向磁通电机,外加其无铁心的结构,决定了该电机的磁场呈三维、开域分布。对它的电磁场分析,不能采用对待径向磁通电机的化为二维磁场的分析方法。 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分为两部分:(1)在盘式无铁心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上,建立其磁场三维模型,由三维有限元法计算三维电磁场,分析计算结果,并总结出盘式无铁心永磁同步电机的磁场分布规律。 (2)在磁场计算的基础上,将Halbach型永磁体阵列的理论应用到磁钢设计中来,提出磁钢结构优化方案,研究出适合于盘式无铁心永磁同步电机的磁钢结构,以获得理想的磁场波形和磁密值。 本文首先从磁路计算的方法入手,通过磁路计算分析出盘式无铁心永磁同步电机的磁场分布特点。其后直接运用三维有限元法求解该电机的电磁场,分析计算结果。为了获得低漏磁、高气隙磁密值、正弦形的气隙磁场分布,本文先后提出普通轴向充磁磁钢结构、不等厚轴向充磁磁钢结构并将Halbach阵列的理论应用到盘式无铁心永磁同步电机的磁刚结构优化中,讨论了三种不同角度的Halbach型永磁体阵列。最后为了简化磁钢的加工工艺,将不等厚永磁体阵列与Halbach永磁体阵列相结合,提出了最经济、有效的改进型Halbach永磁体阵列,给出具体磁钢尺寸,并运用ANSYS软件对各种磁钢结构产生的磁场进行结果仿真。
上传时间: 2013-06-23
上传用户:zhaoq123
课题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减摇鳍控制技术的发展与现状,重点讲述了基于ARM处理器的减摇鳍控制器的功能设计与实现方案。 减摇鳍是一种由微机控制的自动化程度很高的船舶减摇装置。减摇鳍控制系统根据人为输入的信号和来自鳍本身的反馈信号,及时输出不同的控制指令,控制鳍转动到期望的角度,达到减小船舶横摇的目的。但目前大多数的减摇鳍控制器使用单片机作为主处理器或者以工控机为基础开发而来的,前者集成度不高,稳定性也不好,而后者成本较高。因此,课题设计了一款新型的基于ARM嵌入式处理器的嵌入式减摇鳍控制器,解决了上述问题。 该系统主要由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两部分组成。硬件平台主要包括基于飞利浦公司的LPC2290的控制器核心电路和辅助实现控制的驱动电路;软件平台主要是基于ARM的软件,包括启动代码和应用程序;为实现系统的可靠运行,同时也采取了一些保证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目前,减摇鳍系统大多采用基于力矩对抗原理的PID控制器。由于船舶横摇运动的非线性、复杂性、时变性以及海况的不确定性,经典PID控制很难获得令人满意的控制效果。因此,如何实现PID参数的自整定就显得犹为重要。模糊控制事先不需要获知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而是基于人类的思维以及经验,用语言规则描述控制过程,并根据规则去调整控制算法或控制参数。本论文将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相结合,实现了无须精确的对象模型,只须将操作人员和专家长期实践积累的经验知识用控制规则模型化,然后用模糊推理在线辨识对象特征参数,实时改变控制策略,便可对PID参数实现最佳调整。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控制手段能较好的满足设计要求,开发的嵌入式减摇鳍控制系统具有设计合理、集成度高、性价比高、性能优越、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实时性高等优点。同时能够适应减摇鳍控制系统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所以该减摇鳍控制器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及意义。
上传时间: 2013-06-06
上传用户:mslj2008
超声波电机是一种全新原理的直接驱动电机,它利用压电陶瓷逆压电效应激发的超声振动作为驱动力,通过定转子间的摩擦力来驱动转子运动。与传统的电磁电机相比,它具有低速大转矩、无电磁干扰、动作相应快、运行无噪声、无输入自锁等卓越特性,在非连续运动领域、精密控制领域要比传统的电磁电机性能优越得多。超声波电机在工业控制系统、汽车专用电器、精密仪器仪表、办公自动化设备、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倍受科技界和工业界的重视,成为当前机电控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本文主要研究了行波型超声波电机的嵌入式驱动控制系统设计。系统是基于ARM嵌入式微控芯片设计的。全文共分为6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国内外超声波电机驱动控制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ARM芯片的结构原理以及本课题的选题意义。第二章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做了系统仿真,为系统的硬件设计提供设计指导。第三章提出了基于ARM的超声波电机嵌入式驱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并介绍了系统各个模块的设计与调试的过程和结果。第四章介绍了uC/OS-Ⅱ操作系统在ARM上的移植,以及基于该操作系统的电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流程。第五章介绍了系统各子程序的设计,速度控制与定位控制的算法设计,以及系统调试的结果。第六章总结了本论文的主要贡献、存在问题以及后续课题的研究方向。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gpyz253344
SAE J1939协议是由汽车工程协会(SAE)定义的,SAE J1939协议在商用车辆、舰船、轨道机车、农业机械和大型发动机中是应用最广泛的应用层协议,基于传输可靠性能优越的CAN-bus总线,可达
上传时间: 2013-07-11
上传用户:不挑食的老鼠
由于永磁伺服电机具有转子转动惯量 小,响应速度快,效率高,功率密度高,电机体积小,消除电刷而减少噪音和维护等其他电机难以比拟的优点,在高性能位置伺服领域,尤其为伺服电机组成的伺服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 永磁无刷电机有两种形式:方波式和正弦波式。本文主要研究以pmsm 为伺服电机的伺服系统 目前实现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控制主要采用dsp、dsp+fpga和dsp+asic三种途径。而前两种方式实现位置控制编程量较大,美国国际整流器公司针对高性能交流伺服驱动要求,基于fpga技术开发出了完整的闭环电流控制和速度控制的伺服系统单片解决方案—irmck201。本文就是基于这种数字运动控制芯片,设计了dsp和irmck201的交流伺服控制系统。该系统具有性能优越,结构简单,编程任务小,开发周期短等优点,对其他交流位置伺服控制系统也具有很好的推广意义。
上传时间: 2013-06-07
上传用户:zgu489
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极大促进了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条形码、光学字符识别、磁条(卡)、工C卡、语音识别、视觉识别、RFID等,其中,RFID无疑是最为前沿的自动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识别技术;同时,随着另外一项技术——嵌入式技术的飞速发展,机构小巧、性能优越、价格便宜、操作简便的手持式数据自动读写设备发展尤为迅速。具体说来,一款好的手持式RFID读写器适用于工作现场,可以供工作人员对现场物品信息进行自动收集,而随着嵌入式操作系统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使读写器不仅有数据采集功能,而且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以供管理决策。在这其中,操作系统、芯片、总线、接口技术成为读写器的内核,嵌入式系统成为技术的代表。 随着嵌入式操作系统(如linux、wirice.net)的出现,使得软件开发人员在嵌入式系统和普通pc机上进行应用软件开发不会感到太大的差别(借助于交叉开发环境,即在pc机上编译连接,但生成的是目标机代码)。但是,对于那些应用软件开发者,往往对某一行业软件开发比较熟悉却对硬件有些陌生,熟悉硬件原理(嵌入式处理器架构、部件工作原理等)恰恰是构建一个嵌入式系统所必须的。因此,构建一个性能稳定、持续工作时间长、完善数据接口、方便读写器接口的手持式设备成为了当今一个比较热门的技术领域。本项目就是根据以上事实,先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再根据项目需求、生产成本以及RFID应用开发者的要求,决定采用以ARM920T为内核的$3C2410为嵌入式处理器、微软公司力推的wiIice.net为嵌入式操作系统,设计开发了供RFID应用软件开发者使用的手持式RFID读写器。针对手持式设备的特点和实际要求,对读写器软硬件系统整体结构进行了规划,完成了时钟电路、nand flash存储器接口电路、SDRAM电路、串行接口电路、RFID读写模块接口电路、USB接口电路、无线通信模块接口电路、LCD/触摸屏接口电路的设计,并开发了读写器的二次发API;在wince.net平台下,利用platform builder工具定制了适于读写器的操作系统,实现了嵌入式操作系统的设计,最后对整个系统进行了测试。
上传时间: 2013-06-21
上传用户:yatouzi118
数字图像的压缩是解决图像数据量大、存储和传输困难的基本措施。图像压缩的方法很多,一般可分为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两大类。有损压缩允许一定程度的信息丢失,在满足实际应用的条件下能够取得较高的压缩比;无损压缩不允许信息丢失,但是压缩比难以提高。在医学图像、遥感图像等应用领域,对于图像的压缩比和失真度都有着较高要求,因此需要采用近无损压缩的方法。近无损压缩是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的一个折衷,允许一定的失真,能够获得高保真还原图像的同时,得到比无损压缩更高的压缩比。 JPEG-LS是连续色调静止图像无损和近无损压缩的国际标准,算法复杂度低,压缩性能优越,但是JPEG-LS对不同图像压缩时压缩比不可控制。本文在研究JPEG-LS近无损图像压缩算法的基础上,针对具体应用背景,提出了一种基于块的近无损压缩方法。进一步利用图像局部纹理特性分析,对不同特性的区域容忍不同的信息丢失程度,实现了对图像压缩的码率控制。针对某工程应用中的具体要求,我们以FPGA为平台,采用Verilog HDL语言对改进算法进行了硬件实现。 实验结果证明,这种基于块的具有码率控制的近无损图像压缩算法,在实现较为精确的码率控制的同时,能够获得较高的还原图像质量,而且硬件实现复杂度低,能够满足对图像的实时压缩要求。
上传时间: 2013-06-18
上传用户:zzbbqq99n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移动用户的迅猛增长,第三代移动通信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多用户检测技术是第三代移动通信中重要的技术之一;常规CDMA接收机采用匹配滤波器的结构,但是这种结构的接收机并没有考虑到信道中多址干扰的存在,使彼此间影响减少来提高系统容量;而功控的方法也没有从接收信号中真正去除多址干扰,只能缓解这种矛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想真正消除干扰,大幅度提高系统容量,必须通过多址对消和多用户检测技术。 本文首先介绍了CDMA的基本原理和多用户检测的基本原理。然后重点介绍和分析各种多用户检测的原理,然后依据多用户检测的四个技术指标对各种多用户检测的方法进行比较,从中选择实现简单,性能优越的解相关检测器来作为实现的标的算法。 然后,本文重点研究分析解相关检测器的原理,给出了实现解相关检测器的系统设计的流程,其中包括硬件电路的搭建和软件实现的方法。硬件电路是基于DSP(TI公司的TMS320C5402)和FPGA(Altera公司的EP1K10Q208-3)来完成。软件部分主要采用C语言来完成。 本文系统研究了多用户检测技术,并实现了解相关算法,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都有一定的价值。
上传时间: 2013-07-29
上传用户:anpa
CC1101 是集FSK/ASK/OOK/MSK调制方式于一体的高功率、性能 收发模块。它提供扩展硬件支持实现信息包处理、数据 缓冲、群发射、空闲信道评估、链接质量指示和无线唤 醒,可以采用曼彻斯特编码进行调制解调它的数据流。 性能优越并且易于应用到你的产品设计中,它可以应用在 RT-001-CC1101 315/433/868/915MHz ISM/SRD频段的系统中,它可以应用在比如消费类电子产品、自动抄表系统、 双向防盗器等等。 该型号最大的有点在于模块内部采用大功率PA及LNA架构,且采用电子开关及控制线路根据客户 的需求达到远距离传输数据。发射功率可通过外部电源来设置,最大发射功率可以达到1W。超远距 离方案应用的最佳选择。 1.1 基本特性 ●省电模式下,低电流损耗 ●方便投入应用 ●高效的串行编程接口 ●工作温度范围:﹣40℃~+85℃ ●工作电压:1.8~ 3.6 Volts. ●有效频率:300-348Mhz, 400-464Mhz,800-928Mhz ●灵敏度高、输出功率高且可编程
上传时间: 2013-11-11
上传用户:1234xhb
功能、性能、特点 采用电磁场优化分布的设计原理,使局部放电和局部过热最小。 小型化、高功能的真空灭弧室利用纵向旋转磁场灭弧原理, 有效地保证了截流值小于3A, 使开断性能极为稳定。 弹簧储能机构采用模块化设计,一件多用,使机构主件分布合理,结构简单,性能稳定。 绝缘性能优越可靠,顺利通过了凝露试验,适合在最恶劣的环境条件下运行,并具有比IEC和GB标准要求更高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接地方式可靠,确保了断路器从工作位置到试验位置接地的连续性。
上传时间: 2013-12-28
上传用户:ommshagg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