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交换机用到的一个 UDLD 单向链路检测协议 的一个具体实现步骤.我找了很久才找到,因为国内现在还没有什么人来研究这个,不过这个东西对高端交换机很重要,当然,这是CISCO的发明,这个文档我翻译了一部分,但是还相当不完善,对这方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入,共同翻译,可以和我联系:QQ 48150181 Email:songshiyou888@163.com 希望国内有更多的朋友加入,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上传时间: 2014-01-25
上传用户:笨小孩
计算机技术总是在朝着功能更强大、使用更方便的方向发展,用户的需求永远都是技术前进的动力。ASR和TTS的出现,让人和计算机的距离更加靠近,人机接口更加自然。由于技术(识别率不够高)和人们习惯上的原因,ASR离真正的普及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在通信领域,由于CTI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不断融入通信平台,这项技术正在如火似涂的发展、普及。VoiceXML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应用就是以ASR和TTS作为基础的。
上传时间: 2013-12-27
上传用户:15071087253
【下载说明】 这里提供给大家的是《Embedded Linux》(嵌入式Linux)一书的英文版高清PDF下载。 【内容提要】 本书适合嵌入式系统和信息设备设计人员阅读,也可作为普通Linux程序员的参考书籍。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使你的Linux版本与你选择的硬件设备相匹配,并建立了从网络路由器到DIY MP3播放器的每一个部件。. 本书以更好、更快、更廉价为最终目标,对建立可能的最小Linux系统和选择合适的硬件提出了建议,据此你可以建立你的第一个嵌入式Linux设备。在本书阅读过程中,你不仅可以获得适合你应用的最佳的开放源代码软件,而且本书的实用方案也会指导你如何为调试应用选择合适的工具,并指导你避免陷阱和降低建立成本。.. 本书的作者John Lombardo讲述了你需要知道的嵌入式Linux的每一件事,阅读本书,你既不会感到冗余乏味,也不会觉得内容不够饱满。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开始吧,让我们使用本书来设计并建立嵌入式Linux设备。
上传时间: 2016-03-12
上传用户:skhlm
在3D图像处理等对运算要求高的领域,高效除法器已成为处理器内必不可少的部件。在分析除法器设计的泰勒级数展开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除法器设计算法。在满足同样精度的情况下,所实现的三级流水线的除法器,与基于泰勒级数展开算法的除法器相比,面积更小,速度更快。
上传时间: 2013-12-22
上传用户:ggwz258
优点:1.对于信噪比高的信号滤波效果好; % 2.对于边沿的保护强过阈值滤波,不会产生阈值滤波情况下的过于平滑与Gibbs现象。 %缺点:1.由于对边沿信号没做任何处理,所以边沿可能会有脉冲噪声保留下来; % 2.计算相关系数中,如果计算出来的小波系数点位置偏差大,则相关系数计算受影响; % 3.需要迭代运算,迭代的噪声能量阈值选取很重要,这里以开始段无信号处估计噪声; % 4.需要迭代运算,所以运算量比阈值法大; % 5.受分解层次影响,在大尺度上小波系数点位置偏差更大,相关系数计算不准确。 %需要具体调整的地方:1.分解的尺度;
上传时间: 2013-12-26
上传用户:wlcaption
提出了一类高动态性能切换模糊PID控制器设计方法。通过对传统PID控制中比例控制和微分控制作用的分析,结合模糊PID控制器鲁棒性能和自适应性好的优点,设计了一类新的模糊控制器。由于该类控制器先后经历比例控制,微分控制和模糊PID控制的切换,使被控系统不仅具有一般模糊PID控制器的所具有的良好的鲁棒性能和自适应性,而且与一般模糊控制器相比具有更小的超调量和调节时间,是一类动态性能良好的控制器。最后将该控制器应用于一伺服系统进行仿真对比,并给出了Simulink仿真框图。仿真结果说明了该控制器的优越性。
上传时间: 2013-12-14
上传用户:6546544
单片机高级c语言程序设计 c语言移植性高,易懂且简洁 更有利于对单片机编程的学习
上传时间: 2016-08-27
上传用户:pompey
压缩率较高的小工具 基于PAQ算法,但更简单
上传时间: 2013-12-25
上传用户:1966640071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具有结构简单、输入输出电气隔离、电压升/降范围宽、易于多路输出、可靠性高、造价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小功率场合。然而,由于漏感影响,反激变换器功率开关管关断时将引起电压尖峰,必须用钳位电路加以抑制。由于RCD钳位电路比有源钳位电路更简洁且易实现,因而在小功率变换场合RCD钳位更有实用价值。
上传时间: 2014-01-07
上传用户:sz_hjbf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人们从工业过程的特点出发,寻找对模型精度要求不高而同样能实现高质量控制性能的方法,预测控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预测控制技术最初由Richalet 和Cutler 提出[1 ] ,它最大程度地结合了工业实际的要求,综合效果好,已经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各种预测控制算法不断地产生并得到发展。预测控制算法具有三大本质特征:预测模型、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2 ] 。它是不断滚动的局部优化,而非全局最优。预测控制的特点:建模方便 采用非最小化描述的离散卷积和模型,信息冗余量大,有利于提高系统的鲁棒性 采用滚动优化策略,使模型失配、畸变、干扰等引起的不确定性及时得到弥补,从而得到较好的动态控制性能 可推广到有约束条件、大迟延、非最小相位以及非线性等过程,对模型精度要求不高,跟踪性能良好,更适应于复杂工业过程控制。
上传时间: 2014-01-02
上传用户:csgcd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