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杜会和经济的发展,环境水污染现象也日趋严重,迫切需要环境水质多参数监测与智能分析系统,以为环境监测、管理和控制提供科学的手段。水质多组分检测涉及到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计算机技术、电化学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的交叉,在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论文研究环境水质检测与智能分析系统,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在线自适应加权数据融合算法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由于能够利用互补和冗余的信息,显著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而得到了广泛应用,而数据融合的关键问题是融合算法。本文深入研究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理论的基础上,针对传统融合算法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在线自适应加权数据融合算法,并应用到水质在线检测过程中,不仅缩短了训练的时间,而且提高了融合的可靠性和灵活性2)提出了一种离子传感器的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自校正方法:由于离子传感器的非线性、漂移和交叉敏感性等影响了其检测精度和可靠性,难以进行连续在线检测。以硝酸根离子传感器为例,研究其自校正方法,以适应动态环境的连续监测根据实验数据,详细分析了硝酸根离子传感器的响应特性,并考虑了零点和时间漂移,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硝酸根离子传感器的自校正方法,给出了详细描述和分析。3)离子传感器故障检测的小波支持向量机特征提取和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在线连续检测的应用要求离子传感器必须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即能够及时准确地判断出离子传感器的故障。本文采用小波支持向量机提取各传感器故障特征,再用支持向量机对故障进行分类,实现对各离子传感器的故障诊断。
标签: 数据融合
上传时间: 2022-03-18
上传用户:
温度、湿度检测在工农业生产、医学研究等科研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温度、湿度是科研工作中相当重要的参数,如何准确地测量、并且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对科研工作的开展和科研结果的发布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论文就实际工作需要,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希望能够利用虚拟仪器构建一套远程温、湿度控制系统。文中首先简要介绍虚拟仪器的概念、特点,概述了虚拟仪器的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并将它与传统的仪器进行了比较,突出了虚拟仪器的优点,同时也涉及了目前应用最广泛,最具有优势的虚拟仪器编程软件LabVIEW的特点及编程方法。 为了能够构建一套稳定可靠的温、湿度控制系统,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统计的方便与合理,本文重点介绍利用LabVIEW语言开发出一套温、湿度控制系统,该系统以铂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作为湿度敏感元件,采用美国的NI公司的数据采集卡USB-6008采集温度、湿度信号,通过Internet网络可以实时的监测和控制温、湿度的变化,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数据的报表打印、数据的远程共享,温、湿度的上、下限报警等等。 利用温、湿度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卡检测温室内温度和湿度参数变化,实现了实验数据的自动采集。针对温室控制过程中温度和湿度存在耦合问题,运用了模糊解耦控制。在模糊解耦控制过程中,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总结,制定出了较为合理的温湿度隶属度函数表和模糊解耦控制规则输出表。在去模糊化的过程中,为了便于软件实现,根据Mamdani型模糊推理算法用MATLAB语言编写出了模糊决策表的输出程序。采用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虚拟仪器技术,进行了计算机测控系统的设计,与传统测试中采用的多参数分别用单个仪器检测、数据单独汇总处理的方式,或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相比,虚拟仪器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检测和控制的精度,提高了数据处理的速度,并增强了系统的通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采用LabVIEW虚拟仪器开发平台和模块化设计方法,实现了环境参数的实时获取、采集信息的实时显示、控制信号的准确输出及数据的自动处理,减少了人为干预,增加了测控过程的稳定性,避免人为的读数误差和计算误差。在系统试验研究阶段,对系统温湿度参数的自动采集进行试验设计和试验结果分析,从数...
上传时间: 2022-05-25
上传用户:
eeworm.com VIP专区 单片机源码系列 9资源包含以下内容:1. STC12C5A60S2单片机(去水印+解锁版)(1).pdf2. PCI、STC、51单片机型号命名规则.rar3. LY6206线性稳压芯片LDO原文资料.PDF4. 浮点除法运算及其在单片机上的实现.pdf5. 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往返小车设计.zip6. 16位单片机指令集.pdf7. 基于MSC-51单片机的智能压力变送器.zip8. 隔离型RS-485收发器ADM2483,ADM2484E,ADM2587E.doc9. 用AVR单片机实现快速跳频.pdf10.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点火控制系统设计.zip11. AS179-92LF原文资料.pdf12. LED点阵书写显示屏设计报告.pdf13. 基于AT89S52温度自动控制检测系统设计.zip14. 浅谈单片机程序设计中的“分层思想.wps15. 肺活量测量仪设计论文资料.rar16. 基于STM32芯片的工控板设计.zip17. TX-1C元件资料.rar18. 全局变量、局部变量、静态变量.doc19. TX-1C实验板分块原理图.rar20. HT-IDE3000_Holtek_C语言编程指南(中文).pdf21. 新颖60秒LED旋转电子钟.doc22. DS18B20温度传感器应用解析中文资料(有时序图).doc23. CodeBlocks手册-使用篇.pdf24. CS98P260用户编程指南 V1.3.pdf25. 基于PT100温度检测软硬件设计.doc26. LF412 原文资料.pdf27. MC33812FS原文资料.pdf28. MC9S12XS单片机原理及嵌入式系统开发2.zip29. RN8302用户手册--防窃电智能计量芯片.pdf30. RF24L01SE开发指南.pdf31. 步进电机讲义.ppt32. MB95F330系列硬件手册(中文).pdf33. msp430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实验的电路图及C程序.pdf34. 无线模块cc1101学习资料.rar35. MSP430_C语言例程注释详.pdf36. 基于18B20的温度测量仪课程设计报告.doc37. 飞思卡尔32位处理器_ARM_CORTEX_M4___K60P100M100SF2RM手册.pdf38. AD603中文资料.rar39. 自动售货机--PLC课程设计.doc40. USB雷达——看牛人如何架设自己的导弹防御系统.zip41. 真值有效值转换芯片AD637.pdf42. 程控增益放大器论文(AD603).doc43. 使用DS12C887时钟芯片设计高精度时钟.doc44. WT588D语音芯片及模块详细资料V2.10.pdf45. L298N原文资料.pdf46. Proteus仿真软件在单片机设计中的应用.pdf47. MSP430g2553中文资料.PDF48. AVR学习笔记.rar49. Proteus 与单片机实时动态仿真.pdf50. 基于MSP430G2553的电压表设计.doc51. Arduino电子积木中级套件中文教程.pdf52. proteus 教程.pdf53. DE2使用说明 原文资料.pdf54. SJA1000独立 CAN 控制器 周立功资料.pdf55. 基于8279的键盘和显示电路设计.pdf56. AD转换中常用的十种数字滤波法.doc57. 基于AT89C2051单片机的时钟日历系统.pdf58. 16F877单片机手册中文.pdf59. 51单片机开发与应用技术详解(珍藏版)PPT及源码.rar60. DS12887+1602(带温度)原理图和程序.rar61. 基于MSP430的CO报警器的设计.pdf62. 四十种常用芯片数据手册--原文资料.rar63. 电子式电能表设计毕业论文.doc64. LED照明驱动IC--NO5.pdf65. 一种基于MSP430单片机的目标指示器单体.pdf66. 基于单片机智能交流电压表的设计.pdf67. Arduino最全的中文教程.pdf68. 交流数字电压表.doc69.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匹配解调系统.pdf70.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光发射机监控系统设计.pdf71. NAND_Flash的坏块处理.doc72. 晶片wafer 平面工艺详细介绍.pdf73. 升压IC--AN_SY6902A原文资料.pdf74. BST-BMA250-DS002-04原文资料.pdf75. 继电器论文--用MEGA16做的继电器参数测量仪.docx76. KT0803K单片机原文资料--小型调频发射系统.pdf77. 用MSP430实现斜率 A/D转换的温度控制系统.pdf78. 一 种基于MSP430单片机的蓝牙接收装置的设计.pdf79. 用MSP430实现 太阳能交通信号控制机.pdf80. TLC2543电压表设计.doc81. 用超低功耗MSP430单片机设计数据采集系统.pdf82.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负载毕业论文(含原理图+程序).doc83. 用VB实现PC机与MSP430单片机串行通信.pdf84. LM2596_DataSheet原文资料.pdf85. MAX7456原厂中文资料.pdf86. STM8S-DISCOVERY原理图(原文资料).rar87. Hi3531 H.264编解码处理器用户指南.pdf88. MSP430单片机__极端详细+应用程序,实验教程.pdf89. C语言,结构体(struct) 用法.doc90. 用 MSP430F149单片机实现步进电机通用控制器.pdf91. 基于DTH11+LCD温湿度采集.rar92. 以超低功耗微处理器MSP430为核心的热计量表设计.pdf93. AVR高速嵌入式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修订版)(1).pdf94. ILI9325中文指令说明--彩色液晶屏控制手册.pdf95. 以太网控制芯片W5100的存储装置设计.pdf96. 基于单片机的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pt97. 史上最便宜的USB数据采集板.doc98. 遥控车IC原理图.pdf99. 基于51单片机和LabVIEW的远程陀螺仪显示平台的构建.pdf100. 基础机器人制作与编程.ppt
上传时间: 2013-05-15
上传用户:eeworm
选择陀螺仪时,需要考虑将最大误差源最小化。在大多数应用中,振动敏感度是最大的误差源。其它参数可以轻松地通过校准或求取多个传感器的平均值来改善。偏置稳定度是误差预算较小的分量之一。
上传时间: 2013-11-07
上传用户:avensy
磁致伸缩多功能液位仪MG型产品手册
上传时间: 2013-04-15
上传用户:eeworm
船舶气象仪是一套船载的自动化海洋气象观测系统,该系统广泛的布置在各种船只上,可以获得船只经过的海域内的风、湿、温、气压、降雨等气象参数。通过对海洋气象环境实时的掌握,能够使船舶航行安全、省时、经济,并使因灾害性天气造成的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通过对海洋气象数据的存储、统计,对我国观测海洋环境、研究海洋、开发海洋、利用海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代测控系统除了具有高性能的数据采集、信号处理、I/O和通信接口以外,通常均需具备良好的人机接口、友好的用户界面和强大的网络功能等。ARM架构的嵌入式处理器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和很高的性价比,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各种电子产品的设计当中,并受到愈来愈多的自动化设备和智能仪表设计人员的青睐。 本课题主要研究基于ARM+Linux架构的嵌入式船舶气象仪的设计与开发。系统硬件平台选用ATMEL公司的AT91RM9200处理器,扩展了64M SDRAM和8M NAND FLASH,同时扩展了外围通信设备接口包括通用串行口、CAN总线接口、网络接口和人机交互接口等;并根据实际环境需要,进行了传感器的选型。 软件平台的设计主要涉及了U-Boot引导装载程序的建立,同时根据开发平台的资源,配置和裁剪Linux的内核,并编写、添加源代码中没有的驱动程序,如AD、键盘、CAN总线控制器等,重新编译内核,下载到开发平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应用程序的编写。同时深入研究了嵌入式Linux下的图形界面,将图形界面系统MiniGUI移植到Linux系统中,设计了较完善、友好的图形用户界面,大大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上传时间: 2013-06-12
上传用户:天大地大
生物电阻抗法测量脂肪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方法。但现有的人体脂肪仪所使用的测量模型都是把人体躯干部看成整体,不能反映躯干部脂肪的分布情况。而且大部分脂肪仪基于单片机,系统软硬件功能的可扩展性、数据存储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数据分析功能较弱。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建立了一种人体阻抗模型,该模型把人体躯干部划分成四部分,并对分段阻抗的计算公式进行推导,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ARM处理器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人体脂肪测量仪。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和仪器测量的准确性。 本文的主要工作有: (1)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人体阻抗模型,并利用八电极技术测量人体的分段阻抗。通过测量人体阻抗及体重、身高等参数,在理论分析和实验检验修正的基础上得出了计算人体各部位脂肪含量的公式。 (2)研究基于ARM-LINUX的人体脂肪仪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硬件部分包括阻抗测量电路、体重测量电路和身高测量电路以及嵌入式开发板与硬件电路之间的接口设计;软件部分包括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Qt/Embedded 环境的移植、驱动开发以及图形用户接口应用程序编程。 (3)利用本仪器、欧姆龙人体脂肪仪、水下称重法对多名志愿者进行测量,给出了比较数据,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标签: ARMLINUX
上传时间: 2013-08-05
上传用户:624971116
随着半导体工艺的飞速发展和芯片设计水平的不断进步,ARM微处理器的性能得到大幅度地提高,同时其芯片的价格也在不断下降,嵌入式系统以其独有的优势,己经广泛地渗透到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本文以ARM7 LPC2132处理器为核心,结合盖革一弥勒计数管对Time-To-Count辐射测量方法进行研究。ARM结构是基于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原理而设计的,其指令集和相关的译码机制比复杂指令集计算机要简单得多,使用一个小的、廉价的ARM微处理器就可实现很高的指令吞吐量和实时的中断响应。基于ARM7TDMI-S核的LPC2132微处理器,其工作频率可达到60MHz,这对于Time-To-Count技术是非常有利的,而且利用LPC2132芯片的定时/计数器引脚捕获功能,可以直接读取TC中的计数值,也就是说不再需要调用中断函数读取TC值,从而大大降低了计数前杂质时间。本文是在我师兄吕军的《Time-To-Count测量方法初步研究》基础上,使用了高速的ARM芯片,对基于MCS-51的Time-To-Count辐射测量系统进行了改进,进一步论证了采用高速ARM处理器芯片可以极大的提高G-M计数器的测量范围与测量精度。 首先,讨论了传统的盖革-弥勒计数管探测射线强度的方法,并指出传统的脉冲测量方法的不足。然后讨论了什么是Time-To-Count测量方法,对Time-To-Count测量方法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指出Time-To-Count方法与传统的脉冲计数方法的区别,以及采用Time-To-Count方法进行辐射测量的可行性。 接着,详细论述基于ARM7 LPC2132处理器的Time-To-Count辐射测量仪的原理、功能、特点以及辐射测量仪的各部分接口电路设计及相关程序的编制。 最后得出结论,通过高速32位ARM处理器的使用,Time-To-Count辐射测量仪的精度和量程均得到很大的提高,对于Y射线总量测量,使用了ARM处理器的Time-To-Count辐射测量仪的量程约为20 u R/h到1R/h,数据线性程度也比以前的Time-To-CotJnt辐射测量仪要好。所以在使用Time-To-Count方法进行的辐射测量时,如何减少杂质时间以及如何提高计数前时间的测量精度,是决定Time-To-Count辐射测量仪性能的关键因素。实验用三只相同型号的J33G-M计数管分别作为探测元件,在100U R/h到lR/h的辐射场中进行试验.每个测量点测量5次取平均,得出随着照射量率的增大,辐射强度R的测量值偏小且与辐射真实值之间的误差也随之增大。如果将测量误差限定在10%的范围内,则此仪器的量程范围为20 u R/h至1R/h,量程跨度近六个数量级。而用J33型G-M计数管作常规的脉冲测量,量程范围约为50 u R/h到5000 u R/h,充分体现了运用Time-To-Count方法测量辐射强度的优越性,也从另一个角度反应了随着计数前时间的逐渐减小,杂质时间在其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也就越来越严重,尽可能的减小杂质时间在Time-To-Count方法辐射测量特别是测量高强度辐射中是关键的。笔者用示波器测出此辐射仪器的杂质时间约为6.5 u S,所以在计算定时器值的时候减去这个杂质时间,可以增加计数前时间的精确度。通过实验得出,在标定仪器的K值时,应该在照射量率较低的条件下行,而测得的计数前时间是否精确则需要在照射量率较高的条件下通过仪器标定来检验。这是因为在照射量率较低时,计数前时间较大,杂质时间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不明显,数据线斜率较稳定,适宜于确定标定系数K值,而在照射量率较高时,计数前时间很小,杂质时间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较大,可以明显的在数据线上反映出来,从而可以很好的反应出仪器的性能与量程。实验证明了Time-To-Count测量方法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如何对计数前时间进行精确测量。经过对大量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到计数前时间中的杂质时间可分为硬件杂质时间和软件杂质时间,并以软件杂质时间为主,通过对程序进行合理优化,软件杂质时间可以通过程序的改进而减少,甚至可以用数学补偿的方法来抵消,从而可以得到比较精确的计数前时间,以此得到较精确的辐射强度值。对于本辐射仪,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式来进行测量,当辐射场较弱时,通常采用规定次数测量的方式,在辐射场较强时,应该选用定时测量的方式。因为,当辐射场较弱时,如果用规定次数测量的方式,会浪费很多时间来采集足够的脉冲信号。当辐射场较强时,由于辐射粒子很多,产生脉冲的频率就很高,规定次数的测量会加大测量误差,当选用定时测量的方式时,由于时间的相对加长,所以记录的粒子数就相对的增加,从而提高仪器的测量精度。通过调研国内外先进核辐射测量仪器的发展现状,了解到了目前最新的核辐射总量测量技术一Time-To-Count理论及其应用情况。论证了该新技术的理论原理,根据此原理,结合高速处理器ARM7 LPC2132,对以G-计数管为探测元件的Time-To-Count辐射测量仪进行设计。论文以实验的方法论证了Time-To-Count原理测量核辐射方法的科学性,该辐射仪的量程和精度均优于以前以脉冲计数为基础理论的MCS-51核辐射测量仪。该辐射仪具有量程宽、精度高、易操作、用户界面友好等优点。用户可以定期的对仪器的标定,来减小由于电子元件的老化对低仪器性能参数造成的影响,通过Time-To-Count测量方法的使用,可以极大拓宽G-M计数管的量程。就仪器中使用的J33型G-M计数管而言,G-M计数管厂家参考线性测量范围约为50 u R/h到5000 u R/h,而用了Time-To-Count测量方法后,结合高速微处理器ARM7 LPC2132,此核辐射测量仪的量程为20 u R/h至1R/h。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核辐射仪的量程比以前基于MCS-51的辐射仪提高了近200倍,而且精度也比传统的脉冲计数方法要高,测量结果的线性程度也比传统的方法要好。G-M计数管的使用寿命被大大延长。 综上所述,本文取得了如下成果:对国内外Time-To-Count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Time-To-Count测量方法的基本原理,并对Time-T0-Count方法理论进行了分析,推导出了计数前时间和两个相邻辐射粒子时间间隔之间的关系,从数学的角度论证了Time-To-Count方法的科学性。详细说明了基于ARM 7 LPC2132的Time-To-Count辐射测量仪的硬件设计、软件编程的过程,通过高速微处理芯片LPC2132的使用,成功完成了对基于MCS-51单片机的Time-To-Count测量仪的改进。改进后的辐射仪器具有量程宽、精度高、易操作、用户界面友好等特点。本论文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了Time-To-Count技术中的几点关键因素,如:处理器的频率、计数前时间、杂质时间、采样次数和测量时间等,重点分析了杂质时间的组成以及引入杂质时间的主要因素等,对国内核辐射测量仪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标签: TimeToCount ARM 辐射测量仪
上传时间: 2013-06-24
上传用户:pinksun9
XRP7714是一款四输出脉宽调制(PWM)分级降压(step down)DC-DC控制器,并具有内置LDO提供待机电源。该器件在单个IC上为电池供电的产品提供了整套的电源管理方案,并且通过内含的I2C串行接口进行整体的编程配置。XRP7714器件的每一路输出电压的编程范围是0.9V~5.1V,此范围内无需外部分压器。可编程DPWM开关频率的范围从300kHz到1.5MHz,使用户能够在效率和元件大小之间取得最优方案。为了让用户能够在设计的多路电源XRP7714系统能够取得最优的方案,下文将详细的介绍影响XRP7714系统效率的参数设置以及外围器件的选型。
上传时间: 2013-10-31
上传用户:chendawei
设计了由STC89C52单片机、PT100温度传感器以及LCD12864(ST7920)液晶显示器组成的多功能数字测温仪。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流程,说明了PT100温度采集电路的工作原理及LCD12864显示温度、时间、日期的函数。实测温度表明,该系统的可靠性和测试精度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上传时间: 2013-12-17
上传用户:ytul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