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基于稀疏矩阵的人脸识别

  •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系统设计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系统,阐述了超声测距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给出了硬件电路框图和软件编程的设计方法。该系统具有硬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测量误差小等特点。

    标签: 89C C51 AT 89

    上传时间: 2013-07-28

    上传用户:sunzhp

  • 基于AT89C2051单片机的RF卡门禁系统设计

    本文以f1禁系统的可靠性和低成本为立足点,提出了一种基于AT89C2051单片机的RF卡门禁系统设 系计方法。首先简单介绍了组成这个系统的非接触式IC卡,然后详细描述了其软硬件设计的过程。在实际的应用

    标签: C2051 2051 89C AT

    上传时间: 2013-06-13

    上传用户:lansedeyuntkn

  • 基于EDA平台的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实践

    基于EDA平台的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实践本文分析了计算机专业本科生课程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教学现状, 结合目前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的部分措施, 提出了在计算机系统结构课

    标签: EDA 计算机系统 实践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lifevast

  • 基于FPGA组的ASIC逻辑验证技术研究

    随着ASIC设计规模的增长,功能验证已成为整个开发周期的瓶颈。传统的基于软件模拟和硬件仿真的逻辑验证方法已难以满足应用的要求,基于FPGA组的原型验证方法能有效缩短系统的开发周期,可提供更快更全面的验证。由于FPGA芯片容量的增加跟不上ASIC设计规模的增长,单芯片已无法容纳整个设计,所以常常需要对设计进行逻辑分割,将子逻辑块映射到FPGA阵列中。 本文对逻辑验证系统的可配置互连结构和ASIC逻辑分割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FPGA阵列的非对称可配置互连结构。与现有的对称互连结构相比,该结构能提供更多的互连通道,可实现对I/O数量、电平类型和互连路径的灵活配置。 本文对逻辑分割算法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针对现有的两类分割算法存在的不足,提出并实现了基于设计模块的逻辑分割算法,该算法有三个重要特征:1)基于设计代码;2)以模块作为逻辑分割的最小单位;3)使用模块资源信息指导逻辑分割过程,避免了设计分割过程的盲目性,简化了逻辑分割过程。 本文还对并行逻辑分割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两种基于不同任务分配策略的并行分割算法,并对其进行了模拟和性能分析;验证了采用并行方案对ASIC逻辑进行分割和映射的可行性。 最后基于改进的芯片互连结构,使用原型系统验证方法对某一大规模ASIC设计进行了逻辑分割和功能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改进后的FPGA阵列互连结构可以更方便和快捷地实现ASIC设计的分割和验证,不但能显著提高芯片间互连路径的利用率,而且能给逻辑分割乃至整个验证过程提供更好的支持,满足现在和将来大规模ASIC逻辑验证的需求。

    标签: FPGA ASIC 逻辑 验证技术

    上传时间: 2013-06-12

    上传用户:极客

  • 基于运动补偿的去隔行系统的研究与FPGA设计

    本文采用基于运动补偿的算法,对去隔行系统及其FPGA设计作了深入的研究.该系统包括三个关键模块运动估计模块是去隔行系统的设计重点,设计为双向运动估计,采用菱形快速搜索算法,主要分为计算和控制两大部分.计算部分为SAD计算模块,采用累加树和流水线技术;控制部分根据菱形搜索算法的第三步搜索的特点,对比较模块、SAD暂存器等模块做了具体的设计.对于运动补偿模块采用双向补偿的算法,补偿精度为半像素.根据半像素点的位置将运动补偿计算分为四个状态,并通过对四个状态计算特点的分析设计了加法器的结构复用.同时基于视频数据处理的需要,设计了四个具有双体存储结构的内部缓存器,由FPGA内部的嵌入式阵列块实现.根据运动估计模块和运动补偿模块的计算特点,分别对缓存器的结构、读写时序和列序号控制进行设计,有效提高了数据的存取效率.本文对于这三个去隔行系统的关键模块都给出了RTL级设计和模块的功能仿真,并在最后一章中给出了去隔行系统的FPGA设计.

    标签: FPGA 补偿 去隔行

    上传时间: 2013-06-11

    上传用户:han_zh

  • 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发射与接收系统方案设计

    本文具体讲解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发射与接收系统方案设计,利用红外探头进行远距离红外发射接收

    标签: 51单片机 红外发射 接收系统 方案设计

    上传时间: 2013-07-13

    上传用户:boyaboy

  • 基于Altium Designer的信号完整性分析

    基于Altium Designer的信号完整性分析教程

    标签: Designer Altium 信号完整性

    上传时间: 2013-07-28

    上传用户:极客

  • 基于ARM Cortex的嵌入式以太网通信的实现

    近年来,随着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以TCP/IP协议为代表的开放式互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大量的设备都有SPI串行接口,这些设备的串行数据需要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因此必须要寻求一种解决方案,用来解决这些传统设备与现今的网络设备之间的互联问题。本文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了一种基于ARM处理器的嵌入式以太网接口系统。 本文分别对SPI串行通信和基于TCP/IP协议的以太网进行研究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嵌入式系统—基子ARM处理器的串行通信与以太网的协议转换系统,来实现SPI串行口与网口的数据传输。 首先分析了当前串行通信的应用现状和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动态,指出SPI串口设备网络化的趋势,然后详细介绍了嵌入式处理器LM3S8962的特点和内部结构接着阐述了嵌入式TCP/IP协议栈的总体设计以及每层协议的编写过程。在硬件设计方面,对本文所设计的系统—基于ARM处理器的串行通信与以太网的协议转换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将系统分为三个主要模块:处理器模块、SPI通信模块和以太网接口模块。同时在软件设计方面对启动代码流程、驱动程序设计与实现、软件包的配置进行了说明。对设计的主程序的流程图以及各个任务参数设置加以分析。最后对系统进行了测试表明通信是成功的。 总之,本文完成了嵌入式网络控制器的硬件平台架构设计、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移植,为今后嵌入式网络控制器的后继开发提供了一个嵌入式平台,研究成果对于嵌入式远程监控系统在远程控制领域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标签: Cortex ARM 嵌入式 以太网通信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jiiszha

  • 基于ARM-LINUX的嵌入式媒体播放器的研究与实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视听享受方面,家庭影院越来越普遍,便携式电子设备也日趋成熟。目前,人们对嵌入式媒体播放器的研究越来越广泛了,国内外已经出现了像MP3、MP4和智能手机等众多样式的便携式嵌入式媒体播放器。但由于种种环境及条件的限制,这些便携式的媒体播放器都只能播放单一的或几种固定的媒体格式,可扩展性都比较差;而现在随着应用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更先进的压缩算法被提出,导致了媒体格式的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必然要求嵌入式媒体播放器要适应多种格式。为此,通过对各种PC机上的播放器设计架构的研究与借鉴,在本文中主要在软件方面为嵌入式媒体播放器设计了一种可扩展性架构,并设计了播放器界面,实现了一些播放器的功能。 另外,在本文还介绍了一种基于嵌入式技术的多媒体播放器的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主要是通过在嵌入式芯片上加载操作系统,同时扩充必要的接口,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开发多媒体播放器。 在本文的整个系统设计过程中,采用了Intel公司的PXA270处理器芯片,外扩展了USB接口,定制并加载了Linux操作系统,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对各个外扩的接口进行了驱动程序的编写,同时应用QT/Embedded开发了多媒体播放器的图形界面并实现了相应的功能,最后,图像既可显示在LCD显示屏上也可通过VGA接口显示在电脑显示屏上,声音信号则是通过PXA270处理器的IIS总线传给CODEC芯片,然后将其转换为模拟信号,进而通过音箱或者耳机等设备放出。

    标签: ARM-LINUX 嵌入式 媒体播放器

    上传时间: 2013-06-19

    上传用户:stvnash

  • 基于ARM处理器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在现代工业测控领域,人们对数据采集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高速、高精度还要求采集设备便携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此外还需要友好的人机界面。传统的8/16位单片机因资源极度受限,难以满足上述要求;而PCI或ISA数据采集卡,则存在着安装麻烦、价格昂贵且电磁兼容性差等缺点。32位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上述矛盾,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ARM的嵌入式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本文以齿轮箱或机械转轴的振动信号为采集对象设计了基于ARM处理器和嵌入式Linux的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硬件平台以S3C2410主控板和自行研制的振动信号调理板为核心,在此基础上扩展了UART、RS485、USB、TCP/IP以及单总线通信接口,适应多种条件下的数据传输。同时系统提供了LCD显示和触摸屏输入模块,具备良好的人机交互功能。软件方面,搭建Linux交叉开发环境,实现了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Bootloader的移植。最后,根据课题需要,完成了A/D采样和单总线驱动程序的设计。 本嵌入式数据采集系统存储容量大,硬件接口丰富,软件资源配置灵活,设计方案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

    标签: ARM 处理器 数据采集 系统设计

    上传时间: 2013-05-28

    上传用户:D&L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