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双重绝缘

  • YD/T322-2013

    铜芯聚烯烃绝缘铝塑综合护套市内通信电缆行业标准

    标签: 2013 322 YD

    上传时间: 2020-11-30

    上传用户:

  • JB/T8734.1-2016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和软线  第1部分:一般规定

    标签: 8734.1 2016 JB

    上传时间: 2020-11-30

    上传用户:

  • JB/T8734.2-2016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和软线  第2部分:固定布线用电缆电线

    标签: 8734.2 2016 JB

    上传时间: 2020-11-30

    上传用户:

  • 三相电子电能表检定装置

    基本误差 在相关国标、规程规定的参比条件下,输出电流为50mA~120A装置的最大允许误差(含标准表)小于0.01%,输出电流为1mA~50mA装置的最大允许误差(含标准表)小于0.015%。 可实现三只三相电能表的三相四线及三相三线的误差测量;可测试无功电能基本误差。 1.2.3.2 测量重复性 装置的测量重复性用实验标准差表征,在进行不少于10次的重复测量,其测量结果的标准偏差估计值s不超过0.001%。 1.2.3.3  输出电量 1.2.3.3.1 电压电流量程 输出电压范围:3×(57.7V~380V); 每档电压输出瞬间及相位切换时不允许有尖峰。每档电压输出上限达120%Un。  输出电流范围:3×(0.001A~100A); 输出电流范围上限要求达到120A。每档电流输出瞬间及相位切换时不允许有尖峰。每档电流输出上限达120%In。 1.2.3.3.2 输出负载容量 三表位:电压输出:每相≥150VA         电流输出:   每相≥300VA 1.2.3.3.3 输出电量调节 (1)  电压、电流调节: 调节范围:0%~120%                   调节细度:优于0.005%。 (2)  相位调节: 调节范围:0°~360°                 调节细度:优于0.01°。 (3) 频率调节: 调节范围:45Hz~65Hz                 调节细度:优于0.001Hz。 1.2.3.3.4 输出功率稳定度:<0.005% / 3min . 稳定度按JJG597的5.2.3.13方法计算。 1.2.3.3.5 输出电压电流失真度 装置输出电压电流失真度范围:小于0.1%。 1.2.3.3.6起动电流:装置具有起动电流调整、测量功能,能输出0.5mA的起动电流。 起动电流的测量误差≤ 5%,起动功率的测量误差 ≤ 10%。 1.2.3.3.7三相电量对称性 任一相(或线)电压和相(或线)电压平均值之差不大于±0.1%;各相电流与其平均值之差不大于±0.2%;任一相电压与对应相电流间的相位角之差不大于0.5°;任一相电压(电流)与另一相电压(电流)间相位角与120°之差不大于0.5°。 1.2.3.4 多路隔离输出的装置各路输出负载影响应符合JJG597—2005中 3.8条的规定。 1.2.3.5 确定同名端钮间电位差应符合JJG597—2005中3.9条的规定。 1.2.3.6 多路输出的一致性应符合JJG597—2005中3.7条的规定。 1.2.3.7 监视示值的误差 监视仪表应有足够的测量范围,电压示值误差限为±0.2%,电流、功率示值误差限为±0.2%,相位示值误差限为±0.3°,频率示值误差限为±0.1%,启动电流和启动功率的监视示值误差不超过5%(启动电流为1mA时的监视示值误差也不应超过5%)。各监视示值的分辨力应不超过其对应误差限的1/5。 1.2.3.8 具有消除自激的功能。可自动消除开机或关机时产生的尖脉冲。 1.2.3.9 装置的磁场 由装置产生的在被检表位置的磁感应强度不大于下列数值: I≤10A时,B≤0.0025mT; I=200A时,B≤0.05mT;10A到200A之间的磁感应强度极限值可按内插法求得。 1.2.3.10  电磁兼容性  (1)电磁骚扰的抗扰度 装置的设计能保证在传导和辐射的电磁骚扰以及静电放电的影响下不损坏或不受实质性影响(如元器件损毁、控制系统死机、精度出现变化等影响正常检定工作的现象),骚扰量为静电放电、射频电磁场。 (2)无线电干扰抑制 装置不发生能干扰其他设备的传导和辐射噪声。 1.2.3.11 稳定性变差 (1)短期稳定性变差 装置基本误差合格的同时,在15min内的基本误差最大变化值(连续测量7h),不大于装置对应最大允许误差的20%。 (2)检定周期内变差 检定周期内装置基本误差合格的同时,其最大变化值,不大于0.01%。 1.2.3.12 安全 装置的绝缘强度试验要求和与安全有关的结构要求符合GB 4793.1的规定。 1.2.3.13 脉冲输出 同时检测三路被检脉冲:显示当前误差平均误差和标准偏差;同时检测的被检脉冲的常数、工作方式和脉冲个数,可完全不同;误差测量所需要的输入参数的位数,应能覆盖目前各种标准表和的检测需要。对每一表位应有高频、低频脉冲信号的BNC接收端口,能接收≤600kHz的有/无源脉冲(5-30V脉冲幅值)。 1.2.3.14供电电源 供电电源在3×220V/380V10,50Hz2Hz装置正常工作。

    标签: 三相 电子电能表 检定装置

    上传时间: 2021-06-15

    上传用户:li091122

  •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变频电源设计

    电源正朝着高效率,高稳定度,高功率密度,低污染,模块化发展。为了满足输出电压和频率可变的逆变电源的基本指标,调制方式上各种新颖的调制技术不断涌现,控制上各种适合于不同要求的逆变器的控制方案被提了出来。本设计是基于SPWM逆变技术,将由单片机产生的SPWM波输出作为绝缘栅双极晶闸管的驱动信号,最后通过低通滤波,从而在输出端得到一个无失真的正弦信号波形。本文设计了一种交流电力频率转换器(AFC),提高交直流转换器与无功功率控制,其超前相位补偿原理是导致减少当前控制回路的给定线频率带宽的要求。由于这些特性,可使用相对减缓转换功率等设备,因此它可以用于高电平交流线频率。

    标签: 单片机 电源

    上传时间: 2022-03-28

    上传用户:shjgzh

  • 《电容应用分析精粹》公众号摘录 .part2

    part1也已上传:https://dl.21ic.com/download/part1-385449.html 本书系统介绍电容器的基础知识及在各种实际应用电路中的工作原理,包括 RC 积分、 RC 微分、滤波电容、旁路电容、去耦电容、耦合电容、谐振电容、自举电容、 PN 结电容、加速电容、密勒电容、安规电容等。本书强调工程应用,包含大量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电路案例讲解,涉及高速 PCB、高频电子、运算放大器、功率放大、开关电源等多个领域,内容丰富实用,叙述条理清晰,对工程师系统掌握电容器的实际应用有很大的帮助,可作为初学者的辅助学习教材,也可作为工程师进行电路设计、制作与调试的参考书。第 1 章 电容器基础知识第 2 章 电容器标称容值为什么这么怪第 3 章 电容器为什么能够储能第 4 章 介电常数是如何提升电容量的第 5 章 介质材料是如何损耗能量的第 6 章 绝缘电阻与介电常数的关系第 7 章 电容器的失效模式第 8 章 RC 积分电路的复位应用第 9 章 门电路组成的积分型单稳态触发器第 10 章 555 定时芯片应用:单稳态负边沿触发器第 11 章 RC 多谐振荡器电路工作原理第 12 章 这个微分电路是冒牌的吗第 13 章 门电路组成的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第 14 章 555 定时器芯片应用:单稳态正边沿触发器第 15 章 电容器的放电特性及其应用第 16 章 施密特触发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第 17 章 电容器的串联及其应用第 18 章 电容器的并联及其应用第 19 章 电源滤波电路基本原理第 20 章 从低通滤波器认识电源滤波电路第 21 章 从电容充放电认识低通滤波器第 22 章 降压式开关电源中的电容器第 23 章 电源滤波电容的容量越大越好吗第 24 章 电源滤波电容的容量多大才合适第 25 章 RC 滞后型移相式振荡电路第 26 章 电源滤波电容中的战斗机:铝电解电容第 27 章 旁路电容工作原理(数字电路)第 28 章 旁路电容 0.1μF 的由来(1)第 29 章 旁路电容 0  1μF 的由来(2)第 30 章 旁路电容的 PCB 布局布线第 31 章 PCB 平面层电容可以做旁路电容吗第 32 章 旁路电容工作原理(模拟电路)第 33 章 旁路电容与去耦电容的联系与区别第 34 章 旁路电容中的战斗机:陶瓷电容第 35 章 交流信号是如何通过耦合电容的第 36 章 为什么使用电容进行信号的耦合第 37 章 耦合电容的容量多大才合适

    标签: 电容

    上传时间: 2022-05-07

    上传用户:

  • 《电容应用分析精粹》公众号文章摘录.part1

    part2也已上传:https://dl.21ic.com/download/part2-385450.html 本书系统介绍电容器的基础知识及在各种实际应用电路中的工作原理,包括 RC 积分、 RC 微分、滤波电容、旁路电容、去耦电容、耦合电容、谐振电容、自举电容、 PN 结电容、加速电容、密勒电容、安规电容等。本书强调工程应用,包含大量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电路案例讲解,涉及高速 PCB、高频电子、运算放大器、功率放大、开关电源等多个领域,内容丰富实用,叙述条理清晰,对工程师系统掌握电容器的实际应用有很大的帮助,可作为初学者的辅助学习教材,也可作为工程师进行电路设计、制作与调试的参考书。第 1 章 电容器基础知识第 2 章 电容器标称容值为什么这么怪第 3 章 电容器为什么能够储能第 4 章 介电常数是如何提升电容量的第 5 章 介质材料是如何损耗能量的第 6 章 绝缘电阻与介电常数的关系第 7 章 电容器的失效模式第 8 章 RC 积分电路的复位应用第 9 章 门电路组成的积分型单稳态触发器第 10 章 555 定时芯片应用:单稳态负边沿触发器第 11 章 RC 多谐振荡器电路工作原理第 12 章 这个微分电路是冒牌的吗第 13 章 门电路组成的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第 14 章 555 定时器芯片应用:单稳态正边沿触发器第 15 章 电容器的放电特性及其应用第 16 章 施密特触发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第 17 章 电容器的串联及其应用第 18 章 电容器的并联及其应用第 19 章 电源滤波电路基本原理第 20 章 从低通滤波器认识电源滤波电路第 21 章 从电容充放电认识低通滤波器第 22 章 降压式开关电源中的电容器第 23 章 电源滤波电容的容量越大越好吗第 24 章 电源滤波电容的容量多大才合适第 25 章 RC 滞后型移相式振荡电路第 26 章 电源滤波电容中的战斗机:铝电解电容第 27 章 旁路电容工作原理(数字电路)第 28 章 旁路电容 0.1μF 的由来(1)第 29 章 旁路电容 0  1μF 的由来(2)第 30 章 旁路电容的 PCB 布局布线第 31 章 PCB 平面层电容可以做旁路电容吗第 32 章 旁路电容工作原理(模拟电路)第 33 章 旁路电容与去耦电容的联系与区别第 34 章 旁路电容中的战斗机:陶瓷电容第 35 章 交流信号是如何通过耦合电容的第 36 章 为什么使用电容进行信号的耦合第 37 章 耦合电容的容量多大才合

    标签: 电容

    上传时间: 2022-05-07

    上传用户:

  • 电介质物理及介电现象

    本书系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系列教材,主要介绍了工程电介质物理与介电现象的理论和相关知识。本书是根据我国电气工程专业研究生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发展需求,在原电工材料及绝缘技术学科研究生电介质物理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修订编写而成。

    标签: 电介质

    上传时间: 2022-05-15

    上传用户:ttalli

  • 非接触式数字体温计的设计(额温枪)毕业设计+pcb+程序

    MLX90614 系列模块是一组通用的红外测温模块。 在出厂前该模块已进行校验及线性化,具有非接触、体积小、精度高,成本低等优点。被测目标温度和环境温度能通过单通道输出,并有两种输出接口,适合于汽车空调、室内暖气、家用电器、手持设备以及医疗设备应用等。本文以MLX90614为例介绍其原理和应用。 特性和优点 体积小,成本低 易集成 宽温度范围内的出厂校准设置:传感器温度范围-40…+125 ˚C物体温度范围-70…+380 ˚C Ta 和 To 由 0 到+50°C 温度范围内,精度可达到 0.5°C (医用) 高精度校准 测量辨析度可达 0.02°C 单个和双重视野版本 兼容 SMBus 数字接口 客户定制的 PWM 连续读数输出 3V 和 5V 电源电压 电源电压可从 8…16V 调节 节能工作模式 适用于不同应用领域的多种封装方式和测量方式 车用级别标准应用实例 高精度无接触测量 用于车用空调控制系统的温度舒适度传感器 用于住宅,商业和工业建筑的空调温度感应元件 挡风玻璃防雾应用 汽车视野死角检测 工业移动元件温度控制 打印机、复印机温度控制 家电温度控制 卫生保健 家畜监控 移动物体探测 多区域温度控制 – 两线通信可支持多达 100 个传感器 热动继电器 / 警报 体温测量

    标签: 数字体温计 pcb

    上传时间: 2022-05-30

    上传用户:wangshoupeng199

  • 旋转编码器速度检测控制资料

    旋转编码器速度检测控制资料在电缆生产线上,通常需要检测电缆的走线速度,用来控制收线电机的转速和计算线缆的长度。成缆工艺参数的稳定,直接关系到电线电缆的质量。该项目是为某电缆厂的技术改造项目,要改造的设备是利用束线原理制造的盘绞式成缆机,改造的内容是更换全部电气控制系统。这种成缆机的放线盘固定,而收线盘固在盘绞架上同时完成绞合和收线的双重运动。工作时,在线缆盘直流电机的带动下,完成电缆的收线运动,在排线电机的带动下实现电缆在收线盘的整齐排列。在大盘电机的带动下,通过齿轮箱带动盘绞架实现轴向旋转,完成电缆绞合运动,是保证节距的关键。线速度是由收线盘的旋转速度决定的,如果收线电机的转速恒定,收线盘随着收线轴的变粗,线速度会增大,因此,为保证收线速度恒定,要逐渐降低收线电机的转速。摘 要:通过对盘绞式成缆机工作过程的分析,说明了对收线电机的控制要求,采用AT89C51 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检测旋转编码器在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脉冲数,与标准脉冲数进行比较,控制收线电机调速器的给定值,从而控制收线电机的旋转速度,实现了线缆的均匀走线速度控制。给出单片机与旋转编码器组成的闭环线速度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及主要控制程序的设计方法。其简洁的电路设计和典型的控制方法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标签: 旋转编码器

    上传时间: 2022-06-06

    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