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数字调制解调技术具有多速率、多制式、智能性等特点,这极大的提高了通信系统的灵活性和通用性,符合未来通信技术发展的方向。 本文从如下几个方面对全数字调制解调器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1,在介绍全数字调制解调器的发展现状和研究QPSK通信调制解调方式的基础上,依据软件定性仿真分析了QPSK正交调制解调系统,设计出了满足系统要求的实现电路框图并选定了芯片;2,在完成了基于FPGA芯片实现QPSK调制解调的算法方案设计基础上,利用VHDL语言完成了芯片程序的设计,并对其进行了调试和功能仿真;3,利用设计出的调制解调器与选定的AD、DA、正交调制解调芯片,完成了QPSK通信系统的硬件电路的设计并完成了调制电路的研制;4,完成电路的信息速率大于300Kbps,产生的中频信号中心频率70MHz,带宽500KHz,满足系统设计要求,由于时间关系解调电路仍在调试中。 本文基于FPGA实现的QPSK数字调制解调器具有体积小、集成度高和软件可升级等优点,这为设计高集成和高灵活性的通信系统提供了技术基础。
上传时间: 2013-07-08
上传用户:xinshou123456
本文对G.729语音编码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系统开发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G.729语音编码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大量分析和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改进算法。G.729语音编码算法硬件实现方面,国内外现在主要以DSP为实现平台,这是由于DSP以其卓越的运算能力为数字语音信号处理领域的研究及开发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但G.729语音编码算法具有计算复杂和数据存储量大的固有缺陷,随着通信量的不断增加和服务的扩展,对G.729语音编码实时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微电子制造工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语音编码平台采用DSP与FPGA或MCU相互结合的系统,通过进行软硬件协同设计提高编码效率。
上传时间: 2013-06-30
上传用户:ccclll
电力线通信技术利用分布广泛的低压电力线作为通信信道,实现internet高速互连,为用户提供互联网访问、视频点播等服务,形成包括电力在内的“四网合一”,目前正受到人们的关注。利用该技术,可以在居民区内建立宽带接入网,也可以利用遍布家庭各个房间的电源插座组成家庭局域网。但是电力线是传输电能的,因此通过电力线传输数据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是实现电力线通信的一项热门技术。OFDM采用添加循环前缀的技术,能有效地降低ICI(信道间干扰)和ISI(码间干扰)。同时通过使用正交的子信道,大大提高了频谱资源利用率。FPGA作为可编程逻辑器件,具有设计时间短、投资少、风险小的特点,而且可以反复修改,反复编程,直到完全满足需要,具有其他方式无可比拟的方便性和灵活性,能够加速数字系统的研发速度。本文着重研究了OFDM同步技术在FPGA上的实现。本论文主要是在项目组工作的基础上构造双路信号数据纠正算法流程,提出最佳采样点与载波相位估计算法,完善中各个子模块算法的硬件设计流程。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介绍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发展历史、技术原理。第二章介绍了PLD的分类、工艺和结构特点,以及FPGA的开发环境、开发流程和Verilog语言的特点。第三章对OFDM系统的同步模块进行详细的阐述。第四章是OFDM同步算法的在FPGA上的实现,对各个子模块进行仿真,给出了仿真波形图和系统性能分析。最后,第五章总结了全文的工作,对OFDM技术的实现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与后续工作进行了探讨。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hgy9473
无线模块24l01 7对1多机通信
上传时间: 2013-07-12
上传用户:yaohe123
本文介绍了移动通信信道的基本理论,对移动通信中的衰落信道进行了分析和建模,在此基础上通过使用matlab仿真软件,采用相关算法编程对衰落信道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了信道分析的有效性。
上传时间: 2013-07-06
上传用户:handless
近年来,随着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以TCP/IP协议为代表的开放式互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大量的设备都有SPI串行接口,这些设备的串行数据需要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因此必须要寻求一种解决方案,用来解决这些传统设备与现今的网络设备之间的互联问题。本文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了一种基于ARM处理器的嵌入式以太网接口系统。 本文分别对SPI串行通信和基于TCP/IP协议的以太网进行研究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嵌入式系统—基子ARM处理器的串行通信与以太网的协议转换系统,来实现SPI串行口与网口的数据传输。 首先分析了当前串行通信的应用现状和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动态,指出SPI串口设备网络化的趋势,然后详细介绍了嵌入式处理器LM3S8962的特点和内部结构接着阐述了嵌入式TCP/IP协议栈的总体设计以及每层协议的编写过程。在硬件设计方面,对本文所设计的系统—基于ARM处理器的串行通信与以太网的协议转换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将系统分为三个主要模块:处理器模块、SPI通信模块和以太网接口模块。同时在软件设计方面对启动代码流程、驱动程序设计与实现、软件包的配置进行了说明。对设计的主程序的流程图以及各个任务参数设置加以分析。最后对系统进行了测试表明通信是成功的。 总之,本文完成了嵌入式网络控制器的硬件平台架构设计、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移植,为今后嵌入式网络控制器的后继开发提供了一个嵌入式平台,研究成果对于嵌入式远程监控系统在远程控制领域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jiiszha
嵌入式系统是当前最为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也是“后PC时代”最有发展前景的方向之一。目前,它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信息家电、手持通信设备、仪器仪表、汽车、航空航天、工业控制以及数据采集等应用领域,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中,GPRS DTU是嵌入式系统在工业控制和数据采集领域的重要应用,它可以实现将串口数据通过GPRS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提供了无线备份链路,增强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伴随着对智能化的需求日益增长,提出了智能化GPRS DTU的概念。除了原有的基本功能,还需要增加智能化功能模块,比如支持自动心跳、保持永久在线,支持远程登录,远程Web管理,远程自动更新等。这样就极大地节省了后期维护费用,降低了成本。因此,对智能化GPRS DTU的研究具有广泛的意义和良好的商业前景。 本文主要是设计并实现智能化GPRS DTU的应用平台,对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从理论的层次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流程,在理论研究和项目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抓住本质、分层整合、协同分工、情景分析等学习方法;介绍GPRS DTU硬件平台的组成,以ATMEL公司的AT91RM9200为核心控制单元,以Telit的GM862作为GPRS功能模块,以实现工业级指标要求;总结出Linux下ELF文件转换为binary文件的方法,然后重点解决了U-boot应用于AT91RM9200重映射机制的修正,设计出面向智能化GPRS DTU的嵌入式混合文件系统(Cramfs+JFFS2+Initramfs),针对该文件系统对Linux-2.6.20进行了移植和裁剪;最后以串口/Ethernet数据网关的设计来说明应用开发的基本模型。 本系统研发的关键技术均已获得相应的成果,对智能化GPRS DTU的发展给予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mfhe2005
ARM微处理器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为核心的嵌入式技术,已在很多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网络在未来计算中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连通性、网络化正逐渐成为嵌入式设备的发展方向,嵌入式设备的网络化已经成为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美国贝尔实验室预测未来数年内所能想到的任何有用信息都是由嵌入式设备通过网络供给信息的需求者。 本文设计和实现了基于ARM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硬件和软件解决方案,将Linux移植到LH79520,并且实现了嵌入式系统的网络通信功能。 本文采用NXP公司的LH79520微控制器作为处理器,采用高度集成的以太网芯片DM9000A作为网络接口,并且扩展了LCD、UART接口。使用APEX作为系统的Bootloader,选择Linux操作系统进行裁剪和移植,编写了网络芯片驱动程序,使得2.6.22版本内核在硬件上稳定运行;同时实现了嵌入式平台和Linux系统之间的网络的数据传输。对影响TCP网络数据传输速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和测试优化了ARM嵌入式系统的网络传输性能。最后,在ARM平台和Linux主机端分别实现了采用IPMSG协议的网络传输应用程序。 通过测试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嵌入式系统在可用性及操作方便性方面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使得ARM Linux移植更有效率而且降低成本,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上传时间: 2013-07-14
上传用户:axxsa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家居环境的数字化,家用设施越来越信息化、网络化,并提出了信息交互的要求,同时对家用设施进行组网和统一管理提上日程。当代主流解决方案是通过嵌入式家园网关把家用设施联合成为一个局域网,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家用设施的管理。同时网关可以完成局域网内和到Internet的通信转换,实现远程控制。 本文对嵌入式家园网关的软件及部分硬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设计出了一个基本的家园网关。本文的主要工作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S3C2410开发板,依托Linux操作系统,通过使用MCP2515 CAN总线控制器,组成一个基本的家园网关。 (2)完成了在Linux下对MCP2515 CAN总线控制器的驱动,网络通信程序、节点管理程序及协议转换程序的编写,这些程序组成了整个系统的三个层次,包括网络层,协议转换管理层及驱动层。通过这些分层的协同工作,实现了家园网关中关于TCP/IP协议和CAN总线协议的互相转换。 (3)在CAN总线协议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应用层协议的设计方案,这个协议使得家园网关在CAN总线上具备管理能力及可靠的批量数据传输能力。 系统测试证明本方案是可行的,本文的数字化家园网关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其CAN总线具有安装方便的优势,整个系统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三人用菜
通信电源监控系统是一个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它集中并融合了传感器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人机系统技术的最新成果,能够实现遥测、遥信和遥控三遥功能,对实现现代化的通信电源维护和科学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嵌入式技术近年来的发展,嵌入式系统在传统的工业监测、机械控制,及新兴的移动通讯、数字娱乐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工业领域,传统的监控系统主要以单片机为硬件载体进行设计,功能相对单一,可视化及扩展性有限。随着Linux系统的不断升级换代,现在出现了以ARM芯片为载体,以Linux系统为软件平台的新一代监控系统。它除了能实现原有单片机的功能外,还具备网络通信功能,其设计过程及界面更加人性化。 本文以基于ARM构建的嵌入式系统为软硬件平台,探讨了其在电源监控领域的应用。首先,本文讨论了通信电源监控系统的功能、组成、体系结构、组网方案、监控对象及监控点的选取等内容。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局站中心SU作了设计,包括整体结构、设备、组网等,并给出前置单元嵌入式系统硬件结构、系统软件和监控软件的实现。最后,介绍了嵌入式WEB服务器和嵌入式数据库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并给出本系统使用的BOA服务器和SQLite数据库的实现方法。
上传时间: 2013-06-09
上传用户:diertiant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