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资料 光电耦合器MOC3083
上传时间: 2013-11-14
上传用户:macarco
本设计的基准电压和反馈电路采用常用的三端稳压器TL431来完成,在反馈电路的应用中运用采样电压通过TL431限压,再通过光电耦合器PC817把电压反馈到SG3525的COMP端。 由于TL431具有体积小、基准电压精密可调,输出电流大等优点,所以用TL431可以制作多种稳压器。其性能是输出电压连续可调达36V,工作电流范围宽达0.1~100mA,动态电阻典型值为0.22欧,输出杂波低。其最大输入电压为37V,最大工作电流为150mA,内基准电压为2.5V,输出电压范围为2.5~30V。 TL431是由美国德州仪器(TI)和摩托罗拉公司生产的2.5~36V可调式精密并联稳压器。其性能优良,价格低廉,可广泛用于单片精密开关电源或精密线性稳压电源中。此外,TL431还能构成电压比较器、电源电压监视器、延时电路、精密恒流源等。
上传时间: 2013-10-21
上传用户:mpquest
本书从应用的角度,详细地介绍了MCS-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指令系统、各种硬件接口设计、各种常用的数据运算和处理程序及接口驱动程序的设计以及MCS-51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并对MCS-51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中的抗干扰技术以及各种新器件也作了详细的介绍。本书突出了选取内容的实用性、典型性。书中的应用实例,大多来自科研工作及教学实践,且经过检验,内容丰富、翔实。 本书可作为工科院校的本科生、研究生、专科生学习MCS-51单片机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自动控制、智能仪器仪表、测试、机电一体化以及各类从事MCS-51单片机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第一章 单片微型计等机概述 1.1 单片机的历史及发展概况 1.2 单片机的发展趋势 1.3 单片机的应用 1.3.1 单片机的特点 1.3.2 单片机的应用范围 1.4 8位单片机的主要生产厂家和机型 1.5 MCS-51系列单片机 第二章 MCS-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 2.1 MCS-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 2.2 MCS-51的引脚 2.2.1 电源及时钟引脚 2.2.2 控制引脚 2.2.3 I/O口引脚 2.3 MCS-51单片机的中央处理器(CPU) 2.3.1 运算部件 2.3.2 控制部件 2.4 MCS-51存储器的结构 2.4.1 程序存储器 2.4.2 内部数据存储器 2.4.3 特殊功能寄存器(SFR) 2.4.4 位地址空间 2.4.5 外部数据存储器 2.5 I/O端口 2.5.1 I/O口的内部结构 2.5.2 I/O口的读操作 2.5.3 I/O口的写操作及负载能力 2.6 复位电路 2.6.1 复位时各寄存器的状态 2.6.2 复位电路 2.7 时钟电路 2.7.1 内部时钟方式 2.7.2 外部时钟方式 2.7.3 时钟信号的输出 第三章 MCS-51的指令系统 3.1 MCS-51指令系统的寻址方式 3.1.1 寄存器寻址 3.1.2 直接寻址 3.1.3 寄存器间接寻址 3.1.4 立即寻址 3.1.5 基址寄存器加变址寄存器间址寻址 3.2 MCS-51指令系统及一般说明 3.2.1 数据传送类指令 3.2.2 算术操作类指令 3.2.3 逻辑运算指令 3.2.4 控制转移类指令 3.2.5 位操作类指令 第四章 MCS-51的定时器/计数器 4.1 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 4.1.1 工作方式控制寄存器TMOD 4.1.2 定时器/计数器控制寄存器TCON 4.2 定时器/计数器的四种工作方式 4.2.1 方式0 4.2.2 方式1 4.2.3 方式2 4.2.4 方式3 4.3 定时器/计数器对输入信号的要求 4.4 定时器/计数器编程和应用 4.4.1 方式o应用(1ms定时) 4.4.2 方式1应用 4.4.3 方式2计数方式 4.4.4 方式3的应用 4.4.5 定时器溢出同步问题 4.4.6 运行中读定时器/计数器 4.4.7 门控制位GATE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以T1为例) 第五章 MCS-51的串行口 5.1 串行口的结构 5.1.1 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 5.1.2 特殊功能寄存器PCON 5.2 串行口的工作方式 5.2.1 方式0 5.2.2 方式1 5.2.3 方式2 5.2.4 方式3 5.3 多机通讯 5.4 波特率的制定方法 5.4.1 波特率的定义 5.4.2 定时器T1产生波特率的计算 5.5 串行口的编程和应用 5.5.1 串行口方式1应用编程(双机通讯) 5.5.2 串行口方式2应用编程 5.5.3 串行口方式3应用编程(双机通讯) 第六章 MCS-51的中断系统 6.1 中断请求源 6.2 中断控制 6.2.1 中断屏蔽 6.2.2 中断优先级优 6.3 中断的响应过程 6.4 外部中断的响应时间 6.5 外部中断的方式选择 6.5.1 电平触发方式 6.5.2 边沿触发方式 6.6 多外部中断源系统设计 6.6.1 定时器作为外部中断源的使用方法 6.6.2 中断和查询结合的方法 6.6.3 用优先权编码器扩展外部中断源 第七章 MCS-51单片机扩展存储器的设计 7.1 概述 7.1.1 只读存储器 7.1.2 可读写存储器 7.1.3 不挥发性读写存储器 7.1.4 特殊存储器 7.2 存储器扩展的基本方法 7.2.1 MCS-51单片机对存储器的控制 7.2.2 外扩存储器时应注意的问题 7.3 程序存储器EPROM的扩展 7.3.1 程序存储器的操作时序 7.3.2 常用的EPROM芯片 7.3.3 外部地址锁存器和地址译码器 7.3.4 典型EPROM扩展电路 7.4 静态数据存储的器扩展 7.4.1 外扩数据存储器的操作时序 7.4.2 常用的SRAM芯片 7.4.3 64K字节以内SRAM的扩展 7.4.4 超过64K字节SRAM扩展 7.5 不挥发性读写存储器扩展 7.5.1 EPROM扩展 7.5.2 SRAM掉电保护电路 7.6 特殊存储器扩展 7.6.1 双口RAMIDT7132的扩展 7.6.2 快擦写存储器的扩展 7.6.3 先进先出双端口RAM的扩展 第八章 MCS-51扩展I/O接口的设计 8.1 扩展概述 8.2 MCS-51单片机与可编程并行I/O芯片8255A的接口 8.2.1 8255A芯片介绍 8.2.2 8031单片机同8255A的接口 8.2.3 接口应用举例 8.3 MCS-51与可编程RAM/IO芯片8155H的接口 8.3.1 8155H芯片介绍 8.3.2 8031单片机与8155H的接口及应用 8.4 用MCS-51的串行口扩展并行口 8.4.1 扩展并行输入口 8.4.2 扩展并行输出口 8.5 用74LSTTL电路扩展并行I/O口 8.5.1 用74LS377扩展一个8位并行输出口 8.5.2 用74LS373扩展一个8位并行输入口 8.5.3 MCS-51单片机与总线驱动器的接口 8.6 MCS-51与8253的接口 8.6.1 逻辑结构与操作编址 8.6.2 8253工作方式和控制字定义 8.6.3 8253的工作方式与操作时序 8.6.4 8253的接口和编程实例 第九章 MCS-51与键盘、打印机的接口 9.1 LED显示器接口原理 9.1.1 LED显示器结构 9.1.2 显示器工作原理 9.2 键盘接口原理 9.2.1 键盘工作原理 9.2.2 单片机对非编码键盘的控制方式 9.3 键盘/显示器接口实例 9.3.1 利用8155H芯片实现键盘/显示器接口 9.3.2 利用8031的串行口实现键盘/显示器接口 9.3.3 利用专用键盘/显示器接口芯片8279实现键盘/显示器接口 9.4 MCS-51与液晶显示器(LCD)的接口 9.4.1 LCD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9.4.2 点阵式液晶显示控制器HD61830介绍 9.5 MCS-51与微型打印机的接口 9.5.1 MCS-51与TPμp-40A/16A微型打印机的接口 9.5.2 MCS-51与GP16微型打印机的接口 9.5.3 MCS-51与PP40绘图打印机的接口 9.6 MCS-51单片机与BCD码拨盘的接口设计 9.6.1 BCD码拨盘 9.6.2 BCD码拨盘与单片机的接口 9.6.3 拨盘输出程序 9.7 MCS-51单片机与CRT的接口 9.7.1 SCIBCRT接口板的主要特点及技术参数 9.7.2 SCIB接口板的工作原理 9.7.3 SCIB与MCS-51单片机的接口 9.7.4 SCIB的CRT显示软件设计方法 第十章 MCS-51与D/A、A/D的接口 10.1 有关DAC及ADC的性能指标和选择要点 10.1.1 性能指标 10.1.2 选择ABC和DAC的要点 10.2 MCS-51与DAC的接口 10.2.1 MCS-51与DAC0832的接口 10.2.2 MCS-51同DAC1020及DAC1220的接口 10.2.3 MCS-51同串行输入的DAC芯片AD7543的接口 10.3 MCS-51与ADC的接口 10.3.1 MCS-51与5G14433(双积分型)的接口 10.3.2 MCS-51与ICL7135(双积分型)的接口 10.3.3 MCS-51与ICL7109(双积分型)的接口 10.3.4 MCS-51与ADC0809(逐次逼近型)的接口 10.3.5 8031AD574(逐次逼近型)的接口 10.4 V/F转换器接口技术 10.4.1 V/F转换器实现A/D转换的方法 10.4.2 常用V/F转换器LMX31简介 10.4.3 V/F转换器与MCS-51单片机接口 10.4.4 LM331应用举例 第十一章 标准串行接口及应用 11.1 概述 11.2 串行通讯的接口标准 11.2.1 RS-232C接口 11.2.2 RS-422A接口 11.2.3 RS-485接口 11.2.4 各种串行接口性能比较 11.3 双机串行通讯技术 11.3.1 单片机双机通讯技术 11.3.2 PC机与8031单片机双机通讯技术 11.4 多机串行通讯技术 11.4.1 单片机多机通讯技术 11.4.2 IBM-PC机与单片机多机通讯技术 11.5 串行通讯中的波特率设置技术 11.5.1 IBM-PC/XT系统中波特率的产生 11.5.2 MCS-51单片机串行通讯波特率的确定 11.5.3 波特率相对误差范围的确定方法 11.5.4 SMOD位对波特率的影响 第十二章 MCS-51的功率接口 12.1 常用功率器件 12.1.1 晶闸管 12.1.2 固态继电器 12.1.3 功率晶体管 12.1.4 功率场效应晶体管 12.2 开关型功率接口 12.2.1 光电耦合器驱动接口 12.2.2 继电器型驱动接口 12.2.3 晶闸管及脉冲变压器驱动接口 第十三章 MCS-51单片机与日历的接口设计 13.1 概述 13.2 MCS-51单片机与实时日历时钟芯片MSM5832的接口设计 13.2.1 MSM5832性能及引脚说明 13.2.2 MSM5832时序分析 13.2.3 8031单片机与MSM5832的接口设计 13.3 MCS-51单片机与实时日历时钟芯片MC146818的接口设计 13.3.1 MC146818性能及引脚说明 13.3.2 MC146818芯片地址分配及各单元的编程 13.3.3 MC146818的中断 13.3.4 8031单片机与MC146818的接口电路设计 13.3.5 8031单片机与MC146818的接口软件设计 第十四章 MCS-51程序设计及实用子程序 14.1 查表程序设计 14.2 散转程序设计 14.2.1 使用转移指令表的散转程序 14.2.2 使用地地址偏移量表的散转程序 14.2.3 使用转向地址表的散转程序 14.2.4 利用RET指令实现的散转程序 14.3 循环程序设计 14.3.1 单循环 14.3.2 多重循环 14.4 定点数运算程序设计 14.4.1 定点数的表示方法 14.4.2 定点数加减运算 14.4.3 定点数乘法运算 14.4.4 定点数除法 14.5 浮点数运算程序设计 14.5.1 浮点数的表示 14.5.2 浮点数的加减法运算 14.5.3 浮点数乘除法运算 14.5.4 定点数与浮点数的转换 14.6 码制转换 ……
上传时间: 2013-11-06
上传用户:xuanjie
一、 概述 1,多功能单片机开发板,板载资源非常丰富,仅是包括的功能(芯片)有: 步进电机驱动芯片ULN2003、 八路并行AD转换芯片ADC0804、 八路并行DA转换芯片DAC0832、 光电耦合(转换)芯片MOC3063、 八路锁存器芯片74HC573、 实时时钟芯片DS1302及备用电池、 IIC总线芯片AT24C02、 串行下载芯片MAX232CPE, 双向可控硅BTA06-600B、 4*4矩阵键盘、 4位独立按键、 DC5V SONGLE继电器、 5V蜂鸣器、 八位八段共阴数码管 5V稳压集成块78M05 八路发光二极管显示 另还有功能接口(标准配置没有芯片但留有接口,可直接连接使用): 单总线温度传感器DS18B2接口、
上传时间: 2013-10-10
上传用户:mickey008
本文提出了一种交流信号过零检测的电路, 即捕获交流信号的零点, 并借助MSP430 单片机内部的16 位定时器A ( Timer A) 的脉冲捕获功能便能得到该交流信号的周期进而能得到它的频率。系统的硬件部分主要由MSP430 单片机以及 整流桥、光电耦合器、三级管等器件构成; 而软件部分主要是基于MSP430 单片机的C 语言程序, 包括系统的初始化、定时器 的设置等。该系统的实验结果和电路仿真吻合较好, 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上传时间: 2013-11-09
上传用户:气温达上千万的
[摘要]文章结合小型胶订包本机和书本胶订工艺流程,以89C51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采用光电耦合器TLP521输入,继电器输出,开发了无线胶订包本机的控制系统。同时在控制软件设计中,增加了运转保护、抗干扰和故障监测功能,保证了系统工作质量的稳定与可靠。关键词:89C51;无线胶订;智能控制
上传时间: 2014-12-27
上传用户:鱼哥哥你好
单片机应用技术选编(3) 目录 第一章 单片机的综合应用技术1.1 8098单片机存储器的扩展技术1.2 87C196KC单片机的DMA功能1.3 MCS?96系列单片机高精度接口设计1.4 利用PC机的8096软件开发系统1.5 EPROM模拟器及其应用1.6 MCS?51智能反汇编软件的设计与实现1.7 MCS?51系列软件设计与调试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1.8 PL/M语言在微机开发系统中的应用特性1.9 MCS?51单片机开发系统中的断点产生1.10 C语言实型数与单片机浮点数之间数据格式的转换1.11 微机控制系统初始化问题探讨1.12 MCS?51中断系统中的复位问题1.13 工业控制软件的编程原则与编程技巧1.14 CMOS微处理器的功耗特性及其功耗控制原理和应用1.15 基于PLL技术的A/D、D/A转换器的设计1.16 智能仪器监控程序的模块化设计1.17 用软件逻辑开关实现单片机的地址重叠使用1.18 8259A可编程中断控制器与8031单片机接口电路及编程1.19 NSC810及其在各种微处理机中的应用1.20 MC146818在使用中的几个问题1.21 交流伺服系统中采用8155兼作双口信箱存储器的双微机结构1.22 实用汉字库芯片的制作 第二章 新一代存储器及逻辑器件2.1 新一代非易失性记忆元件--闪烁存储器2.2 Flash存储器及应用2.3 随机静态存储器HM628128及应用2.4 非挥发性随机存储器NOVRAM2.5 ASIC的设计方法和设计工具2.6 GAL器件的编程方法及其应用2.7 第三代可编程逻辑器件--高密EPLD辑器件EPLDFPGA设计转换 第三章 数据采集、前向通道与测量技术 3.1 温度传感器通道接口技术 3.2 LM135系列精密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3.3 仪表放大器AD626的应用 3.4 5G7650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3.5 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电荷放大器组件 3.6 普通光电耦合器的线性应用 3.7 高线性光耦合型隔离放大器的研制 3.8 一种隔离型16位单片机高精度模拟量接口3.9 单片16位A/D转换器AD7701及其与8031单片机的串行接口3.10 双积分型A/D转换器与MCS?51系列单片机接口的新方法3.11 8031单片机与AD574A/D转换器的最简接口3.12 8098单片机A/D转换接口及其程序设计3.13 提高A/D转换器分辨率的实用方案3.14 用CD4051提高8098单片机内10位A/D转换器分辨率的方法3.15 单片机实现16位高速积分式A/D转换器3.16 434位A/D转换器MAX133(134)的原理及应用3.17 AD574A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3.18 CC14433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3.19 高精度宽范围数据采集系统的温度补偿途径 3.20 缩短ICL7135A/D采样程序时间的一种方法 3.21 用单片机实现的数字式自动增益控制 3.22 自动量程转换电路 3.23 双积分型A/D的自动量程切换电路 3.24 常用双积分型A/D转换器自换程功能的扩展3.25 具有自动量程转换功能的单片机A/D接口3.26 混合型数据采集器SDM857的功能与应用3.27 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传输接口3.28 SJ2000方向鉴别位移脉宽频率检测多用途专用集成电路3.29 多路高速高精度F/D专用集成电路3.30 数控带通滤波器的实现及其典型应用 第四章 控制系统与后向通道接口技术4.1 模糊逻辑与模糊控制4.2 自动控制技术的新发展--模糊控制技术4.3 模糊控制表的确定原则4.4 变结构模糊控制系统的实验研究4.5 新型集成模糊数据相关器NLX1124.6 功率固态继电器的应用4.7 双向功率MOS固态继电器4.8 SSR小型固态继电器与PSSR功率参数固态继电器4.9 JGD型多功能固态继电器的原理和应用4.10 光电耦合器在晶闸管触发电路中的应用4.11 一种廉价的12位D/A转换器AD667及接口4.12 利用单片机构成高精度PWM式12位D/A4.13 三相高频PWM模块SLE45204.14 专用集成电路TCA785及其应用4.15 单片温度控制器LM3911的应用4.16 工业测控系统软件设计的若干问题研究 第五章 人机对话通道接口技术5.1 廉价实用的8×8键盘5.2 单片机遥控键盘接口5.3 对8279键盘显示接口的改进5.4 用单片机8031的七根I/O线实现对键盘与显示器的控制5.5 通用8位LED数码管驱动电路ICM7218B5.6 利用条图显示驱动器LM3914组成100段LED显示器的方法5.7 液晶显示器的多极驱动方式5.8 点阵式液晶显示屏的构造与应用5.9 点阵式液晶显示器图形程序设计5.10 DMF5001N点阵式液晶显示器和8098单片机的接口技术5.11 8098单片机与液晶显示控制器HD61830接口5.12 利用PL/M语言对点阵式液晶显示器进行汉字程序设计5.13 语音合成器TMS 5220的开发与应用5.14 制作T6668语音系统的一些技术问题5.15 单片机、单板机在屏显系统中的应用 第六章 多机通讯网络与遥控技术6.1 用双UART构成的可寻址遥测点装置--兼谈如何组成系统6.2 IBM?PC微机与8098单片机的多机通讯6.3 80C196单片机与IBM?PC机的串行通讯6.4 IBM?PC与MCS?51多机通讯的研究6.5 半双工方式传送的单片机多机通信接口电路及软件设计6.6 单片机与IBM/PC机通讯的新型接口及编程6.7 用光耦实现一点对多点的总线式通讯电路6.8 用EPROM作为通讯变换器实现多机通讯6.9 ICL232单电源双RS?232发送/接收器及其应用6.10 DTMF信号发送/接收电路芯片MT8880及应用6.11 通用红外线遥控系统6.12 8031单片机在遥控解码方面的应用 第七章 电源、电压变换及电源监视7.1 用于微机控制系统的高可靠性供电方法7.2 80C31单片机防掉电和抗干扰电源的设计7.3 可编程基准电压源7.4 电源电压监视器件M81953B7.5 检出电压可任意设定的电源电压监测器7.6 低压降(LDO?Low Drop?Out)稳压器7.7 LM317三端可调稳压器应用二例7.8 三端集成稳压器的扩流应用 第八章 可靠性与抗干扰技术8.1 数字电路的可靠性设计实践与体会8.2 单片机容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8.3 微机测控系统的接地、屏蔽和电源供给8.4 ATE的抗干扰及接地技术8.5 微处理器监控电路MAX690A/MAX692A8.6 电测仪表电路的实用抗干扰技术8.7 工业镀锌电阻炉温度控制机的抗干扰措施8.8 一种简单的抗干扰控制算法 ? 第九章 综合应用实例9.1 蔬菜灌溉相关参数的自动检测9.2 MH?214溶解氧测定仪9.3 COP840C单片机在液晶线控空调电脑控制器中的应用9.4 单片机在电饭煲中的应用9.5 用PIC单片机制作电扇自然风发生器 第十章 文章摘要 一、 单片机的综合应用技术1.1 摩托罗拉8位单片机的应用和开发1.2 NS公司的COP800系列8位单片机1.3 M68HC11与MCS?51单片机功能比较1.4 8098单片机8M存储空间的扩展技术1.5 80C196KC单片机的外部设备事件服务器1.6 一种多进程实时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1.7 开发单片机的结构化高级语言PL/M?961.8 应用软件开发中的菜单接口技术1.9 单片机用户系统EPROM中用户程序的剖析方法1.10 BJS?98硬件、软件典型实验1.11 FORTH语言系统的开发应用1.12 在Transputer系统上用并行C语言编程的特点1.13 一种软件扩展8031内部计数器简易方法1.14 MCS 51系列单片机功能测试方法研究1.15 用CD 4520B设计对称输出分频器的方法1.16 多路模拟开关CC 4051功能扩展方法1.17 条形码技术及其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二、 新一代存储器及逻辑器件2.1 一种多功能存储器M6M 72561J2.2 串行E2PROM及其在智能仪器中的应用2.3 新型高性能的AT24C系列串行E2PROM2.4 2K~512K EPROM编程卡2.5 电子盘的设计与实现2.6 NS GAL器件的封装标签、类型代码和编程结构间的关系 三、数据采集、前向通道与测量技术3.1 仪器用精密运放CA3193的应用3.2 集成电压?电流转换器XTR100的应用3.3 瞬时浮点放大器及应用3.4 隔离放大器289J及其应用3.5 ICS?300系列新型加速度传感器3.6 一种实用的压力传感器接口电路3.7 霍尔传感器的应用3.8 一种对多个传感器进行调理的方法3.9 两线制压力变送器3.10 小信号双线变送器XTR101的使用3.11 两线长距离频率传输压力变送器的设计3.12 测温元件AD590及其应用3.13 热敏电阻应用动态3.14 一种组合式A/D、D/A转换器的设计3.15 一种复合式A/D转换器3.16 TLC549串行输出ADC及其应用3.17 提高A/D转换精度的方法--双通道A/D转换3.18 模数转换器ICL7135的0~3.9999V显示3.19 微型光耦合器3.20 一种高精度的分压器电路3.21 利用单片机软件作热电偶非线性补偿3.22 三线制RTD测量电路及应用中要注意的问题3.23 微伏信号高精度检测中极易被忽略的问题3.24 宽范围等分辨率精密测量法3.25 传感器在线校准系统3.26 一种高精度的热敏电阻测温电路3.27 超声波专用集成电路LM1812的原理与应用3.28 旋转变压器数字化检测及其在8098单片机控制伺服系统中的应用3.29 单片集成两端式感温电流源AD590在温度测控系统中的应用?3.30 数字示波器和单片机构成的自动测试系统3.31 霍尔效应式功率测量研究 四、 控制系统与后向通道接口技术4.1 模糊逻辑与模糊控制(实用模糊控制讲座之一)4.2 红绿灯模糊控制器(实用模糊控制讲座之二)4.3 国外模糊技术新产品4.4 交流串级调速双环模糊PI单片机控制系统4.5 时序控制专用集成电路LT156及其应用4.6 电池充电控制集成电路4.7 双向晶闸管4.8 双向可控硅的自触发电路及其应用4.9 微处理器晶闸管频率自适应触发器4.10 F18系列晶闸管模块介绍4.11 集成电路UAA4002的原理及应用4.12 IGBT及其驱动电路4.13 TWH8751应用集锦4.14 结构可变式计算机工业控制系统设计4.15 单片机控制的音响编辑器 五、 人机对话通道接口技术5.1 5×7点阵LED智能显示器的应用5.2 基于8031串行口的LED电子广告牌5.3 点阵液晶显示控制器与计算机的接口技术5.4 单片机控制可编程液晶显示系统5.5 大规模语言集成电路应用综述5.6 最新可编程语言集成电路MSSIO61的应用5.7 用PC打印机接口扩展并行接口 六、 多机系统、网络与遥控技术6.1 用8098单片机构成的分布式测温系统6.2 平衡接口EIA?422和EIA485设计指南6.3 I2C BUS及其系统设计6.4 摩托罗拉可寻址异步接受/发送器6.5 用5V供电的RS232C接口芯片6.6 四通道红外遥控器6.7 TA7333P和TA7657P的功能及应用 七、 电源、电压变换及电源监视7.1 单片机控制的可控硅三相电源调压稳压技术7.2 集成开关电源控制器MC34063的原理及应用7.3 LM299精密基准电压源7.4 集成过压保护器的应用7.5 3V供电的革命7.6 HMOS微机的超低电源电压运行技术 八、 可靠性与抗干扰设计8.1 浅谈舰船电磁兼容与可靠性 九、 综合应用实例9.1 8098单片机交流电气参数测试系统的设计和应用9.2 主轴回转误差补偿控制器9.3 FWK?A型大功率发射台微机控制系统9.4 高性能压控振荡型精密波形发生器ICL8038及应用9.5 单片机COP 840C在洗碗机中的应用
上传时间: 2013-11-10
上传用户:lijinchuan
单片机应用技术选编(11) 目录 第一章 专题论述 1.1 3种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分析与比较(2) 1.2 KEIL RTX51 TINY内核的分析与应用(8) 1.3 中间件技术及其发展展望(13) 1.4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的移植探讨(19) 1.5 μC/OSⅡ的移植及其应用系统开发(23) 1.6 片上系统的总线结构发展现状及前景(27) 1.7 SoC——VLSI的新发展(30) 1.8 电力线通信(PLC)技术的发展(35) 1.9 8位低档单片机与以太网的互联(40) 1.10 单片机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43) 1.11 条码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48) 第二章 综合应用 2.1 串行扩展应用平台设计(54) 2.2 单片机对CF存储卡文件读/写的实现(60) 2.3 基于8051的CF卡文件系统的实现(65) 2.4 利用DS1302时钟芯片实现时间锁的方法(71) 2.5 无线校时解决无电缆协调控制中的时钟精度问题(76) 2.6 单片机从机的波特率自适应设置(80) 2.7 汉字的动态编码与显示方案(84) 2.8 PS/2协议的研究及其在单片机系统中的应用(89) 2.9 PC机标准鼠标及键盘的远距离遥控(94) 2.10 PC标准键盘在单片机系统中的应用(99) 2.11 ADC误差对系统性能影响的分析与研究(104) 2.12 ADμC812单片机A/D转换及软件校准方法(109) 2.13 智能卡中射频前端的设计(114) 2.14 固态继电器选型要素(118) 第三章 软件技术 3.1 单片机C语言中指针的应用(122) 3.2 用Keil C51开发大型嵌入式程序(127) 3.3 C语言高效编程的几招(135) 3.4 ASM51调用Franklin C51函数的实现(139) 3.5 51系列汇编程序设计的优化(142) 3.6 常用串行总线数据操作的C51编程(144) 3.7 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的内核实现(150) 3.8 μC/OSⅡ在MCS51系列中的应用(154) 3.9 基于MCS51单片机的实时内核的设计与实现(158) 3.10 时间片轮转算法在单片机程序设计中的应用(165) 3.11 如何编制高效的键译程序(169) 3.12 DSP编程的几个关键问题(172) 3.13 DSP软件编程经验浅谈(177) 3.14 TMS320C6000汇编和C语言的混合编程(183) 3.15 TMS320C28xDSP创建C可调用的汇编程序的简便方法(188) 3.16 TMS320C6000 DSP自动引导的方法和编程实现(193) 3.17 DSP外挂FLASH的在系统编程及并行引导装载方法的研究(198) 3.18 基于并口的I2C总线模拟软件包开发及应用(203) 第四章 网络与通信 4.1 用51单片机控制RTL8019AS实现以太网通信(210) 4.2 测试网络中长线传输若干问题分析(215) 4.3 基于手机模块TC35的单片机短消息收发系统(219) 4.4 GSM网络在远程抄表中的应用(223) 4.5 基于键盘接口的单片机与PC的无线数据通信(228) 4.6 基于TRF4900的无线发射电路设计与应用(234) 4.7 电力线载波通信方案设计(240) 4.8 消费总线电力线接口电路的设计(246) 4.9 LC带通滤波器在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中的应用(252) 4.10 基于P300芯片组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模件开发(257) 4.11 PL2101电力线载波芯片I2C通信的实现(264) 4.12 电力线Modem在音频传输系统中的应用(269) 4.13 SSC技术及P485在电力线通信中的应用(274) 4.14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中的抗干扰问题(279) 4.15 RS232口与RS485口转换的免供电与免控制实现(284) 4.16 利用并口实现PC机应用程序与I2C总线间的通信(287) 第五章 总线技术 5.1 一线总线的软件接口(292) 5.2 提高1Wire总线器件驱动能力的方法(296) 5.3 1Wire Bus指令卡的应用(299) 5.4 模拟I2C总线多主通信的通用软件包(303) 5.5 USB OnTheGo技术概述(306) 5.6 USB总线信号环境分析(312) 5.7 USB电路保护技术和实施方案(318) 5.8 可移植的USB协议栈实现原理与技术研究(324) 5.9 一种USB外设的实现方案(329) 5.10 基于PDIUSBD12芯片的USB接口设计(334) 5.11 无线USB的设计与实现(339) 5.12 RS232/USB转换器的设计(343) 5.13 CAN总线冗余方法研究(348) 5.14 CAN总线中循环冗余校验码的原理及其电路实现(352) 5.15 CAN总线位定时参数的确定(356) 5.16 基于P80C592的DeviceNet通信节点接口的设计(363) 5.17 MBUS总线及其应用(367) 第六章 可靠性及安全性 6.1 印制电路板的可靠性设计(374) 6.2 正确选择和安装EMI滤波器(380) 6.3 电磁兼容与电子产品(386) 6.4 电磁兼容性衬垫安装结构设计及应用(390) 6.5 高速电路PCB板中电磁干扰的研究(395) 6.6电磁屏蔽抗干扰技术的探讨(398) 6.7 ESD破坏的特点及对策(403) 6.8 屏蔽抗干扰技术在检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408) 6.9 蓝牙技术中抗干扰能力的分析(413) 6.10 光电编码器信号抗干扰算法(416) 6.11 集成电路的噪声抑制(420) 6.12 智能硬件电路加密方法(425) 6.13 一种新型电子安全密码锁的设计(428) 6.14 光电耦合器的实用技巧(433) 第七章 PLD与SoC设计 7.1 SoC与芯片设计方法(438) 7.2 SoC片上总线综述(443) 7.3 SoC片上总线技术的研究(450) 7.4 SoC体系结构中AMBA总线的系统级设计(454) 7.5 MCS51兼容芯片的正向设计(461) 7.6 一种低功耗8位MCU的设计与实现(467) 7.7 ASIC设计中基于Verilog语言的Inout(双向)端口程序设计(472) 7.8 硬件描述语言HDL的现状与发展(480) 7.9 FPGA设计中关键问题的研究(486) 7.10 浮点加法器的VHDL算法设计(493) 7.11 基于CPLD的系统中I2C总线的设计(498) 7.12 基于CPLD的条形码译码电路设计(503) 7.13 I2C总线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508) 第八章 典型应用技术 8.1 CYGNAL高速片上系统单片机C8051F交叉开关的使用(516) 8.2 基于FT245BM的简易USB接口开发(520) 8.3 CY7C63001的PS/2USB键盘转换设备设计(525) 8.4 用AT89C52单片机实现RS422到CAN总线的转换(529) 8.5 基于通信器S1503的门禁系统的设计(534) 8.6 用PMM8713和SI7300A构成的一种步进电机功率驱动电路(540) 8.7 基于DS1616的定时数据采集系统(545) 8.8 用AT89C2051实现电话远程控制家用电器(548) 8.9 基于S6700芯片与ISO/IEC15693标准的读卡器设计(551) 8.10 用单总线DS2450实现红外式触摸屏的设计方法(556) 8.11 电阻式触摸屏在智能仪表中的应用(560) 8.12 PDA触摸屏控制芯片TSC2200及其应用(565) 8.13 高性能铁电存储器FM24C256及其在单片机中的应用(570) 8.14 DTMF拨号与条形码阅读器的接口设计(576) 第九章 文章摘要 一、 专题论述(582) 1.1 移动存储技术及其发展(582) 1.2 Java技术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582) 1.3 用Java实现基于向量空间的搜索引擎优化(582) 1.4 利用TINI和Java设计远程测控系统(582) 1.5 无线技术综述(582) 1.6 蓝牙技术及其现状与发展浅析(582) 1.7 蓝牙及系统实现技术(583) 1.8 蓝牙技术在音频网关中的应用(583) 1.9 现场总线技术及标准化现状(583) 1.10 iButton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583) 1.11 单总线技术及其应用(583) 1.12 MBUS二级制总线(583) 1.13 基于电力线数字家庭实现方案(583) 1.14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设计与调试(584) 1.15 基于软件的智能传感器的概念与实现(584) 1.16 入侵检测系统的历史、现状与研究进展(584) 1.17 嵌入式应用系统的实质——兼论应用系统软件的开发方法(584) 1.18 硬件演化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584) 1.19 一种纠错编码器的实现(584) 1.20 UML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的应用(585) 1.21 嵌入式系统的系统测试和可靠性评估(585) 1.22 单片机应用系统中的低功耗设计(585) 1.23 开关电源新技术与发展前景(585) 1.24 单片机系统中汉字字库的设计与实现(585) 1.25 嵌入式系统中的CACHE问题(585) 1.26 基于先验预知的动态电源管理技术(585) 1.27 一种MCU时钟系统的设计(586) 1.28 定时用户的时间获取技术(586) 1.29 基于Windows平台的高精度定时的实现(586) 1.30 微秒级定时技术的实现与改进(586) 1.31 电力系统GPS同步时钟应用技术(586) 1.32 基于单片机的GPS授时系统设计(586) 1.33 大容量串行Flash的快速编程(587) 1.34铁电存储器在单片机系统中的应用(587) 1.35 提高闪速存储器写入速度的方法(587) 1.36 提高单片机A/D转换速度的方法(587) 1.37 新型流水线型模/数转换器的接口技术(587) 1.38 超高速A/D转换器的原理及其应用(587) 1.39 32位ARM嵌入式处理器的调试技术(587) 1.40 JNI技术在数据采集中的应用(588) 1.41 测控系统中的通信技术的应用(588) 1.42 适用于仪器仪表通信的若干新技术(588) 1.43 微机系统通用遥控输入模块(588) 1.44 嵌入式系统和基于Windows CE的在线监测设备(588) 1.45标准非接触式IC卡在智能化仪表中的应用(588) 1.46 数字视频信号的长线传输(589) 1.47 基于单片机的MicroDridve接口设计(589) 1.48 接近开关原理及其应用(589) 1.49 嵌入不敷出式器件的测试技术研究(589) 1.50 楼宇自动化元件及其应用(589) 1.51 高速密码卡的设计与实现(589) 1.52 无线温度采集系统的设计(589) 1.53 一种基于双CPU的无线通信数据采集系统设计(590) 1.54 单片机嵌入式系统在远程电网监测系统中的应用(590) 1.55 微控制器拨号上网的实现(590) 1.56 远程监控技术在信息家电领域的研究与应用(590) 1.57 在远程数据采集中多线程串口通信的应用(590) 1.58 高分辨率D/A转换器及其在系统辨识中的应用(590) 1.59 计算机增强型并行口与数据采集系统设计(590) 1.60 ∑Δ型ADC转换速度的分析(591) 1.61 基于DAGs模型的RAID系统的设计与实现(591) 1.62 一种新颖的模拟信号光电隔离方法(591) 1.63 CIP51及其在嵌入式单片机系统的应用(591) 1.64 线性电位器产生非线性传递函数分析(591) 1.65 MPC555微控制器与汽车电子(591) 1.66 嵌入式设备鼠标接口的设计与实现(592) 1.67 曼彻斯特码异步解调的单片机实现及性能分析(592) 1.68 基于智能卡的数字签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592) 1.69 构建S3C4510B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应用平台(592) 1.70 电压基准(592) 1.71 单片开关电源的原理与应用(592) 二、 综合应用(593) 2.1 JTAG口及其对Flash的在线编程(593) 2.2 AVR嵌入式单片机接口技术与应用(593) 2.3 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串行口扩展技术(593) 2.4 异步高速双口RAM多串口接口电路设计(593) 2.5 单片机PC机串行数据通信的工程实践(593) 2.6 8051高速单片机串行通信的时钟新配置(593) 2.7 一种用于单片机的红外串行通信接口(594) 2.8 串行DataFlash存储器及其与单片机的接口(594) 2.9 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的LED数码显示器(594) 2.10 一种新型的LED屏获取显示数据方法(594) 2.11 一种经济实用显示驱动电路的设计(594) 2.12 PIC单片机与基于HD44780液晶显示模块接口的设计(594) 2.13 单片机与软盘驱动器的接口(594) 2.14 基于PIC单片机的视频矩阵开关的设计(595) 2.15 嵌入式GSM短信息接口的软、硬件设计(595) 2.16 将AT89C52用作多功能外围器件使用(595) 2.17 基于8位微控制器控制硬盘进行HDTV码流读/写(595) 2.18 一种新型电涡流位置传感器(595) 2.19 编码传感器接口装置设计及应用(595) 2.20 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SHT15及其应用(596) 2.21 温度传感器的简化μC接口(596) 2.22 全串行单片机系统在光纤气敏传感器中的应用(596) 2.23 基于混沌电路设计阵列触觉传感器的采集系统(596) 2.24 光学传感器阵列在测定水硬度中的应用(596) 2.25 智能仪表的一种数据交换技术(596) 2.26 用过采样和求均值技术提高模/数转换器的分辨率(597) 2.27 数字频率计分频电路的设计(597) 2.28 一种远程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597) 2.29 单片精密仪器仪表放大器应用电路(597) 2.30 12位高速ADC存储电路设计与实现(597) 2.31 EPP模式500 Ksps数据采集接口(597) 2.32 精密时间间隔测量方法的改进(598) 2.33 精密信号测量系统的设计(598) 2.34 多通道高速数据采集记录系统(598) 2.35 新型精密石英晶体温度仪(598) 2.36 GPS多天线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598) 2.37 DMA方式的A/D转换器接口电路设计(598) 2.38 多通道可编程A/D转换芯片在现场总线智能从站开发中的应用(599) 2.39 温控型非易失性数字电位器DS1847(8)智能接口的设计与其在测量中的应用(599) 2.40 高性能18位D/A转换器设计(599) 2.41 由单片机控制的单相SPWM变频器的研究(599) 2.42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步进电机细分驱动器设计(599) 2.43 一种高精度智能温控装置的研究(599) 2.44 光电耦合器用于数字开关电源(600) 2.45 酒店中非接触式IC卡系统的应用设计(600) 2.46 89C51单片微机在自动定位系统中的应用(600) 2.47 PCI通用板卡结构(600) 2.48 多种串行接口技术在LED大屏幕显示系统中的应用(600) 2.49 嵌入式系统中使用USB盘存储(600) 2.50 一种简单串行鼠标控制的单片机实现(601) 2.51 便携式MP3播放器的设计(601) 2.52 基于IDE硬盘的大容量语音记录仪(601) 2.53 数字存储式自动应答录音系统(601) 2.54 RS编译码的一种硬件解决方案(601) 2.55 SDRAM在任意波形发生器中的应用(601) 2.56 无线控制授时技术(RCT)及其应用(601) 2.57 低功耗IC卡门锁系统设计(602) 2.58 IC卡读写器用的一种四元振子天线分析(602) 2.59 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数字视频混合器(602) 2.60 车载GPS接收机与PC机的串口通信及数据截取(602) 2.61 基于keil c51的红外遥控器解码设计(602) 2.62 基于DTMF的解码器设计(602) 2.63短消息电话中数据链路层的控制技术(602) 2.64 宽带CDMA发射机低相噪本振源的设计(603) 2.65 智能型多芯片数码语音录放电路(603) 三、 软件技术(604) 3.1 实时多任务嵌入系统的实现(604) 3.2 4种实时操作系统实时性的分析对比(604) 3.3 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开发的Java技术(604) 3.4 嵌入式软件测试研究(604) 3.5 浅谈组态软件发展趋势(604) 3.6 8051单片机开发工具DIY(604) 3.7 如何仿真单片机的外围设备(605) 3.8 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程序开发要点(605) 3.9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605) 3.10 在单片AT89C52上实现多任务实时处理(605) 3.11 单片机系统中的多任务、多线程机制的实现(605) 3.12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移植技术的分析与应用(606) 3.13 一种新的基于单片机的多字节浮点快速开平方算法(606) 3.14 单片机与PC机串行通信时浮点数的处理(606) 3.15 AVR90三字节浮点库及其使用说明(606) 3.16 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中的通信协议研究(606) 3.17 PIC单片机软件异步串行口实现技巧(606) 3.18 用汇编语言实现GPS时间、日期转换(606) 3.19 实时任务处理程序设计中“易变的”变量(607) 3.20 VB与C51之间浮点类型数据的传输和转换(607) 3.21 用汇编语言实现BCH解码校验算法(607) 3.22 嵌入式RTOS中就绪任务查找算法和优先级反转的解决方案(607) 3.23 AVR单片机软件模拟UART通信接口(607) 3.24 基于EJB2.0的MessageDrivenBean组件设计与实现(607) 3.25 基于AT89C51的通信协议转换系统(607) 3.26 USB密码钥及其软件设计(608) 3.27 任意长度信息序列的CRC快速算法(608) 3.28 设备驱动程序通知应用程序的几种方法(608) 3.29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改进快速压缩算法(608) 3.30 点缝焊控制系统人机接口设计及C51编程(608) 3.31 8K智能卡DTT4C08及其应用程序设计(609) 3.32 利用数码相机SDK开发图像采集应用程序(609) 3.33 Windows 2000下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609) 3.34 Windows CE下通用串行总线驱动程序开发(609) 3.35 基于Windows CE的嵌入式网络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609) 3.36 基于Windows CE的嵌入式焊接质量在线监测设备的研究(609) 3.37 在Windows CE下实现串口通信(610) 3.38 Windows 2000/98下USB驱动程序的开发(610) 3.39 VxWorks下PC/104CAN驱动器程序设计(610) 3.40 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的特点及应用(610) 3.41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定时器服务的改进(610) 3.42 μC/OSⅡ在AT89C51上的移植(610) 3.43 μC/OSⅡ在C8051F020中的移植(611) 3.44 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在196KC上的移植(611) 3.45 μC/OSⅡ在AT91X40单片机上的移植(611) 3.46 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在MPC555上的移植(611) 3.47 μC/OSⅡ实时嵌入式系统在电机保护装置中的开发(611) 3.48 基于μC/OSⅡ的网络控制系统通信接口设计(611) 3.49 嵌入式Linux技术研究(612) 3.50 嵌入式Linux硬实时性的研究与实现(612) 3.51 Linux实时机制分析与改进(612) 3.52 Linux中PCI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612) 3.53 嵌入式Linux集成开发环境的设计与实现(612) 3.54 嵌入式Linux系统及其应用研究(612) 3.55 Linux在保护模式下的中断处理分析(612) 3.56 Linux系统下USB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613) 3.57 嵌入式Linux中断设备驱动程序设计(613) 3.58 Linux下汉字输入实现技术(613) 3.59 SPI串行总线在嵌入式Linux系统中的编程实现(613) 3.60 红外通信在嵌入式Linux系统中的实现(613) 3.61 基于LinuxJava的新一代智能电话软件平台的研究(613) 3.62 实时Linux下数控系统多任务的结构与实现(614) 3.63 嵌入式Linux在数控系统中的应用(614) 3.64 TMS320C6X DSP的C语言与汇编混合编程技术(614) 3.65 单片机C语言编程应注意的若干问题(614) 四、 网络与通信(615) 4.1 工业控制网络中的以太网技术(615) 4.2 工业以太网协议EtherNet/IP(615) 4.3 基于SX52微控制器的嵌入式系统以太网接口设计与实现(615) 4.4 嵌入式以太网技术及其在工业测控领域中的应用(615) 4.5 基于CSoC芯片的嵌入式以太网接口设计(615) 4.6 基于Internet的测试网时间同步问题的研究(616) 4.7 提升实时测量数据在Internet上的传输可靠性(616) 4.8 TCP/IP协议中嵌入硬件设备的驱动程序设计实现(616) 4.9 TCP/IP协议的安全性分析及对策(616) 4.10 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嵌入式控制器的研究(616) 4.11 基于Web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现(616) 4.12 CAN总线与以太网互连系统设计(617) 4.13 SX52嵌入式Internet网关设计及实现(617) 4.14 利用单片机控制以太网网卡进行数据传输的研究(617) 4.15 一种双MCU结构的嵌入式Internet接入服务器(617) 4.16 嵌入了TCP/IP协议的单片机数据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617) 4.17 异步串行接口与以太网服务器的连接(617) 4.18 基于TCP/IP的楼宇自控网BACnet(618) 4.19 基于SX52BD单片机的以太网控制应用(618) 4.20 网络处理器IP2022及其在嵌入式牌照识别系统中的应用(618) 4.21 蓝牙与控制系统通讯技术研究(618) 4.22 蓝牙基带数据传输机理分析(618) 4.23 Jini与蓝牙技术的结合应用(618) 4.24 蓝牙技术软件实现模式分析(618) 4.25 蓝牙个人区域网(PAN)的设计与实现(619) 4.26 蓝牙技术安全性分析与安全策略(619) 4.27 蓝牙技术在测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619) 4.28 蓝牙无线测控系统的实现(619) 4.29 基于蓝牙技术实现家域网的设计(619) 4.30 基于蓝牙技术的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的实现(619) 4.31 蓝牙技术在车辆导航系统中的应用研究(620) 4.32 蓝牙技术在机械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620) 4.33 蓝牙HCI接口及其在工控和智能仪器仪表中的应用(620) 4.34 蓝牙芯片ROK 101 007在蓝牙语音系统中的应用(620) 4.35 基于蓝牙技术家庭网络的研究和实现(620) 4.36 基于蓝牙技术的移动远程教育系统实现方案(620) 4.37 蓝牙技术及其在遥控器中的应用(621) 4.38 无线局域网安全机制研究(621) 4.39 无线局域网技术及其未来应用(621) 4.40 蓝牙无线通讯技术在AGV的应用(621) 4.41 突发解调器STEL9257在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的应用(621) 4.42 无线因特网上的数据传输(621) 4.43 单片射频收发芯片nRF403在医院监护系统中的应用(622) 4.44 射频收发芯片nRF401在语音传输中的应用(622) 4.45 PBA313 01蓝牙射频芯片特性与应用(622) 4.46 基于点对点无线通信技术的nRF401芯片的应用研究(622) 4.47 基于CDMA的无线DCS系统(622) 4.48 基于GSM短信息的离散油井监控系统(622) 4.49 基于GSM技术的无线环保监测仪的研制(622) 4.50 GSM模块在车辆监控系统无线通信中的应用(623) 4.51 基于GSM的变电所遥测遥控系统(623) 4.52 基于GSM传输方式的电管所现代管理系统(623) 4.53 基于GSM短消息业务的预装式变电站综合保护装置(623) 4.54 基于GPRS无线传输的便携式图像监控系统(623) 4.55 RF8000 GPS接收器的原理及应用(623) 4.56 无线家庭网络控制系统的设计(624) 4.57 智能家庭网络性能分析(624) 4.58 基于CEBus的家庭网关研究与开发(624) 4.59 一种基于无线通讯与公用电话网的智能抄表系统(624) 4.60 电力线载波通讯模块在机器人控制技术中的应用(624) 4.61 温控系统VB实现的PC机与单片机串行通讯(624) 4.62 用定时中断方式实现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串行通信(624) 4.63 PC机与多台单片机并行通信接口的设计(625) 4.64 PC并口EPP通信外围电路设计(625) 4.65 在VC++6.0中用内嵌汇编语言实现PC机与单片机的串行通信(625) 4.66 VB6.0实现与 ADμC824串行通信(625) 4.67 VC下利用串口进行数据通讯的研究(625) 4.68 长距离通信器S1503的应用编程原理(625) 4.69 利用MODEM芯片实现单片机远程通讯(626) 五、 新器件与新技术(627) 5.1 Cygnal在片系统单片机的特点与应用(627) 5.2 C8051F02X外部存储器接口和I/O端口配置(627) 5.3 C8051F单片机电压基准的不同用法(627) 5.4 C8051F236在精密定位控制系统中的应用(627) 5.5 C8051F041在智能功率柜中的应用(627) 5.6 基于ADμC812的测控平台软硬件设计(627) 5.7 ADμC812单片机A/D转换介绍及软件校准方法(627) 5.8 利用ADμC812实现高频的数字测量(628) 5.9 ADμC812微控制器在供热系统的应用(628) 5.10 采用ADμC824的数字调节器(628) 5.11 ADμC812单片机温度控制器(628) 5.12 用ADμC812开发高精度多功能的动物呼吸机(628) 5.13 P89C51RD2中的WatchDog用法(628) 5.14 W78E516B在系统可编程的应用(628) 5.15 一种新型单片机MSC1210及其应用(629) 5.16 M16C/62单片机在仪器仪表中的应用(629) 5.17 24位A/D转换的51单片机MSC1210及其应用(629) 5.18 基于AT90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629) 5.19 基于80C196KC的PSD934F2远程程序升级技术(629) 5.20 基于80C196单片机的空间矢量控制简洁算法实现(629) 5.21 80C196ADMC401双CPU接口电路设计及其应用(629) 5.22 基于196KC的步进电机检测系统的设计(630) 5.23 8097BH系统与80C196系统的替换(630) 5.24 基于MSP430的一维光纤滑觉传感器(630) 5.25 基于MSP430的扩展Flash Memory系统(630) 5.26 MSP430串行写入BOOTSTRAP与加密熔断功能(630) 5.27 基于MSP430的极低功耗系统设计(630) 5.28 MSP430的低功耗特性在蓝牙产品中的应用(631) 5.29 新型16位单片机SPCE061A及应用展望(631) 5.30 基于凌阳单片机的语音信号实时采集(631) 5.31 基于PIC16F877的温室自动控制系统(631) 5.32 PIC16C78系列混合信号嵌入式芯片的原理和应用(631) 5.33 基于PIC16C54单片机的智能软件狗设计(631) 5.34 用PIC单片机控制DDS芯片AD9852实现雷达跳频系统(631) 5.35 “龙珠”微处理器电源管理设计在GPS接收机中的应用(632) 5.36 ARM7TDMI内核微处理器的调试原理及方法(632) 5.37 32位ARM核微处理器芯片PUC3030A及其应用(632) 5.38 基于W77E58双串口通信的监控系统(632) 5.39 用N87C196MH构成的交流电动机变频器(632) 5.40 基于MB90F549单片机的频率测量仪(632) 5.41 基于MB90F549单片机的数据自动记录仪(633) 5.42 基于MB90F549单片机的直流伺服电机调速系统(633) 5.43 Fujitsu F2MC16LX系列单片机的特点及应用(633) 5.44 MB90F540/545单片机的接口技术(633) 5.45 用ATmega8单片机设计串行编程器(633) 5.46 一种基于μPD780208的低功耗数据处理系统(633) 5.47 基于Z85C30的多协议串行通信设计(633) 5.48 嵌入式处理器MPC8250与CF卡的接口设计(634) 5.49 电流型PWM控制芯片PUCC3801的原理及应用(634) 5.50 带A/D和LCD驱动器的51兼容单片机控制家电(634) 5.51 内含标准字库的中文液晶模块OCMJ5X10(634) 5.52 ispPAC10芯片及其应用(634) 5.53 PSoC的动态配置能力及其实现方法(634) 5.54 在系统可编程模拟器件ispPAC20及其应用(634) 5.55 超大容量Flash Memory的应用与开发(635) 5.56 超大容量E2PROM存储器TH58100及其应用(635) 5.57 Super Flash型存储器SST39SF020的特性及应用(635) 5.58 闪速存储器AT29C040与单片机的接口设计(635) 5.59 铁电存储器FM24C16原理及其在多MCU系统中的应用(635) 5.60 16 Kbits非易失性铁电存储器芯片FM25C160原理及其应用(635) 5.61 PLX9054对SRAM读/写及DMA操作(635) 5.62 DS1302数据暂存器的灵活应用(636) 5.63 DS18B20串行通信误码的解决办法(636) 5.64 DS1820数字温度传感器在轮胎温度信号采集中的应用(636) 5.65 单片机与串行时钟DS1307的接口设计(636) 5.66 用实时时钟芯片DS1305启动数据采集系统(636) 5.67 实时时钟芯片RX8025的原理及其应用(636) 5.68 X25043的原理及在单片机系统中的应用(637) 5.69 X25045在智能仪表系统中的应用设计(637) 5.70 EG7564RS点阵液晶的开发应用(637) 5.71 串行显示管理芯片PS7219在智能仪表系统中的应用设计(637) 5.72 AD7711与单片机AT89S8252的接口技术(637) 5.73 AD7715模/数转换器在小信号测量中的应用(637) 5.74 带信号调理的16位A/D转换器AD7715的原理及应用(637) 5.75 高精度A/D转换器AD7730及其应用(638) 5.76 高精度模数芯片组AD1555与AD1556应用(638) 5.77 18位串行低功耗A/D转换器MAX1402(638) 5.78 智能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原理与应用(638) 5.79 提高DS1631温度传感器精度的方法(638) 5.80 数字温度测控芯片DS1620的应用(638) 5.81 单片K型热电偶放大与数字转换器MAX6675(639) 5.82 一种采用专用芯片TCA355涡流传感器的研制(639) 5.83 数字加速度传感器ADXL210在轨检仪中的应用(639) 5.84 ADXL202加速度计在振动测试中的应用(639) 5.85 PSD9xxF在在线编程中的应用(639) 5.86 单片机与LM629芯片相结合的全数字位置直流伺服系统(639) 5.87 步进电机驱动芯片HH204原理及应用(640) 5.88 PCI9052接口电路功能及使用(640) 5.89 LN82530串行通讯控制器的研制(640) 5.90 通用异步收发芯片SCC2691的原理及应用(640) 5.91 UART多串口扩展器SP2338DP及其应用(640) 5.92 基于nRF401的双绞线故障诊断(640) 5.93 单片机集成调频发射芯片MC2831A的应用(640) 5.94 基于MCX314控制器的数控机床运动控制系统(641) 5.95 DS80C400在远程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641) 5.96 TLC5618在测控系统中的应用(641) 5.97 SDH净荷提取/定位处理芯片PM5313及其应用(641) 5.98 DAC714在单片机系统中的层叠应用(641) 5.99 基于PIC单片机和μPD6453的新型视频字符叠加系统(641) 5.100 电压电流电量测量芯片CS5460及其应用(641) 5.101 二维条码PDF417译码技术(642) 5.102 基于SAA6752的MPEG2编码系统(642) 5.103 ISD4004语音芯片在语音报站器中的应用(642) 5.104 可编程正弦波发生器芯片ML2035的原理及应用(642) 六、 总线技术(643) 6.1 RS232C串口红外数据传输系统(643) 6.2 多路RS232、RS485通信的单片机扩展方法(643) 6.3 RS232与CAN总线通信协议转换单元设计(643) 6.4 串行通讯接口RS232/RS485的应用与转换(643) 6.5 RS485智能串行通信接口的设计(643) 6.6 一种通用的RS232/RS485转换器(643) 6.7 基于RS485总线的单片机对等网络的设计与实现(643) 6.8 基于单片机的RS485总线网络扩展方法(644) 6.9 基于RS485的多个LED屏实时显示(644) 6.10 具有隔离性能的RS485中继器及其设计(644) 6.11 一种基于RS485总线的网络协议及其实现方法(644) 6.12 通信协议宏在RS485总线通信中的应用(644) 6.13 RS485和LonWorks协议转换的节点设计(644) 6.14 串行通信的两种格式(645) 6.15 基于ISA总线的RS232/RS485(RS422)通信转换卡(645) 6.16 CAN总线双环光纤网络设计(645) 6.17 CAN总线控制系统的应用层协议CANopen剖析(645) 6.18 CAN总线网络前端模块的接口设计与编程(645) 6.19 CAN总线在低压变电站通信系统中的应用(645) 6.20 CAN中继器设计及其应用(646) 6.21 基于CAN总线的接口控制系统通信卡设计与实现(646) 6.22 一种基于CAN总线的高可靠汽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646) 6.23 基于CAN总线的网络传感器的研究与实现(646) 6.24 基于CAN总线技术的一类智能节点开发及应用(646) 6.25 基于SJA1000的CAN总线智能控制系统设计(647) 6.26 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数据采集系统(647) 6.27 车辆变速电控系统ECU和显示器之间CAN总线通信设计(647) 6.28 MB90F540/545系列单片机内置CAN总线及其应用(647) 6.29 利用MCP25050设计CAN总线前端测控节点(647) 6.30 分布式系统中的CAN总线应用设计(647) 6.31 单片机在线编程的CNA总线实现技术(647) 6.32 列车总线控制系统的CAN485总线网关设计(648) 6.33 1553B与CAN总线的互连(648) 6.34 基于PCI9052的CAN总线控制卡及WDM驱动程序设计(648) 6.35 在EPP模式下利用并口实现上位机与CAN总线的数据通信(648) 6.36 无驱动USB认证模块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648) 6.37 基于DeviceNET网络的变频器远程监控(649) 6.38 DeviceNet通讯产品开发(649) 6.39 DeviceNet智能节点的开发(649) 6.40 LonWorks控制器芯片的设计扩展方法(649) 6.41 LonWorks现场总线与USB接口的设计与实现(649) 6.42 基于80C552单片机的现场总线控制器设计与实现(649) 6.43 通用串行总线USB及其应用(650) 6.44 通用串行总线数据传输模型(650) 6.45 通用串行总线的OTG技术(650) 6.46 EZUSB接口设备的软配置技术(650) 6.47 采用PDIUSBD12的USB系统固件程序设计(650) 6.48 一种新型USB2.0高速集线器的设计与实现(650) 6.49 USB接口的CAN总线网络适配器(651) 6.50 USB接口器件在DMA模式下的设计与应用(651) 6.51 USB总线上连接ISA扩充卡的实现(651) 6.52 USB技术在图像传输系统中的应用(651) 6.53 MBUS总线的远程供电及拓扑构成(651) 6.54 USB接口通讯系统应用开发(651) 6.55 EZUSB及其在图像采集中的应用(652) 6.56 EZUSB单片机的开发(652) 6.57 USB OTG 5 V电荷泵(652) 6.58 USB设备控制器缓冲区特性和实现方案(652) 6.59 USB数据传输中CRC校验码的并行算法实现(652) 6.60 USB接口的高速数据采集卡的设计与实现(652) 6.61 基于USB接口终端的PC机互联与接口扩展(653) 6.62 基于USBN9604的通用USB设备接口的研究与开发(653) 6.63 基于USB和GPIF的大规模数据采集系统(653) 6.64 基于USB总线的柴油发动机测控仪的设计与实现(653) 6.65 基于USB双机通信系统中应用程序的研究与实现(653) 6.66 基于USB的高速隔离数据采集系统设计(653) 6.67 基于USB总线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设计(654) 6.68 基于HID类的USB接口技术研究(654) 6.69 基于USB接口的多通道实时数据采集系统(654) 6.70 基于USB总线的数据采集系统(654) 6.71 基于USB总线的高速实时数据采集系统(654) 6.72 工控系统中的USB口CAN总线通信技术(654) 6.73 微控制器在USB接口中的应用(654) 6.74 虚拟仪器与基于USB总线的测试设备(655) 6.75 PDIUSBD12芯片在USB接口电路中的应用(655) 6.76 智能仪器中数据高速传输的USB实现(655) 6.77 一种USB接口的A/D转换卡设计(655) 6.78 采用USBN9602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655) 6.79 iButton技术在安防系统中的应用(655) 6.80 单总线式数字温度传感器MAX6575的应用(656) 6.81 一种新型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的特性与应用(656) 6.82 基于1WireTM技术的单片机单线通信的实现(656) 6.83 1Wire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及应用(656) 6.84 基于一线总线的远程混凝土温度检测系统(656) 6.85 用嵌入式系统的SPI模块实现I2C总线通信(656) 6.86 ADμC812的I2C总线接口及其应用(656) 6.87 用于嵌入式系统的I2C总线主控器的设计(657) 6.88 I2C总线CMOS型的PB0300数字图像传感器(657) 6.89 采用8位单片机驱动PCI总线网卡的设计方案(657) 6.90 ISP技术在PCI总线接口设计中的应用(657) 6.91 VIC64实现ADSP2106x与VMEbus的接口(657) 6.92 通过串行口访问Modbus现场控制网络(657) 6.93 GPIB口实现及应用(658) 6.94 GPIB芯片TNT4882在多路程控电源中的应用(658) 七、 可靠性及安全性(659) 7.1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抗干扰技术(659) 7.2综述单片机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设计(659) 7.3 单片机软件抗干扰编程技术的探讨(659) 7.4 单片机系统中的掉电检测和数据保护(659) 7.5 嵌入式计算机CMOS掉电、校验和出错解决方案(659) 7.6 基于MCS96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程序失控防洪(659) 7.7 基于MB90F543微控制器的双CAN冗余设计(659) 7.8 MAX1480B在DCS中的应用及提高RS485通讯可靠性的研究(660) 7.9 计算机电磁兼容技术研究(660) 7.10 微控制器的电磁兼容性设计(660) 7.11 电磁兼容屏蔽的设计(660) 7.12 电磁干扰滤波的半导体解决方案(660) 7.13 低电磁干扰时钟振荡器(660) 7.14 电磁兼容技术在变频中的应用(661) 7.15 单片机测控系统干扰分析与抗干扰措施(661) 7.16 单片机控制系统中的抗干扰技术及应用(661) 7.17 地环流抑制技术的探讨(661) 7.18 光电隔离抗干扰技术及应用(661) 7.19计算机控制系统电源抗干扰问题的研究(661) 7.20 计算机电源对电网的干扰及抑制(662) 7.21 变频器应用中的干扰问题及其对策(662) 7.22 DSP控制电机中减少电磁干扰的几项技术(662) 7.23 抗干扰的16位LED显示模块软、硬件设计(662) 7.24 错误检测与纠正电路的设计与实现(662) 7.25 AVR单片机CRC校验码的查表与直接生成(662) 7.26 AVR单片机的RC5和RC6算法比较与改进(662) 7.27 实用可控的按键抖动消除电路(663) 7.28 基于89C51的计算机可锁定加密键盘设计(663) 7.29 一种新的实用安全加密标准算法——Camellia算法(663) 7.30嵌入式指纹识别系统开发(663) 7.31 基于指纹的网络身份认证技术的研究与实现(663) 7.32 基于DSP指纹识别核心算法的设计与实现(663) 7.33 基于DSP和以太网的指纹识别系统(664) 7.34 基于TMS320VC5402的指纹识别系统(664) 7.35 IPM驱动和保护电路的研究(664) 7.36 数字保密电话的设计与实现(664) 八、 DSP技术(665) 8.1 单片机与DSP结合的dsPIC芯片(665) 8.2 一种高性能用于电机控制的嵌入式DSP芯片TMS320LF2401A(665) 8.3 电机控制嵌入式DSP芯片ADMC401及其应用(665) 8.4 一种DSP小系统接口电路可移植性设计方案(665) 8.5 双DSP紧耦合控制系统(665) 8.6 DSP接口效率的分析与提高(665) 8.7 DSP与慢速设备接口的实现(666) 8.8 基于DSP的跟踪频率变化的交流采样技术(666) 8.9 利用DSP和CPLD增加数据采集的可扩展性(666) 8.10 通过JTAG口对DSP外部Flash存储器的在线编程(666) 8.11 TMS320C31与MAX125 A/D转换器的接口设计及应用(666) 8.12 TMS320VC5402 DSP与串行AD73360 A/D转换器的接口设计(666) 8.13 TMS320C54X系列DSP扩展外部Flash存储器的方法及应用(667) 8.14 高速DSP与SDRAM之间信号传输延时的分析及应用(667) 8.15 TMS320F240片内PWM实现D/A扩展功能(667) 8.16 全功能异步收发器与DSP的SPI接口技术(667) 8.17 EPP并口与ADSP2181 DSP的接口设计(667) 8.18 TMS320C5402与PCI总线的接口电路设计(667) 8.19 DSP系统中键盘处理的一种新方法(668) 8.20 嵌入式系统中FFT算法研究(668) 8.21 用定点DSP处理实现浮点DSP仿真(668) 8.22 基于TMS320C55x DSP的代码优化(668) 8.23 嵌入式C语言开发ADSP21XX系列DSP(668) 8.24 TMS320C62X DSP的混合编程研究(668) 8.25 μC/OSⅡ在ADSP21535上的实现(669) 8.26 TMS320VC5402的Flash并行Bootloader技术(669) 8.27 基于铁电存储器编程技术的DSP SPI引导装载方案(669) 8.28 基于DSP的嵌入式系统中BOOTLOADER程序的设计方法(669) 8.29 TMS320C5410烧写Flash实现并行自举引导(669) 8.30 多核DSP的BootLoader程序的实现(669) 8.31 TMS320VC5402外部并行引导装载方法的研究(669) 8.32 RSA算法的TMS320C54x DSP实现(670) 8.33 基于定点DSP的MP3音频编码算法研究及实现(670) 8.34 机器视觉中的图像采集技术(670) 8.35 在Windows NT/2000环境中实现微机与DSP系统的串行通信(670) 8.36 基于单片收发器的DSP无线串行通信设计(670) 8.37 DSP系统的通信与控制接口设计(670) 8.38 高速串行总线在DSP系统中的开发与研究(671) 8.39 TMS320C30处理器与PC机串行口异步双向通讯的方法(671) 8.40 TMS320C54XX系列DSP与PC机间串行通信的实现(671) 8.41 TMS320F240 DSP与C51单片机串行通讯的实现(671) 8.42 基于DSP平台的嵌入式系统与以太网的接口技术(671) 8.43 基于DSP的以太网的数据采集处理系统(671) 8.44 Windows下PC机与DSP通信系统的设计(672) 8.45 DSP与单片机基于MODBUS协议的通信(672) 8.46 基于DSP的CAN总线智能节点通信的设计(672) 8.47 基于TMS320LF2407A的CAN通信程序设计方法(672) 8.48 TMS320F2812内嵌eCAN模块的CAN总线通信(672) 8.49 TMS320LF2407A的CAN控制器应用实例(672) 8.50 TMS320C54xx DSP的USB接口实现(672) 8.51 基于DSP的USB语音传输接口设计(673) 8.52 利用I2C总线实现DSP与音频采样芯片TLV320AIC23的接口控制(673) 8.53 SPI接口协议实现的DSP与其他设备的通信技术(673) 8.54 DSP TMS320C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673) 8.55 基于DSP的网络化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673) 8.56 基于TMS320LF240x DSP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的设计(673) 8.57 基于DSP的远程医疗系统设计(674) 8.58 TMS320VC5402 DSP与ISD4004语音录放芯片的接口设计及其信息管理(674) 8.59 基于TMS320VC5416 DSP的自适应变速率声码器的实现(674) 8.60 基于DSP的嵌入式二维条码识别器(674) 九、 PLD与SoC技术(675) 9.1 系统级芯片设计研究(675) 9.2 一种适合SoC的时钟控制器IP核(675) 9.3 适于SoC的统一设计语言SystemVerilog(675) 9.4 捕获单元的研究和设计(675) 9.5 在测控系统中用IP核实现D/A转换(675) 9.6 高性能、低功耗微控制器IP软核设计综述(676) 9.7 SoC应用中寄存器组设计的自动化(676) 9.8 基于WISHBONE的SoC接口设计(676) 9.9 电机控制的MCU芯片设计(676) 9.10 新一代CPLD及其应用(676) 9.11 VHDL及高层综合(676) 9.12 FPGA设计网络与技巧(677) 9.13 基于消息驱动机制的VHDL程序设计(677) 9.14 一种应用VHDL语言设计有限状态机控制器的方法(677) 9.15 开发FPGA应用的新设计环境(677) 9.16 VHDL语言在寄存器描述中两个局限性的探讨(677) 9.17 FPGA以ASIC转换: 从原型到生产(677) 9.18 Flash编程器的FPGA实现(678) 9.19 在PLD开发中提高VHDL的综合质量(678) 9.20 使用VHDL进行EDA电路设计(678) 9.21 VHDL在数字系统设计中的运用(678) 9.22 VHDL语言及其在实际电路设计中的简化问题(678) 9.23 FPGA可重构系统结构分析与三态总线设计(678) 9.24 一种用VHDL设计实现的专用数据通讯方案(678) 9.25 基于CPLD的可编程信号调理模块(679) 9.26 CPLD器件在时间统一系统中的应用(679) 9.27 一种基于FPGA的误码性能测试方案(679) 9.28 PCI总线协议的FPGA实现及驱动设计(679) 9.29 基于VHDL的UART IP核设计(679) 9.30 基于RAM结构的CAM的Verilog HDL设计(679) 9.31 基于FPGA实现快速移位器的设计方案比较(680) 9.32 基于Verilog HDL语言的USB收发器设计(680) 9.33 通用异步串行通信电路的VHDL设计与实现(680) 9.34 使用VHDL语言开发计算机中的接口芯片(680) 9.35 一种将CPLD系统扩展成具有远距离通讯的方法(680) 9.36 基于VHDL的异步串行通信电路设计(680) 9.37 基于VHDL的四通道12位SXZ(D/A)模块接口设计(680) 9.38 应用VHDL语言设计A/D和LED显示控制器(681) 9.39 基于FPGA/CPLD和USB技术的无损图像采集卡(681) 9.40 采用VHDL设计电话机自动拨号系统(681) 9.41 基于FPGA的高速高精度频率测量的研究(681) 9.42 利用FPGA解决TMS320C54x与SDRAM的接口问题(681) 9.43 基于FPGA的智能误码测试仪(681) 9.44 DDR SDRAM控制器的FPGA实现(682) 9.45 基于FPGA的SDRAM控制器设计(682) 9.46 基于FPGA技术的以太网远程网桥的实现(682) 9.47 基于FPGA的PCI总线接口设计(682) 9.48 PCI总线控制器的VHDL设计与FPGA实现(682) 9.49 用FPGA实现数据远距离的高精度传输(682) 9.50 实现PWM脉宽调制的FPGA芯片研制(683) 9.51 基于FPGA的数控交流电源设计(683) 9.52 FPGA控制实现图像系统视频图像采集(683) 9.53 图像相关系统中的两维FFT的FPGA实现(683) 9.54 基于FPGA的多路模拟量、数字量采集与处理系统(683) 9.55 基于CPLD的线阵CCD数据采集系统的开发(683) 9.56 基于CPLD的电子安全系统接口电路设计(684) 9.57 串口通信星型连接的CPLD实现(684) 9.58 用CPLD控制曼彻斯特编解码器(684) 9.59 一种基于CPLD的I/O总线驱动液晶显示的方法(684) 9.60 用CPLD实现中央信号装置设计(684) 9.61 基于CPLD的直流电动机PWM驱动器设计(684) 9.62 CPLD器件在电机调速中的应用(685) 9.63 用CPLD设计高精度超声液位检测系统(685) 9.64 基于CPLD集成芯片FLEX6016实现DDS技术的任意波形发生器的研制(685) 9.65 基于CPLD的高速视频采集/转发系统设计(685) 十、 典型应用技术(686) 10.1 ARM核SoC EP7312及其EP7312显控系统的设计(686) 10.2 基于32位高性能嵌入式处理器的门禁考勤系统(686) 10.3 ARM CPU S3C44B0X与C54X DSP的接口设计(686) 10.4 AT89C2051单片机在焊缝自动跟踪系统中的应用(686) 10.5 基于89C2051单片机的远距离高精度温度测控电路(686) 10.6 P87LPC768单片机在电动机保护器的应用(686) 10.7 用PIC16F877构成的二线制温度变送器(687) 10.8 一种基于M68HC08和DS1820的温度监控系统(687) 10.9 基于ADμC824的便携式数据采集仪的设计(687) 10.10 ADμC812开发板的内燃机试验数据采集系统(687) 10.11 基于MSP430步进电机驱动位移检测系统的研制(687) 10.12 一种基于MSP430F413的智能IC卡热量表系统(687) 10.13 用SPCE061A单片机构成的控制式计热表(688) 10.14 TMS320C54XX系列DSP异步串行数据传输的研究与实现(688) 10.15 SA9904B在电力参数远程测控系统中的应用(688) 10.16 基于MSC1210的多路高精度温度采集系统模块(688) 10.17 基于ST72单片机的快速充电系统(688) 10.18 一种新型的IGBT短路保护电路的设计(688) 10.19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报警呼叫系统(689) 10.20 一种基于单片微机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689) 10.21 I2C串行总线技术在DSP系统中的虚拟实现(689) 10.22 PS7219在LED光柱显示中的应用(689) 10.23 高精度时钟芯片SD2001E及其应用(689) 10.24 非接触式e5551读写器的开发(689) 10.25 级联驱动LED的MAX7221在智能测控仪器中的应用(690) 10.26 电机控制芯片TPIC2101的一个应用(690) 10.27 用MC9S12H256实现异步电机变频调速(690) 10.28 基于实时时钟芯片X1228的电源控制器设计(690) 10.29 用ST72141实现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690) 10.30 采用PCI9052及GP2010实现GPS信号采集(690) 10.31 基于TM1300的可视电话终端研究(691) 10.32 PSD913F2在一种电台中的应用(691) 10.33 极低功耗无线收发集成芯片CC1000(691) 10.34 单片机与AD1555/AD1556的接口和软件设计(691) 10.35 使用TEMIC感应卡技术的智能电子门锁系统(691) 10.36 媒体信号处理器MAPCA及其应用实例(691) 10.37 基于无线数字温度传感器的多点温度测量系统设计(692) 10.38 基于PCI总线的高速高精度实时数据采集系统(692) 10.39 用一片8D锁存器实现的单片机键显接口电路(692) 10.40 旋钮式键盘及其与AT89C52的接口技术(692) 10.41 基于模/数一体化设计的交流伺服控制系统(692) 10.42 多功能智能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692) 10.43 高精度智能转速测量模板的设计(693) 10.44 家庭GSM短消息遥控监测系统(693) 10.45数字单总线环境状态监控系统的设计(693) 10.46 非接触式IC卡预收费电度表的设计(693) 10.47 AM30LV0064D在单片机系统中的典型应用(693)
上传时间: 2013-11-06
上传用户:569342831
单片机应用系统抗干扰技术:第1章 电磁干扰控制基础. 1.1 电磁干扰的基本概念1 1.1.1 噪声与干扰1 1.1.2 电磁干扰的形成因素2 1.1.3 干扰的分类2 1.2 电磁兼容性3 1.2.1 电磁兼容性定义3 1.2.2 电磁兼容性设计3 1.2.3 电磁兼容性常用术语4 1.2.4 电磁兼容性标准6 1.3 差模干扰和共模干扰8 1.3.1 差模干扰8 1.3.2 共模干扰9 1.4 电磁耦合的等效模型9 1.4.1 集中参数模型9 1.4.2 分布参数模型10 1.4.3 电磁波辐射模型11 1.5 电磁干扰的耦合途径14 1.5.1 传导耦合14 1.5.2 感应耦合(近场耦合)15 .1.5.3 电磁辐射耦合(远场耦合)15 1.6 单片机应用系统电磁干扰控制的一般方法16 第2章 数字信号耦合与传输机理 2.1 数字信号与电磁干扰18 2.1.1 数字信号的开关速度与频谱18 2.1.2 开关暂态电源尖峰电流噪声22 2.1.3 开关暂态接地反冲噪声24 2.1.4 高速数字电路的EMI特点25 2.2 导线阻抗与线间耦合27 2.2.1 导体交直流电阻的计算27 2.2.2 导体电感量的计算29 2.2.3 导体电容量的计算31 2.2.4 电感耦合分析32 2.2.5 电容耦合分析35 2.3 信号的长线传输36 2.3.1 长线传输过程的数学描述36 2.3.2 均匀传输线特性40 2.3.3 传输线特性阻抗计算42 2.3.4 传输线特性阻抗的重复性与阻抗匹配44 2.4 数字信号传输过程中的畸变45 2.4.1 信号传输的入射畸变45 2.4.2 信号传输的反射畸变46 2.5 信号传输畸变的抑制措施49 2.5.1 最大传输线长度的计算49 2.5.2 端点的阻抗匹配50 2.6 数字信号的辐射52 2.6.1 差模辐射52 2.6.2 共模辐射55 2.6.3 差模和共模辐射比较57 第3章 常用元件的可靠性能与选择 3.1 元件的选择与降额设计59 3.1.1 元件的选择准则59 3.1.2 元件的降额设计59 3.2 电阻器60 3.2.1 电阻器的等效电路60 3.2.2 电阻器的内部噪声60 3.2.3 电阻器的温度特性61 3.2.4 电阻器的分类与主要参数62 3.2.5 电阻器的正确选用66 3.3 电容器67 3.3.1 电容器的等效电路67 3.3.2 电容器的种类与型号68 3.3.3 电容器的标志方法70 3.3.4 电容器引脚的电感量71 3.3.5 电容器的正确选用71 3.3.6 电容器使用注意事项73 3.4 电感器73 3.4.1 电感器的等效电路74 3.4.2 电感器使用的注意事项74 3.5 数字集成电路的抗干扰性能75 3.5.1 噪声容限与抗干扰能力75 3.5.2 施密特集成电路的噪声容限77 3.5.3 TTL数字集成电路的抗干扰性能78 3.5.4 CMOS数字集成电路的抗干扰性能79 3.5.5 CMOS电路使用中注意事项80 3.5.6 集成门电路系列型号81 3.6 高速CMOS 54/74HC系列接口设计83 3.6.1 54/74HC 系列芯片特点83 3.6.2 74HC与TTL接口85 3.6.3 74HC与单片机接口85 3.7 元器件的装配工艺对可靠性的影响86 第4章 电磁干扰硬件控制技术 4.1 屏蔽技术88 4.1.1 电场屏蔽88 4.1.2 磁场屏蔽89 4.1.3 电磁场屏蔽91 4.1.4 屏蔽损耗的计算92 4.1.5 屏蔽体屏蔽效能的计算99 4.1.6 屏蔽箱的设计100 4.1.7 电磁泄漏的抑制措施102 4.1.8 电缆屏蔽层的屏蔽原理108 4.1.9 屏蔽与接地113 4.1.10 屏蔽设计要点113 4.2 接地技术114 4.2.1 概述114 4.2.2 安全接地115 4.2.3 工作接地117 4.2.4 接地系统的布局119 4.2.5 接地装置和接地电阻120 4.2.6 地环路问题121 4.2.7 浮地方式122 4.2.8 电缆屏蔽层接地123 4.3 滤波技术126 4.3.1 滤波器概述127 4.3.2 无源滤波器130 4.3.3 有源滤波器138 4.3.4 铁氧体抗干扰磁珠143 4.3.5 贯通滤波器146 4.3.6 电缆线滤波连接器149 4.3.7 PCB板滤波器件154 4.4 隔离技术155 4.4.1 光电隔离156 4.4.2 继电器隔离160 4.4.3 变压器隔离 161 4.4.4 布线隔离161 4.4.5 共模扼流圈162 4.5 电路平衡结构164 4.5.1 双绞线在平衡电路中的使用164 4.5.2 同轴电缆的平衡结构165 4.5.3 差分放大器165 4.6 双绞线的抗干扰原理及应用166 4.6.1 双绞线的抗干扰原理166 4.6.2 双绞线的应用168 4.7 信号线间的串扰及抑制169 4.7.1 线间串扰分析169 4.7.2 线间串扰的抑制173 4.8 信号线的选择与敷设174 4.8.1 信号线型式的选择174 4.8.2 信号线截面的选择175 4.8.3 单股导线的阻抗分析175 4.8.4 信号线的敷设176 4.9 漏电干扰的防止措施177 4.10 抑制数字信号噪声常用硬件措施177 4.10.1 数字信号负传输方式178 4.10.2 提高数字信号的电压等级178 4.10.3 数字输入信号的RC阻容滤波179 4.10.4 提高输入端的门限电压181 4.10.5 输入开关触点抖动干扰的抑制方法181 4.10.6 提高器件的驱动能力184 4.11 静电放电干扰及其抑制184 第5章 主机单元配置与抗干扰设计 5.1 单片机主机单元组成特点186 5.1.1 80C51最小应用系统186 5.1.2 低功耗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187 5.2 总线的可靠性设计191 5.2.1 总线驱动器191 5.2.2 总线的负载平衡192 5.2.3 总线上拉电阻的配置192 5.3 芯片配置与抗干扰193 5.3.1去耦电容配置194 5.3.2 数字输入端的噪声抑制194 5.3.3 数字电路不用端的处理195 5.3.4 存储器的布线196 5.4 译码电路的可靠性分析197 5.4.1 过渡干扰与译码选通197 5.4.2 译码方式与抗干扰200 5.5 时钟电路配置200 5.6 复位电路设计201 5.6.1 复位电路RC参数的选择201 5.6.2 复位电路的可靠性与抗干扰分析202 5.6.3 I/O接口芯片的延时复位205 5.7 单片机系统的中断保护问题205 5.7.1 80C51单片机的中断机构205 5.7.2 常用的几种中断保护措施205 5.8 RAM数据掉电保护207 5.8.1 片内RAM数据保护207 5.8.2 利用双片选的外RAM数据保护207 5.8.3 利用DS1210实现外RAM数据保护208 5.8.4 2 KB非易失性随机存储器DS1220AB/AD211 5.9 看门狗技术215 5.9.1 由单稳态电路实现看门狗电路216 5.9.2 利用单片机片内定时器实现软件看门狗217 5.9.3 软硬件结合的看门狗技术219 5.9.4 单片机内配置看门狗电路221 5.10 微处理器监控器223 5.10.1 微处理器监控器MAX703~709/813L223 5.10.2 微处理器监控器MAX791227 5.10.3 微处理器监控器MAX807231 5.10.4 微处理器监控器MAX690A/MAX692A234 5.10.5 微处理器监控器MAX691A/MAX693A238 5.10.6 带备份电池的微处理器监控器MAX1691242 5.11 串行E2PROM X25045245 第6章 测量单元配置与抗干扰设计 6.1 概述255 6.2 模拟信号放大器256 6.2.1 集成运算放大器256 6.2.2 测量放大器组成原理260 6.2.3 单片集成测量放大器AD521263 6.2.4 单片集成测量放大器AD522265 6.2.5 单片集成测量放大器AD526266 6.2.6 单片集成测量放大器AD620270 6.2.7 单片集成测量放大器AD623274 6.2.8 单片集成测量放大器AD624276 6.2.9 单片集成测量放大器AD625278 6.2.10 单片集成测量放大器AD626281 6.3 电压/电流变换器(V/I)283 6.3.1 V/I变换电路..283 6.3.2 集成V/I变换器XTR101284 6.3.3 集成V/I变换器XTR110289 6.3.4 集成V/I变换器AD693292 6.3.5 集成V/I变换器AD694299 6.4 电流/电压变换器(I/V)302 6.4.1 I/V变换电路302 6.4.2 RCV420型I/V变换器303 6.5 具有放大、滤波、激励功能的模块2B30/2B31305 6.6 模拟信号隔离放大器313 6.6.1 隔离放大器ISO100313 6.6.2 隔离放大器ISO120316 6.6.3 隔离放大器ISO122319 6.6.4 隔离放大器ISO130323 6.6.5 隔离放大器ISO212P326 6.6.6 由两片VFC320组成的隔离放大器329 6.6.7 由两光耦组成的实用线性隔离放大器333 6.7 数字电位器及其应用336 6.7.1 非易失性数字电位器x9221336 6.7.2 非易失性数字电位器x9241343 6.8 传感器供电电源的配置及抗干扰346 6.8.1 传感器供电电源的扰动补偿347 6.8.2 单片集成精密电压芯片349 6.8.3 A/D转换器芯片提供基准电压350 6.9 测量单元噪声抑制措施351 6.9.1 外部噪声源的干扰及其抑制351 6.9.2 输入信号串模干扰的抑制352 6.9.3 输入信号共模干扰的抑制353 6.9.4 仪器仪表的接地噪声355 第7章 D/A、A/D单元配置与抗干扰设计 7.1 D/A、A/D转换器的干扰源357 7.2 D/A转换原理及抗干扰分析358 7.2.1 T型电阻D/A转换器359 7.2.2 基准电源精度要求361 7.2.3 D/A转换器的尖峰干扰362 7.3 典型D/A转换器与单片机接口363 7.3.1 并行12位D/A转换器AD667363 7.3.2 串行12位D/A转换器MAX5154370 7.4 D/A转换器与单片机的光电接口电路377 7.5 A/D转换器原理与抗干扰性能378 7.5.1 逐次比较式ADC原理378 7.5.2 余数反馈比较式ADC原理378 7.5.3 双积分ADC原理380 7.5.4 V/F ADC原理382 7.5.5 ∑Δ式ADC原理384 7.6 典型A/D转换器与单片机接口387 7.6.18 位并行逐次比较式MAX 118387 7.6.28 通道12位A/D转换器MAX 197394 7.6.3 双积分式A/D转换器5G14433399 7.6.4 V/F转换器AD 652在A/D转换器中的应用403 7.7 采样保持电路与抗干扰措施408 7.8 多路模拟开关与抗干扰措施412 7.8.1 CD4051412 7.8.2 AD7501413 7.8.3 多路开关配置与抗干扰技术413 7.9 D/A、A/D转换器的电源、接地与布线416 7.10 精密基准电压电路与噪声抑制416 7.10.1 基准电压电路原理417 7.10.2 引脚可编程精密基准电压源AD584418 7.10.3 埋入式齐纳二极管基准AD588420 7.10.4 低漂移电压基准MAX676/MAX677/MAX678422 7.10.5 低功率低漂移电压基准MAX873/MAX875/MAX876424 7.10.6 MC1403/MC1403A、MC1503精密电压基准电路430 第8章 功率接口与抗干扰设计 8.1 功率驱动元件432 8.1.1 74系列功率集成电路432 8.1.2 75系列功率集成电路433 8.1.3 MOC系列光耦合过零触发双向晶闸管驱动器435 8.2 输出控制功率接口电路438 8.2.1 继电器输出驱动接口438 8.2.2 继电器—接触器输出驱动电路439 8.2.3 光电耦合器—晶闸管输出驱动电路439 8.2.4 脉冲变压器—晶闸管输出电路440 8.2.5 单片机与大功率单相负载的接口电路441 8.2.6 单片机与大功率三相负载间的接口电路442 8.3 感性负载电路噪声的抑制442 8.3.1 交直流感性负载瞬变噪声的抑制方法442 8.3.2 晶闸管过零触发的几种形式445 8.3.3 利用晶闸管抑制感性负载的瞬变噪声447 8.4 晶闸管变流装置的干扰和抑制措施448 8.4.1 晶闸管变流装置电气干扰分析448 8.4.2 晶闸管变流装置的抗干扰措施449 8.5 固态继电器451 8.5.1 固态继电器的原理和结构451 8.5.2 主要参数与选用452 8.5.3 交流固态继电器的使用454 第9章 人机对话单元配置与抗干扰设计 9.1 键盘接口抗干扰问题456 9.2 LED显示器的构造与特点458 9.3 LED的驱动方式459 9.3.1 采用限流电阻的驱动方式459 9.3.2 采用LM317的驱动方式460 9.3.3 串联二极管压降驱动方式462 9.4 典型键盘/显示器接口芯片与单片机接口463 9.4.1 8位LED驱动器ICM 7218B463 9.4.2 串行LED显示驱动器MAX 7219468 9.4.3 并行键盘/显示器专用芯片8279482 9.4.4 串行键盘/显示器专用芯片HD 7279A492 9.5 LED显示接口的抗干扰措施502 9.5.1 LED静态显示接口的抗干扰502 9.5.2 LED动态显示接口的抗干扰506 9.6 打印机接口与抗干扰技术508 9.6.1 并行打印机标准接口信号508 9.6.2 打印机与单片机接口电路509 9.6.3 打印机电磁干扰的防护设计510 9.6.4 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的措施512 第10章 供电电源的配置与抗干扰设计 10.1 电源干扰问题概述513 10.1.1 电源干扰的类型513 10.1.2 电源干扰的耦合途径514 10.1.3 电源的共模和差模干扰515 10.1.4 电源抗干扰的基本方法516 10.2 EMI电源滤波器517 10.2.1 实用低通电容滤波器518 10.2.2 双绕组扼流圈的应用518 10.3 EMI滤波器模块519 10.3.1 滤波器模块基础知识519 10.3.2 电源滤波器模块521 10.3.3 防雷滤波器模块531 10.3.4 脉冲群抑制模块532 10.4 瞬变干扰吸收器件532 10.4.1 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533 10.4.2 瞬变电压抑制器(TVS)537 10.5 电源变压器的屏蔽与隔离552 10.6 交流电源的供电抗干扰方案553 10.6.1 交流电源配电方式553 10.6.2 交流电源抗干扰综合方案555 10.7 供电直流侧抑制干扰措施555 10.7.1 整流电路的高频滤波555 10.7.2 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配置与抗干扰556 10.7.3 集成稳压器使用中的保护557 10.8 开关电源干扰的抑制措施559 10.8.1 开关噪声的分类559 10.8.2 开关电源噪声的抑制措施560 10.9 微机用不间断电源UPS561 10.10 采用晶闸管无触点开关消除瞬态干扰设计方案564 第11章 印制电路板的抗干扰设计 11.1 印制电路板用覆铜板566 11.1.1 覆铜板材料566 11.1.2 覆铜板分类568 11.1.3 覆铜板的标准与电性能571 11.1.4 覆铜板的主要特点和应用583 11.2 印制板布线设计基础585 11.2.1 印制板导线的阻抗计算585 11.2.2 PCB布线结构和特性阻抗计算587 11.2.3 信号在印制板上的传播速度589 11.3 地线和电源线的布线设计590 11.3.1 降低接地阻抗的设计590 11.3.2 减小电源线阻抗的方法591 11.4 信号线的布线原则592 11.4.1 信号传输线的尺寸控制592 11.4.2 线间串扰控制592 11.4.3 辐射干扰的抑制593 11.4.4 反射干扰的抑制594 11.4.5 微机自动布线注意问题594 11.5 配置去耦电容的方法594 11.5.1 电源去耦595 11.5.2 集成芯片去耦595 11.6 芯片的选用与器件布局596 11.6.1 芯片选用指南596 11.6.2 器件的布局597 11.6.3 时钟电路的布置598 11.7 多层印制电路板599 11.7.1 多层印制板的结构与特点599 11.7.2 多层印制板的布局方案600 11.7.3 20H原则605 11.8 印制电路板的安装和板间配线606 第12章 软件抗干扰原理与方法 12.1 概述607 12.1.1 测控系统软件的基本要求607 12.1.2 软件抗干扰一般方法607 12.2 指令冗余技术608 12.2.1 NOP的使用609 12.2.2 重要指令冗余609 12.3 软件陷阱技术609 12.3.1 软件陷阱609 12.3.2 软件陷阱的安排610 12.4 故障自动恢复处理程序613 12.4.1 上电标志设定614 12.4.2 RAM中数据冗余保护与纠错616 12.4.3 软件复位与中断激活标志617 12.4.4 程序失控后恢复运行的方法618 12.5 数字滤波619 12.5.1 程序判断滤波法620 12.5.2 中位值滤波法620 12.5.3 算术平均滤波法621 12.5.4 递推平均滤波法623 12.5.5 防脉冲干扰平均值滤波法624 12.5.6 一阶滞后滤波法626 12.6 干扰避开法627 12.7 开关量输入/输出软件抗干扰设计629 12.7.1 开关量输入软件抗干扰措施629 12.7.2 开关量输出软件抗干扰措施629 12.8 编写软件的其他注意事项630 附录 电磁兼容器件选购信息632
上传时间: 2013-10-20
上传用户:xdqm
用单片机系统进行温度实时采集与控制是本设计的主要内容。温度信号由AD590K和温度/电压转换电路提供,对AD590K进行了精度优于±0.1℃的非线性补偿。模拟电压量-数字量转换采用TI公司12位开关电容逐次逼近AD转换器TLC2543。功率控制部分采用光电耦合器件和场效应管组成固态继电器控制功率电阻加热,实现强电和弱电完全隔离,功率控制无触点无噪声使用寿命长功耗较低使系统灵敏度高和抗干扰能力显著提高。时钟部分采用飞利浦公司的专用时钟芯片PCF8583,实现了实时时钟,定时开机以及提供RAM空间存放设定数据。系统使用液晶模块作为人机界面,友好美观大方。并在到达设定温度,和水位非正常情况下由ISD1420提供语音提示。
上传时间: 2014-01-03
上传用户:我们的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