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通过持续推进“两系统一平台”建设、营配贯通数据融合[6] [7]等工作,深入挖掘电表数据
资产价值,试点验证了小时级配变运行监测、配变停电事件主动上报等功能。但由于用采系统不是按照
SCADA 系统设计,考虑到未来适应低压配电网综合监控、清洁能源消纳、多元负荷接入支撑等业务需求,
用采系统在数据采集、通信通道、功能扩展方面存在着制约因素,主要有:
1) 由于智能电能表不具备后备电源,且采用窄带载波通信(约占60%),停电后无法实时上报停电信
息,及关键节点运行数据,无法有效支撑低压故障主动抢修工作。
2)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架构采用了较多窄带载波通信、485 串口,通信速率较慢、可靠性差,已
制约电量实时查询、费控等营销业务开展,更不足以支撑高时效性、高频数据采集业务。
3) 采集终端(智能电表)功能扩展性较差,仅支持基本电量采集,未预留采集、通信接口,无法兼顾
电容器投切控制、设备状态监测等精益化管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