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技术阅读 >  寻根朔源 | 了解互联网如何成为我们社交媒体生活的传导媒介

寻根朔源 | 了解互联网如何成为我们社交媒体生活的传导媒介

时间:2024-02-01

◆◆◆

狂热爱好者打造的电子公告板系统教人们在网上互动。 

在全球数亿人的生活中,互联网是简单而平常的事物。我们习以为常地应用这无形的网络进行通信、导航、浏览、调侃、购物和游戏。早些年间,网络互联还只出现于公司和大学校园之中;而现在,网络已与我们息息相关,甚至渗透至我们生活中最为隐秘的区域。但是很少有人了解互联网是如何逐步实现社交功能的。

¶其主要原因是,互联网的历史故事主要强调技术创新,例如分组交换、动态路由选择、寻址和超文本等。但上述概念多存在于网络工程师之间的对话之中,非专业人士在谈及互联网时,则很少讨论类似概念。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互联网主要还是一种可以与朋友聊天、分享照片、浏览新闻和购物的媒体介质。确实,对于上网经验只有10年左右的网络用户而言,互联网只是社交媒体的“流通管道”。这一重要网络设施平时不会得到人们太多关注,除非它出现故障。

¶如果想要了解互联网如何成为我们社交媒体生活的传导媒介,就需要拓宽视野,不要仅限于网络技术,而应将注意力转向20世纪七八十年代微型计算机爱好者所打造的临时实验室。当下这些被视为社交媒体的技术结构和文化实践,有很多都诞生于这样的临时实验室中;而其创造人则是那些利用闲暇时间、想尽一切办法开发计算机协调合作与通信系统的计算机业余爱好者。

在互联网进入公共领域之前的数年间,这些具有开创精神的电脑发烧友使用简单实用的“电子公告板系统”(BBS)与他人聊天并传送文件。这类BBS在后期经过发展,能够连接更广泛的群组,涵盖更宽泛的社区规模。上述BBS的管理人是社交媒体的“开拓者”,为当今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奠定了基础。所以,我们有必要认真探究一下BBS的发展历程。 

这一切是如何开始的呢?在1978年严寒多雪的冬季,芝加哥地区计算机爱好者交流会(CACHE)的成员沃德•克里斯滕森(Ward Christensen)和兰迪•苏斯(Randy Suess)开始着手构建业内公认的首个小型BBS。CACHE成员都是微型计算机发烧友。那时候,计算机还是十分“稀罕”的东西,因此,该交流会的新闻简报在当时成为了极为宝贵的信息源。克里斯滕森和苏斯提出了一个十分大胆的计划:使用专门打造的微型计算机和刚刚入手的贺氏(Hayes)调制解调器,将交流会的所有新闻简报均存放于一个统一的在线档案之中,供大家查阅。

◆◆◆

上述调制解调器包含自动答复功能,克里斯滕森和苏斯在调制解调器与硬复位开关之间增添了一个硬件接口。每当有来电时,调制解调器就会自动探测来电信息,“冷启动”自身系统并直接转入到使用英特尔8080汇编语言编写的特殊主机程序。每次来电即重启系统,虽略显迟钝,但可有效从硬件和软件崩溃中进行恢复——这一问题在当时家用电脑中极为普遍。

一旦连接成功,主机程序就会向用户发出欢迎使用系统的欢迎标语,并会提供可阅读文章清单,供用户选择;同时,主机程序还会邀请用户在系统中留言、发布信息。克里斯滕森和苏斯将该系统命名为“沃德和兰迪的计算机式电子公告板系统”(CBBS)。正如其名称所示,CBBS是传统社区公告板(在图书馆、超级市场、咖啡厅和教堂中仍可见到类似的传统公告板)的电子形式。

只要拥有电传打字机或终端显示设备,任何人都可拨号访问CBBS。经过几个月的发展,一个规模不大但却充满活力的社区在系统之中初见雏形。本着计算机爱好者热爱分享信息这一传统,克里斯滕森和苏斯针对他们的项目撰写了一篇名为《计算机爱好者的计算机式公告板》的文章,且成功地在极具影响力的计算机杂志《字节》(Byte)1978年11月刊中正式发表。

这篇文章着重介绍了他们使用的硬件类型,并介绍了他们如何编写和应用他们的软件程序。二人甚至还在文章中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并邀请读者亲身前往CBBS“兜兜风”。由于系统尚处于试验阶段,他们鼓励读者“随意访问,如有问题,请多尝试几次”。在这期杂志正式上市销售之后,二人接到了如潮水般的咨询电话。

◆◆◆

在随后的几年内,类似CBBS的小规模系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美国各个角落。或许是受《字节》上那篇文章的影响,许多新兴系统均由本地的协会和组织进行管理和运行。1983年,出版发行过众多DIY电子指南的出版商TAB Books出版了由拉里•L•迈尔斯(Lary L. Myers)编著的《如何创造你自己的计算机公告板》一书。在介绍在线服务背后的概念和动机的同时,迈尔斯的这部著作还为读者提供了主机软件完整的BASIC源代码。书的背面亦详细罗列了分布在美国43个州共计275个公共公告板系统的联络电话。上述公共系统中,有少部分会收取数额极少的会员费,而绝大多数完全免费供大众使用。社交媒体在此时,已开始悄悄“生根发芽”。

回顾过去,1983年是大众化计算机发展的关键一年。在法国,由国家提供资金支持的Minitel系统在巴黎顺利完成了一整年的运行工作,为巴黎每一位民众带来了包括在线新闻、购物和聊天在内的全新网络体验。在美国,新型商业系统获得了强劲的推动支持,CompuServe当年实现新增5万名付费用户。

即便是好莱坞,也因网络而受益匪浅。1983年上映的电影《战争游戏》讲述的是一个青少年黑客在卧室里利用计算机技术侵入其他远程计算机网络的故事。而就是这样一部电影,意外成为当年的票房黑马,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尽管该部电影所描述的IMSAI微型计算机和声音耦合器调制解调器的价格不菲,跟一辆较便宜的二手车价格不相上下,但深受此片影响的电脑发烧友们仍会在最近的Radio Shack商店购买相类似的产品,花费也差不多等于一个高品质的高保真立体声音箱的成本。而经过10年之后,在线群体从原先的以微型计算机发烧友为核心的人群逐步扩展到更多、更广泛的群体范围。

早期的拨号BBS通常仅限于本地范围之内。出现这种情况也不例外: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绝大多数的美国人会缴纳统一固定的月服务费,获取电信服务。如选择这种电信服务,那么用户在拨打本地电话时,不受任何限制;但在向其他城市或州的用户拨打电话时,则需按照通话时间、相隔距离以及所处时间段进行计费。即便是在同一个州,拨打本州其他城市的电话时,也会产生高昂的电话费用。对于BBS新手用户而言,支付高昂的电话费无异于经过“死亡通道”。为避免长途通话,绝大多数经验丰富的用户会将其网络活动限制在不会产生电话费用的本地系统之中。

◆◆◆

BBS的本地化特性意味着,用户有理由假设他们在网上遇到的网友就住在他们的附近。即便很多BBS鼓励用户使用假名或“别名”,但是,极有可能前一天所遇到的网友,会在第二天为你打包杂货食品,或在你女儿所在的足球队进行授课、指导。

很多BBS管理人员或所谓的系统管理员(Sysops)会通过举办定期的线下真人聚会,逐步加强社区氛围与感觉,而这类聚会常选在当地公园或人们偏爱的酒吧进行。线上的不和谐因素——冲突矛盾——也会遭到制止,因为如果争执双方在线下可能见面的话,网上的不当言行就会产生更恶劣的影响,当事人也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拨号BBS与我们现在使用的社交媒体服务相比,另一个主要不同就是,每一个BBS都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均不受其他BBS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一个BBS都会培养出自身独有的性格与特点。有的会用于共享软件游戏交易,有的则会关注政治热点问题,而有的BBS则会是电视节目的八卦聚集地。

经验丰富的BBS用户会访问其所在地区的不同BBS系统,并会在每一BBS建立独立的个人档案。像亚特兰大、明尼阿波利斯或休斯顿等大都市,可能会存在数十个甚至更多的本地BBS,供用户访问。但人口较为稀少地区的人们,则没有这么幸运了。兴趣小众的乡村用户,比如说古董钟表收集爱好者,在附近大概只能找到一两个拥有共同兴趣的用户。他们希望圈子可以更大一些。

◆◆◆

为克服长途电话的经济成本以及隔离所产生的社交成本,BBS管理者需要探索能够实现与其他BBS互联的方式,从而创建关于BBS网络的互联网络——一个供用户使用的互联网。克里斯滕森和苏斯在其1978年在《字节》上发表的文章中曾提及这一关于BBS网络的创意,但真正完成BBS互联网络设计的,是另一位计算机爱好者——汤姆•詹宁斯(Tom Jennings)。

1984年,詹宁斯在家乡(旧金山湾区)免费对外提供适用于微软操作系统MS-DOS的BBS主机程序。他将该款主机程序命名为“Fido”。随着MS-DOS的影响力不断增大,Fido的人气也迅猛增长,不久便有数十个甚至更多的BBS系统开始使用该主机程序了。

出于兴趣,詹宁斯为该主机程序增加了试验性功能。该新增功能可使两个Fido BBS自动呼叫对方并交换数据。后来,詹宁斯与身在巴尔的摩的另一位FidoBBS管理者约翰•马迪尔(John Madill)进行了一次跨海岸测试,测试非常成功。随后,詹宁斯便成功打造出首个BBS网络,并将其命名为“FidoNet”。在建立后的短短10年之内,FidoNet便发展成为2万节点的大型网络,用户范围更是辐射至南非和新西兰。与当今的互联网不同,该网络上的设备在将相关信息发送至接收目的地之前,通常会将相关信息先行存储若干小时。但毫无疑问,FidoNet确实起到了全球数据网络的作用,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意义。

FidoNet的早期版本包含众多极为巧妙的设计构思,为该网络的快速增长提供了便利与支持。例如,在FidoNet初期,詹宁斯公布了关于FidoNet协议和文件格式的技术文档,以期与其他系统进行通力协作。而这种决定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其他多个BBS软件包均配置了支持FidoNet的程序和配置,很快,FidoNet成为构建该类网络的标准配置。

由于FidoNet主要由计算机爱好者运营,因此其设计也旨在将成本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各节点之间的数据交换多发生在午夜时分,因为这一时间段的长途电话费率最低。在这一时间段内,许多BBS通常会拒绝用户的拨号请求,业内人士将这段时间称为“全国邮件发送时间”。

◆◆◆

最初,FidoNet只提供BBS内部电子邮件服务。但FidoNet却让BBS用户体验到了与全世界其他角落的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全新感受。后期,系统又增加了其他的特性和功能。

1986年,达拉斯的BBS管理人杰夫•拉什(Jeff Rush)为FidoNet发明了一种讨论机制。拉什将这种机制系统称为“Echomail”,其工作原理与CompuServe论坛或Usenet新闻组的工作原理相近:你可以在系统中发布评论,而网络上的任何人都可进行回复。当时,访问论坛只能通过两种方式,要么支付高昂的月服务费用,要么访问公共Unix系统;而FidoNet的Echomail,只要具备计算机和调制解调器,即可登录使用,这为网络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正因如此,Echomail一炮而红,且特别受身处农村地区或兴趣领域颇为小众的群体的欢迎。至此,BBS用户历史上第一次能够参与到集体性的讨论和对话活动之中。

在美国之外的其他地区,只要将微型计算机与电话线进行连接,BBS便可“生根发芽”。1987年,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系统管理员巴勃罗•克兰曼(Pablo Kleinman)最先在阿根廷成功搭建了4个FidoNet节点;一年之后,波多黎各的系统管理员胡安•达维拉(Juan Dávila)宣布创建了Latino Net,该网络为西班牙语网络。在苏联于1991年解体之后,位于美国的一位FidoNet用户推广斯拉夫语的技术信息,并鼓励FidoNet发烧友与新加入FidoNet的且规模庞大的俄罗斯用户进行互动、交流。

至1993年,一位长期以来致力于在发展中国家推广FidoNet的先行者兰迪•布什(Randy Bush)推测,在FidoNet的所有节点中,有59%分布于北美,30%分布于欧洲,4%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剩余7%则分布于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非洲系统所占比例就整体而言相对较小,但即便如此,如此小规模的网络依然对当地用户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布什指出,在非洲部分地区,FidoNet网关为那些缺乏财政支持的学术人员和非政府性机构职员提供了极为重要的途径,确保他们能够及时知晓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新闻事件。

FidoNet在20世纪80年代的迅猛增长是当时全球计算机网络实现更广泛连接运动的组成部分。上述互联网络之所以可行,是通过使用特殊网关,将那些本不兼容的网络,通过信息翻译进行互连。1986年,多个机构性Unix系统的管理员向附近的BBS开放网关,FidoNet用户、Usenet用户和新兴互联网用户因此能够彼此交换、分享信息。为数不少的Usenet新闻组,也是从自动创建FidoNet Echomail讨论会中所公布文件资料的副本开始,逐渐成立、壮大。

◆◆◆

我们很想相信是这些网关将BBS用户带入互联网世界的,但在当时,互联网对于绝大多数的BBS用户并没有太过突出的吸引力,他们已然沉浸在BBS精彩的网络世界之中。早期的互联网仅供大型院校和研究中心的人员使用,而BBS向所有人开放,无任何限制。因此,早期互联网,这种网络世界中的独立工具,当时略显奇异和古怪,所以,或许这样讲更为准确和合理:上述网关将相对“古板”的互联网带入到疯狂的BBS用户的世界之中。 

到了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价格不断下降,二手计算机的数量亦明显增多,这促使更多的用户开始使用BBS技术。调制解调器也从原来价格昂贵的可选配置变为新一代计算机的标配部件。由于上述障碍的逐渐消失,新一轮的用户潮开始涌现,而BBS中的文化构成也更为多样、繁杂。青少年、教育工作者、艺术人员和企业家纷纷加入,导致BBS主机和用户数量大幅上涨。

不计其数的BBS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涌现,为上述新兴群体和兴趣组提供服务。例如,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市的Batboard,旨在提供与蝙蝠侠有关的一切信息和资料;而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CompleteBaseball BBS涉猎的蝙蝠则与蝙蝠侠无任何关联。每一BBS所涉及的内容均有不同。感恩而死(Grateful Dead)乐队的拥趸(又称死头族,Deadhead)在WELL(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索萨利托)交易磁带或拼车外出,而SoftwareCreation(位于马萨诸塞州克林顿市)上的游戏发烧友则会互换自制的与《毁灭战士》(DOOM)相关的游戏内容。

Back Door BBS(位于旧金山)是大型同性恋社区,而Backdraft(位于佛罗里达州基拉戈)则是消防员聚集区域。基督主题的Winplus(位于华盛顿州肯特)以及针对无宗教信仰群体的Brewer’s Witch(位于休斯顿)以其线下友好、温馨的聚会活动而知名,而DharmaNet则将数百个佛教BBS有效整合在一起。

不受规模和商业营利要求的限制,上述小规模的社区主导型BBS可谓一片片的“试验田”。考虑到早期BBS成员多以男性为主,许多系统管理员曾想尽各种办法,试图为人数相对较少的女性用户创造舒适、温馨的使用环境。斯泰西•赫恩(Stacy Horn)是一名在纽约长期运营的EchoBBS的管理人,她坚定地认为,应给予女性用户足够的重视和良好的待遇。她为女性用户提供为期12个月的免费服务,并举办仅限女性参加的讨论活动。她在1996年的一次采访中强调:“我想,如果能有女性参加,BBS的气氛会更好,谁愿意和那些20多岁的白人毛头小伙一直聊天呢?”

不像如今的社交媒体服务,小规模的BBS通常要先对新用户进行审核,然后才授予其访问权限。例如,位于印第安纳的TardisBBS会通过电话语音的形式对其所有用户进行认证、核实。对于声明为女性的全新用户,只有在经过BBS的女性版主核实之后,才会获准进入“只限女性”的BBS版块。即便是该BBS的男性创始人汤姆•欧南(Tom O’Nan)也被“拒之门外”。他近期还打趣称:“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那个版块到底都有什么内容!”

◆◆◆

对于出现危机的社区,BBS是一个重要的信息分享中心。在艾滋病爆发初期,数千人因此丧命,而媒体也火上浇油,报道内容可疑且具有敌意,导致当时人心惶惶。而BBS提供了极为有价值的健康信息和社会支持。在1985至1993年间,出现了100多个计算机BBS,为大家分享与HIV和艾滋病有关的信息和资料。

上述这类支持网络的一个重要奠基石就是由修女玛丽•伊丽莎白•克拉克(MaryElizabeth Clark)在其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胡安卡皮斯特拉的家中所运营、管理的艾滋病基础信息教育系统(AEGIS)。每天,克拉克会在多个医疗数据库中搜索,了解关于艾滋病治疗和预防的最新研究成果,然后将搜索结果通过FidoNet发送至涵盖北美、欧洲和非洲的40多个国家的BBS之中,供大家了解。与此同时,位于纽约的基督教卫理公会也会通过计算机化艾滋病防治教会网络(CAM)认真解答每一位到访者的问题并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从而为深受艾滋病困扰且遭社会隔离的人群提供帮助。 

在20年间,BBS为不计其数的网络用户提供了方便可靠的在线社区网络平台。BBS系统The Documentary的总监杰森•斯科特(Jason Scott)预计,在1978至2004年间,至少存在过106418个BBS。不过,尽管BBS曾经规模如此之大、地理辐射范围如此之广,且具有极为重要的文化影响力,可如今大家似乎都已经完全忘记了它的存在。这又是为什么呢?

部分原因是由于它的消失速度过快。自20世纪90年代中叶开始,互联网开始进入商业化时代,数以万计的BBS似乎一夜之间全部消失。有些BBS会尝试完全转移到Usenet或万维网平台上,有的则直接“拉闸停电”,停止运营。

但在BBS湮灭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一个极为有趣的现象:数以万计的BBS悄悄地转型成为互联网服务供应商(ISP)。1995年12月,Boardwatch杂志的编辑杰克•理查德(Jack Rickard)强调称,关于互联网使用情况的统计数据并未见明显增长:主要的ISP,像UUNET、Netcom、PSINet和InternetMCI等,所报告的注册用户数明显少于线上活跃用户的总数量。

借助杂志制作的数据库,理查德推测,前两年所新创办的3240个ISP中,有95%是原先的BBS运营方,只不过是以新名称进行运营罢了。旧有本地拨号器的电话线和调制解调器,现在被用来直接与全球互联网进行连接。拨号BBS似乎已被彻底“铲平”,而被用来建立全新的互联网入口。

对于现在的互联网用户而言,BBS的故事不仅仅是怀旧,还能带给我们更多东西。我们现在的网络生活被几个屈指可数的服务供应商“左右”,这更让我们怀念那久远且被人遗忘的拨号时代。那时,我们可以接触多样不同的价值观念,我们也可以掌控自己的网上生活。

毕竟,目前的社交媒体平台无法解决小型争议或会对不同用户适用不同政策,为此人们会感到烦躁。而过去的BBS用户,可直接向系统管理员进行投诉——甚至只需一通电话,而系统管理员则会基于及时和中立的原则,进行解决。向推特或者脸谱网试试这种方式,你就会更加怀念原先那些运行在焊料和牛皮胶带之上的系统,也就会更加感慨于那个通过计算机首次实现普通人相互通信的伟大想法了。

往期推荐

欺骗GPS

小兔、女巫和作战室

人类世的说法为时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