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络先驱兼著名的技术投资人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曾在6年前预测,软件将会吞噬世界。
看来他是对的。太对了。软件正在吞噬这个世界,也正在吞噬它自己。
软件的这种吞噬作用是无法简单解释的。软件是世界数字经济的驱动力。编程是丰富的计算实体的沃土。软件应用和平台是苹果、谷歌、脸谱网、亚马逊以及其他许多技术巨头庞大财富的来源。然而即便软件的重要性日益增强,编程还是变得越来越不可见,越来越趋于无形、难以理解,而最矛盾的一点或许在于,用货币语言来说,编程越来越没有价值。
这种巨大的转变是怎么发生的?软件最初是与计算机本身共同演化的。20世纪60年代的首选商用计算机——IBMSystem/360是捆绑编程的,如果用户需要更多(或计算机中未自带的)程序,需要询问IBM。1980年,IBM选择将个人电脑的编程外包给其他供应商(最著名的是微软),掀起了一场将程序作为独特产品出售的激烈竞赛。
━━ ━━ ━━
在过去的20年间,人工编程已经消失。用户下载各种新版本、补丁和改进功能,就像打开设备一样容易。他们很少花钱下载这些内容。如今软件战争在平台间打响,这些平台定义了某种体验,例如购物(亚马逊)、搜索(谷歌)或联络(领英)。现在,企业通过优秀的软件实现了竞争优势,但在新的游戏中,软件霸权既非目标亦非结果。
比方说,现如今“车轮上的软件”定义了未来的汽车,也是谷歌、苹果这两个编程王者力争在下一代汽车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原因。无怪乎丰田、福特和戴姆勒都想拥有属于自己的专门软件技术,它们不是为了向司机出售程序,而是为了增强它们的新型产品。没有炫酷的软件,这些老牌汽车制造商可能根本无法生存(看看特斯拉和谷歌的自动驾驶汽车吧)。
让我们以同样的视角看看优步。对这家公司最好的诠释不是飞速发展的汽车服务平台,而是个人出行软件管理系统。
结果是,再也没有人能靠制造软件发家致富了。比尔•盖茨曾依靠出售包着塑封膜的软件程序建立财富帝国,但这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如今要想靠软件致富,唯有一条途径:用软件做人们愿意付钱的其他事。
网飞、脸谱网和谷歌没有靠卖软件获得一分钱,而是靠不间断、无缝地改进代码来实现盈利。类似的例子太多了。
新的软件逻辑对软件制造者、出售者和使用者有不同的影响。对于软件制造者来说,编程不会再催生大亨和名人了。最后一个靠写软件出名的人是莱纳斯•托瓦尔茨(Linus Torvalds),而今年已是他取得开创性成就后的第25年。现在的顶级程序员即便不是全部,起码也有一大部分对公众来说是不知名的;他们最多只是受一些地下组织崇拜而已。
━━ ━━ ━━
另一个矛盾之处在于,软件对创造数字体验来说变得更加必不可少,软件的无形性是“免费”门徒们的一场胜利。嬉皮士、不善交际的人和辍学人员不大可能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通过昂贵的应用软件创造巨富。其中以著名的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为代表的一些人促成了一种逆向思潮,将软件设想成一种公共物品,无偿对所有人开放。
免费软件处于激增的营利数字化服务的核心位置,是全球资本主义最新、最大的一个谜题,也是程序诗人们的清醒剂。程序员至关重要,薪金优厚,却变得越来越容易被取代,越来越籍籍无名。
对此,我们不该同情程序员,而应谨记:希望自未知中来。
作者:G. Pascal Zachary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