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技术阅读 >  4.25-5.2 | 最新科技成就纵览

4.25-5.2 | 最新科技成就纵览

时间:2024-01-24



1.大洋科考新发现硫化物矿化区

 海洋探测

科技日报路易港5月1日电 (记者刘园园)从大海深处归来的“向阳红10”科考船5月1日传来好消息:中国大洋49航次第三航段科考在西南印度洋新发现一处多金属硫化物矿化区。除了新发现硫化物矿化区,本航段还通过海底热液综合异常拖曳探测和沉积物化探,在勘探合同区内新发现2处硫化物矿化异常区。这些区域明显存在水体、金属元素含量等异常情况,暗示着很可能存在海底热液活动,而多金属硫化物正是海底热液活动的重要产物。

2.解释暗物质的暗光子可能不存在

 天文物理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对基本物理常数——精细结构常数进行了迄今最精确测量,仍没有发现被称为暗光子的神秘粒子的蛛丝马迹,表明暗光子可能并不存在。暗光子不符合标准模型,如果它们真的存在,现实测量结果与标准模型的预测是不相符的,也就是说,对精细结构常数的直接测量应与标准模型预测得出的值不同。新研究确实获得了不同于标准模型预测的精细结构常数值,但研究人员也发现,这其中的差异“与暗光子存在时可能期望的情况南辕北辙”。

3.欧盟将出台系列政策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政策资讯

欧盟委员会日前宣布将在人工智能领域采取三大措施:一是至2020年将投资15亿欧元,并带动公共和私人资本参与,预计总投资将达到200亿欧元;二是促进教育和培训体系升级,以适应人工智能给就业岗位带来的变化;三是研究和制定人工智能新的道德准则,以捍卫欧洲价值观。

欧盟委员会根据“欧盟基本权利宪章”,将于2018年底前制定有关人工智能发展的道德准则。准则内容将充分考虑数据保护和透明度等原则,具体由欧洲科学和新技术伦理小组负责。在制定这些准则时,欧盟委员会还将与欧洲人工智能联盟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合作。到2019年中期,鉴于AI技术发展,欧盟委员会还将发布关于解释产品责任指令的指导原则,以便消费者和制造商在发现AI产品缺陷时明确权利和义务。

4.科学家研发出高分辨率成像“光子钩”

 纳米技术

俄罗斯卫星网4月27日报道,俄罗斯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圣光机大学、英国班戈大学、以色列班古里昂大学的一批科学家将光线弯曲,形成“光子钩”,能够用于移动微观物质,并形成高分辨率成像。

托木斯克国立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伊戈尔•米宁(Igor Minin)说:“我们设法形成弯曲的光束,以非对称形状的介质粒子为基础来形成弯曲的光束。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立方体和位于其一侧的棱镜来形成弯曲的光束。当我们照射粒子的末端的时候,在边缘和内部会发生衍射现象,因此光束就会弯曲。”

科学家也解释了“光子钩”的有趣的运用。“光子钩”能够用于捕捉移动纳米颗粒和微观物质,比如说细菌。伊戈尔•米宁注释到:“这给生物学和医学带来了无限希望。同样,当需要运行细胞时,它在创造新材料方面也会起到很大作用。”纳米喷射可用于研究难以操作的微生物和纳米物质。不像所需设备复杂笨重的光束,“光子钩”由激光和来自普通镜面的纳米颗粒就可以形成。

5.新发现RNA分子可令免疫适时“退兵”

 生物技术

4月26日,《细胞》杂志发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原院长、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团队的研究论文,报道了该团队在机体中发现识别“自我”和“非我(病毒)”的精巧辨别机关,能反馈性地触发消炎效应、控制抗病毒免疫炎性反应的高效适度适时,这个机关的“核心”是一种全新发现的RNA分子。

团队分析了病毒感染的巨噬细胞中与RIG-I相结合的RNA谱,发现有多个目前未知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其中有一个将之命名为lnc-Lsm3b的全新RNA能够与RIG-I选择性结合,在感染晚期通过“分子诱饵”竞争机制,保持RIG-I蛋白的非活化状态,使其“偃旗息鼓、胜利而归”,及时避免外源RNA持续激活效应,从而适时终止天然免疫应答,避免炎症发生。

6.迄今最清晰端粒酶结构问世向开发癌症等新疗法迈出重要一步

 生物技术

英国《自然》杂志4月25日发表的一篇论文,美国科学家团队使用冷冻电镜技术,以迄今最高的分辨率确定了端粒酶的结构。鉴于端粒酶与癌症和老化关系密切,该发现代表着人类向开发端粒酶相关疗法迈出了重要一步。

时至今日,科学家并不能完全肯定衰老和癌症的真正起因,而端粒功能的发现,被认为是开拓了一条抗衰老与癌症新疗法之路。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帽子”结构,类似于鞋带上的塑料尖头,起着保护作用,可以防止染色体“磨损”。每一次细胞分裂,端粒都会变短,直至细胞停止分裂并死亡。而端粒酶可以通过向染色体末端添加DNA而避免这一点。学界认为,如果能合理运用提取生物端粒酶技术,将揭开人类衰老和罹患癌症等严重疾病的奥秘。

7.宇宙极早期14个星系上演“强强联合”

 天文物理

英国《自然》杂志4月25日报道,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报告称,他们观察到了大爆炸仅14亿年后至少14个星系的大合并——一个巨大且极其密集的原星团,即星系团的前体。这些“强强联合”的星系极可能演变成现今宇宙中最大型结构之一,其将改变人们对宇宙的认知和理解。

天文学家日前利用位于阿蒙森—斯科特考察站的南极望远镜(SPT)进行巡天观测时,发现了一群罕见的极明亮的亮源。包括美国耶鲁大学科学家蒂姆·米勒在内的国际研究团队,通过对一氧化碳和电离碳排放的灵敏观测,发现其中最明亮的亮源是SPT2349-56——它由一个原星团组成,其中至少包含14个富含气体的星系,这些星系正以惊人的速度形成恒星。

8.皮肤上首次直接打印出3D电子元件

 3D技术

物理学家组织网4月25日报道,在一项开创性的新研究中,美国研究人员使用定制的低成本3D打印机,首次在手上打印出电子产品。借助新技术,战场上的士兵能在身体上打印出临时传感器以检测化学或生物制剂,或打印太阳能电池以给电子设备充电,而且只需镊子就可将其剥离,也可用水冲洗掉。新3D打印技术的另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它使用由银片制成的专用墨水,其不同于需在100摄氏度高温下固化的3D打印油墨,室温下就能固化和导电。

新型3D打印技术的关键创新之一是,打印机可以适应打印过程中身体的微小移动。将临时标记放置在皮肤上并扫描皮肤,打印机可使用计算机视觉来进行实时调整。研究主要作者迈克尔·麦卡尔平解释说:“在皮肤上使用打印机时,人很难保持静止。新打印机可使用标记跟踪手,并实时调整以适应手的运动和轮廓,因而不会改变电路的形状。”

9.我国科学家破译青蒿“基因密码”

 基因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联合西南大学、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等单位对经该研究团队多年选育的高产青蒿素青蒿品种——沪蒿1号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组装、注释及相关分析,测序共产生450 Gb的庞大数据,测序深度达到260倍左右,共组装出了约1.74 Gb基因组总长,预测鉴定出了63226个编码蛋白基因,属于基因数量较多的物种之一。

10.追踪十三亿颗恒星位置与运动“盖亚”更新银河系三维地图数据

 航空航天

《科学美国人》杂志官网4月25日报道称,欧洲空间局(ESA)的“盖亚”探测器本月发布最新数据集,详细介绍了银河系超过13亿颗恒星的位置和运动情况。这份最新的三维地图数据集基于过去两年内对单颗恒星及其运动的25次单独观察所得,其包含的代表性样本约占银河系星体数量的1%。这些数据可以用来模拟星系的过去和未来。

11.低光电池高效充电

 电池技术

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研制的太阳能电池可利用存在于建筑物内部和阴天室外的低强度漫射光发电,并且工作效率创下纪录。这些电池有一天或能催生不用插上电源便能持续为一些小配件充电的设备外壳。

1991年,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化学家Michael Graetzel发明了所谓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其在暗淡的光线下表现最好,并且比标准的半导体组件更便宜。然而,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最好的DSSC仅能将太阳光中14%的能量转化成电力,而标准太阳能电池可达到24%左右。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尝试让电解液变薄,从而使空穴无须穿行很远,便能到达目的地。不过,这些薄层中的任何缺陷都会导致设备遭到致命打击,并且破坏掉整个太阳能电池。现在,Graetzel和同事提出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他们设计了一种染料和空穴导电分子的组合物。它能使自己紧紧包裹在TiO2颗粒周围,从而创建没有任何缺陷的紧身层。这意味着缓慢移动的空穴在到达负极前穿行的距离变小。研究人员在《焦耳》杂志上报告称,紧身层将DSSC的漫射光效率提高到32%——接近理论上的最大值。

12.我国在南海启动大深度潜水器联合科考

 海洋探测

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1日晚通报:“海洋六号”科考船与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探索一号”科考船于4月28日-30日展开联合科学考察活动,其间两船分别搭载的4500米级深海作业型潜水器“海马”号遥控潜水器和“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对南海珠江口盆地西部海域“海马冷泉”区进行联合科学考察。

13.FAST首次发现并认证毫秒脉冲星

 天文物理

通过跟踪伽马射线点源3FGL J0318.1+0252,FAST于2月27日首次发现这颗毫秒脉冲星,并通过FAST与费米伽马射线卫星大视场望远镜(Fermi-LAT)的国际合作认证了此次新发现。

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柯伽表示,此次发现展示了FAST在脉冲星搜寻方面的重大潜力,凸显了大口径射电望远镜在新时代的生命力;FAST在调试阶段即取得这样的重大成果,期待早日正式运行,提高中国射电天文整体的实力。北京大学天文系教授徐仁新表示,除了科学意义外,毫秒脉冲星还有潜在的应用价值;FAST参与毫秒脉冲星的发现将为全球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更好机遇。澳大利亚科工组织研究员、国际引力波联合探测委员会(GWIC)成员G.Hobbs表示,国际射电天文界为FAST已经取得大量脉冲星发现感到兴奋,看好FAST的国际合作前景,并期待FAST为引力波探测作出贡献。

14.介孔TiO2晶体负载高分散Ru实现高效析氢

 新材料

北京大学黄富强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利民教授与北京工业大学的隋曼龄教授(共同通讯作者)在J. Am. Chem. Soc. 上发表了一篇题为“Well-Dispersed Ruthenium in Mesoporous Crystal TiO2 as an Advanced Electrocatalyst for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的文章。该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高孔隙率的TiO2晶体负载Ru实现了高效析氢。通过HRTEM与super-EDS测试,Ru均匀分散在TiO2晶体中形成了RuO2-TiO2固溶体,同时结合XPS与EPR测试结果首次证实Ru为五价而非四价,TiO2中的部分Ti接收Ru的电子形成Ti3+。在0.1 M KOH中,Ru-TiO2的起始过电势仅为82 mV,同时通过Al还原过程,调节电子结构,其析氢性能加强,起始过电势降低至45 mV,1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过电势仅为150 mV。

15.单链纳米粒子作为纳米催化反应器

 纳米材料

澳大利亚的昆士兰科技大学的Christopher Barner-Kowollik教授和卡尔斯鲁厄技术研究所的Peter W. Roesky教授(共同通讯作者)采用了高分子聚合物制备了单链纳米粒子(SCNPs),负载金属离子仿照生物体内的酶催化剂。将金属有机和大分子化学结合起来,在分子层面制备的各种各样的单体几乎是无限的,并使分子环境的多用途调整为特定的反应条件,且在分子层面研究宏观自然的复杂国产,同时将这些理解应用到新的催化发展中去。为进一步发展和推动催化化学,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考模式。

文章来源:中科院  环球网  国家天文台等


IEEE Spectrum

《科技纵览》

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往期推荐

4.11-4.18 | 最新科技成就纵览

4.4-4.11 | 最新科技成就纵览

资讯 | 最新科技成就纵览